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处于加速城镇化建设阶段,转变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走低碳发展之路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建设现状以及推行低碳城镇化的可行性进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城镇化发展对策,为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城镇化建设提供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2.
万安国  饶华 《科技广场》2013,(6):157-160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了压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必然要走以低碳经济为引领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而对低碳经济立法则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走低碳城镇化道路的制度保证。文章对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翊泉 《科技广场》2011,(8):145-148
生态农业作为能够较好克服"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的科学发展模式,逐渐成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这将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目标实现的有力支撑。鄱阳湖地区应当抓住国家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大好机遇,发挥资源优势,将空间布局和其他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积极争取优惠政策和措施,不拘于自身生态农业发展方式和模式选择,敢于创新并探索促进鄱阳湖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已于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坚持生态优先,促进绿色发展,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首要位置”是鄱阳湖经济区规划的基本原则.本文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要素进行现状评价,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科技创新是支撑和引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根本动力和目标保障。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发展基础和国务院《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本文从"强化绿色食品产业的科学发展理念、提升绿色食品产业科学研究水平、完善绿色食品产业科技服务体系"三方面探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是2009年12月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区域性战略规划。《规划》中特别指出,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及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本文从教育功能的角度,阐述"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与"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产业化经营"二者的相互关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离不开农村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视阈下的鄱阳湖经济区建设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难点在于保证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以生态效益为核心价值,给出了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理论指导。在发展生态产业、走低碳发展之路的同时,还需要在湖区内营造文明和谐、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此外,通过配套政策、法规的引导,让人民共享湖区的建设成果。最终,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一个经济与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全国性示范区域。  相似文献   

8.
大湖流域的开发和保护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积极探索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新模式,为我国大江大湖区域综合开发提供良好示范,是建设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任务。节能减排工作是大湖流域环境治理的研究重点,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具体体现。文章采用因子分析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节能减排系统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得出影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节能减排系统的3个公共因子:资源利用率、绿色能源、政策措施,并由此提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可持续发展能源、制定合理政策措施的三大节能减排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而江西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一直没有停止过在经济发展上的探索,顺应国家提出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结合江西省的省情,配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如何在低碳的同时,发展经济建设,更是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徐升华  吴丹 《资源科学》2016,38(5):871-887
产业集群作为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资源可持续利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自2009年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以来,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但随着区域经济、资源和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发展,资源高消耗、经济增长降速、区域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逐渐凸显,本文在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100家进驻企业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动力学的流率基本入树建模法分析产业、经济及资源的内在关系,构建“产业-经济-资源”反馈系统,并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12年的基础数据进行模拟仿真,分析区域资源水平、政府投资、科技转化能力、教育水平等因素对区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影响作用。结果显示,一方面,区域资源水平直接影响区域产业的集群度,进而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提高区域教育投资占比,并不能直接提高区域经济水平总量,但可以提高区域经济水平的发展速度;另一方面,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原有的高消耗型产业仍占据着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部分,但是废品废料、研究与试验发展业、综合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和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行业对区域内的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基于以上结果,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结构、资金投入、教育投入,资源更新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戴传刚 《科技广场》2014,(7):222-225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支大规模、结构适当、高素质的农村人才队伍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刘丹平 《科技广场》2014,(6):173-176
构建生态产业链是循环经济理论的具体实践,是建设和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必由之路。本文提出了构建生态产业链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体系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分析了生态产业链的构建途径,即首先要确定关键种企业,然后要增入补链企业,其次是对生态产业链进行纵向延伸及横向耦合,最后构建生态产业链网。  相似文献   

13.
能源是经济社会建设的最根本的保障,在技术进步的背景下,近几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能源利用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随着GDP的增长能源消耗总量也急剧攀升.基于IPAT模型分析三种情形下鄱阳湖生态区的能源利用状况,探讨适合生态区发展的优化模式,合理规划有利于生态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郭佳 《科技广场》2014,(7):226-230
经济发展必然会给环境带来一定的破坏,如何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当前必须解决的一个难题。本文旨在研究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方面的关系,涉及这方面研究的学者众多,但是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样本进行研究的学者较少,这是本文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作者、机构、期刊、时间、主题内容等方面,分析了2008年以来有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研究论文,指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理论研究的特点,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付达杰 《科技广场》2012,(1):225-227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必须依赖于科学的现代化财政管理。信息化是提高财政服务效率、实现财政管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本文针对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财政信息化建设现状,从建立标准体系、构建网络基础、开发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形成财政决策中心等四个层面,讨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财政信息化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鄱阳湖地区城市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宜庆  翁异静 《资源科学》2012,34(3):502-509
在鄱阳湖地区城市化和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凸显。本文基于这种背景,构建了鄱阳湖地区城市资源环境质量及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赋权法和模糊隶属度函数法,对2007年,2008年,2009年这3年鄱阳湖地区6个城市(南昌、景德镇、九江、新余、鹰潭、抚州)的资源环境质量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给出资源环境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的计算模型,并划分出协调发展类型,对协调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地区6个城市资源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协调性存在较大差别,南昌属于良好协调发展类资源滞后型,新余属于勉强协调发展类资源滞后型,景德镇属于勉强协调发展类经济滞后型,九江属于勉强协调发展类经济滞后型,鹰潭和抚州都属于中度失调衰退类经济受损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