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将Logistic曲线的统计量化思路引入对网络舆情演进过程及引导管控策略的研究过程,力图通过定性与定量研究的结合构建有效的网络舆情引导与管控机制,获取第一时间处置网络突发性事件的主导权,为政府相关部门及时、有效、科学地预防和化解网络舆情危机,控制社会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刘丽丽  陈晨  兰月新 《现代情报》2012,32(5):21-24,33
当今社会,网络舆情所具有的广泛影响力,已成为网络安全领域新的研究热点,受到了政府部门与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将蝴蝶效应、信息不对称以及危机管理意识与网络舆情演进过程相结合,力图通过多元角度探索、构建有效的网络舆情引导与管控机制,使政府相关部门在第一时间获取处置网络突发性事件的主导权,为政府相关部门及时、有效、科学化解网络舆情危机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在为国家管理者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的同时也存在引发社会问题的风险,如果引导不当将对社会公共安全形成较大威胁。本文研究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的管控机制,针对同级管控部门中的任务分配,建立了基于负载均衡的突发事件舆情管控模型,并探索用粒子群算法对其进行求解。研究结果能为政府在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的管控提供进一步理论支撑,其优势在突发事件爆发后大量消极网络舆情出现时得到更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刘泾 《情报科学》2018,36(12):66-70
【目的/意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新媒体的强势崛起带来全新的网络传播生态,分析新媒体时代 网络舆情特点与演化规律,提出网络舆情治理创新路径,有效提升政府网络舆情应对与治理能力。【方法/过程】从 网络舆情及其治理的概念与属性出发,阐发当前政府网络舆情治理困境,基于协同治理理论,探析网络舆情治理创 新的具体实施策略。【结果/结论】新媒体时代,政府舆情治理应从网络管控转变为网络治理,创新治理理念;从单一 到多元,形成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模式;从线性到系统,构建“三位一体”的网络舆情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网络这一载体加速了舆情的传播,网民现实生活中产生的压抑情绪或需发泄的心理诉求,往往因某个热点事件一触即发,容易被放大和极化。采用科学方式管控网络舆情,是目前党和政府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从组织结构升级和外向管理升级两个方面研究网络舆情传播管理驱动策略。设计问卷调查网民对组织结构升级影响因素的重视度,采用模糊群体决策的评分法分析调研结果。建立博弈模型辅助政府在网络舆情传播管理中的策略制定。研究成果可为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网络舆情管控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黄小燕 《现代情报》2012,32(3):42-45
在网络舆情日益受到重视、相关研究逐渐升温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分析归纳网络舆情的含义和特点,阐述网络舆情对政府决策的重要性,提出情报机构应把网络舆情分析作为决策情报服务工作的重要新方向。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网络舆情分析的决策服务流程,包括舆情需求分析、舆情信息抓取、重要舆情分析与发布等。文章最后介绍了面向政府决策提供网络舆情服务的内容、方式和手段,包括舆情分析报告、舆情监测定制系统等。  相似文献   

7.
结合网络舆情发展的现实,针对网络舆情产生的根源,针对我国地方政府现阶段应对网络舆情的相关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力争对政府网络舆情管理能力的提升及政府形象的维护有所助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利用在线社交网络中的舆情信息创造价值的同时,明确网络舆情管理的关键点,抑制负面舆情的传播与扩散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通过分析网络舆情传播过程中涉及的相关利益主体及之间的博弈关系,利用演化博弈理论,提出了一种网络舆情传播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重点分析了博弈模型的平衡点及主体行为稳定策略的均衡条件,并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结论】结果表明,网络舆情传播过程中可能存在三个策略均衡点,并基于仿真实验及分析结果提出政府管控在线社交网络中负面舆情传播的三个关键点及应对策略。本研究进一步拓展了在线社交网络中的舆情传播研究,可为网络舆情的管理与控制提供理论支撑与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网络舆情的蔓延很容易引发社会公共危机,给政府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如何积极引导和控制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成为评价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指标。科学合理地评价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导控行为,建立系统的评价体系是发现问题、采取对策的重要手段。[过程/方法]运用危机管理和过程管理的思想,根据舆情发生前、发生时和发生后的网络舆情发展历程构建了政府网络舆情导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我国25个省级行政区域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结论]根据各省份得分情况得出,各省份的网络舆情导控能力基本与本省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从地域分布上看,沿海地区省份总体高于内陆地区省份,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府网络舆情导控能力较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社会突发事件映射到互联网空间中形成的突发网络舆情在不良因素的干扰下于网民间扩散容易形成强烈的负面情绪导向,很可能对网络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极大破坏。因此,正确认识突发网络舆情的传播特点,把握各种舆情管控措施对传播的影响,对合理、有效地管理舆情至关重要。[方法/过程]针对突发网络舆情的传播特性对标准SEIQR模型进行改进,提出实施舆情管控措施下以媒体恶意炒作和网民间恶性正反馈为主要传播驱动的SEACBR模型,并利用仿真实验对不同规模的突发网络舆情在各种管控措施下的传播过程进行模拟,以探究不同措施的管控效果并验证模型的泛化性。[结果/结论]管控突发网络舆情应以良性引导为主,其他措施为辅,这样在及时施策、积极治理的情况下突发网络舆情的消极影响就可被有效抑制。  相似文献   

11.
曾润喜  陈创 《现代情报》2018,38(11):9-13
[目的/意义]网络舆情已经上升为非传统安全问题,网络舆情的治理范式应逐步实现从危机管理向智慧治理的转变。[方法/过程]从非传统安全视角入手,梳理网络舆情的系统性、复杂性和关联性特征,并从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两方面厘清网络舆情演化的动力机理,提出网络舆情智慧治理的新路径。[结果/结论]网络舆情治理要坚持对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预见性治理,实现"治未病"的目标。既要提高非传统安全意识,加强政治安全防范,改善网络舆情在现实社会中的生存基础;也要借助新信息技术,建立网络舆情治理的一体化决策支持体系、决策仿真平台、人工智能新范式、信息资源共享机制,阻遏网络舆情的不当蔓延,防止其向负面舆论转化。  相似文献   

12.
在网络舆情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网络社群的舆情体系。对网络社群内和网络社群间的舆情演化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就网络舆情热点信息和网民行为协同演化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网络社群的舆情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网络舆情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生网络舆情目前面临多元文化冲击、网络道德缺失、工作体系亟待完善等方面问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健全研究生网络舆情的管理引导机制,加强研究生网络道德与法制教育,充分发挥网络舆情的教育功能,切实保障高校网络舆情的安全、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14.
介绍网络舆情监测的概念及研究现状,从信息提取、文本挖掘处理、舆情分类、文本表示与主题发现、舆情意见挖掘和观点分析5个方面,介绍网络舆情监测的有关技术,并将网络舆情监测技术中涉及的各关键挖掘技术进行整合,讨论了网络舆情监测技术在实践上的应用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5.
旅游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情预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环境下的旅游突发事件舆情预警是伴随着Internet和移动互联网在旅游业的广泛应用而产生的新问题,突发事件与网络舆情的交互更增加了危机预警的难度,建立科学高效的舆情预警机制势在必行。从分析旅游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情预警需求出发,构建了涵盖旅游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全流程的预警机制,并从预警理念、组织体系和技术支持3个方面探讨了保障预警机制高效运行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网络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结构和功能以及社会安全的方式,并向创新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即舆论在网络社会中如何形成、演化,又该以何种有效方式调控。本文基于超网络概念,建立了具有社交、心理、环境和观点4层子网的超网络,设计各层子网以及子网之间的舆论演化动力学模型,以期对舆论的演化机理进行深入探讨,为社会管理中舆论的引导、干预提供模型支撑。  相似文献   

17.
分析网络舆情事件的热度,研究网络舆情危机的形成机制,构建网络舆情危机预警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Vensim PLE软件对模型仿真,验证并分析模型的有效性和灵敏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网络舆情事件中热度的形成过程.分析事件作用、网民作用、媒体作用和政府作用等四方面对网络舆情热度的影响,给出了网络舆情危机预警策略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彭程  祁凯  黎冰雪 《情报科学》2020,38(3):145-153
【目的/意义】负面情绪导向的舆情传播严重威胁到我国的网络空间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而"不完全"的复杂网络系统也为政府监管带来了挑战。因此厘清舆情传播特征实现精确预警具有较强的现实性与实践性。【方法/过程】基于SIR传染病模型与EGM灰色预测模型,提出一种实现舆情预警与舆情防控模型,并利用python挖掘到的政务微博历史数据进行模型模拟与检验。【结果/结论】结果表明:舆情传播过程中,易感染类网民占比会随着时间演化而不断减小;传播阈值与易感染类网民占比间的大小关系能够预示舆情演化趋势;政务微博通过及时互动能够转移网民情绪,起到一定舆情导控效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