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在定义协调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计量经济模型来对区域系统协调发展状态进行评价的思路和方法,并建立了相关的评价模型,根据这一模型对福建省区域系统协调发展状态进行了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2.
煤炭矿区可持续协调发展评价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区域系统协调分析与评价的一般思路,建立了矿区协调发展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矿区可持续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综合协调度与系统协调发展水平,确定矿区系统协调发展度阈值,从而对矿区系统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并选取具体矿区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3.
刘馨泽  李学军 《大众科技》2009,(6):27-28,26
数字区域是当今社会研究的热点,也是计算机应用与地理信息学相结合的最新产物,并且发展迅速。文章介绍了数字区域系统的基本概况、研究现状以及系统设计和实现中用到的关键技术,并以数字城市、数字校园等典型数字区域系统为例,归纳设计了一般数字区域系统的总体框架。  相似文献   

4.
沿海快速发展地区区域系统耦合状态分析——以海南省为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耦合状态是系统与系统之间、系统内要素与要素之间交互胁迫、交互依存关系的客观表征,它刻画了某一时点区域系统的演进态势或趋向。基于区域系统要素组成及耦合机理分析,建立区域系统耦合状态评价模型,依据1995年~2004年海南省的国民统计数据及典型调研资料,进行区域系统耦合状态定量评价。结果表明:①1995年~2004年海南省区域综合支撑能力和区域发展消耗水平均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②海南省区域综合支撑能力系统和区域发展消耗系统的演化速度表现出非同步性。其中前者呈下降态势,即由1995年的0.1239下降为2004年的0.0124,而后者呈稳步提高态势,年均增长速度为5.7%;③1995年~2004年海南省区域系统的耦合度一直处于[0°,45°]区间内,系统耦合状况的变化比较急剧。明确区域功能定位,转变发展理念是实现区域系统良性运转的基本前提;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加强高效热作农业基地建设,推广生态农业、生态旅游模式,倡导低能耗工业生产模式是最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于明洁  郭鹏  贾颖颖 《情报杂志》2012,31(4):196-201
以区域创新环境和创新产出协调发展为研究对象.首先,构建了区域创新环境和创新产出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应用熵权法对二者进行了综合评价;根据协调发展度模型对我国30个省际区域的协调发展度进行了测算;最后,分别应用Kruskal-Wallis检验和Jonckheere-Terpstra检验对我国三大经济区协调发展度的差异显著性和变动趋势性进行了统计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区域创新环境与创新产出协调发展度较低,约一半区域处于创新环境与创新产出失调的状态;省际区域之间创新环境与创新产出协调发展度差异显著;三大经济区之间协调发展度差异显著,存在从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到东部地区呈现依次递进的趋势性特征.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创新思维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借鉴区域系统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区域创新的实践,对区域创新系统的产生、发展及其对加速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工作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不同的演化阶段有着明显的差异,识别和分析这些差异对解决中国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全球生产网络(GPN)框架的三大核心要素(价值、权力、嵌入)和两大维度(制度和网络),研究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演化、影响因素、绩效评价和政策设计进行梳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演化过程中因不同时期发展目标的变化而有所调整,导致了差异化的价值生产,其根本原因在于经济活动的顺序和关联要素组合的差异化。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来源于经济发展、制度安排和环境条件三大方面。区域协调发展的绩效评价标准各异,但集中关注了区域经济差距的变化以及经济与社会、生态等不同维度之间协调度的研究。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设计主要包括制度设计和网络设计。未来应加强对不同行为主体参与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力度、省际边界地区协调发展模式的研究以及区域协调发展政策评价机制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8.
朱伟珠 《现代情报》2016,36(11):146-153
将熵权法应用于区域信息化协调度与发展度的定量测评,建立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协调发展规律模型,并对2009-2013年京津冀区域经济与信息化的协调发展规律进行实证研究,以其为提高区域信息化的科学决策与管理水平,制定协调发展规划提供合理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论文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框架模型,构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10-2016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生态环境压力、状态和响应子系统耦合协调性进行探讨,并利用面板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协调发展度各因素影响的显著性和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1)从各省市看,耦合度除上海出现下降外,其余省市都呈现波动上升态势,耦合类型主要处于磨合阶段和高度耦合阶段;协调发展度除上海和云南出现下降外,其余省市也都呈现波动上升态势,协调发展等级主要集中在中度协调类。(2)从各区域看,协调发展总体上呈现“中部区域大于东部区域大于西部区域”的空间特征。(3)从区域整体看,耦合度和协调发展度都波动上升;协调发展主要制约因素为生态环境响应和压力。论文研究不仅丰富了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理论,也拓展了研究对象,主要结论对于生态环境子系统间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安宁  李玥 《科技与管理》2012,14(5):54-58
在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区域科技园区-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对于促进区域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创新型区域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从区域科技园区-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内涵出发,应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分析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数学隶属度函数构建协调发展的评价模型,并以黑龙江省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旨在为我国有关区域科技园区-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借鉴。  相似文献   

11.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这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新思路、斯举措,对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区域利益协调机制是主体功能区建设顺利推进的重要保证。本文首先分析了相关制度环境的变化,然后阐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主体功能区建设中区域利益协调机制建立的原则、探讨了其应包含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从协调目标、协调内容、协调主体、协调手段与途径、协调程序等几个方面构建完善的主体功能区建设中区域利益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2.
邬德林  张平  陈鑫 《未来与发展》2011,(7):97-100,79
区域品牌作为促进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很多地方政府都相继提出依靠发展区域品牌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本文在对区域品牌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基础上,以黑龙江哈大齐工业走廊地区为例,结合该地区发展区域品牌的现实基础,提出哈大齐工业走廊地区发展区域品牌的基本构想,即实施区域联动,以及政府和企业共同为主导的"区域一体、双核驱动"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产业集群与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及升级、区域技术创新和区域品牌等方面对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机理进行系统分析,揭示出两者的内在联系。并依据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构建了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及其发展对策,旨在有效地促进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协调发展是提升区域城镇化水平的关键,对于解决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在系统耦合视域下解构城镇化内部协调发展机理,利用计量模型和空间分析工具,对2014年京津冀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空间格局分析,结果表明:①城镇化内部各维度指数空间差异显著,经济城镇化指数差异最明显,生态城镇化指数差异最小,经济和土地城镇化指数的空间差异基本一致;②综合城镇化指数呈现出“核心-外围”分布格局。由于城镇化市场机制不强,产业梯度差异较大,公共服务投入悬殊,区域协调机制不健全,导致城镇化发展“涓滴效应”不强;③城镇化协调发展度呈现出“东北部高-南北两头较低”的分布格局。东北部地区城镇化各维度指数都较高且差异较小,南部地区城镇化各维度指数差异较大,北部地区各维度指数都较低。立足京津冀城镇化协调发展现状,建议增强城镇化市场机制,打破地区分割,深化产业的上下游和区域合作,树立协调发展理念,因地制宜推动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技术创新链视角下我国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协调发展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技术创新链的视角,将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分为技术研发和技术应用与改造两个子系统,运用多阶段超效率DEA模型测度两个子系统及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的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再采用协同发展度模型,对我国科技创新系统的协调发展度进行研究,发现我国区域科技创新系统发展水平整体呈现偏低,其协调发展度也处于"弱协调"状态,且各地区之间的差异较大。依据其协调发展度的状态将我国各省区划分为四类,深入分析协调发展度的特征和原因,针对不同的类型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引入波特“钻石模型”构建中国区域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估并解读两者复杂耦合关系。结果表明,区域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耦合作用强;区域高等教育超前、同步与滞后于科技创新发展情况共同存在;区域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协调发展程度不佳、整体水平偏低、区域差异显著,仅广东和江苏为良好协调发展类,尚未有区域达到优质协调发展类。最后,提出政府加强教育与科技资源统筹协调、促进企业与高校互动式发展等方面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7.
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耦合协调度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耦合协调发展对区域知识经济增长具有强有力的支撑作用。通过对科技金融内涵的界定和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的互动耦合关系分析,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并运用我国省级区域统计数据,对其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市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耦合协调度整体偏低;大部分省市科技金融滞后于科技创新发展;东、中、西部地区耦合协调度差距较为显著。据此给出我国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耦合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区域图书馆均衡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以及图书馆长期的条块分割状态使图书馆行业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消除区域差异实现区域图书馆均衡协调发展,既符合全新的发展观和科学合理的政策导向,也是图书馆众所期望的美好前景。缩小区域差异,提高区域图书馆均衡协调发展的程度,是全社会尤其是图书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本文旨在探讨区域图书馆均衡协调发展的内涵、意义及其采取的策略,以求为区域图书馆均衡协调发展研究抛砖引玉。
Abstract:
The unbalanced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al economy and the long-term separating status of the libraries make the library industry have obvious regional differences.Eliminating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to realize the balanced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al libraries conforms with the brand-new development view and th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policy guidance.It's also the bright future the libraries look forward to.Reducing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to promote the balanced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al libraries is the duty-bound responsibility of the whole society,especially the library staff.This paper attempts to discuss the connotation,significance and strategies of the balanced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al libraries so as to give people some inspiration.  相似文献   

19.
城市协同发展是实现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基于复合生态系统、区域创新系统、关系经济地理理论,构建了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空间相关、齐普夫(Zipf)规模位序分析等定量方法,对2019年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进行计算分析。文章指出,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格局呈现上海"龙头"地位显著、城市之间差异明显、核心-边缘结构特征鲜明、不同领域关系复杂等特征。为提升城市协同发展能力,应重点构建协同创新网络、发展双向"创新飞地"、重视多领域协同互动,推动实现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国家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