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企业归核化战略绩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代理理论,运用我国A股上市的403家公司2004到2007年的面板数据,着重探讨实施归核化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与企业外部环境、企业内部对管理层的监管力度、归核化前期的多元化水平有何关系.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实施归核化战略对我国企业的绩效有提升作用;(2)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不确定性越高,企业的归核化绩效越好;(3)整体来看,整合型归核化比聚焦型归核化更能提高企业绩效;(4)企业对管理层监管力度和前期多元化水平会影响归核化提高企业绩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创新、利润最大化、超常发展、资本经营、无形资产经营、核心能力、比较优势、多元化、专业化、归核化等,这些近年来颇为流行的企业管理术语,做企业的人大概没有不知道的。可是,在现实中,真正把握这些术语所蕴含的管理思想的精髓并理性地用于企业管理实践的人则要少得多,  相似文献   

3.
苗东凯 《大众科技》2005,(12):187-188
近年来,企业是采用专业化经营还是多元化经营一直是理论界和企业界研究的课题.目前,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利用现有资源,开展多元化经营,可以规避风险,实现资源共享,产生1 1>2的效果,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另一种认为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会造成人、财、物等资源分散,管理难度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下降,导致企业陷入困境.文章着重分析企业实施多元化的原因,讨论专业化经营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4.
相关多元化与归核化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美国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轰轰烈烈的归核化运动的开展,归核化在西方学术界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随后,欧洲、南美、东南亚和日本等地都掀起了回归主业的浪潮。综合了已有的国内外学术界对多元化和归核化的相关研究以及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我国企业在战略选择上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既有企业多元化动因理论和实践的回顾发现,企业多元化动因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多元经营的成败。在对成功企业多元扩张和归核战略剖析中发现,当企业多元化以自身技术知识和市场知识相互融合而成的企业独特知识为动因时,企业多元化经营才可能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多元化经营已经成为企业的一个发展趋势,本文对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战略和核心竞争力的关系作了讨论并提出培养和发展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多元化战略成功的源泉.  相似文献   

7.
多元化进入时机与目标行业选择是目前国内企业选择多元化道路中的核心问题.通过能力和市场两维度,对企业多元化战略重新分类.研究了不同的多元化战略与行业生命周期的关联性、企业多元化进入时机与行业识别和评估的步骤与方法.研究表明.核心能力和市场是表征企业多元化经营的要素,通过由内到外、由外到内两种战略的组合,可以分别用四种方法对企业多元化目标行业进行识别与选择.  相似文献   

8.
企业多元化经营受政府干预、企业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选取2004-200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企业资源类型与多元化战略选择之间的关系,以及政府干预对企业经营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资本市场上获取的财务资源以及市场营销方面的无形资源更支持企业进行相关多元化经营;受政府干预程度越高的企业,对提高研发能力、营销能力等长期投资的倾向性越低,但却容易获得银行贷款等方面的支持,且其多元化的程度也越高.上述结果表明,解释我国新兴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经营行为需要考虑制度背景.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战略不仅受企业资源性质的影响,而且多元化的动机也强调政府干预等制度环境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多元化经营战略在实施中的最大难题就是“度”的把握。“适度”多元化战略的选择就是要求企业应考察企业核心竞争力与所选择的业务是否匹配;分析企业的主业优势能否对所选择的多元化业务提供资源上的支持;正确评估企业的经营环境。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进而对企业是否实施多元化战略做出判断,并进一步选择业务领域、确定进入时机及方式、控制进入规模及进入行业的数量,通过以上过程的决策判断达到综合把握多元化经营的“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专业化和多元化发展的理论入手,分析了多元化的起源和风险,反思了盲目追求多元化经营的后果,进而提出中国企业在不同的市场环境和资源条件下应选择适合自身的经营战略:在专业化的基础上不要盲目追求企业的扩张和多元化,避免企业成长过程中不必要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的多元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书杰 《科教文汇》2008,(19):214-214
多元化经营战略一度被认为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多元化经营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企业带来众多的好处的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风险。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经营环境,来决定是否采用多元化战略。  相似文献   

12.
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元化发展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不可避免要遇到的一种战略选择,也是我国部分企业目前及以后的发展阶段。在明确多元化概念的基础上,针对于选择多元化经营的企业的经验教训,讨论了核心竞争力、相关多元化经营及企业管理者的能力对多元化经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编者絮语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适应全球化和信息化带来的经营环境巨变,全球大型跨国公司率先进行了一系列的战略调整与管理改革:业务归核化、战略全球化、并购白热化、联盟纵深化、目标高资本化、投资经营服务化、经营活动当地化、组织结构扁平网络化、运营模式信息化、直接化以及产品和服务的多样化、定制化。这些战略新趋势值得我国企业密切关注和学习借鉴。本期的“发展研究”栏目,我们  相似文献   

14.
通过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利弊分析,阐述了企业多元化经营的选择和实现,认为:企业进行多元化首先要选择正确的战略目标,有稳定的业务基础,紧紧围绕核心竞争力展开,在选择行业时要注意与原行业的相关性;多元化企业的领导要具有驾驭多元化实施过程的能力,还要打造一支与新产业相关的人才团队。  相似文献   

15.
许春 《科研管理》2016,37(7):62-70
国内外一些研究认为多元化战略特别是非相关多元化战略的实施会损害企业的价值和核心竞争力。但是在技术迅速变化的年代,传统的以资源为基础的核心竞争优势理论受到了挑战。固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会给企业带来组织惰性。非相关多元化意味着企业将拓展新的产品领域并投资新的技术。非相关多元化有利于企业发展一种动态能力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 本文通过文献梳理探索了企业非相关多元化战略影响企业创新投入的内在机理。非相关多元化战略的实施扩大了企业的规模从而改变了企业创新的力度;非相关多元化战略实施企业建立的多事业部组织机构中部门经理面临的短期财务业绩考核约束了企业创新投入的力度;企业实施非相关多元化战略使用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替代外部不发达资本市场增加了研发项目获得资金支持的机会;实施非相关多元化战略的企业在高度不确定环境下通过投入不同于原有产品技术的创新增强了自身适应动态变化环境的能力。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对中国12400个企业的调查数据实证研究发现总体上中国企业的非相关多元化显著促进了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加。根据中国企业非相关多元化程度分类回归发现,超过90%的企业的非相关多元化程度低于5%,在0到5%区间范围内,非相关多元化与企业的创新投入显著正相关。这意味着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企业而言,由于大举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新产品会遭遇较高的风险,这些企业只是尝试进入一个新的产业。由于新的产业与原来的产业所需要技术完全不同,新旧技术之间不存在协同效应,因此进入新领域的初期这些企业加大了研发投入。非相关多元化程度超过5%之后,非相关多元化与企业创新投入力度的相关系数为负,但是并不显著。研究还发现企业历史、企业高学历员工比例及其代表的企业所处行业的技术机会等因素都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投入,总经理短期激励则显著减少了企业创新投入。 本文还根据中国企业的制度背景进行了分类分析。无论对于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非相关多元化都促进了企业的创新投入。非国有企业非相关多元化战略对创新投入的促进效果略高于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更偏好非相关多元化经营和研发创新。国有企业总经理短期经济激励对企业创新投入的负面影响力度要超过非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的历史促进了创新投入。国有企业负债率、企业经营利润率以及获利的不确定性与研发力度呈现正的联系。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企业所在产业的外部技术机会对企业的研发投入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企业实施绿色战略究竟是不利于生产率,还是有利于提升竞争力的争论焦点,以江苏省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绿色战略如何影响企业绩效,以及在我国转型经济制度背景下,可占有性理论对绿色战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解释。研究结果表明:在初期,绿色战略的实施不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不同所有制企业由于其资源获取性以及经营合法性的差异,绿色战略实施的结果也不相同;国有企业虽然占有较多的资源,却并没有将“绿色”转化为新的利润来源;企业规模对绿色战略和绩效之间的关系存在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科技型小企业创新成长模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科技型小企业的创新成长是基于核心能力培育的成长,是主要通过知识与智力资源的投入产生创造价值,谋求企业竞争优势的成长,本文在对科技型小企业的成长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围绕核心能力的动态演进成长模式,围绕核心能力的培育建立知识与技术联盟,在联盟的基础上实现实际资产的联合,以核心能力的强化带动企业规模的扩张,以核心能力的转移扩散实现有利于企业成长的多元化经营。  相似文献   

18.
企业多元化经营是成功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为寻求长远发展而采取的成长和扩张行为.本文从目前中国企业寻求多元化经营的探索出发,分析了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的现状和不足,提出了理性进行多元化经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一些研究认为多元化战略特别是非相关多元化战略的实施会损害企业的价值和核心竞争力。但是在技术迅速变化的年代,传统的以资源为基础的核心竞争优势理论受到了挑战。固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会给企业带来组织惰性。非相关多元化意味着企业将拓展新的产品领域并投资新的技术。非相关多元化有利于企业发展一种动态能力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本文通过文献梳理探索了企业非相关多元化战略影响企业创新投入的内在机理。非相关多元化战略的实施扩大了企业的规模从而改变了企业创新的力度;非相关多元化战略实施企业建立的多事业部组织机构中部门经理面临的短期财务业绩考核约束了企业创新投入的力度;企业实施非相关多元化战略使用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替代外部不发达资本市场增加了研发项目获得资金支持的机会;实施非相关多元化战略的企业在高度不确定环境下通过投入不同于原有产品技术的创新增强了自身适应动态变化环境的能力。本文利用世界银行对中国12400个企业的调查数据实证研究发现总体上中国企业的非相关多元化显著促进了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加。根据中国企业非相关多元化程度分类回归发现,超过90%的企业的非相关多元化程度低于5%,在0到5%区间范围内,非相关多元化与企业的创新投入显著正相关。这意味着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企业而言,由于大举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新产品会遭遇较高的风险,这些企业只是尝试进入一个新的产业。由于新的产业与原来的产业所需要技术完全不同,新旧技术之间不存在协同效应,因此进入新领域的初期这些企业加大了研发投入。非相关多元化程度超过5%之后,非相关多元化与企业创新投入力度的相关系数为负,但是并不显著。研究还发现企业历史、企业高学历员工比例及其代表的企业所处行业的技术机会等因素都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投入,总经理短期激励则显著减少了企业创新投入。本文还根据中国企业的制度背景进行了分类分析。无论对于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非相关多元化都促进了企业的创新投入。非国有企业非相关多元化战略对创新投入的促进效果略高于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更偏好非相关多元化经营和研发创新。国有企业总经理短期经济激励对企业创新投入的负面影响力度要超过非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的历史促进了创新投入。国有企业负债率、企业经营利润率以及获利的不确定性与研发力度呈现正的联系。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企业所在产业的外部技术机会对企业的研发投入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多元化经营战略最初是由著名战略家安索夫在2 0世纪 5 0年代提出来的 ,在 2 0世纪 5 0年代以后 ,尤其是 70年代 ,多元化经营战略风靡一时 ,各国企业都争先恐后的采用。在 80年代我国确实有不少企业是靠多元化经营起家的 ,因此可以看出多元化经营战略具有很多好处。1 多元化经营的优点1 .1 多元化经营可以分散经营风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市场机制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风险机制等 ,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 ,企业经营既面临发展的机遇 ,又遇到风险的威胁。同时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