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科学研究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基于知识生产理论,采用DEA-Tobit两步法对2012-2016年上海17家高校的科研创新效率进行了比较,发现尽管上海市高校科研创新效率总体稳中有升,但处于效率最优状态的高校数量仍较少;其中,上海市属高校与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技术效率存在显著差距,绝大多数上海高校长期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未来可以通过加大要素的投入来扩大产出。进一步分析发现,近年来上海市高校科研资源配置“抓大放小、重点倾斜”的政策导致了除上海大学外,上海市属高校科研要素投入的整体不足限制了其科研创新产出及效率提升的问题。其次,根据DEA效率评价结果构建多元线性Tobit回归模型,分析上海高校科研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总体还是分类而言,现阶段上海高校科研创新的特点是人力资本的投入能显著的推动高校科研创新效率提升,而物质资本的继续投入却对高校科研创新效率产生了显著的抑制效应,亦表明物质资本对科研创新效率的倒“U”型影响已经显现,资本拥挤问题亟待引起重视。通过比较研究发现,上海市属高校进一步提升技术效率的“短板”主要在于其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的不足,这一点上与教育部直属高校具有显著的差距。  相似文献   
2.
基于知识生产理论,采用DEA-Tobit两步法对2012—2016年上海17家高校的科研创新效率进行了分析,发现处于科研创新效率最优状态的高校数量较少。除上海大学之外,上海市属高校科研要素投入不足限制了其科研创新效率的进一步提升,亦导致了市属高校与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技术效率存在显著差距。其次,影响因素Tobit模型回归表明,当前上海高校总体处于人力资本"稀缺"、物资资本"丰裕"的发展阶段,未来上海高校科研创新效率提升需要将视角转向依靠人力资本积累上来;同时,物质资本对科研创新效率的倒"U"型影响已经显现,资本拥挤问题亟待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城市协同发展是实现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基于复合生态系统、区域创新系统、关系经济地理理论,构建了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空间相关、齐普夫(Zipf)规模位序分析等定量方法,对2019年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进行计算分析。文章指出,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格局呈现上海"龙头"地位显著、城市之间差异明显、核心-边缘结构特征鲜明、不同领域关系复杂等特征。为提升城市协同发展能力,应重点构建协同创新网络、发展双向"创新飞地"、重视多领域协同互动,推动实现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国家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