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董丽娟 《知识窗》2023,(11):63-65
慕课为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提供了线上指导和课程视频,有利于提高混合式教学质量与效率,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高校思政课程的改革。文章以慕课视角下的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为研究方向,分析慕课视角下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优势,论述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以慕课为载体,构建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措施和路径。  相似文献   

2.
张楠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3):I0009-I0009
在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下,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出现在大众视野,并迅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高校思政课程教育教学融合信息化理论及技术创新就是其中的典范。翻转课堂的引入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思政课堂教学的多重困境,并实现信息化技术理论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有机融合,以及课内外学习时间、空间的科学规划和充分利用,丰富了教育教学体系方法。但就目前而言,我国高校思政课信息化教学探索创新深度、广度都仍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3.
韩鑫 《科教文汇》2023,(9):39-42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讲道理”,是当前思政课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该文通过对比管理心理学的激励理论和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的相关问题,分析激励理论中的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和公平理论,并在思政课教学实践的教学内容、教学管理和师生互动上进行较好的运用,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20,(26)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因此,高校要不断加强对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有序推进高校思政课信息化教学建设。本文主要分析了高校思政课信息化教学的优势、现阶段高校思政课信息化教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高校思政课信息化教学的优化路径,以期不断增强高校思政课信息化教学的实效性,实现高校思政课信息化教学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海南五所公办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地考察,了解其课程化现状,并从概念认知、课程认知和教育对象认知三个方面对海南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课程化现状进行归纳,并提出从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概念的内涵及外延分析、加强课程认知和对教育对象认知几方面来推动其课程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何化利 《科教文汇》2014,(13):15-15
本文通过对海南五所公办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地考察,了解其课程化现状,并从概念认知、课程认知和教育对象认知三个方面对海南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课程化现状进行归纳,并提出从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概念的内涵及外延分析、加强课程认知和对教育对象认知几方面来推动其课程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邹秀娥  江娜 《科教文汇》2023,(24):48-51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延伸到实践场域的教学样态,它和理论教学内容互释、功能互补,构成思政课“提质增效”的双引擎。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仍存在目标泛化、内容虚化、组织散化、评价弱化等难点、痛点问题。因此,该文基于OBE教学理念,全方位审视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在逻辑,结合山东省交通学院威海校区实际,沿着“线上线下融通、理论实际融合、地方史和通史融入、思政教育和劳动教育融汇”的逻辑理路,打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贯通式思政课实践教学,构建融“目标-内容-组织-评价-反馈”于一体的闭合式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明确目标、优化组织、评价科学和效果提升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金课"战略的提出凸显了国家对高校课堂教学的高度重视,混合式课堂是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有机结合,成为高校金课打造的重要方式。"学习金字塔"模型和"以学生为中心"理论是开展混合式课堂教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从线上网络课程打造、线下教学方法选择和混合式教学措施3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并从理念、过程和效果3方面进行了反思与总结,以期对高校混合式课堂教学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思政课实践教学法包括课堂教学实践环节和课外社会实践活动。运用实践教学法是贯穿“灌—启式”教学,不断适应思政课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现实需要,也是思政课新课程体系改革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提出的必然要求。思政课实践教学法的运用要采取各种具体形式和明确各项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0.
冯雪  刘淳安 《科教文汇》2023,(8):172-175
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引领下,课程思政有望从高校延伸到中学课堂,不仅为提高学生的思政素养而服务,也成为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真正落实课程思政,将思政教育渗透到课堂内外及教学的各个环节,是值得探讨的问题。该文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构建课程思政切入点,选取案例并进行微课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希望能给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蒋昕芸  张琦 《科教文汇》2020,(10):54-55
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实践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要让思政教学效用达到最优化,需要实现理论、实践的有机结合。校园文化则是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在提升学生思政素质上也有积极效应,在校园文化与高校思政课的实践上,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教学内容,都具有共性。本文分析了校园文化与高校思政课实践的教学共性,探讨两者的结合策略。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21,(29)
信息技术课是高校课程教学中重要内容,其课程教育在互联网时代下得到凸显,并受到高校师生的青睐及关注。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凸显以往信息技术课教学不足的问题,同时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提出,也为信息技术课教学革新指明方向,促进信息技术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开展,达到信息技术课教学良好实施的目的。对此,高校立足于线上教学、线下教学、混合式教学的内涵,分析高校信息技术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实践的优势及过程,最后提出高校信息技术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实践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在教学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更加重视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使思政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高校教学的要求。在高校思政教学中,思政课教师要将"四个自信"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树立高校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前"四个自信"在高校思政教学中的应用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高校思政教师要加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全面性,有效地融入"四个自信",提高对学生的教育效果。本文主要围绕将新时代"四个自信"融入高校思政教学课堂策略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4.
信息网络的发展和SPOC教学平台的构建,推动了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脚步。本文以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为例,分析了思政课教学改革面临的挑战和困境,探索了一条网络教学和小班实践教学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互支撑的教学新途径,拓展了思政课的教学阵地,构建了一种混合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王亚萍 《科教文汇》2020,(11):53-54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大学生综合素养具有重要价值,一直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近年来,高校逐渐重视红色文化的教育作用,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中,能够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思政课堂教学目的,提升学生的人格素养。因此,高校思政教师要深入探索红色文化,开展更符合教学需求的红色文化主题实践活动,进而提高人才培育质量。  相似文献   

16.
将短视频应用到思政课教学当中,既是顺应教育信息化浪潮的新尝试,又是增强思政课教学时代感和吸引力的创新举措.虽然短视频凭借其传播优势和技术特质可以充当思政课的教学工具、教学载体和教学资源库,但是还需在讲授与案例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整体与碎片相结合的实践中进一步厘清短视频与思政课教学之间的契合点和价值共生点.在此基础...  相似文献   

17.
教育部要求严格落实思政课实践学分,是党和国家为加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建设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定。新的规定必将给新时代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本文论述了思政课实践教学学分转化的重要性,探讨了在实践教学中如何创新学分转化以及革新学分评价标准和成绩评价方式,目的是使实践学分真正落实到位,使思政课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永远难忘"的课程。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21,(11)
混合式教学实践促进了我国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发展。选择合适的教学平台能有效地推动混合式教学实践。外国建筑史课程在教学中引入雨课堂智慧教学软件,通过建构"线上的课前准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课堂授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后提升"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实践表明雨课堂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的运用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苏莉  张自伟  徐祥  李倩倩  王进步 《科教文汇》2021,(10):101-102,116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学生不能按时返校上课,各高校积极开展线上教学活动。该文针对法医临床学课程的线上教学内容、教学方案和线上实施过程进行阐述,主要从法医临床学线上教学平台的选择、线上教学实施、考核评价、课程思政等方面开展探索和实践,最后提出今后线上教学及线上线下教学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如何发挥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效益,是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一个热点问题。从理解吃透教材,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入手,指出制作、运用课件中应避免的问题,提出思政课多媒体教学的建议,来提高思政课多媒体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