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大道院士负责的重点项目“中国区域发展地学基础的综合研究”历时3年,对我国区域发展要素进行了综合集成研究。从人地关系的角度,阐明了地学要素与区域发展之间的耦合关系,系统总结了我国区域发展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发展了区域综合集成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国柱  梁雨华 《软科学》2005,19(5):89-93
对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的概念和内涵进行界定与阐释,提出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基础研究———系统分析———目标策略———深化研究”的研究框架,最后利用该研究框架对甘肃省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林业战略与规划研究室的主要任务是基于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及承担的重大职责,开展林业宏观战略、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开展林业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的研究、编制及相关规划的实施评估,包括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国家林业发展战略规划、林业中长期规划、全国性或者全局性以及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跨流域林业发展规划、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规划、生态旅游规划、林业产业规划、林业专业性规划以及其他综合性林业规划等,同时为地方林业生态建设提供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4.
基于区域承载力的产业集成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基于区域承载力的产业集成影响因素,通过构建解释结构模型,研究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在对模型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基于区域承载力的产业集成的关键影响因素,为产业集成有效路径的规划与管理提供有参考价值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多目标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魏建中  李涛 《科研管理》2004,25(5):140-144
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各国或各地区政府所追求的目标。然而,这三者之间又存在着相互制约的矛盾。从而,在发展过程中不能过分地片面强调某一方面。本文在充分考虑经济增长与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保护之间相互制约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模型。为各级政府管理和规划区域发展提供一种有效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矿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被世界各国所接受,我国也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战略之一。由于我国煤炭矿区生产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本文从煤炭矿区生产发展的特点出发,在界定矿区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基础上,从系统论的角度提出了动态集成实证分析方法:动态仿真模型、评价指标体系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利用此分析方法对潞安矿区煤炭产业发展、非煤产业发展、环境治理、社会、资源等方面进行了动态分析与对策研究,并对矿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7.
陈久和 《科技通报》2002,18(2):151-156
在区域经济研究中,常需要进行各种综合比较评价。为解决综合比较方法,采用了ROSCE模型,并以浙江省金衢盆地市(县)间农业生态经济发展水平和浙江省东阳市三联镇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规划多方案的综合比较评价为例进行尝试。结果表明,ROSCE模型较适宜于农业生态经济区域的综合比较评价研究,该模型具有计算简便、综合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文章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内涵,从运输供给、需求和运输方式的外部性三个方面指出了可持续发展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三个发展方向,并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综合交通体系形成与发展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提出了其发展的三个阶段。即发展阶段、调整阶段和可持续发展阶段。论文对国内外综合交通体系的发展现状及规划理论研究现状进行了整体分析,进而从宏观、中观、微观、操作四个层面提出建立可持续发展综合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理论体系的具体研究任务。  相似文献   

9.
在典型区域推动面向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目标的能源技术(以下简称“双碳”能源技术)综合示范是中国科学院支撑“双碳”目标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文章从“技术集成示范”和“典型区域示范”2个特征论述了开展“双碳”能源技术区域综合示范的意义,并基于中国科学院能源领域已有研究布局,提出了适合中国科学院推进“双碳”能源技术综合示范的多能融合理念及其4条主线,分别为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与耦合替代、非化石能源多能互补与规模应用、工业低碳/零碳流程再造和数字化/智能化集成优化。最后,文章结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在陕北、辽宁和山东等区域开展以“多能融合”为特征的技术综合示范的工作,对典型区域推动“双碳”能源技术综合示范的背景、目标和技术路线进行了讨论,供科研工作者和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规划环评在低碳建设中的应用。构建基于低碳理念的环评指标体系,探寻运用层次-灰色关联方法完善规划环评指导性建议的新思路。以广元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环评为例,运用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方法判定"十二五"规划对该区域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导向性作用。通过对构建低碳产业体系、调整三产结构和优化能源结构三个低碳方案的指标综合评价结果排序,明确广元市在低碳建设过程中,优化能源结构工作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效果将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城市及区域规划是一项富有宏观的战略性、特殊的区域性以及系统全局性的规划工作,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不可代替的作用,城市及区域规划是区域城市统筹规划和城建集聚体编制、计划的总体依据与基础载量体。城市及区域规划辐射范围广泛、涉及内容复杂,是区域城市发展和提升的远景蓝图与绘本,更是保持区域整治科学化与合理性的战略安排,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规划、土地资源利用规划、区域政策与发展规划、基础设施改进与完善、城镇与乡村体系统筹规划、工农业生产部署和安排等具有先导性、基础性、主导性以及公益性特点的规划内容是区域规划与管理涵盖的重要方面。对于城市及区域规划内涵、属性、理念、方法等相关内容的再探讨,对于规制传统理论与前沿规划观念的融合具有重要的研判价值和参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这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新思路、斯举措,对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区域利益协调机制是主体功能区建设顺利推进的重要保证。本文首先分析了相关制度环境的变化,然后阐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主体功能区建设中区域利益协调机制建立的原则、探讨了其应包含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从协调目标、协调内容、协调主体、协调手段与途径、协调程序等几个方面构建完善的主体功能区建设中区域利益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3.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只有准确把握科技创新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其成因,才能有的放矢并精准发力地提升科技创新效率。本文在数据包络分析框架下,构造超效率EBM模型评价中国重大国家战略区域的科技创新效率,采用泰尔指数方法揭示科技创新效率的区域差异,运用QAP方法识别科技创新效率区域差异的成因。研究发现:样本考察期内,重大国家战略区域的科技创新效率呈现上升态势,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大国家战略区域的科技创新效率实现了快速提升。科技创新效率的区域差异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区域内差异是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而技术市场交易额的区域差异成为科技创新效率区域差异的决定力量。新时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准确认识重大国家战略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现状及其区域差异,对于全面协同提升中国科技创新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林 《中国软科学》2004,(7):112-116
"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是北京市委依据创新发展的思路,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打造首都创新发展引擎的战略规划。本文在概括"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实施经验基础上,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审视了新时期首都进一步完善创新发展模式的战略重点和加速创新发展的战略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15.
文章提出了区域生态再开发的理念,并以典型区域山西省为例,分析了生态再开发理念在绿色发展过程中的战略意义,提出了在山西省建设"国家生态再开发实验区"的科学构想,确定了山西省国家生态再开发实验区的战略定位,并从国家层面、省级层面和地方层面3个角度出发,提出了"国家生态再开发实验区"建设的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山西省及类似区域的生态再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深部资源探测核心技术研发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保障资源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向地下深部要资源已成为国内外最主要的战略选择之一。因此,开展深部地球物理核心技术研发及勘探应用示范,成为中科院的一个重要战略部署。研发装备覆盖了电法、磁法、地震以及重力测量4类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可以开展"陆、海、空"全方位探测。我们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深部资源地球物理探测计划和技术,并依据矿产资源"攻深探盲"中靶区优选、靶区勘探、矿体精细勘查3个层面的技术需求,研制航空超导全张量磁梯度测量系统、航空瞬变电磁勘探系统、多通道瞬变电磁勘探系统、金属矿地震勘探系统、深部矿体测井系统、海底地球物理探测系统。同时,在古亚洲成矿域、环太平洋成矿域、特提斯成矿域和特色成矿域选择典型区域开展地质构造与成矿机理和矿床分布规律研究,探索区域成矿规律和找矿模式,并对研发装备的可靠性、一致性和实用性作实地检验,力争在找矿实践中不断完善研发产品,为国家资源能源安全和全球战略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7.
河湖水系连通研究的若干问题与挑战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水资源支撑和保障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河湖水系连通已经成为国家江河治理的重大课题,迫切需要深入研究其理论基础与关键技术体系。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比较零散,尚未形成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本文分析了河湖水系连通的三大功能:提高水资源配置能力、改善河湖生态环境和增强抵御水旱灾害能力。河湖水系是一种泛地域尺度概念,不同的空间尺度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从国家、区域、流域3个尺度开展研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未来的研究将面临一系列挑战,如河湖水系格局与社会经济发展格局不匹配、气候变化不确定性带来的问题、研究的学科交叉性与综合性等等。  相似文献   

18.
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综观新中国占主导地位的发展观,经历了赶超式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的演变。在科学发展观统率下,必须实现从初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确立"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新模式,改变发展理念,从"以物为本"转变到"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最终达到使人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  相似文献   

19.
贺鹏  陈军  乔格侠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9,34(12):1359-1370
随着全球环境变化、人类生产活动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加剧,人类将面临对生物多样性认知、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以及国门生物安全等领域的重大需求。中国科学院生物标本馆(博物馆)包括隶属于中国科学院18个科研机构的19家生物标本馆(博物馆),是我国动物、植物、菌物及化石等标本保藏、研究和科学教育的主要实体场馆,是2个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和国家植物标本资源库的牵头单位。中国科学院生物标本馆(博物馆)标本藏量、管理和利用代表着我国战略生物资源的整体水平,在国家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国门生物安全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与保障作用。基于对其整体现状的全面分析,文章阐述了中国科学院生物标本馆(博物馆)的基本定位、组成与布局特点,馆藏标本的规模、组成与特色,以及与发达国家标本收藏机构的对比;系统概述了依托标本馆在战略生物资源收集与保藏、经典分类研究、志书和图谱编撰、标本信息数字化、科学普及等领域取得的科研成果,并阐述了对前沿科学研究、国家重大需求以及国民经济主战场的支撑作用。同时,全面分析了生物标本资源收集、保藏、研究与可持续利用、信息数据共享等面临的关键问题,以及制约生物标本馆(博物馆)运行与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了建设国家生物标本馆的具体思路,展望了生物标本资源收集的未来格局,以及生物标本馆(博物馆)运行模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依据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探讨了西部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实施优先发展战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人为本、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