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既可以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增加经济、社会效益,又可以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是园区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基于国内外生态工业园的发展现状和系统科学的理论,提出在循环经济范式下的三类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而后分析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的特性。最后,提出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从生态工业园的产业体系和支撑体系两个方面来反映生态工业园循环经济发展的水平,共涵盖了24个指标。  相似文献   

2.
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体现出鲜明的地区特色和模式。本文总结了天津滨海新区循环经济建设的成就,分析了滨海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特点,针对滨海新区特点提出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的新思路:以泰达生态工业园、大港化工生态工业园为中心,以功能产业区为主线建立和完善了各条循环经济产业链,运用健全制度、市场化运作和信息化管理等方式,实现动态的、多层次的循环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3.
西安市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其推进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解决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与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西安市必须发展以“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型物质流动为特征的循环经济。以生态企业、生态工业园、生态城市三个载体为依托,西安市逐步实现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西安市必须构建发展循环经济的推进机制,发挥市场、政府、企业、居民四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生态工业园与集群式供应链的耦合正是集群企业在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以及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等问题时形成的一种全新的组织生产模式。本文根据国内外生态工业园与产业集群的特点,提出了生态工业园与集群式供应链耦合的概念;从低成本交易性、差异化互补性和集中化规模性角度系统研究了生态工业园与集群式供应链的耦合驱动机理;结合武汉青山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发展实际,通过生态工业园与集群式供应链的耦合研究,揭示了生态工业园集群式供应链的形成过程。为我国传统产业集群向生态工业园改造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5.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化高科技园区是未来科技园的发展趋势.从循环经济、工业生态学和生态工业园的理论出发,结合高科技产业的特性和工业共生模式构建出平等型、依托型和嵌套型共生模式,并分别以西安高新区中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生物医药产业为例进行了深入典型的分析,并提出了建设生态化科技园区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我国生态工业园生态产业链构建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产业链是生态工业园建设的基础和关键。生态产业链以促进副产物和废物的交换、能量和废水的梯级利用为目的,是产业的生态集聚。我国生态工业园建设时间不长,但已初步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生态产业链构建模式。通过对我国生态工业园生态产业链构建模式的分析,旨在总结一些基本经验和特色,以为我国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生态工业园,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工业园区谋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生态系统的持续承载。本文分析了工业园区生态系统结构特点和承载递阶关系,初步构建了工业园区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大连某工业园区为例进行了工业园区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分析,从生态承载力角度对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和发展对策进行了浅析,以期对生态工业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关联度分析的生态工业园共生网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生态工业园的建设热潮,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借鉴生物群落关联度这一生态学概念,从生态工业园共生网络的生态内涵出发,提出园区企业间生态关联度、总关联度生态率两个重点生态网络指标,将其用于国内外生态工业园若干实例的分析,并引其为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一部分,据以对我国生态工业园共生网络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生态工业园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要保证生态工业园建设的发展方向,就需要建构一套结构设计合理、指标选择恰当的评价体系,以研究制度环境与生态工业园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促进生态工业园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突破传统的生态工业园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生态工业园的外部性特征,将其产品分为私人品和公共品,并分析了政府所能够发挥的激励作用,进而构建生态技术经济评价模型,设计了生态工业园技术经济评价的三个主要指标,这些指标不仅可以用于生态工业园的项目评价,而且为政府最大限度的支持生态工业园建设从理论上提供了一个定量测度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信息》2006,(19):319-320
从循环经济的角度,面向化工业这一易于产生重度污染的产业部门而言,加强加大在企业内部,乃至在园区内部的物料循环,极为有利。生态工业园就是在更大范围内实施循环经济法则,连接不同的工厂,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织。丹麦卡伦堡是目前全球生态工业园运行最为典型的代表。该生态园以5家企业为核心,通过贸易方式利用对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与副产品,形成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简要介绍生态工业园(Eco—Industrial Parks,EIPs)的定义及原理入手,在分析了国内外生态工业园的发展现状后,又简要分析了生态工业园存在的优势和潜在的风险。最后结合中国国情指出了我国建设生态工业园面临的障碍因素,希望能以此作为我国发展生态工业园时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生态工业园是利用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种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随着地球上资源的日益减少以及环境污染的加剧,目前在世界各国的工业发展中,生态工业园已经被广泛的推广。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文章以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和天津泰达生态工业园在建设和发展为例,分析了生态工业园建设的发展理念以及应该注意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新余市光伏特色产业园率先在江西省进行了生态工业园规划建设的试点工作。文章介绍了生态工业园构建的意义和原则,以及基于园区现有的产业发展基础和废弃物回收与综合利用系统,利用清洁生产机制、系统集成理论和生态学中的关键种理论、生态多样性理论等来构建光伏生态工业园。  相似文献   

15.
生态工业园稳定性评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商华 《科研管理》2012,33(12):142-148
生态工业园稳定性是生态工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从工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是特征出发,提出了基于优势度、循环度和调节度三个维度的生态工业园稳定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该评价体系对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工业园稳定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环境管理水平与园区稳定性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生态工业园中两种工业共生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王兆华  武春友  王国红 《软科学》2002,16(2):11-14,18
本文运用工业生态学理论对生态工业园建设过程中工业共生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对丹麦卡伦堡和中国贵唐集团生态工业园的介绍,提出两种工业共生模式:自主实体共生模式和复合实体共生模式,并对这两种共生模式的运作规律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我国成功建设生态工业园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7.
生态城镇化是一种可持续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而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城镇的方式之一,生态城镇化与循环经济的内在联系决定两者是相生相容的关系。以武汉市X经济开发区为例,地方政府在生态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融入循环经济理念,各企业依靠循环经济发展产业,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也随循环经济的发展有所改变。将循环经济的理念作为生态城镇化建设、发展的支撑,能有效解决发展中带来的环境问题,建设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新型城镇。  相似文献   

18.
试论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中的外部性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干  陈武 《科技与管理》2004,6(3):15-19
从我国生态工业园建设的现状出发,运用经济学中的外部性理论分析得出:生态工业园自身的特点与我国经济环境发展现状的耦合容易产生外部性,一方面使我国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不能有效解决;另一方面使生态工业园的自身价值及其在未来经济中的重要地位难以彰显;目前应从区域、企业、产品3个层而上克服建设中的外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基于能值分析的工业园生态经济绩效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耿勇  张攀 《预测》2007,26(5):64-70
随着全球工业园建设的日益发展,如何衡量和评价工业园的经济与环境协调程度,成为学界和研究者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拟运用能值分析理论及方法,将工业园产业、人口、资源和环境生态等各个子系统统一起来,建立基于工业园的系统结构、功能和生态效率三项指标以及工业园可持续发展指数的综合评价体系,用以实现工业园系统发展现状、动态与动因的整合分析,以此来指导和优化工业园可持续发展模式,并以大连双D港工业园为案例开展了生态经济绩效评价。  相似文献   

20.
生态工业园模式与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论述了生态工业园和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在循环经济与工业生态学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实现制造业企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两种模式。主要分析比较了两种模式在实现方式、成本以及应变能力上各自的优劣势,并提出了制造业企业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