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要面向经济建设 ,围绕结构调整 ,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 ,总体跟进 ,重点突破 ,发展高科技 ,实现产业化 ,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 ,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力争在主要领域跟住世界先进水平 ,缩小差距 ;在有相对优势的部分领域 ,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在局部可跨越领域 ,实现突破。1 .为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撑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 ,推进技术升级。加快开发能够推动结构升级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 ,重点在农产品加工及转化、节水农业、农作物新品种选育、装备制造、洁净煤、交通运输、纺织印染后整理、资源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2.
走产学研合作之路是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发展的重要契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把"科教兴国”战略真正落到实处,全国技术创新大会提出了我国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即"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国家"十五”科技发展重点专项规划草案又明确提出,按照"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方针,总体推进,重点突破,推动社会生产力质的飞跃.这些都说明,当前我国科技工作的重点已经定位在技术创新和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上,定位在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上.充分认识我国科技工作面临的紧迫任务,才能使高等学校的科技发展适应新的形势,并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贾丽 《学会》2001,(2):12-13
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国家制定经济和科技发展政策的依据.国家创新体系是由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其主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还包括政府部门、其他教育培训机构、中介机构和起支撑作用的基础设施等.按照我国创新体系的总体目标,到2010年前后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国家创新体系及运行机制,基本具备能够支撑我国科技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创新能力,使我国的创新综合实力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促使我国知识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例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4.
周济 《学会》2012,(10):11-15
<正>各位嘉宾、同志们,今天报告的题目是: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谈三点体会与大家交流。一、依靠技术创新实现由"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胡锦涛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必须从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我们国家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最根本是要依靠科技力量,最关键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的轨道。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竞争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有两个大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实体经济的战略意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实体经济,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美国奥巴马总统在近四年中发布了四个战略计划,提出要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区域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区域科技的进步.为让社会了解"十五"期间各地方科技发展的战略和措施,本刊特邀请了部分省、市、自治区科委主任、科技厅厅长参与以"十五"期间区域经济和区域科技为主题的专题笔谈.本期先刊出北京、天津、广东、陕西等省市科委主任、科技厅厅长的文章.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建设首都区域创新体系范伯元(北京市科委主任)我国已将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作为"十五"时期的战略任务来部署,与之相对应,北京市也提出来要构筑首都区域创新体系.在新世纪里,建设首都区域创新体系有其特别重要的意义.首先,建设首都区域创新体系是发展首都经济、实现"十五"宏伟目标的需要.要做到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构筑首都区域创新体系,就是要彻底打破过去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条块分割"的藩篱,通过体制创新,进行各种创新要素的重新组合,来确保和促进科技创新,使北京地区雄厚的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首都经济的竞争优势.其次,建设首都区域创新体系是为国家科技事业发展提供支撑和优良服务的需要.北京是全国最重要的科研基地.以中央在京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为主体的科研队伍的实力最为雄厚.据调查,2000年北京地区科技经费筹集占全国的15.7%,R&D经费支出占全国的17.4%,位居全国第一.北京地区是国家区域创新体系的重点建设地区,首都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子系统.为此,我们要在为"国家队"完成国家任务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的同时,积极发挥它们在首都现代化建设的作用,在北京方便、高效地建设成果转化、产业化基地,通过顺畅的成果转化通道,进一步增强它们的科技实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6.
翟虎渠 《学会》2002,(10):31-32
应对WTO,中国农业院的主要改革思路与举措 对世界性的农业科技发展新趋势,作为我国农业科研的"国家队",中国农科院要紧紧围绕"跟踪世界学科发展的前沿,攀登农业科技新高峰和解决我国农业与农村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两大根本任务,通过农业科技体制创新,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其基本战略定位是:通过若干年的努力,把中国农科院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国内一流的农业科技产业孵化中心和国际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中心,为占领世界农业科技制高点,推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增强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以及推进国内外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提供技术支撑与保障.  相似文献   

7.
分析日本在"科技立国"理念指导下建立的农业科技创新的组织体系、政策体系、投入体系的现实特征,为加强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借鉴.分析发现:日本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构建了包括协调型的农业科技创新管理机制、官产学各具特色并联合开发的农业技术创新机制、多层次农协组织与多元化技术转移机构共存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等在内的创新组织体系,有力推动了日本农业发展;其在国家战略层面突出科技创新,形成由政府主导、企业重点参与、农民协作的农业技术创新政策体系,辅以科技人才支持和法制化保护的辅助政策体系,并形成了公共科研机构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大学紧密配合的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体系.结合中国国情,研究得到以下启示:加强构建和实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发展战略,激励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加强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人才结构性调整,以及强化企业在农业领域科技创新投入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90年代,王大中院士和他的科研团队发明"跳起来摘果子"的科学思维,在经费、时间、人力和物力都有限的条件下,追求有限的创新目标,分阶段创新,每个阶段争取国家科技发展计划的同步支持,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关键技术,逐步达成每个阶段的创新目标,最后实现整体创新的总目标,如期建成了两座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广阔应用前景的先进核反应堆——5兆瓦低温核供热堆与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考察王大中院士和他的科研团队的核能技术创新方法,对中国当今的工程技术创新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建筑企业科技创新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企业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就必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与推广运用的组织架构,有效调动各方面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培养敢于突破、敢想敢干的精神,在进行技术创新时还应该恰当地选择技术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陕西区域科技是"嵌入式"的,是由国家基于战略总体布局长期支持培育形成的,而非陕西经济、科技自身发展的结果.其科技先进实质是由国家属科研院所、重点高校支撑的国家科技先进.地方和企业科技仍相当落后,与陕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由于国家属科研机构、高校研究开发与企业技术创新在活动内容、目标任务、评价标准等方面根本的不同,从而要使陕西区域内的国家科技内化为区域经济增长实力具有不可愈越的障碍.陕西科技先进、经济发展滞后,两者相脱节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11.
加强科技创新与转化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以来,四川省农科院在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科技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其主要做法是,围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需求,确定科技创新任务;以粮食和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不断开展技术攻关;按照创新转化无缝对接理念,加大示范推广应用;创新转化推广模式,扩大成果覆盖面;针对自然灾害频发,搞好应急科技服务.并提出下一步科技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2.
当代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猛烈冲击着社会、经济、军事、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等各个领域,影响着国家的盛衰和世界格局的演变.在全球变革的大势下,企业技术创新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包括:各国加强科技政策调整,企业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企业是社会研发经费的主要投入者;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增长,研发重点转向高新技术;研发投入多的大企业主要集中在北美洲和欧洲地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合作创新成为企业的主要创新模式等.  相似文献   

13.
“制造强国梦、材料当先行”。关键新材料是未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石和先导。本文从关键新材料创新突破的演进规律、技术创新、商业化应用、战略与政策等四个方面梳理了近年来关键新材料创新突破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产业升级不断对关键新材料创新突破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而关键新材料的创新突破也会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为此,世界各国都根据本国新材料发展情况纷纷制定关键新材料创新突破战略和政策,争夺科技制高点。然而,关键新材料具有“高技术不确定性”和“高市场不确定性”,这决定了关键新材料创新突破面临“技术创新”和“商业化应用”两大难题。未来需要加强智能制造技术经济范式变革和重点领域智能转型对关键新材料创新突破的影响、关键新材料技术创新突破的实现路径、不同类别关键新材料商业化应用模式的创新以及战略与政策的精准设计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尤其是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和生命力所在.在工业经济时代,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经济增长以及国际竞争力紧密相关,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的创新能力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总格局中的地位的重要因素.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指出的:"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信息》2001,(8):44-48
人类跨入了21世纪.在新的世纪里,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世界各国都将置身于激烈的国际竞争之中,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江泽民主席在2000年6月为美国<科学>杂志撰写题为<科学在中国:意义与承诺>的社论中作出了明确的回答.他指出:"中国将致力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提高全社会创新意识和国家创新能力,这是中国实现跨世纪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造就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今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我们不仅需要明确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和方向,确立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更需要将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放在重要的位置予以重视。一创新人才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人才的成长有很多途径,而教育则是造就创新人才、提高社会创造力的主要方式。教育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适应社会和推动社会的进步,教育传承人类的文明,并不断丰富人类文明。教育的发展与普及程度,决定了社会的文明水平。中国…  相似文献   

17.
<正>11月22日,国家集成电路封测产业链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无锡新湖铂尔曼酒店举办"集成电路先进封装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论坛",庆祝国家集成电路封测产业链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10周年。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司副巡视员、02重大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邱钢,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电子信息领域国家科技重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梳理总结改革开放40年科技创新演进脉络的基础上,提出科技创新战略进路要以树立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思想为指导,依靠科技创新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从"后发优势"向"先发优势"的战略转变;以科技惠民论的思想为导向,实现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和为了人的发展;以坚持"国家为主导、地方为支撑、企业为主体"系统推进的思想为指导,调整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以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的思想为导向,建立更加开放包容宽松的创新型生态系统,使他们"名利双收";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方向,做好科技创新供给侧改革,切实加强原始创新;以科技体制改革是科技创新新引擎"点火系"的思想为指导,突破体制机制藩篱,促进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主要包括引导层--以政府为核心的技术创新调控系统,核心层--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生产应用系统和服务层--以科技中介机构为核心的技术创新服务系统.目前,我国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主要存在政府定位不科学,政策体系不健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创新组织机制不完善,科技中介机构发展不平衡,专业化程度不高,国内创新文化氛围不浓以及国民基本科学素养不高等问题.应通过完善激励技术创新的政策法规体系、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活力、加快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社会环境等措施来完善我国国家技术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信息》2011,(16):210-210
国家创新体系是社会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和基础,是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进步的摇篮,是综合国力竞争的灵魂和焦点,其主要功能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运用。"十五"计划《纲要》首次提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