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黄河上游宁蒙河段穿越我国四大沙漠,从下河沿至头道拐长约1000千米,发育了典型的沙漠宽谷(图1),形成近300千米的“悬河”。该河段是黄河上游近3500千米长的河段中水沙变化最复杂、河道演变最剧烈的河段,是黄河上游产水区与中下游河段水沙关系的调节河段,也是上游大型水库联合调度影响显著的河段。该河段流经区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西北主要的粮食产区,回、蒙少数民族的集聚区,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重要地位。该区春季多大风,夏季又是高强度暴雨中心,地表风蚀与水蚀、风沙与水沙过程极其活跃,导致强沙尘暴与超高浓度的沙漠高含沙流事件频发(图2),对黄河上游沙漠宽谷河段泥沙输移与河道演变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已引起政府和科技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大众科技》2009,(4):4-4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近期说,我国重点流域治理稳步推进。截至2008年9月,淮河、海河、辽河、巢湖、滇池、松花江、三峡库区及其上游、黄河中上游八个流域规划安排的2712个治理项目中,已建成881个、在建960个,完成投资510亿元。  相似文献   

3.
黄河上游沿岸地区,是指青、甘、宁、内蒙古境内上至龙羊峡,下至托克托黄河干流河段沿岸的47个县、旗、市(含四省区首府及相关旗县),土地面积15.7万km~2,1985年人口1173.5万,农业人口占70.8%(图1)。  相似文献   

4.
任建利 《青海科技》1994,1(4):34-38
本文概述了我省水电资源状况,以及开发黄河上游水电资源的有利条件,并从我省的电力供需,能源的合理利和及加快经济发展等角度提出了加快黄河上游水电资源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控制黄河上游、河龙区间和龙三区间三个洪水来源区,控制黄河来水量的89%,来沙(悬沙)量的98%。入库站已积累了70多年的水文泥沙资料,建库后又积累了近50年的水库冲淤断面资料,还观测了7~8年的推移质输沙资料,集中体现了黄河多泥沙河流的特性。文章据此对黄河三门峡库区高含沙水流变化情况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西南江河梯级水电开发对河流水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进入新世纪,中国开始了一轮前所未有的河流水电开发热潮。以岷江为例,其上游干流已建成和在建的电站就有6座,支流水库不下10座。由于岷江水电的利用方式主要是引水式的梯级开发,水库容量小,调节能力弱,对河流的改造作用大,已经使得岷江上游多处河段河床干涸,河流的自然生境和景观发生了很大变化。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执行流域总体规划,对电站的设计和运行规则进行重新审订,保证河流的最低流量,挽救濒于险境的水体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7.
陈灿 《大众科技》2014,(10):35-37
文章基于粒子群BP神经网络,同时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标准建立大型水电工程投资估算模型。并利用MATLAB软件实现了模型的训练与测试。最后对已建水电工程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模型改进了现有水电工程投资估算方法,在水电工程投资估算中具有较高的精度与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黄河的治理,明确提出要变黄河水害为水利,成立了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与领导全国的黄河治理工作。50年代,组织了大规模的黄河综合科学考察与实验研究,向国家提出了“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为黄河的治理与开发利用提供了决策依据。60年代,在黄河上游开始梯级电站建设工程,在中下游的洪涝灾害防治和能源开发利用中发挥了作用。70年代,已建成的三门峡水库泥沙淤积严重,泥沙处理的工程技术研究被列为国家重大攻关项目,人们开始对高浓度泥沙河流上建水库的调蓄能力产生怀疑。80年代,…  相似文献   

9.
依黄河上游靖远-景泰峡谷段金坪村和营坪村两地点发现的典型全新世古洪水滞流沉积地层,将其命名为JPC和YPC剖面,系统观测该河段水文参数,采取ArcGIS耦合HEC-RAS模型技术路线,推算出其洪峰流量介于(15 110~17 740)m3/s。河槽糙率灵敏度检验表明,给定糙率±25%变幅,模型模拟得到的洪峰流量误差在-10.6%~5.5%之间。采用该模型和相同水文参数,根据该河段2012年大洪水洪痕高程,恢复推算其洪峰流量,其结果与实测数据误差仅为2.7%,可知采用ArcGIS耦合HEC-RAS模型模拟恢复古洪水洪峰水位和洪峰流量结果是可靠的。通过OSL技术测年和地层对比方法,确定该期古洪水事件发生在3 200a B.P.~3 000a B.P.,此时段东亚季风发生恶化转折,河流水文系统发生相应的变化。该期特大古洪水事件是河流水文系统对于季风气候事件的响应。这些研究成果可为黄河上游水利枢纽、交通工程和防洪工程建设提供基础性数据,对深入了解黄河上游流域环境对于全球变化的响应规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舒羽  赵渭军 《科技通报》2019,35(8):109-112,116
采用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和河相关系,研究瓯江青田水利枢纽建闸后闸下河段潮波变形和河床冲淤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青田水利枢纽位于潮流界末端,截断闸址上游的纳潮量大小有限,因此对闸下河段潮波变形如高低潮位、涨落潮历时,涨落潮量影响幅度均较小,且影响幅度自闸而下逐渐减小。建闸引起闸下河道淤积261万方,平均淤积厚度7 cm,其中闸址下游5 km的范围内淤积厚度12 cm,淤积幅度较小,影响可通过汛期合理调度开闸放水进行减缓。  相似文献   

11.
东江干支流水体氮素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于2009年7月(丰水期)、2010年7月(丰水期)和2009年12月(枯水期)在东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的水体进行了3次系统水样采集,通过实验测定分析了水体中各形态氮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东江干支流的氮素污染状况较为严重,TN平均浓度在(1.45~1.93) mg/L之间,整个干支流中Ⅳ-Ⅴ类水体达42%;②不同季节期间水体中氮含量存在一定变化,表现为丰水期TN、DIN、NH4-N和NO3-N浓度均小于枯水期;③按水体中氮含量划分水质等级,可将东江干流分为5个区段:东江源头低值区河段、枫树坝水库上游高值区河段、新丰江水库上游中值区河段、惠州地区上游中值区河段、惠州地区下游高值区河段,干流河段氮浓度空间变化表现为“低值-升高-下降-维持-再升高”趋势;④枫树坝水库上游高值区河段的氮来源主要来自干流沿途的农业面源污染,而惠州地区下游高值区河段的氮来源主要来自生活和工业直排点源污染,其中又以秋香江、西枝江、淡水河、石马河、沙河等支流的输入为主体.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下游悬河段断流对沿岸地下水影响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河下游悬河段地下水系统分布面积29288.27km2,含有两个含水层组.浅层含水层组赋存潜水和微承压水,中深层含水层组赋存承压水;并对含水介质结构、边界条件及地下水流态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水文地质概念模型,构建了三维地下水流数学模型.通过对数学模型的识别和验证,进行了悬河段地表水、地下水转化关系的模拟研究:预测了黄河下游在不同的断流时间和断流河段长度下,黄河侧渗量的变化趋势.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花园口站-河口段全年断流时,黄河悬河段无侧渗补给;断流300天时,黄河全年侧渗量为2.98×108m3,较现状年侧渗量减少了52.25%.夹河滩站-河口段全年断流时,黄河全年侧渗量为1.6×108m3,较现状年侧渗量减少了74.4%;断流300天时,黄河全年侧渗量3.46×108m3,较现状年黄河侧渗量减少了44.5%.泺口站-河口段全年断流时,黄河全年侧渗量为4.83×108m3,较现状年黄河侧渗量减少了22.58%;断流300天时,黄河全年侧渗量为5.17×108m3,较现状年黄河侧渗量减少17.06%.利津站-河口段全年断流时,黄河全年侧渗量为6.15×108m3,较现状年黄河侧渗量仅减少1.5%.上述研究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黄河水量人工实时调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上游多民族经济开发区的战略构想提出后,引起了国内外的广为关注。加快黄河上游经济开发区甘肃区段开发建设的步伐,这是振兴甘肃经济,改变贫困面貌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是今后若干年发展甘肃生产力的中心任务。我们初步设想,选择几个具备优先开发条件的小区进行试验,先走一步,取得经验,然后滚动开发,全面推进,促进甘肃经济发展的战略转折。  相似文献   

14.
黄河下游悬河段地下水资源计算及开发潜力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黄河水资源是沿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由于黄河在其下游河段(花园口-人海口)河床淤积而形成地上悬河,黄河水侧渗补给已成为该地区地下水的重要补给源.黄河下游悬河段地下水系统面积为29 313km2,赋存着潜水、微承压水(浅层含水层系统)和承压水(深层含水层系统).含水层垂直向上概化为3层:浅层潜水和微承压含水层组、深层承压含水层组及两含水层之间20m~30m厚的弱透水层.计算域边界除梁山一长清一带、徒骇河上游及郑州西南侧为补给边界,其余均为排泄边界.在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三维地下水流模拟模型,应用FEFLOW有限元软件求解.运用识别和验证后的模型计算了不同保证率年份地下水补给量和可开采资源量.研究区50%和75%降水保证率年份地下水补给资源量分别为62.51×108 m3和54.88×108 m3,可开采资源量为44.82×108 m3和39.20×108m3.将研究区分成18个子区进行地下水开采潜力评价,其中12个区尚有开采潜力,1个区采补基本平衡,5个区开采潜力不足.  相似文献   

15.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古人曾如此赞美过被我们誉为“母亲河”的这条北方大河。然而时至今日,这“天上来水”的黄河已全然失去“奔流到海”的磅礴气势。事实上,自我国建国以来,黄河的下泄流量从逐年减少到1972年终于断流,从断流20余天到1997年断流226天,“母亲河”已完全失去了昔日的风采。黄河流经中国9省区,从上游到下游,真是几多欢喜几多愁。青铜峡位于黄河上游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水量丰富。(图③⑤⑥)而位  相似文献   

16.
作为黄河特有的二级悬河现象,一直以来,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在黄河相关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中均对二级悬河治理有相关论述。由于黄河下游二级悬河河段较长,如何选择最严重河段进行优先治理成为二级悬河治理工作的当务之急。本文通过二级悬河特征值分析,中水河槽平滩流量分析以及实体物理模型试验三种方法,综合比较,最终确定黄河下游二级悬河最严重的段落。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长江上游社会经济发展及国家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长江上游航运开发建设面临极好的发展机遇,港口建设任务更为繁重。长江上游主要属于山区河流,地形条件复杂,坡陡流急、水位变幅大。过去一般采用的斜坡码头型式由于通过能力低,已不能满足航运开发建设的需要,架空直立式码头结构成为山区河流重要码头普遍采用的结构型式。山区河流分为天然河段和渠化河段。根据规划,长江上游(含长江水系)需建枢纽达到79个。与天然河流相比,山区河流渠化河段水文条件和地质条件更为复杂。虽然近年来长江上游建成了多个架空直立式码头,但对架空直立式码头受力性能的系统研究仍较为滞后。  相似文献   

18.
曾凡银  冯宗宪 《软科学》2000,14(2):27-30
1引言环境资源问题有其产生的根源,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环境资源问题的源在空中、江河湖泊中传播、流动、汇集、扩散,并通过物理、化学、生态等过程,造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一系的社会、经济问题。这些问题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不仅在产生问题的区域内和当代,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它往往形成了跨地区流动与影响,并波及后代。黄河干流自1972年出现自然断流现象以来,其断流频率越来越高,断流河段逐渐加长,断流天数也随着增长,这不仅影响了黄河中下游数万居民的生产、生活,而且可能引起上下游区域之间的社会、经济矛盾;3000年前,黄河上游的黄土高原…  相似文献   

19.
最近,在黄河上游的经济中心城市——兰州召开了首次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讨论会。西部十一省、区、中央有关部门和东部一些省、市的专家学者、领导干部聚集一堂,畅所欲言,就西部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充分交换了看法和意见。各地代表不仅向会议提交了500篇论文,而且利用会议的机会,中央有关部门、东部、西部的领导干部和专家  相似文献   

20.
靳少波 《青海科技》1998,5(2):44-45
本文介绍了1997年在黄河上游进行人工增雨的试验工作,对人工增雨的效果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展望了黄河上游人工增雨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