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绥阳林区林下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利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较高的特点,把保护森林资源和林下资源开发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不破坏地表植被降低森林生态功能、不影响林木生长的前提下,依靠开发林下资源以提高森林资源综合利用效能,切实发挥森林的双重功效,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针对绥阳林区林下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利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较高的特点,把保护森林资源和林下资源开发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不破坏地表植被降低森林生态功能、不影响林木生长的前提下,依靠开发林下资源以提高森林资源综合利用效能,切实发挥森林的双重功效,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森林资源是决定林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森林资源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起到了于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林区的整地、造林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主要论述了在实际工作中常用的一些造林方法,补偿和制定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张群福 《金秋科苑》2011,(8):180-180
森林资源是一种自然资源,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森林可持续经营是当今世界林业发展的主题。本文分析了大兴安岭地区森林资源的现状和特点根据大兴安岭林区的现实,提出林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伐政策的出台,实施林下经济代替原有的以森林资源消耗为主体的经济模式,成为当前各地林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成为林业职工增收的重要途径,成为林区林业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是解决停伐育林期内林区经济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有效途径,针对林区林下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进行探讨。总结出一套发展林下经济,开展特色种植及开发生态旅游的发展林下经济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6.
东京城林业局2001年进行了第五次经理复查,2011年进行了第六次经理复查,两次调查间隔十年,这也正是天然林保护一期工程全面实施的时期,天保工程的实施给森工林区经济、社会提供了宝贵的快速发展的机遇期。十年来,由于国家投入巨资,并制定执行了多项惠及森工林区发展的方针、政策和规定,再加上林区职工的共同努力,使东京城森工林区摆脱了林业"两危"的困境;使林区职工增加了经济收入,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富裕之路;使森林生态环境和生态功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恢复;也使森林资源长期过量消耗得到了有效控制,森林资源得到了恢复性增长,其成效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7.
森林资源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森林资源管护经营是国家为保护森林资源出台的重大改革措施,符合国有林区经营的现状,是国有林区摆脱困境,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在实施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进程中,由于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出台滞后,导致林副产品产权属性界定不清,引发了一系列司法实践中的问题,笔者就此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所生活的环境条件,因此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其中最为重视的就是森林资源对于环境的重要意义。森林资源对于人类的生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森林资源却较为难以保护,最主要的威胁就来自于森林火灾,因此森林防火工作十分重要。主要分析了森林防火的重要意义,并且结合当前我国黑龙江地区各林区的森林防火工作的开展情况提出了一些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林业部门更有效地开展森林防火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培育管理已经成为了森林资产评估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对森林资源的培育管理不仅要考虑近期的情况,还要重点考虑长期的发展情况。我国的国有林区森林占森林总面积的40%,是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做好森林资源培育管理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
秦岭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南坡海拔高度平均达1200米以上,南北坡植物分布类型基本相似,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主要林区之一。秦岭山脉既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为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水源地提供保障。由于秦岭林区地形地势错综复杂,森林植物种类丰富多样,所以植树造林工作具体进行十分困难。本文根据秦岭林区的实际状况和具体特点,对秦岭林区主要适地树种植树造林方法进行具体探讨,确保一些适地树种在秦岭林区植树造林过程中能够顺利进行并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林区产业结构调整不断落实,在林区发展过程中多种经营模式具有显著的作用和地位。多种经营已经成为林区人脱贫致富以及转岗就业十分重要的渠道,此外,多种经营还有利于促进林区社会稳定。在林区开展多种经营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想要提高林区多种经营水平和质量,必须要分析和总结林区多种经营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本文就关于林区依托森林资源发展多种经营进行探讨和思考,旨在为同行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虽然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资源和环境遭遇了极大的破坏,特别是森林资源。森林资源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可以有效净化空气、抵御风沙、保持水土,无论对经济还是社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所以,我们必须对现代林区营林造林工作起到足够的重视,不断调整林业产业。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现代林区的营林造林工作,即目前我国营林造林存在问题、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式、监管体系的建立以及生态补偿方式,希望能为我国林业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大兴安岭林区在实施天保工程过程中,究竟按照什么方向开发和经营森林资源,才能实现森林资源的持续利用,最终实现林区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当前和今后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在整个国有林区具有普遍性。笔者认为,大兴安岭林区必须抓住天保工程实施的战略性机遇,坚定不移地把以木材生产为主转移到以生态建设为主上来,在严格保护现有森林资源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经营,逐步建设和培育森林生态系统,同时满足人们对森林的生态需求、社会需求和经济需求,这是大兴安岭林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浅析造林地植树造林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森林资源总的变化趋势是:森林面积逐年增加,每年以200万hm2速度递增,林木生长量开始大于消耗量,森林资源的发展在数量上开始走出"低谷",扭转了长期以来森林资源下降的局面,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的"双增长"。森林资源是决定林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森林资源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林区的整地、造林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主要论述了在实际工作中常用的一些造林方法。  相似文献   

15.
造林地的整理与植树造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相东 《今日科苑》2009,(20):152-152
我国森林资源总的变化趋势是:森林面积逐年增加,每年以200万hm^2速度递增,林木生长量开始大于消耗量,森林资源的发展在数量上开始走出“低谷”,扭转了长期以来森林资源下降的局面,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的“双增长”。森林资源是决定林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森林资源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林区的整地、造林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实际工作中常用的一些造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经济系统良性循环也可以说是森林资源、环境与林区经济、社会和谐促进、协调同步的发展,是满足现实和未来需要的发展;是扭转资源衰退和生态恶化、改变相对贫困与落后,推动林区经济及林产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的发展。实现了森林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也就基本实现了林业可持续发展,必将为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经过40多年的采伐,大兴安岭的可采森林资源已濒临枯竭,尤其是林区职工群众收入水平较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如何按照国家《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的要求,实现林区经济转型、战略转移,职工增收致富的目标,成为大兴安岭林区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课题,经过充分调研、科学论证,大兴安岭牢牢把握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紧紧围绕"把资源管起来,让百姓富起来"这一主要战略任务,发挥优势,振奋精神,破解难题,全面加快林区经济转型和战略转移步伐,强力推动全区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实现大发展、快发展。笔者通过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汇总,现对大兴安岭林区经济转型的当前障碍进行了浅显分析,并适当的提出了一点对策。  相似文献   

18.
马富贵 《青海科技》2010,17(4):17-19
门源县地处祁连山区,是青海省重点国有林区之一,生态地位及其重要。本文采用门源县2009年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对该县森林资源现状、特点和森林资源的生态地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森林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森林法》将森林采伐限额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主要是为了控制森林资源的消耗,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项重要手段。虽然有相关的法律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但是由于长期过量的采伐,使得一些集体林区森林出现林木资源枯竭的现象,这样导致森林可持续利用受到严重的威胁。主要就我国集体林区森林采伐限额执行的困难展开了论述,并针对这些困难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林区和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两大国有林区和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由于长期以来持续过量采伐等原因,造成目前严重的森林资源危机和经济危困(以下简称“两危”),森工企业正陷于“两危”的困境之中。本文试图通过对“两危”表现和成因的简析,探讨森工企业扭转“两危”困境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