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正邵明安,1956年11月出生于湖南常德,土壤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邵明安主要从事土壤水动力学和土壤水植被定量关系等研究。建立了土壤水运动的广义相似理论和溶质迁移的边界层理论,求解了土壤水分运动的Richards方程的解析解和溶质迁移方程的边界层解。提出了土壤水力参数积分法和相似法。完善了植物根系吸水机理模型,提出土壤水分有效性动力学模式,建立了小流域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模型,为农业节水和黄土高原植被建造提供了科学依据。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首届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等。  相似文献   

2.
土壤水分随机模型支持下的土壤水平衡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兴瑶  夏军  张橹 《资源科学》2008,30(3):460-467
土壤水是联系陆地水文过程与生态过程的纽带,且土壤水分动态表现出明显的随机属性。所以土壤水分随机模拟逐渐成为当前生态水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土壤水分随机模拟研究是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SoilPlant-Atmosphere Continuum,SPAC)水分传输机理的关键。本文系统分析了土壤水分随机模型的内涵。对当前典型的土壤水分随机动态模型进行归纳和总结,包括:Milly模型(step model)、Porporato模型(Linear Model)、Shutfleworth and Ellis模型(Ramp Model)、Rodriguez模型、Laio模型,并对这些模型在土壤水平衡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推导和分析。展望了土壤水分随机动态模拟与土壤水平衡研究未来发展方向:加强生态水文学实验研究,特别是加强高分辨率、长时间序列的土壤水分监测;加强理论模型的应用研究,广泛开展土壤水分随机模拟在我国非湿润区的应用;加强土壤水分随机模型在土壤水平衡分析及流域水平衡分析的应用,建立更加完善的基于土壤湿度概率密度函数的流域水平衡模型;加强全球变化、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土壤水分动态影响模拟研究。  相似文献   

3.
以土壤水动力学为理论基础,以中壤土为例,进行室内非饱和土壤水分扩散度的测定,通过实测数据进行拟合发现土壤水分扩散度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符合指数变化关系,当土壤含水量高于0.253cm-3cm时,随土壤含水量的升高而急剧增加;当土壤含水量低于0.253cm-3cm时,主要以水汽运动形式为主,其随土壤含水量的升高而增加缓慢。  相似文献   

4.
BROOK90模型主要是模拟蒸发、土壤水和径流的集总式水文模型。本文介绍了该模型的基本结构、特点以及应用特点,可用于研究小区域的水分变化和运动、土地管理和预测气候变化的水分收支模型和演示土壤水分蒸发的教学工具,而且在这些方面比那些相关的模型更合适。  相似文献   

5.
张洪业 《资源科学》1999,21(6):29-33
在阐述土壤水资源的概念、特点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华北地区土壤水分含量状况及土壤水资源数量,并对土壤水资源研究在农业节水中的意义及土壤水资源高效利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在阐述土壤水资源的概念、特点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华北地区土壤水分含量状况及土壤水资源数量,并对土壤水资源研究在农业节水中的意义及土壤水资源高效利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1 前言大量的试验数据表明 ,在适宜的土壤水分条件下 ,尽管由于生产条件和农业措施有所不同 ,使得紫花苜蓿 (简称苜蓿 )的产量有较大变化 ,但其需水量却比较稳定。由此可得出结论 ,在保证适宜的土壤水分条件之后 ,水就不再成为其高产的限制因素。内蒙古自治区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区域内 ,水资源的匮乏限制着苜蓿草地及其产业化的发展。本文的宗旨是 :通过了解苜蓿的需水规律和降水及土壤水分变化规律 ,采取与之相适应、相协调的应对措施 ,以减少土壤水分的损失 ,降低自然风险 ,提高苜蓿草地的产量和效益。2 各规律的特点与关系2 .1 苜蓿的…  相似文献   

8.
湘江新区作为全国第十二个、中部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分析厘清区内水资源供需平衡情况,算清"水帐"是保障区域发展平衡、保证人民生活品质的需要,也是新区建设开发的前提。以2025年作为规划水平年,从区域产水量、需水量及水资源配置方式等方面进行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认为湘江新区中心区内水资源供需基本平衡,水资源利用与配置研究方向为区内景观水体生态补水。  相似文献   

9.
《内江科技》2016,(8):71-73
本文研究并探讨了垃圾填埋场场覆盖层上的面积、上覆植物根系对覆盖层控制渗液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耗散覆盖层土壤水库的水、库容以滞留降雨入渗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覆盖层的面积蒸发对土壤水分进行了有效调节,相比无植物覆盖,植物覆盖条件下在水势梯度作用下,水向上运动的能力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0.
《大众科技》2009,(9):2-3
“目前对水资源的管理和研究往往更多地考虑‘蓝水’,即来自河流和地下水的水资源,而忽视了‘绿水’,即源于降水、存储于土壤并通过蒸发、蒸腾进入到大气中的水汽。在水资源日趋紧张的今天,我们应加强对‘绿水’的研究,提高‘绿水’的利用效率。”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昌明近期在“全球气候变化下流域综合管理”学术报告会上作报告时指出。“绿水”的概念最早由瑞典科学家于1993年在世界粮农组织召开的大会上提出,2005年,瑞典著名水文学家玛琳·福克马克再次阐述了其内涵及意义。他认为,“绿水”(气态水、土壤水)的循环供给陆生生态系统,主要是绿色的植物、作物等,故形象称之为“绿水”。  相似文献   

11.
李浩  夏军 《资源科学》2007,29(5):137-142
水资源经济学是研究水资源利用中人类选择行为的经验科学,其目的是实现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配置与利用。但是,目前该领域的研究还仅仅停留在将水价、水市场、水供需以及水管理等内容简单罗列的层次上,尚未形成贯穿始终的分析方法和框架,这势必会影响到学科的长足发展。要改变这一现状,本文认为要做到如下3点:①水资源经济学的研究必须以水资源生产力特征为主线,按水资源自然属性研究、人与水关系研究、水资源利用中人与人关系研究3个层次展开,并据此构建水资源经济学研究框架;②水资源经济学的研究需要融合不同的经济理论,运用GIS分析工具,并借助水文-经济耦合模型来描述水资源利用中的经济规律;③水资源经济学的研究核心应是人的用水行为,其可以分为人对水资源的影响行为和水资源利用中的利益分配行为。  相似文献   

12.
为定量评价湖北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关系,本文计算湖北省1995-2010年水足迹和水资源利用指标,识别其真实水资源利用情况,分析社会生产、生活对水资源系统造成的压力及其程度,并构建协调发展脱钩评价模型对水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调关系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湖北省水足迹近16年呈波动上升趋势,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是水足迹的主要组成部分,水资源自给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水资源压力指数近6年逐步上升,水资源利用效率从1995年的7.85元/m3显著提高至2010年的53.72元/m3,GDP增长与水资源消耗由强脱钩的优质协调向弱脱钩的初级协调转化,协调发展状态呈减弱趋势。基于以上研究结论,从水资源管理制度、水权制度改革、价格杠杆调控、农业节水工程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湖北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调控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高强度人类活动和全球变化的影响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资源环境面临严峻问题与挑战。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中亚地区的生态环境退化已经上升为全球干旱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地区之一,严重制约了中亚及周边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文章针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中国新疆、中亚地区及周边区域的典型生态环境要素:植被要素和水资源要素,基于长时间序列的卫星遥感数据,研究和分析了其参数时空演进格局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中亚地区近几十年的生态环境总体上呈现退化趋势,具体表现为水储量减少、湖泊面积萎缩、地表土壤水分减少和植被退化等。  相似文献   

14.
基于水足迹核算的北京市水资源保障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本文利用水足迹对北京市水资源占用进行估计,得出2006年北京市水资源实际占用量为138.28×108m3,能更真实反映北京市水资源实际占用情况。从产业结构及消费构成分别分析了水足迹的情况,得出农作物和动物产品虚拟水消耗是水足迹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粮食及肉类是耗用水资源的主要消费产品。北京市水资源压力为1.37,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农产品引进、生态环境保障、动物类及农作物产品用水相应水资源压力分别为:0.082、0.135、0.570、0.016、0.350和0.213。市外引入水资源高达59.78×108m3,对外依存度为0.43,说明北京市本地水资源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分析北京市水足迹组成及水资源保障情况得出结论,市内用水结构优化、虚拟水引进及南水北调是水资源安全保障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5.
关于生态需水量的概念和重要性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21世纪的水文水资源问题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主要是如何满足社会与经济发展对水资源日益增长的需要,防治水旱灾害,维持生态需水和控制因发展而带来的水污染,不断改善水环境.陆地系统中的水功能可以分解为资源水、灾害水、生态水与环境水.四者之间存在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变的关系,是一种新的"四水转化"关系.作为资源、生态和环境要素的水,其利用是水系统的正面效益;其过剩和不足的变化引起水旱灾害、其质量演变造成的污染引起生态、环境的退化或破坏则是负面效应.把握水资源、水灾害、水生态与水环境之间存在相互联系和相互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主要讨论生态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水资源一般是指通过水循环逐年可以得到更新的,并且易于为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水,其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水资源是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但是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却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7.
虚拟水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其主要进展   总被引:37,自引:8,他引:37  
虚拟水是在水资源商品化和资源配置全球化的背景下,Tony Allan于1993年提出的新概念。自问世以来,虚拟水以其形象的表达以及丰富的内涵,已成为水资源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系统介绍了虚拟水研究的基本概念及量化方法,并从资源流动、资源替代、比较优势3个方面对虚拟水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目前关于虚拟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探讨虚拟水与水资源安全的关系;研究国家或地区间虚拟水贸易及其导致的虚拟水流动;通过水足迹计算来揭示人类对水资源的实际需求和占用。作者认为,“虚拟水”概念也可以说是一种新的水资源观,将成为相关水问题研究的重要的创新领域,并就水足迹概念对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启示和我国开展虚拟水相关研究的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潘安娥  陈丽 《资源科学》2014,36(2):328-333
为定量评价湖北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关系,本文计算湖北省1995-2010年水足迹和水资源利用指标,识别其真实水资源利用情况,分析社会生产、生活对水资源系统造成的压力及其程度,并构建协调发展脱钩评价模型对水资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调关系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湖北省水足迹近16年呈波动上升趋势,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是水足迹的主要组成部分,水资源自给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水资源压力指数近6年逐步上升,水资源利用效率从1995年的7.85元/m3显著提高至2010年的53.72元/m3,GDP增长与水资源消耗由强脱钩的优质协调向弱脱钩的初级协调转化,协调发展状态呈减弱趋势。基于以上研究结论,从水资源管理制度、水权制度改革、价格杠杆调控、农业节水工程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湖北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调控策略。  相似文献   

19.
人水和谐思想是我国政府自1999年以来坚持的主要治水指导思想之一。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水利部2009年提出的一项重要水资源管理制度,并于2011年上升到国家管理层面。如何在人水和谐思想指导下研究和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试图阐述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与人水和谐之间的联系,论述在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中坚持人水和谐理念的重要性,介绍人水和谐理论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中的应用。提出基于人水和谐理念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研究框架,探讨在这一框架下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体系和主要内容,包括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技术标准体系、行政管理体系、政策法规体系,从而为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科技和管理上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0.
基于虚拟水与水足迹理论、脱钩理论对江西省2003—2012年的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脱钩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2年江西省人均水足迹均值为1 783 m3,高于"国际水足迹组织"测算的2011年中国人均水足迹1 700 m3;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标从2003年4.39元/m3增加到2012年的8.57元/m3,且此期间水足迹强度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说明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在明显提高,但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协调发展脱钩分析显示,分析期间大部分年份江西GDP增长与水资源消耗评价结果为弱脱钩的初级协调,水资源利用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