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碳中和背景下,我国能源系统需要深度转型,而发展新能源是能源转型的核心。文章利用综合经济社会效益评价模型框架,比较了当前能源系统转型力度下和未来能源系统加速转型下的经济社会成本和收益。研究表明,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系统深度转型是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和美丽中国的空气质量要求的必要条件;风光发电的大规模发展将促进自身成本和我国用能成本的进一步下降,带动我国光伏和风电设备出口及其他出口行业的发展,驱动经济的持续增长。加速能源转型还将带动就业岗位的净增长和环境健康效益,避免大量因碳排放造成的社会成本。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保就业促就业的主要措施及其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促进就业提出了建议.当前中国如能积极采取措施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就业岗位,营造有利的环境促进就业,就可以为下一轮的经济增长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创意萌动和消费升级的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面临转型.由于创意产业可以迎合新的消费需求,延长传统产业的价值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加新的就业岗位,对于实现经济社会转型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我国必须从观念意识、成长环境、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等方面积极扶持创意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内江科技》2020,(1):96-97
通过对雄安新区人口、产业发展分析,提出沧州市对接雄安新区发展,服务雄安新区建设中的重要举措。提出在雄安新区发展过程中,将受到水资源、热力资源等资源的限制,现有自然资源可利用量,将不能满足雄安新区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的要求。本文从沧州市地理位置、区域定位、产业布局和技术性等多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了沧州作为雄安新区水、热供应基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社会性问题,同时也是民生之本,因此,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政府、高校和社会用人单位帮助大学毕业生找到适合工作和岗位,使其发挥最大潜能,便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本文将从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着手,对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各方面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出一些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基于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就业规模和就业结构的影响。本文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劳动力就业,已经成为数字经济时代扩张劳动力需求、拉动就业的强劲驱动力。在影响机制方面,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市场规模效应、经营范围效应和生产率效应三条途径促进劳动力就业。基于异质性的研究发现,对于高科技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和中西部地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就业促进效应更加明显。最后,本文还发现数字化转型可以提高高学历人员占比和高技能人员占比,优化企业的劳动力结构。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准确评估数字化转型的就业效应,为实现数字经济时代下的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提供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7.
2011年6月16日,我国著名环境专家、中科院院士刘嘉麒应沧州市老科协、沧州师范学院、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的邀请,莅临河北省沧州市,分别在两所高校作了题为《气候变化与经济转型》的科普报告。中国老科协、河北省老科协的领导出席了报告会,两高校1000余名师生聆听了刘院士的精彩演讲。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的兴起加速了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同时在增强残疾人就业技能、打破信息障碍、拓宽就业形式、提升就业层次上发挥了重要效能,为残疾人就业带来新的机遇。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残疾人技能水平偏低、就业岗位供需矛盾显著、互联网就业保障力度不足的问题。可从残疾人综合素质、社会环境以及政府全面统筹三个角度出发,发挥政府、社会、个人三者的多元主体作用,全过程保障互联网在促进残疾人就业中发挥出更大潜能。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对专业技术人才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提升职校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已成为当前职校的一项紧要任务。应强化社团的自我教育作用,将社团打造成为有效开展就业创业教育、提升就业创业能力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0.
董晶晶 《科教文汇》2014,(6):140-141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对专业技术人才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提升职校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已成为当前职校的一项紧要任务。应强化社团的自我教育作用,将社团打造成为有效开展就业创业教育、提升就业创业能力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1.
李强 《科教文汇》2010,(27):194-195
知识经济的兴起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而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将大量地从传统产业中退出,就业问题将更为突出。本文分析了新经济环境下大学生面临的就业挑战,提出通过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及就业适应能力以应对当前的经济结构调整及就业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李馨 《科教文汇》2012,(6):170-170,174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就业市场对需求岗位的专业定向要求越加明显。高职声乐教育职业化进程,需要充分了解当今社会职业市场岗位群的需要,以就业市场为导向,需要有步骤、有计划、有节奏地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引导等方面进行调整,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能动性、积极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结合国际经济与贸易行业的岗位现状岗位能力要求,提出了该专业建设应当以学生就业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培养为中心,并阐述了"双体系融合"和"个体职业发展引导"的专业建设思想,希望通过这一思想的实施达到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发展能力的目的,提升国际贸易专业建设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赵勍 《科教文汇》2024,(4):163-166
产业数字化是在数字技术引领下,以数据赋能为核心,对产业链要素进行数字化转型的过程。在这种趋势下,更多的就业岗位职责也开始出现相应变化。“三教”改革作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途径,在培养高素质工匠型人才与提升就业胜任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该文以湖南省产业数字化对就业岗位的新要求为背景,指出“三教”改革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并据此提出有效路径与举措,以期为推动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三高四新”战略、打造职业教育新高地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与范式。  相似文献   

15.
毛耀宗 《内江科技》2011,32(6):42+92-42,92
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民营企业经济受到极大的冲击,筹资风险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分析筹资风险的构成因素,提出了在此环境下,民营企业要预防筹资风险、应对风险、控制风险、解决风险,从而有序引导民营企业产业结构科学转型,为企业顺利解困并转型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数字化浪潮的涌现,数字经济必将对中国的经济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表现在不仅将促进国内生产总值(GDP)更快速的增长,还将提升生产率、消费结构转型、优化投资结构、提升企业出口规模、提高人力资本质量,并引领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文章构建了非竞争型就业投入占用产出模型,采用支出法GDP(即最终支出的3个方面: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和出口总额)核算了我国数字经济的经济规模,最终估计3类支出所形成的经济规模分别对就业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ICT(信息和通信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能够带动经济规模的扩张,特别是网络消费的增长,以此产生的消费导向型就业效应正在逐步扩大(使得非农就业占全部就业人数比例从2014年的15.2%增长到2016年的20.2%),其中未来应特别关注的发展领域应聚焦在医疗健康、文化娱乐和交通通讯。(2)数字经济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就业影响强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同时在生产型服务业中也表现出了强有力的就业影响效应,并促使我国产业经济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型。(3)中国的数字化转型将带来生产率的提升和创新的提速,并促进职业技能的培养,促使人力资本从低成本优势向职业技能优势转型,从而培养更高技能的劳动力队伍。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就业形势冲击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中举步维艰,由于传统办学观念的桎梏,培育出的现有毕业生能力与就业岗位需求之间不匹配。文章通过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现有办学弊端的拷问,从办学定位、培养模式、教材建设、师资队伍4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差异化办学、革新培养模式、探析教材和组建多元化师资队伍等突围策略。  相似文献   

18.
随着各大高校增加招生人数政策的实施,高校毕业生开始大量流入人才市场,而就业困境则成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更加重视的问题。纵观人才市场与年度就业数据不难发现,部分高校学生在进行就业岗位的选择时出现就业困难的情况,这与毕业生个人素质及就业期望、招聘岗位对人才的个性化要求等现状息息相关。本文针对高校困难毕业生展开,探究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当前,新的形势对我们如何继承和发扬这个好传统,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任务,在改革不断深化,思想政治工作又面临着经济利益多样性,社会生活方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和复杂化,思想政治工作优势也就凸现出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高职教育是为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行业培养一线高等职工所进行的教育,所以高职教育的教学管理应当服务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各种职业岗位也对从业者提出了越来越多的新的要求,高职学校肩负着培养高等职工的重任,在教学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适应社会发展调整管理方式,以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笔者以下将对高职教育教学管理中的教学课程、评价方式、学籍制度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