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市场经济影响下,大学往往定位于"大学直接服务社会论" 不再为了培养"完整的人格",而是为了经济建设的需求,并设置相关专业。教育本身被"产业化",导致大学精神缺失,对大学生全面发展与成长带了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探讨学生发展,来重塑大学应培养出具有大学精神文化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科研需求为导向,分析了目前研究生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基于科研兴趣、创新思维、专业技能与科研激励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建立了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新机制,以期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与国家发展的、可服务于国家科技创新建设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  相似文献   

3.
体育教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体育思维。在国家推动"全民运动"的环境下,初中的体育教学方法更加需要改革,让体育教学的多样化和学生需求多样化的相结合,巧妙设计体育课堂,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为了适应土木工程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本文提出将职业教育和普通本科教育体系相结合,探索出新的教育模式——"五大能力培养模式"。在强化理论基础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岗位能力的培养,通过校企合作、理实一体化教学,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完善教学体系的同时提升了学生就业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油气是国家战略资源、经济命脉。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并输入到我国石油工业体系中,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当前我国石油教育明显同质化,学生培养和行业需求结合不紧密,学生、学校、石油公司之间信息不对等。本文从用人单位需求入手搜,分析单位需求,然后制作相应的网站系统,使单位筛选出自己所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6,(19)
随着我国制造行业由"中国制造"不断向"中国智造"的发展,各职业院校为培养出适应企业需求的高技能毕业生,各级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在国家相关职能部门的要求下积极建立"共享型"实训基地。经过多年实践,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相关基地的建设均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相似文献   

7.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作为专门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医学职业教育,应该积极响应"双证"制度的要求,对课程设置进行改革,使课程设置与"双证"教育相适应,从而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本文在阐述医学职业教育实施"双证"教育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课程设置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适应土木工程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本文提出将职业教育和普通本科教育体系相结合,探索出新的教育模式——"五大能力培养模式".在强化理论基础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岗位能力的培养,通过校企合作、理实一体化教学,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完善教学体系的同时提升了学生就业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战略的变化,社会对于翻译人才的需求也不尽相同。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自2007年开设以来,一直致力于为国家培养专业型技术人才,其培养目标也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而进行调整。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翻译硕士的培养目标也紧贴当下国家和社会需求,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译者素养和社会服务意识。培养目标的实现有赖于科学系统的培养体系,翻译硕士培养体系的建设包括组织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方案制定、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革新等。  相似文献   

10.
王瑷琳 《内江科技》2009,30(2):29-29
高速铁路工程及维护技术专业是学院为了满足高速铁路建设对人才的需求而增设的新专业,为了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探索出“分段培养、能力递进”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陆梦来 《科学大众》2014,(4):113-114,131
为了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根据中职教育的属性和技术型人才的特征,提出课堂教学"生活化"理念,对"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创设"生活化"课堂的策略,构建"生活化"课堂的教学模式。文章结合电子课程多年教学实践,就如何运用教学手段、联系生活、践行电子课的"教学做合一"的理念作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新工科的大时代背景下,应用型工科高校的改革迫在眉睫,只有勇于实践创新,敢于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和服务社会新思路,才能建设自己的特色方向。高等院校根据国家的战略部署规划,与时俱进修订工科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大批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实践能力强的多元化复合型人才。为了国家发展和社会需求,必须转变学生培养过程中"培养体系实习实践环节比例低","教师背景来源单一""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健全"等现象。以西安科技大学高分子系为例,提出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法,并且通过更新教学体系,打造"双师"队伍,"导师"指导创新实践和优化实践教学体系等措施进行了改革探索实践,对"新工科"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为高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汽车制造最多的国家,而面对巨大的汽车市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正在面对新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培养高素质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人才将是未来汽车产业所需要的,因此为了适应新时代下的汽车产业的需求,需要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做出突破和创新,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来满足我国巨大的汽车产业对维修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中,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感于想,敢于创新的设计师.而学生自身艺术水平良莠不齐,有的学生为了实现自己的作品,甚至"拿来主义".那么我们作为职业教育者,必须从教学,教法中加以改进,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随着国家对于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视和投入的增加,教学与社会、与市场接轨已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5.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在高职院校教师管理中起着联动性作用,结合目前高职院校师生现状,依据国家教育目标和策略,从研究学校教师管理和教学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建立客观公正评价体系,完善教学设备,激励师生"教"与"学"的互动,开拓校企合作实践平台等相应措施和激励策略,满足教师在不同阶段的需求,进一步促进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祖国建设培养出更多实用型和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对产业人才的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职业教育作为产业人才输送的主要"根据地"之一,怎么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企业需求的人才,成为各大职业院校重点思考的问题。本文以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中的"化工安全技术"课程为例,采用"教-学-做-训-评"一体化的教学方法,通过整合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系统化的考核方式等对"化工安全技术"课程进行改革实践,探索出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明确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实践教学定位,最终满足企业的岗位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力,满足岗位对化工人才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教育体系的改革发展,国家对于职业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在职业教育教学中,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的培养。为了使得学生能够满足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专业能力的训练,而对于其他课程则相对比较忽视。在这种教学的模式下,学生虽然能够形成较强的专业技能,但对于其他知识的掌握不足,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培养出全能型的人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加强专业与课程的融合,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培养。本文主要针对职业教育的专业与课程的交叉融合问题展开讨论,首先从职业教育教学的现状入手,然后对职业教育的专业与课程的融合措施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8.
为保证电力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质量,本文在分析其师资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其缺陷成因将院校与企业的培养优势有机结合,开发出一套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进而在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创建工作中,得到了有效应用,培养出一支"理论知识系统扎实,学术研究水平较高,工作技能熟练精湛"的电力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本文的研究工作证明了该模式的先进性与适用性,为电力类高职院校的师资培养提供了先进可行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模型。  相似文献   

19.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适合社会的高技能人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突显出来,我国的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教育课程改革的热潮,作者所在学院也开展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以及教学方法的研究活动。学院领导提出了"被需值"的教育理念,全校教师围绕此话题进行实践并研究。  相似文献   

20.
国民营养和粮食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稳定的重大基础性和战略性问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19年11月召开了以"新时代国民营养与粮食安全"为主题的第249期双清论坛。会议围绕国家需求和国际前沿,聚焦"国民膳食、营养、健康变迁与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可持续供需格局与保障"两大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凝练出该领域科学研究的热点、难点,包括国民膳食营养特征和精准化评价与需求、基于营养健康和粮食安全的粮食中长期需求预测、营养健康导向的动物性食物与饲料粮需求、营养目标与资源环境双重约束的粮食供给优化、新技术支撑下粮食绿色控制与系统治理、新时代面向国民营养与粮食安全的绿色消费体系与模式等,并就该主题如何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项目部署,聚焦及分步重点突破关键科学问题,从而助力建成满足新时代国民营养需求与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粮食安全体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