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对福州市大学城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基于WCI微信传播指数分析了各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平台的信息传播影响力排名,包括公众号的热门文章、粉丝活跃数的数据挖掘与分析。最后,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提升策略,为同行建设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平台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贵州省18所公办本科院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进行了分析研究,旨在了解贵州省高校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信息服务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鼓励高校图书馆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优势提供主动服务,以期提高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信息服务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3.
王磊 《现代情报》2018,38(10):132-141
从推文内容分类角度开展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推文主题传播研究。首先引入机器学习中LDA文档主题生成模型进行微信公众平台推文的主题聚类,之后通过设计针对性算法——主题传播指数(Topic Communication Index,TCI)对微信公众平台推文的不同主题开展传播效果量化分析,并从信息接受、认同角度尝试性地分析了造成主题内传播效果差异的原因。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得到适合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分析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功能要素,对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功能评价体系进行探索。 【过程/方法】以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平台体系及功能要素分析为基础,分析微信公众号的生态位内涵,用生态 位的视角阐释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测评体系。【结果/结论】建构资源维度、传播维度、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为 主的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功能生态位指标模型,并设计出各生态位维度的指标体系,以此指标作为图书馆公众 号功能单元的测评方法,促进图书馆公众号的功能发挥。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21,(9)
高校图书馆为读者提供阅读主阵地,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大范围普及,微信公众号在高校图书馆中应用。当应急事件发生,实体图书馆里利用率显著降低,为满足读者在应急信息获取方面的需求,借助微信公众号大力推广应急信息服务,这既能丰富线上图书馆活跃度,又能积极响应应急事件处理措施,使应急信息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本文在微信公众号介绍的基础上,分析高校图书馆引入微信公众号的必要性,然后针对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推广应急信息服务重点探究。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与背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高等院校图书馆微信平台蜂拥而起,个性化服务模式越来越强大,读者对于微信公众号的依赖性随之增加,我们就微信公众号的服务模式进行深一层次的拓展研究,预达到与其他部门的有效合作。研究方法:关注河北省10所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设置内容,跟踪其公众号推送信息,走访各职能部门对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利用展望,总结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拓展方向和目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信息服务运营现状调查,分析了微信公众号的自身特点以及用户行为。基于微信公众账号的信息服务模式,提出了构建符合图书馆行为特点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20,(22)
随着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高校图书馆需要更好地宣传自己,提高阅读量,适应社会的发展潮流,本文通过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使用现状,结合弱传播的特征,研究了阅读策略,从而更好地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手机微信,搜索39所"985"高校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并添加关注,查看每所高校有关新生培训、讲座与资源信息推送、信息素养教学方面的内容并加以梳理分析,给出高校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服务的建议。利用微信公众号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是传统教育方式的有益补充,不能取代主流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发展,微信公众号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普遍应用于各行各业,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也将自身的资源与服务发布在微信平台。文章讨论了微信公众号对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意义,提出了基于微信公众号的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新模式,以适应高校师生多元化需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洪巍  王虎 《现代情报》2017,37(6):36-42
本文在传统的SIR模型的基础上加入真实信息传播者,构建了SIRT谣言传播模型,运用Matlab对模型进行仿真。模型考虑了网民对信息的辨识能力、风险认知水平、媒体发布信息透明度、媒体公信力、记忆效应等因素对谣言传播过程的影响,从网民、信息本身和外部作用力3个方面定量的分析谣言传播规律,谣言模型传播演化仿真的结果表明,网民的辨识能力、风险认知水平、媒体发布信息透明度以及媒体公信力等因素都会对谣言传播演化过程产生影响,并提出了谣言应对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移动短视频UGC网络舆情传播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移动短视频用户的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从而帮助网络舆情监管部门加强移动短视频网络舆情管理。[方法/过程]文章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基于信息、信息人、信息技术、信息环境和谐发展的信息生态视角,构建移动短视频UGC网络舆情传播行为影响因素模型;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研究方法,使用SPSS 22.0和AMO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模型验证。[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说明,信息、信息环境、信息技术3个因素通过传播意愿对移动短视频UGC网络舆情传播行为产生正向影响;信息因素对移动短视频UGC网络舆情传播意愿影响最大,其次是信息环境和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13.
易明  张雪  李梓奇 《情报科学》2022,40(5):3-10
【目的/意义】研究社交网络中影响辟谣信息传播效果的因素,丰富了辟谣有效性的理论,为相关部门制定 提升辟谣信息传播效果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过程】基于流行三要素理论总结辟谣信息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通过 情感分析、社交网络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验证影响辟谣信息传播效果的因素。【结果/结论】粉丝数、情感倾向、“真 相陈述”和“直接反驳+真相陈述”的辟谣方式、原创性、“文字+图片”、休闲时间、网络规模、网络密度和平均路径长 度显著影响辟谣信息的评论数和转发数;辟谣信息中含有@显著正向影响转发数,含有链接显著正向影响评论数。 【创新/局限】基于流行三要素理论对社交网络中辟谣信息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提炼,并考虑群体因素,利用社 交网络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但是本文未考虑到平台因素和粉丝个人属性因素等, 后续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王宏波 《现代情报》2017,37(9):81-85
作为当今时代最典型的互联网产品,微信深刻的影响每个人的生活。为了科学有效地利用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功能,本文深入剖析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特点,提出了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演化规则。随后以SIR模型为基础综合考虑了微信朋友圈紧密度、免疫以及策略改变机制等因素,构建了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演化模型,并对演化模型进行仿真模拟。最后探讨了接收信息概率、免疫系数以及策略摇摆度等因素,对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的影响,提出有效控制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大数据背景下,数据传播过程的安全问题更加趋向复杂多元,也成为领域内备受关注的问题。在对一般信息传播模型分析的基础上,从环境、内容、行为、用户等结构视角,面向传播过程识别数据传播过程风险;采用德菲尔法和层次分析法研究构建包含两级共计27个指标的大数据传播过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某高校网络开展环境评价实证,并综合分析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6.
党兴华  裴筱捷  王雷 《科研管理》2022,43(3):134-141
   本文主要研究中国风险投资网络社群结构影响信息传播。遵循社群结构在认知临近性的影响下改变信息传播的逻辑思路,提出了风险投资网络社群结构的三个维度和信息传播的两种类型,采用实证分析法分别检验。研究发现:社群凝聚性对两种信息传播都是负向影响,地位差异和协调性对两种信息传播都是正向影响。凝聚性比地位差异影响项目信息传播更显著,地位差异比协调性影响项目信息传播更显著。凝聚性与地位差异对经验信息传播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地位差异比协调性对经验信息传播影响更显著。认知临近性会正向影响社群凝聚性与两种信息传播的关系,会负向影响社群地位差异与两种信息传播的关系,会负向影响协调性与两种信息传播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通过对政务微博网络舆情信息传播效率进行评价,有利于政务微博的运营和管理。【方法/过程】应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政务微博网络舆情信息传播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投入和产生指标进行分析,应用DEA模型对政务微博网络舆情信息传播效率进行测算和评价,并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政务微博进行分类,从而对政务微博信息传递指标进行归纳。【结果/结论】政务微博规模效率表现较差的原因是政务微博信息传播效率表现不佳;政务微博信息传递规模效率较低的原因是粉丝数和关注数不足;最后基于投影分析,提出政务微博信息传递效率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探究用户信息行为对谣言传播的影响可以为辟谣工作提供新的思路,但目前现有研究大多基 于传染病模型研究用户信息行为的影响,而基于博弈模型所考虑的用户信息行为又不完整。【方法/过程】为了弥补 这一不足,在原有用户信息行为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用户质疑行为,构建考虑质疑效应的用户信息行为博弈模型, 分析辟谣效果达到最佳状态的约束条件并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模拟仿真。【结果/结论】结果表明,用户的质疑行为 能够提高辟谣信息的传播效果,但过度质疑会对谣言控制起反作用。最后,根据仿真结果给出提高辟谣信息传播 效果的建议。【创新/局限】本文提出的用户信息行为博弈模型与社会实际更贴近,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考虑引入 真实数据来验证该模型。  相似文献   

19.
柯云 《现代情报》2016,36(3):22-26
本文以新浪微博平台为数据采集平台, 对微博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和效果进行数据分析, 在借鉴信息传播四要素和流行三要素的基础上, 总结出了影响微博信息传播的16个因素。首先通过对“风云人气榜”上随机抓取的320个新浪微博用户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预测, 实证得到粉丝数、工作时间和发布时间对微博信息传递有促进作用, 而活跃度、休息时间和日期对信息传播有阻碍作用;然后利用爬取数据中提取的441 005个转发样本, 通过逻辑回归、朴素贝叶斯和贝叶斯网络的概率模型分析, 实证了社交类型对用户微博转发行为的影响最为显著, 微博社交需求显著高于内容需求, 并且根据ROC曲线得出综合类型对用户微博转发行为的预测最为精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旨在为促进科技知识传播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构建了多层耦合网络的传播模型,根据目前全国科技馆的情况,研究了科技知识在多层网络中的传播情况,并对影响传播的多种因素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结论]网上虚拟科技馆在多层网络中能加速科技知识的传播;科技馆影响力影响科技信息传播速度;用户节点之间兴趣匹配关系直接影响知识传播的速度和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