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技术人工物的本体属性经过还原后存在多种争议,造成使用者和设计者在对其认知和行为方式上的困扰。本文通过技术人工物的“两重性”和“三重性”的溯源;伦理实在性的前提批判;伦理本体属性的考量和“四重性”的实践进路,四个层面解析技术人工物底层属性逻辑的问题,以期伦理转向视角为技术人工物的技术治理提供一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2.
技术功能失常是技术人工物功能和结构之间关系的一个普遍现象。技术功能失常在哲学理论上是指附着一定意向性的人工物的结构不能使意向性实现;在工程实践中是指人工物在声称能满足功能要求的时候(已经交付给客户使用的情况下)或被期待能满足功能要求的时候(例如在测试阶段),没有满足其已经列出的功能要求。工程实践中,技术功能失常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建构,技术设计、判定是否存在技术功能失常、判定技术功能失常的原因都带有社会性、协商性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3.
技术哲学研究经历了从传统批判到经验转向,再到价值转向的过程。技术人工物成为技术活动的焦点。技术人工物具身于周遭世界与我们发生关系。围绕技术人工物展开的技术活动全过程,横向上关涉设计主体、使用主体、周遭世界、技术人工物(客体);纵向上贯穿设计情境下的需要与利益确认、设计情境向使用情境的过渡中价值目标实现的初试、使用情境下的目标实现、使用情境向设计情境的反思四个历时性阶段。技术活动全过程中“人—技术—世界“交互关系的展开过程,同时也是技术价值观念形成的过程。深入探究这一过程,对当今技术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生成论的视野中 ,可以获得关于技术自然属性的许多新认识。在属性类别上 ,技术自然属性是一种关系属性 ;在基本含义上 ,技术自然属性是指技术人为性中的非人为性属性 ;在具体表现上 ,技术自然属性是通过人工物与天然物相结合的“物质”和天然内容与人工形式相统一的“关系”(自然规律 )表现出来的。这些新认识对于深入理解技术的辩证本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亚里士多德的著述中很少使用“技术”字样,大多使用的是“技艺”一词,其内涵十分广泛,所表达的中心意思是一种技能、技巧和方法。他认为这种技艺是人后天习得的,是最低层次的理性知识,并带有明显的实用性。他还从他的“四因说”角度论证了现实技术是由四个环节紧密相联的过程。他认为技术只为百姓或重实利的普通人而关注,却很难登大雅之堂,不配为那些“智者”们所关心。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技术人工物不断趋于智能化。智能可穿戴装置作为技术人工物的一种,以解决人类生产和生活问题的功能性装置为主。现代科学不仅要关心如何为智能可穿戴装置提供技术应用,还要思考如何将道德价值和伦理责任设计到智能可穿戴装置中,这是智能人工物技术治理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通过技术现象学还原法,追溯了智能可穿戴装置的价值和责任问题,分析了其起源和范围以及责任划分,以期为智能可穿戴设计中的技术伦理问题提供一些参考。最后得出智能可穿戴装置的价值分为其技术设计价值、道德伦理主体价值,责任则是四个主要责任主体由设计师和工程师、智能可穿戴装置、用户和政府监管单位形成了一个责任闭环。  相似文献   

7.
技术不仅仅是一种功能性工具,更是调节人与世界之间关系的中介,它在使用过程中影响着用户的知觉和行为,进而影响人们的伦理行为决策。因此,需要对技术中介与伦理行为之间的关系作出把握,通过中介分析和设计,将道德物质化人工物的设计之中,以促进技术社会的民主化进程。源于现象学的技术中介理论引入技术伦理学领域,有助于丰富对技术自身特性的认识,有助于建立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高技术伦理学"。  相似文献   

8.
美国富士通电脑公司最近在美国公布了手掌扫描技术,而此技术在亚洲已经广泛使用了。该公司的PalmSecure安全技术使用近红外线扫描人们的手掌静脉来识别其身份。这与指纹截然不同,且效果胜过指纹。  相似文献   

9.
物联网是什么?物联网不是互联网、传感网、产品电子代码,也不单纯是一种技术应用。物联网将“互联网”和“物”连接在一起,就意味着把破坏性创新引进到当今的信息和通信技术世界。与互联网不同,物联网是物、网络、语义等视角的综合而形成的集网络、应用服务于一体的技术融合系统。在物联网语境中,物联网技术像人一样形成了人为的自主特征。物联网意味着一种潜在的技术异化的环境:个人隐私以多种方式受到威胁。而现有对隐私的制度规约存在诸多的不完备性。  相似文献   

10.
社会是技术的存在形式,技术本性的历史性,归结向社会本性的历史。在“物的依赖”社会的本性归结向资本的意义上,内在“不断革命化”本性的技术何以只是在“物的依赖”社会才获得存在的历史现实性的理解,在总体性、过程性、主体性层面归结向资本依赖。“物的依赖”社会的技术存在,是资本存在的技术形式,技术存在依赖于资本存在,“资本是技术存在的家”。当社会在总体性上并未现实地跨越“物的依赖”的社会形态,就应充分发展社会的资本关系,使资本成为社会关系的本质。否则,就难以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使民族的“技术创新”水平发生普遍性的无止境提升。  相似文献   

11.
技术环境效用是技术能够有效满足主体环境需要的一种特性。人之所“要”是技术环境之“用”原始生成的动力之源。物之所“是”是技术环境之“效”原始生成的客观之基。技术环境效用是技术创造主体在物之所“是”所提供的“可能性空间”中,以人之所“要”为导引,通过选择、设计、试验、检测、调整等生成环节和借助“因(自然因 目的因)果”转化链条机理的作用来实现其原始生成的。  相似文献   

12.
技术监测是综合应用信息技术与专家知识的科技管理方法。本研究对技术监测方法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语义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对技术监测活动的影响,提出基于语义网的技术监测可以解决目前技术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如人工干预、自然语言的干扰、学习和使用成本、系统和数据结果的通用性等。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基于开放式语义代理的技术监测系统,并将其应用于对清洁技术的监测。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技术是一个过程,其中既有“想”,也有“做”,技术过程是由技术构想和技术实现这两者之间的历史互动进程所构成的。技术过程始于技术构想,技术构想影响到技术实现过程的展开,同时也可能随着技术实现过程的展开而被不断修正。本文以微电子技术及相关行业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为例来说明技术构想及相关的技术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4.
在第二次全国火炬计划工作会议上,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曾强调指出:在我国“科技研究力量很强,但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的能力较差。”这种“较差”的转化能力,实际上已成为我国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一个重大障碍。克服这一障碍是一个涉及众多因素的系统工程。在此,有许多理论的和实践的问题需要深入探讨,而技术商品的特性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入世过渡期已经结束。本文分析了WTO后过渡期WTO相关条款将对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和制约,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了应对入世过渡期结束后对产业技术发展的对策:将“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作为重要目标、强化自主创新作为根本手段、调整利用外资促进产业技术发展的策略、营造有利于产业创新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6.
社会技术:改造社会的实践性知识体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社会技术”是存在的,就其本质而言,它是社会科学在实践应用中的一个中间环节,是由一定社会的政府或执政党(主要是)创造、发明(制定)的,由全体社会成员(主要是)或一定社会阶层接受、使用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进而实现改造社会目的的实践性知识体系;“社会技术”可分为“作为意志的社会技术”和“作为制度的社会技术”以及“原生的社会技术”、“次生的社会技术”、“再生的社会技术”等;“社会技术”与社会科学、与社会意识形态、与“自然技术”既有内在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社会技术”具有保障社会运行、改造社会和导向、组织、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17.
产品技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否认产品技术似乎是技术哲学界的主流观点 ,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对产品技术的关注和研究不够。有理由认为产品技术是存在的 :能够使自然规律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发生“定向作用”的事物都应属于技术的范畴 ;承认设计形态的技术就应该承认产品形态的技术 ;产品技术潜在于产品结构之中并在产品使用过程中显现出来。产品技术存在着知识、实物、使用三种形态 ,知识形态和实物形态的产品技术是潜在的产品技术 ,使用形态的产品技术才是现实的产品技术 ,通过产品设计、制造和使用实现着产品技术形态的转化 ,其中产品设计技术使产品技术获得成熟的知识形态 ,产品制造技术则使产品技术获得实物形态。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技术工具理性与道德价值理性之间的矛盾作了全新的解释 ,认为两者的断裂主要表现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在时间面向上 :技术面向未来 ,以获得其先进性 ;而道德则面向过去 ,以获得其稳定性 ,即技术的“真”与道德的“善”之间的断裂。在空间展开上 :技术则具有开放性和前瞻性 ,以获取足够的利润支持 ,从而研发更先进的技术 ;道德则具有封闭性和保守性 ,以获取道德本体论意义上的家园感和安全感 ,即技术的“利”与道德的“善”之间的断裂。如何将时空两个维度的断裂弥合 ?如何将两种理性统一 ?文章认为存在着三种模式 :即康德的“必然”和“自由”统一模式、海德格尔的“解蔽”统一模式 ,以及马克思的“实践”统一模式。马克思的“实践”模式为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19.
技术与人、社会、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对集中地发生在特定层面上,我们称其为技术界面。分析了技术与人之间所形成的操作界面和虚拟环境,探讨了技术发明与使用背后所隐藏的不同社会集团的利益纠结、冲突,指出不同技术的使用产生不同的社会关系。为减轻技术过程在自然环境中的“吞”“吐”副作用,必须实现从“生态技术”向“技术生态”的转化。  相似文献   

20.
在“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的生态链条中,技术向工程转化是一个关键环节.“技术向工程转化”作为工程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是必要的.它可定义为:将发明出来的技术变成可供消费者使用的产品或服务的过程.它着眼于技术的存在在前,往往意味着突破性创新以及规模化,具有明显而紧密的社会相关性.它不同于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经济学概念,它跟更宽广的世界相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