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知识网络的科技人才动态评价模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科技人才评价是科技评价的重要内容,也是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针对科技人才评价的动态性特点,利用知识管理的思想构建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对于科研管理是十分有价值的。本文以知识管理的高级形态知识网络的理论为基础.以一个正在开发建设中的科技人才评价数据信息资源平台为案例,对科技人才评价模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高级科学人才如科学院院士是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成就的学者;高级科技人才如工程院院士是在工程技术方面做出重大的、创造性成就和贡献的专家。二者虽都是高级人才,但工作性质不同,成材的影响因素也可能不同。本文以2002年以前评选出的800多位科学院院士和600多位工程院院士为考察对象,从二者的对比分析入手,努力寻找其中的差异性,探讨高科技人才成长因素的深层次规律。高级科学人才和高级科技人才成长有共同的规律,但二者的差别也是明显的。培养高级科学人才主要靠重点综合大学和大师,培养高级科技人才主要靠重点理工科大学和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3.
一九八五年王宽诚教育基金会由王宽诚先生出资一亿美元在香港成立。目的在为中国培养高级科技人才,对中国大陆、台湾及港澳学者出国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后研究及学术交流提供资助。基金会按"以有限的资金办更有效益的事"之原则为国家培养高级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4.
一九八五年王宽诚教育基金会由王宽诚先生出资一亿美元在香港成立。目的在为中国培养高级科技人才,对中国大陆、台湾及港澳学者出国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后研究及学术交流提供资助。基金会按“以有限的资金办更有效益的事”之原则为国家培养高级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5.
在新的历史时期,为清除制约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国有企业必须积极探索具有时代性、导向性、针对性、时效性的科技人才激励模式,以助力企业稳步迈进综合激励新阶段,使之更好地服务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采用同步激励理论建构分析框架,以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研究案例,基于280份问卷调查结果,对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对国企不同职责分类、不同年龄段科技人才创新行为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对国企不同类型科技人才创新行为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其中20~30岁的科技人才受物质激励作用更强,41~50岁的科技人才受精神激励作用更强,31~40岁的科技人才受到双重激励作用;一般工程技术人员受物质激励作用更强,创新实施人员、技术研发人员受精神激励作用更强,高级技能型人员受到双重激励作用且偏向于物质激励。由此得到启示,新时期国有企业应以需求为导向,以分级分类为原则,深入了解不同年龄、岗位科技人才的现实需求,以“物质+精神”双轮驱动构建精准化、多样化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同步激励机制,全面激发科技创新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6.
作为我国最高学术机构和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的中国科学院,既是重要的科研基地,也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经过40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教育紧密结合科研工作,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大批高级科技人才。文章总结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成绩、做法与经验,提出了今后改革、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7.
经东莞市政府同意,市科协联合市人事局共同出台《东莞市科技人才健康检查实施办法》(以下简称《资助办法》)。从2009年开始,由市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列支费用,对全市具备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且未享受市、镇财政资助的定期健康检查的科技人才进行健康检查费用资助,每人每两年享受一次。符合条件的中级职称科技人才享受600元的费用资助,高级职称的科技人才享受1000元的费用资助。这是东莞市首次出台政策,让科技人才享受健康检查资助。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人才政策不断优化,已形成多层纵横联动的政策体系。科技人才教育与培养政策不断完备,使用与发展政策逐步改善,评价与激励政策更加丰富,有效保障了我国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不过,现有科技人才政策体系仍存在系统性不足、精准性不高、联动性不强,以及对青年科技人才和基础研究人才(以下简称“青基人才”)支持不够等问题,无法充分满足新时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下对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的迫切需求。在新形势下,要夯实科技人才建设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和引领作用,面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未来的科技人才政策需强化自主培养、服务国家战略与聚焦产业需求,推进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青年科技人才政策、基础研究人才政策、战略科学家和卓越工程师发展政策落地;深化科教融合,推进面向科技发展需求的科技人才教育、培养和发展的政策体系建设,建立遵循科研活动规律的研究生教育制度;系统思考优化科技人才评价与激励政策体系,推进科技人才生活保障政策的有效实施;多部门协同推进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科技人才机制,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相似文献   

9.
目前有关科技人才、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响效应和协同效应两个方面。为深入揭示江苏省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之间的内在联系,以科技人才、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3个子系统及其构成的综合发展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江苏省综合发展系统协同度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其2011—2020年相关数据,运用复合系统静态协同度模型和动态变化综合效度评价模型计算各系统协同度发展水平及其变化速度的状态和趋势。结果发现:江苏省综合发展系统相同基期的静态协同度逐年递增,但并未达到高级协同等级;3个子系统具有相互协同的作用,但长期处于低度协同演变状态,协同效应并不稳定,其中科技人才子系统是造成不稳定的主要因素;科技人才结构、研究机构数量、第三产业占比和高新技术企业占比分别是影响科技人才子系统、科技创新子系统和经济发展子系统协同发展的关键因素;各系统协同速度发展趋势呈现不规律波动状态。基于此,提出江苏省政府应建立信息公开、资源共享、部门联动等促进有效协同发展机制,加强人才结构优化,调动企业研发积极性促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以及注意兼顾各系统协同发展状态与速度等对策建议,以促进实现科技人才、科技创...  相似文献   

10.
试论新时代科技人才的创新素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面对新世纪科技发展的要求与趋势,迫切需要加强中国科技人才的创新素质建设。从加强科技人才创新素质的迫切性入手,对科技人才创新素质的时代内涵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重点提出了现阶段加强中国科技人才创新素质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高级科技人才是实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关键。在界定学术链内涵基础上,采用对比研究法和调查访问法,对我国第四纪黄土研究群体、冰川冻土研究群体、“两弹一星”研究群体中高级人才集群成长现象进行了梳理,剖析了其内部学术思想的传承和发展轨迹。高级科技人才集群成长中的学术链现象包括三种基本形态,即横向式、纵向式和综合式。知识的互补和共享机制、学科的集成与整合机制、国家及社会需求的驱动机制、团队协同和激励创新机制、个人兴趣引领和名师指点的诱导机制是上述三类学术链形成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12.
我国科技人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析了我国科技人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指出目前我国在对科技人才评价方面与世界先进国家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并对我国科技人才评价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孙文浩  张杰 《科研管理》2021,42(4):92-102
研究科技人才规模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对优化高级劳动力要素的配置效率并推动地区高质量创新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08—2014年国家统计局《全国创新调查企业数据库》的微观企业数据,运用修改后的静态面板门限模型进行计量检验,研究发现:①企业科技人才规模的创新绩效存在一个约为341人的“规模阈值”,超过“规模阈值”则不利于企业创新;②相对于国有、外资产权的企业,民营企业与“NN”型企业科技人才的“规模阈值”特征更加突出;③国家级高新区或者政府减税均有利于缓解科技人才“规模阈值”对企业创新的负面影响。建议“抢人大战”城市出台相应的人才政策鼓励科技人才向具有小规模科技人才的“LL”企业流动,并加快省级高新区升级进程,以避免企业过度集聚科技人才引发系统性的创新风险。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西藏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的现状与主要特征,突出了科技和科技人才在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结合西藏科技人才与农牧业经济建设的实际,提出了加强科技人才管理的思路与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贯彻持续稳定地支持基础性研究的基本方针是科学基金的核心。因为基础性研究是高新技术的先导和源泉,是探索和认识世界的最积极、最富有活力的手段,并培养高级科技人才特别是中、青年科技人才的主要摇篮。十几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在发现与培养人才方面科学基金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它稳定了全国约6万人的研究队伍,培养了一批基础好、水平高的中、青年科学家,造就了一批跨世纪的年轻的学科带头人。要创造一种环境,使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成立以来,一直把发现、资助和培养高水平优秀中、青年人才作为战略任务,注重…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十二五"期间受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支持并已晋升为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优秀青年人才为研究对象,比较其与"十二五"期间通过中科院"百人计划"引进并到岗且到岗时年龄不满35岁(含)的海外青年人才,在基金项目支持、主要青年人才计划资助以及顶级期刊科研论文产出等方面的数据,分析国内本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情况,探讨影响本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主要因素及加强本土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建议举措。  相似文献   

17.
科技人才的管理涉及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西藏科技人才缺乏,除了基础教育比较落后不能及时补充科研人才队伍外,科技人才的管理模式也有待于探索。本文力图就西藏科技人才管理现状,阐述了科技人才管理模式创新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8.
创建新理论,发现新规律,开拓新领域……科技人才的进步与发展总离不开创新。科技人才在创新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宽厚而扎实的基础知识与创新、灵感与创新、好奇心与创新、怀疑与创新、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在培养科技人才的创新素质中,树立创新的理念是基础,加强对科技人才继续教育是手段,完善科技人才创新素质建设的激励机制是保障。  相似文献   

19.
科技人才流动是作为高层次劳动力的人才与一 定生产或工作条件的动态配置与组合,其实质是劳 动者与生产资料重新组合的过程。在西方工业组织 中,帕拉斯曾将流动定义为个人跨越了社会系统的 成员界限的身份变动。这里将科技人才流动定义 为:科技人才改变个人在社会系统中的身份的行为 和现象。 科技人才流动的原因分析 竞争是科技人有流动的前提市场经济的基本 特征是竞争。在市场经济中,一方面,企业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产生了对科技人才大量需求的市场;另一方面,科技人才为争取满意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产…  相似文献   

20.
在回顾战略科技人才内涵与外延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基于我国杰出科技人才的多维度数据,运用文本挖掘方法构建国家战略科技人才胜任力模型。研究提出,战略科技人才胜任力模型的一级指标包括专业知识素养、核心能力素质、国家民族意识和宏观战略思维4个维度,每个维度又包含若干二级指标。根据战略科技人才类属特征区分科学开拓者、科学战略家、产业科学家3个不同群体,并识别他们的共同和差异属性,进一步提出分类评价方法。因此,研究为新形势下的战略科技人才培育提供理论工具与政策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