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水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水资源和水源污染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重大的资源环境问题,世界各国都把水当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去研究、开发、利用和保护。饮用水水源日益遭受有机物污染,饮用水致突变活性明显增加,传统净水工艺已难以满足生产合格饮用水的要求。现综述了去除饮用水中"三致"物质的水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2.
城镇供水水质预警及应急处理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供水水质安全保障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水源到用水点,不论是水源保护和净水工艺,还是管网输送和蓄贮加压,任何环节出现问题或者不当,都会影响用水点处的水质安全,因此进行全程质量控制,建立水质预警系统和应急处理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现介绍了半死端超滤膜技术的典型设备和运行工艺及其优化。并且介绍了在世界范围内此项技术在地下水,地表水等常规水源处理,以及海水和污水回用等非常规水源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由于地下水源分布极广,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使用年限短,设备利用率较低,由此增加的运行管理费用可能超过因采用地下水源而节约的运行管理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应通过适当的技术经济比较,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根据我国的工程实践经验,当取水规模超过一定范围后,采用地下水源很可能是不经济的。从技术上讲,采用地下水源,由于水源过多并且十分分散,给水系统的组成和管理很可能复杂化。此外,如果再考虑各种自然规划条件,特别是城市工业和农业在用水和用地上的矛盾,情况也会特别复杂。由此可见,采用地下水源的优点是相对的。建国以来,在工程实践中,我国一些地区在水源选择问题上曾经走过弯路,初期,因受经济条件制约,更主要的是由于对上述水源选择的技术经济条件认识不足,加上对我国城市与工业用水量的增长缺乏足够的估计,过分强调开发利用地下水源的优越性,以至于长期在许多城市与地区盲目地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了极其不良的后果。  相似文献   

5.
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了地下水除铁、除锰工艺:合铁地下水的形成;水中铁锰对生产和生活的危害;去除水中铁和锰的原理和方法;富拉尔基自来水公司除铁、锰净水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6.
正水是生命之源,如今,大家对饮用水的质量越来越重视。近年来,水源污染严重,而自来水在输送过程中易受管道等设施的二次污染。为提高饮用水的质量,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使用净水设备。市面上常见的净水设备采用膜过滤技术对水进行净化,过滤膜的孔径范同为0.001um至0.002um,虽然它能有效拦截细菌,但无法有效滤去病毒。另外,由  相似文献   

7.
松花江是哈尔滨市的主要水源,其冬季具有低温低浊、有机物及氨氮浓度高、水体复氨差的特点,而采用传统的常规工艺处理松花江水已不满足日益提高的水质标准的需要。为了适应新标准和新水质的要求,改造以松花江为水源的供水三厂现有的处理工艺,通过强化常规处理工艺,并增加深度处理工艺,从整体上提高哈尔滨供排水集团水处理工艺的技术水平,以确保哈尔滨市的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8.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湖泊水库水的富营养化指标趋于上升、水源水的污染不仅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较大的危害,而且对传统净水工艺和水质的影响所造成的各种损失更是难以估量,水环境遭受严重的有机污染。常规混凝技术显然已经不能很好满足人们对水质安全的要求,而强化混凝能够在现有的水处理工艺设施基础上进行改进与提高的同时,兼顾前后续工艺流程的运行工况使废水达到深度处理的效果,因此研究强化混凝技术和TOC技术可有效地缓解供水压力。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县镇小型水厂的处理工艺、设计参数、相关设备,特别是一体化净水装置的应用,使该净水工艺具有占地面积少,投资小且出水水质良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饮用水除微污染技术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饮用水水源污染的日益严重,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危胁,给传统净水工艺提出了新的挑战。从目前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出发,介绍了现有的微污染源水处理技术:活性炭吸附技术,膜法深度处理技术、光催化氧化技术、生物预处理技术、强化混凝技术、强化过滤技术等,分别阐述了各项技术的机理,并进一步从功能、费用等方面对这些技术进行了综合评价。介绍了我国水域、城市水源水、饮用水水质状况,分析水中污染物来源及其危害,介绍并评述饮用水预处理机深度处理方法,提出水处理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饮用水水源污染的日益严重,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危胁,给传统净水工艺提出了新的挑战。从目前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出发,介绍了现有的微污染原水处理技术:活性炭吸附技术、膜法深度处理技术、光催化氧化技术、生物预处理技术、强化混凝技术、强化过滤技术等,分别阐述了各项技术的机理,并进一步从功能、费用等方面对这些技术进行了综合评价。介绍了我国水域、城市水源水、饮用水水质状况,分析水中污染物来源及其危害,介绍并评述饮用水预处理及深度处理方法,提出水处理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松花江是哈尔滨市的主要水源,其冬季具有低温低浊、有机物及氨氮浓度高、水体复氧差的特点,而采用传统的常规工艺处理松花江水已不能满足日益提高的水质标准的需要。为了适应新标准和新水质的要求,改造以松花江为水源的供水三厂现有的处理工艺,通过强化常规处理工艺,并增加深度处理工艺,从整体上提高哈尔滨供排水集团水处理工艺的技术水平,以确保哈尔滨市的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铁路给水中应用的消毒剂以液氯和次氯酸钠为主。其中南方和北方有所区别,南方水源多为地表水以投加液氯为主,北方水源多为地下水以次氯酸钠发生器生成次氯酸钠消毒为主。但随着源水污染的变化,废水中各种有机物的含量有所增加,运用液氯消毒会产生氯代有机物,其中有的产物具有致突变作用。次氯酸钠消毒法存在发生器设备操作复杂,劳动强度大,发生器的重要部件——电极易损,电耗,盐耗较高。  相似文献   

14.
《青海科技》2014,(1):73-73
<正>水源热泵可分为地源热泵和水环热泵。地源热泵包括地下水热泵、地表水(江、河、湖、海)热泵、土壤源热泵;利用自来水的水源热泵习惯上被称为水环热泵。水源热泵通过输入少量电能,以水(地下水或地表水)为冷热源,使热量从高温传向低温。在夏天,室内的热量被热泵转移到土壤或水中,使室内得到凉爽的空气,而地下获得的能量将在冬季得到利用,就这样周而复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大沙沟净水厂原一、二期工程的加氯、加药系统布局比较分散,存在管理不集中、不合理现象,原有设备老化、故障多,已不能满足二十一世纪现代化水厂基本要求的问题,进行加氯加药系统的工艺改造。从而达到提高水厂出厂水水质,降低净水药剂单耗和职工劳动强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具有出水量稳定、水质较好和开采使用成本低的特点,是我国北方地区的重要取水水源,大量用于人民群众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取水井是我国北方普遍采用的地下水开发技术,深层水源井因其贯穿多个含水层,应加强管理和使用,尤其应该加强废弃水源井的管理,防止因废弃水源井造成地下水污染,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地下水资源。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21,(15)
藻类及其副产物给传统净水工艺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增加了水处理的难度。本文论述了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大规模暴发带来的危害,比较了几种不同抑藻方法的优劣。结合我国水处理的现状,探讨了今后藻类治理的发展方向,提出在未来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联用可以有效防止藻类大规模暴发。  相似文献   

18.
基于分层构权主成分分析的皖北地下水水质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皖北地下水水质评价,以水文地质调查数据以及取样分析结果为依据,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构造分层构权主成分分析评价法,并借助Arc GIS描述地下水水质区域差异性。结果表明:分层构权主成分分析方法较传统主成分分析法更具有针对性和区分度,特别针对F-含量高的地下水,可靠性和准确度更高。针对皖北地区地下水水质,东部整体优于西部,其中泗县-灵璧-宿州-雌溪一带地下水水质较好,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颍上-阜南-阜阳-临泉-界首-太和一带和砀山-淮北一带属于高氟地下水区域,应采取适宜的降氟措施方可作为饮用水水源,而固镇、蒙城地区地下水受TDS、Cl-和TH含量影响,地下水水质较差,不宜作为饮用水水源。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山东潍坊地下水硝酸盐污染中δ~(15)N的溯源准确性,结合硝酸盐污染中δ~(15)N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光电传感的地下水硝酸盐污染δ~(15)N检测方法。通过对标准硝酸钠溶液进行δ~(15)N检测,绘制出传感器吸收δ~(15)N光谱标准曲线,结合曲线特点,设计出相应的传感设备。在山东潍坊市军埠口镇进行了室内外两部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方法和器件稳定性差异性系数的值为3.12%;重复性差异性系数的值为2.92%;与国标法之间的相对误差小于5%;加标回收率为93.9%~115%之间。证明该方法拥有良好的精确度、敏感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能够对山东潍坊地下水硝酸盐污染进行实时准确的δ~(15)N检测。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低位能源广泛存在于地下数十米至数百米之内的恒温带地下水中,它不同于传统概念上的深层热能,基本不受地域和气候的影响,通过热泵技术随处均可采用。本文结合南通市地下水开采利用现状、水文地质特征,简要介绍了地下水源热泵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探讨了地下水源热泵技术在南通市推广应用的可行性和有利条件。分析了制约该技术推广应用的因素,以及在实施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利用地下水开发新能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