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杨斌  郭海燕 《中国科技信息》2006,17(13):281-282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新疆的农业资源非常丰富,如何在发展农业的同时,将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分析了新疆发展农业旅游的现状和客观必然性,以及发展潜力,提出了适合新疆农业旅游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
论当前中国农业的症结与出路张勇奇(江苏省农林厅210009)1问题的提出工农、城乡关系问题是直接影响和制约农业、农村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大问题。纵观四十几年来我国农业发展过程,农业的起伏波动,总与工农、城乡关系密切相关。1978年一1984年,农业...  相似文献   

3.
西藏林芝地区属雅鲁藏布江下游,农业人口,耕地面积、粮食产量等虽占全自治区的10%左右,但从农业气候资源状况与潜力看,该区农业发展将对全自治区农业发展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在对林芝地区农业北京的简要论述基础上,重点对该区农业发展至关重要的5个战略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探讨,它们是粮食发展战略、玉米种植发展战略、作物结构调整战略、多熟种植发展战略及农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影响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信息因素及改进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在我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能使农业在21世纪高速发展是农业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是促进农业高效、快速发展的必然推动力。如何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如何使农业科技信息畅通无阻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王利华 《科教文汇》2007,(8X):145-146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最关心的问题,农业是我国发展的基础,发展农业是永恒的话题。电子商务是一项潜力十足的工具。通过电子商务来发展农业能够有效促进农业发展。当前农产品流通不畅,交易手段比较单一,常导致资源配置不到位等现象。本文将阐述农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好处、现状并提出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若干问题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评论人分析农业科技的内涵、特征和作用入手,回顾了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入世后所面临的挑战,为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西北地区农业信息化建设方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洪斌 《情报杂志》2002,21(11):107-109
从西北农业发展的历史出发,分析了目前西北地区农业信息化存在的农业信息化意识薄弱、发展不均衡、资源分散、管理各自为政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农业信息服务体制创新、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以及西北地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方略。  相似文献   

8.
浙江民营资本介入农业产业化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资本投入不足问题,迫切需要找到新的资本投入来源。民营资本发展迅速,浙江省民营资本发展在全国具有明显优势。民营资本介入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重要作用,并且我国现在具备了民营资本进入农业产业化的有利条件。应当在税收、法律、融资、保险及建立公平的市场秩序等方面深化改革,制定相应政策以促进民营资本投资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9.
刘荣志 《学会》2023,(10):32-38
学术交流是实现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举措。该文从分析我国农业学术交流的内涵、主要功能和必要性出发,解析农业学术交流内涵,展示农业发展实践,揭示存在的问题,试图从理论层面、实践效果,展现农业学术交流总体状况。同时,聚焦未来农业学术交流提质增效发展,从提升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权重、强化公益属性、明确相关主体职责、提高资源统筹能力等方面提出促进农业学术交流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的农村经济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农产品的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向总量大体平衡和结构性、区域性相对过剩。此外,农业创新型人才发展战略与管理模式也存在着严重脱节的现象,而农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战略目标实现,也关系到农业科技体系的完善。文章将从农业科技管理及人才发展战略两个方面来分析农业今后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1.
宝贡敏 《资源科学》1994,16(4):55-61
我国乡镇工业企业的发展与环境、资源的协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发展与环境、资源关系方面的大问题。实际工农相对分离,组建乡村工业区,是提高乡镇工业企业素质、效益、强化乡镇工业企业优化组合、规模经营的有效途径;是保护环境,实现资源有效利用的基础工作之一;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基础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2.
通过构建城乡创新发展平台,促进产业升级,为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激发开放发展的合作诉求,实现共享发展在城乡的扩散与溢出,科技创新在城乡产业效应、环境效应、社会效应三个维度上发挥着关键性的基础作用.因此,在面对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挑战时,要通过不断加强农业科技支撑,推动城乡三产协调发展,做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科技文化普及工作,推动城乡绿色融合发展及提高城乡治理的"智治"水平,从而提升乡村自主创新发展能力,弥补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韦俊敏  胡宝清  张中秋 《资源科学》2014,36(8):1563-1571
土地精明利用是促进城镇化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之一,未来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潜力在小城镇。在国家新型城镇化新的战略选择下,以"中国长寿之乡"、"广西旅游名县"——上林县所辖11个乡镇为评价单元,构建了包括经济集约、资源节约、城乡统筹、环境友好四个方面在内的小城镇土地精明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变异系数法和物元可拓模型测度了土地精明利用水平,以期为土地精明利用路径选择及城镇化转型升级提供科学和理论依据。研究表明:仅县城所在地大丰镇的土地利用为精明利用等级,粮食主产区巷贤镇和乔贤镇为基本精明利用等级,绝大部分乡镇为不精明利用等级。土地精明利用等级与经济发展水平、用地方式、生态环境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9-2017年农业科研机构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从技术创新水平的中介角度分析农业科技资源错配与农业科技生产率之间的作用途径.研究发现,农业科技资源错配可以直接影响农业科技生产率,也可通过技术创新间接影响农业科技生产率;分区域来看,东部、中部地区技术创新水平表现为部分中介效应,西部地区技术创新水平中介效应不显著.因此,优化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的政策措施需要从"直接"向"间接"转变,注重提升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更加注重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从区域科技进步视角出发研究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机制。利用广东省2006-2015年的面板数据,基于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测算和分解,从地市、珠三角、东西两翼、贫困山区四个区域层面探索区域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结论表明:广东省农业生产率增长主要源泉是区域科技进步;广东农业TFP增长动因存在显著区域科技进步差异性;而区域科技差异性与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有关。据此,从政策层面上提出推动广东农业进一步发展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三阶段DEA分析,能够克服传统DEA分析忽视环境变量影响的局限性。剔除环境变量的影响,能够发现区域间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效率的差距在扩大而非缩小;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效率领先的地区主要是经济发达的省市,山西等中部省份并未达到工业企业科技创新的前沿,仍然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中西部地区既要争取更多地科技创新资源投入,更要着力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17.
生物质能分布式利用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布式生物质能源技术对原料种类适应性强,项目规模灵活、可满足特殊用户的需求,在小规模下具有更好的经济性,更易于商业化发展,符合生物质资源特点和我国国情。生物质能分布式利用方式主要包括生物质成型燃料和生物燃气两方面,关键技术包括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及燃烧、大中型沼气工程技术、生物质气化热解及燃气利用等。我国分布式生物质能源技术目前主要处于进行技术完善和应用示范阶段,预计到2030年前大部分关键技术将基本成熟,具备产业化的条件。我国分布式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传统燃煤燃气替代、城镇/农村清洁生活能源供应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发展重点是服务节能减排战略,利用生物质实现部分替代工业燃料,减少燃煤/燃油带来的污染,同时围绕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可持续的清洁能源,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水平。目前制约分布式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最主要瓶颈是经济性和可靠性,国家应在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方面增加投入,将生物质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转化为成本效益,推动生物质能分布式利用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西藏城镇特色产业发展的现状与主要问题,认为延伸产业链、提高科技发展水平是实现西藏城镇特色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当务之急。在此基础上,遴选出净土健康产业、藏医药产业、天然饮用水产业、旅游业、民族手工业、综合新能源产业、文化产业,建议作为西藏城镇地区的特色产业予以重点发展。同时,从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强西藏城镇特色产业综合竞争力的目标出发,分别提出了各类特色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并从政策完善、人才培养、资金扶持、项目安排与平台建设方面着手,制定了相应的科技支撑与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9.
农地城市流转区位决策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地城市流转是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同时由于农地的稀缺性、位置的固定性以及农地城市流转的不可逆性的特点,农地城市流转也是城市化、工业化的一种代价。怎样减少这种代价,防止城市用地扩展过程中占用大量的优质农田。农地城市流转的区位决策尤为重要。本文借鉴“生态、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农地城市流转决策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与特尔菲咨询法确定各个指标权重,最后用模糊决策方法解决农地城市流转的排序问题。研究得出:①主因素突出型与加权平均模型较适合对农地城市流转决策问题研究;②决策者依据不同的偏好,选取不同的决策因子,其决策的结果将不一样;③总体上看来,在以粮食安全为主要因素的情况下,主城区的地块将最后流转,具有农地优势的远城区的地块将最先流转。在以经济发展因子为主要准则的前提下,最先流转的应该是具有农地城市流转优势度的口区的农地,最后流转的是没有比较优势度的江岸区与汉阳区的农地。  相似文献   

20.
正确认识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及空间外溢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合理配置农业科技资源的重要前提。利用我国30个省(市、区)1996—2013年数据,采用截面加权法和似不相关法对此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对区域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该作用受空间外溢影响而削弱,同时创新呈现显著的外溢效应,农村人力资本能有效调节区域内外科研机构创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2)东部地区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中、西部地区偏小,但外溢效应略高于中、西部地区,表明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出现边际生产率递减趋势,东部更具备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空间外溢的条件;另外,东、中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本的调节效应明显高于西部地区,反映了农村人力资本呈边际报酬递增的规律,以及东、中部地区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和西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本的匮乏。该结论对于提升我国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水平,推动农业经济持续增长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