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曾令巍 《科教文汇》2011,(32):16-16,33
"诚"和"诚信"是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这一方面反映了国人对诚信道德的强烈需求;另一方面反映了现代社会诚信道德的严重缺失。诸多社会弊端显示,重塑诚信道德价值观,构建和谐社会对国人乃至国家势在必行。文章立论于"诚"的道德价值观,阐释"诚"的内涵,旨在强调提升国人自身道德修养,塑造自我诚信人格,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思考和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
理学开创者之一的张载,非常重视“诚”.在张载的思想体系中,“诚”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含有认识论意义的“穷神知化”、“穷理尽性”的命题相联系,因此,有必要对“诚”在张载思想体系中所具有的认识论思想进行考察,以使“诚”的意义更加明朗.  相似文献   

3.
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诚信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诚,即真诚、诚实;信,即守承诺、讲信用。诚信,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而且也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和普遍价值。  相似文献   

4.
诚信,作为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源远流长。古代不仅把诚信视为伦理道德本源性的一种规范,也是维系家庭和睦的根本纽带,更是为人之道、修身养性的崇高境界:“诚,王常之本,百行之源也”,“孝而不诚则无孝,弟而不诚则无弟”,“诚,天之道也。诚之.人之道也”。然而,诚信缺失却成为当今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政府失信,企业作假.个人信用缺失等现象比比皆是,“诚信”一词已成为人们的热点话题。俗话说得好,  相似文献   

5.
郭培凤 《科教文汇》2020,(12):132-13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公民道德建设。《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学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高职院校不是与世隔绝的象牙塔,社会道德领域中出现的问题在高职院校有着不同程度的表现。究其原因,高职院校学生的道德认知观念出现了偏差,给不良道德思潮以可乘之机。本文从高职院校学生道德认知规律的价值入手,引起社会对道德认知规律的普遍关注;然后以上海某职业技术学院的调研为基础,管窥高职院校学生道德认知规律;最后结合高职院校特色和学生特点,提出契合学生道德认知规律的针对性应用路径。  相似文献   

6.
“科学研究的第二波”侵蚀了科学的文化权威,助长了当代西方民粹主义的兴起。民粹主义反过来利用“第二波”的成果,攻击科学专长。科林斯倡议科学研究应重塑科学的价值和重估科学专长在民主社会中的价值,教育公民,让科学专长成为多元民主的一股重要制衡力量,以抵御民粹主义。这要求:“第三波”对“侵蚀”持重思态度;基于专长、形成性愿望及道德-价值等视角对科学进行重新理解;阐发专长周期表、社会的分形模型及公民教育在科学专长发挥“制衡”作用中的基础作用。这为科学研究提出了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某民办高校大一新生思想状况的调查,发现大一新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价值选择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道德认知具有矛盾性,道德评价标准存在双重性。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来自学生自身的,有来自学校的,也有来自于社会的。对此,从民办高校学校教育这个角度提出了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熊海燕 《科教文汇》2009,(17):66-66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与自己思想意识之间的关系所表现出的切身体验,它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和实践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的初等教育之中,简单的说教已经不能适应当代学生素质教育发展要求,必须重视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韩愈曾经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对教师职业的精辟阐述。对于初中生教育来讲,“传道”就是学生的思想教育;“解惑”是除了专业知识之“惑”外,更多、更重要的则是关系到人生、道德和价值取向等思想层面之“惑”。初中生情感的健康发展会对他们认知发展、社会适应、道德形成、潜能开发、个性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促进、调节、催化、保证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必须重视情感投入,同时带动班集体中的每一名学生积极进行感情投入,以营造出一个和谐的班集体,为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集体环境。  相似文献   

9.
邹娟 《科教文汇》2007,(11Z):196-196
“义利之辨”是一个贯穿于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普遍性实践话题,也是古今中外一起伦理学说在建构其伦理价值观时都必须开展的焦点性理论思维活动。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度,“义利之辨”的具体内容、表现形式和争论程度等有所不同。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义利之辨”在中国学术界又出现了一次新的高潮。这次“义利之辨”主要是围绕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和个人价值取向这两个问题而展开的。  相似文献   

10.
金晓冬 《情报探索》2023,(5):107-112
[目的/意义]旨在为推动“图书馆之夜”阅读推广活动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通过对重庆图书馆“格林童话之夜”在市场定位、塑造图书馆形象、创新阅读品牌、发挥资源优势,提升服务效能和读者满意度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提质增效的路径。[结果/结论]重庆图书馆“格林童话之夜”对“图书馆之夜”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和创新,体现了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高度重视,它不仅是图书馆满足自身公共文化服务的需要,更是提高图书馆特色品牌和综合竞争力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走访及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发现,中职毕业生职业素养水平仍较为低下。当前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与行业企业脱节、教育内容与途径单一、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评价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中职院校应增设职业道德教育体验基地,改革课程与教学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德育的综合评价体系以提升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研学旅行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将“旅游”与“学科”相结合的教育活动。它的体验性、课程性与开放性为中小学德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研学旅行活动的目标、主题、方法与评价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有利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增强学生的道德体验,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养成学生的道德行为,形成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3.
张生彪 《科教文汇》2020,(7):161-162
从学生时代就养成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日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进行思想品德教学的首要目标就是对学生的思想品质、言行举止进行规范,由此可见,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养成教育,会取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对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实施养成教育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宗剑 《科教文汇》2011,(20):17-18
公民素质教育早在全国推广.深圳的中小学也有普及,有的学校做得还非常好。职业学校的公民教育也已经纳入教育范畴,但远没形成体系,中职德育课改始于2008年,在新课程中也体现了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如何把这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是值得我们思考的l'~-J题。  相似文献   

15.
江俊  江善跃 《科教文汇》2012,(18):21-22
大学与中学德育衔接是遵循德育客观规律与培养"四有"新人的必然要求。目前大学与中学德育在管理体制、工作机制、课程设置与评价制度等方面都缺乏有效的衔接。因此,健全现行的德育管理体制、科学设置德育课程与完善德育评价机制是实现大学与中学德育有效衔接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王美珍 《科教文汇》2020,(6):159-160
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的德育建设和法治教育功能较强,是促使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性因素,也是提升学生法治观念、建设依法治国社会氛围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然而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自身辨别意识较低,加之不良的诱惑随处可见,因此,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就很容易形成阻碍,导致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呈现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在这一背景下,笔者展开了关于如何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希望对同仁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汪茜 《科教文汇》2014,(9):126-128
我国的职业教育已从规模发展进入到内涵建设的阶段,国家大力倡导职业教育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教学模式的改革、办学模式的改革、评价模式的改革。原来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价模式已不能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改革中职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模式,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已成为中职学校的重要任务。近两年来,我校积极尝试构建科学规范、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一个门槛、三方评价、四个环节、六个等级”的教学质量第三方评价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教学质量评价模式的改革,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从而整体提升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张钟辉 《科教文汇》2014,(4):222-222,228
本文概述了社会公德对生产力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探讨了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傅侠  袁勤  成玉贤  孙菊如 《科教文汇》2011,(8):25-25,29
德育是最有魅力的。因为德育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即使是物,我们也要显示它背后的人,显示与它和人之间的关系。不可否认学校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教育中一直强调德育.可是我们却深深感觉到了道德缺失。思想政治课作为学校教育提高德育效果的主要途径.其德育功效却非常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