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2013年1月21日为统计目,对国内图书情报学领域排名前40位论文高被引博士生导师在CNKI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的被引频次为依据,计算出每位导师的h指数。通过h指数与总被引频次、发文量、篇均被引量的对比.分析h指数用于评价学术成就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发文、文献引用规律及该刊情报吸收能力、期刊论文的覆盖范围、科研人员合作现状及特点、发现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研究领域科研人员的文献需求特征,为该学科研究人员查阅文献和编辑部提高期刊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0~2004年被SCI-E收录的941篇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分别对期刊载文量、篇均引文数、作者发文数量、合作情况、高产作者、地区分布、高产机构、引文数量、引文年代、普赖斯指数、自引率、期刊互引、高频次被引期刊和论文被引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高产著者100人发文224篇(23.80%),高产机构20个发文447篇(47.50%),篇均引文量为14.31条,主要的引文类型为期刊(95.72%),普赖斯指数56.05%,自引率1.60%,被引用频次居前13位的期刊的文献引用量占总引用期刊文献量的35.26%,收录论文被引率24.65%,篇均被引次数为0.37。结论 期刊论文涉猎文献范围较广,作者分布在全国24个省市区以及欧亚四国,合作率高。该刊拥有一支实力雄厚、对刊物影响较大、造诣较深的活跃高产作者群,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在国内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论文引文类型以期刊为主,研究引用文献比较新颖,论文被引率和篇均被引次数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以河南省182种学术期刊为例,分析h指数与其他期刊文献计量学指标的相互关系。将2010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内收录的河南省学术期刊的h指数与期刊被引指标(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引用刊数、学科扩散指标、被引半衰期、学科影响指标)和期刊来源指标(基金论文比)作相关性分析,以探讨h指数与其他文献计量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h指数与期刊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引用刊数、学科扩散指标、学科影响指标及基金论文比均呈统计学上的显著正相关。在182种河南省学术期刊及其中的106种自然科学期刊中,h指数与被引半衰期也均呈现了统计学上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医学期刊h指数与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评价h指数与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之间的相互关系。以 2009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中的内科学、外科学、肿瘤学、妇产科和儿科学的166种期刊h指数、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引用刊数和来源文献量为源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 h指数与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引用刊数和来源文献量间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别为0851、0919、0822和0455,P值均<0001。 期刊h指数与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的相关性较强,h指数、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应相互补充共同应用于医学类期刊学术影响力的评价中。  相似文献   

5.
选取浙江省内21所高校图书馆作为机构样本,统计分析各机构2003-2013年的发表论文数据,应用h指数法进行机构发文评价并分析h指数关联因素。结果表明,h指数较传统单项计量指标可更加合理地评价发文机构的科研产出力与影响力;h指数与发文总被引频次关联度最高,与被引篇数和篇均被引频次其次,与发文量的关联度最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z指数在期刊评价中的效果。【方法】 以SSCI收录的信息科学和图书馆学期刊为例,计算分析了目标数据的总发文数量、总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一致性指标η、h 指数、p指数和z指数,实证研究了z指数应用于期刊影响力的评价效果。【结果】 z指数相较于h指数以及p指数更加适合于综合评估期刊学术影响力的质量因素、数量因素和被引分布情况。【结论】 利用z指数评价期刊有助于激励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z指数具有较好的灵敏性和区分度。但z指数在期刊学术影响力评价中存在不能区分施引文献影响力大小等缺陷。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作者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不断推陈出新,但尚缺乏在论文被引离散度层面对作者影响力的评价,本文提出一种综合论文被引频次平均性和均衡性的作者影响力评价指标--Gm指数。【方法/过程】以2009年-2018年图书情报领域发文量最高的20名学者文献数据为样本,采用熵权法确定作者论文被引频次平均性和均衡性的客观权重,计算作者的Gm指数,与h指数、g指数、篇均被引频次进行对比,并从稳定性、区分性和相关性角度讨论Gm指数的评价效果。【结果/结论】结果表明:Gm指数与h指数、g指数、篇均被引频次呈显著相关,与h指数、g指数相比,Gm指数的数据稳定性良好、对作者区分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朱大明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4):61-63,73
针对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现有科技期刊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基于期刊学术交流功能和学术价值与文献引证关系的认识,提出用科技期刊学术价值指数即科技期刊篇均被引量与篇均引文量的比值,作为科技期刊学术价值(学术交流效益)综合评价的计量指标;并阐述了学术价值指数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9.
国内哲学领域11种核心期刊为研究对象,以6年为哲学学科半衰期,分别计算各期刊2008年载文的零被引率、影响因子、h指数、p指数,利用SPSS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用Origin软件绘制各期刊1999年~2002年从出版年至2013年的零被引率时间演化散点图。发现零被引率与h指数以外的其他指标均呈现高度负相关,且零被引率时间演化散点图被一个三参负指数高度拟合。零被引率作为期刊评价指标具有可行性,但将其作为独立指标进行评价尚有不足,可考虑作为期刊指标的补充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P指数在中国SCI期刊评价中的适用性,从而促进中国SCI期刊评价体系的完善。【方法】 以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SCI期刊在2014年度《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简称JCR)的主要文献计量指标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P指数分别用于不同学科和同一学科中国SCI期刊评价的有效性,分析P指数与被JCR收录后的总被引次数(C)、影响因子(IF)、5年影响因子(IF5)、被JCR收录后的总载文量(N)和平均被引率(C/N)的关系,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将P指数和h指数对中国SCI期刊评价的适用性进行对比。【结果】 P指数与中国SCI期刊的总被引次数、影响因子、5年影响因子、总载文量、平均被引率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能够较好地反映期刊的规模和影响力。P指数对同一学科SCI期刊比不同学科SCI期刊的评价更具优势。【结论】 P指数延续了h指数的优点,并具有更强的区分度,对优秀学术期刊的识别能力比较突出,使期刊评价更加科学,具有更加广泛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1.
科学学的思想渊源是极其古老的,然而科学学作为一门学科,波兰学者却是"科学的科学"(science of science)这一学科的术语创造者和早期研究者,堪称世界科学学史上的先声。科学学奠基人贝尔纳在《在通向科学学的道路上》一文中指出:"科学学可以采纳普赖斯的定义,科学的科学就是‘科学、技术、医学等等的历史、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运筹学及其他。’M·奥索夫斯卡和S·奥索夫斯基于1935年提出的研究纲要就包含了这个一般的定义。奥索夫斯卡和奥索夫斯基正是用了‘科学的科学’这个术语,并且第一次把这个术语用于我们今天要使用的含义上(他们认为,这个术语是T·科塔尔宾斯基教授在1927年创造的)"。过去80年了,奧氏夫妇的这篇科学学的开创之作,不仅极具历史价值,而且对于今天认识科学的基本功能、开展科学学这门独立学科的建设,颇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科学学、技术学到科学技术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学学和技术学有了一定的发展历史,取得了不少理论成果,在实践中也有了广泛的应用,并与科学技术学有直接的理论渊源关系。继承它们的既有成果,克服它们的缺点,学习其成功的经验,吸取其失败的教训,是我们当前建构科学技术学研究纲领,走向科学技术学的必经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科学的迅速发展给人们带来舒适的生活和先进的技术,也造成了环境的破坏和战争的威胁等。当代德国的著名学者汉斯·波塞尔就科学发展和科学批判展开了探讨。文章首先分析科学发展的历史条件和动力,其次论述了科学与世界观的关系,最后对科学进行了批判,并指出了应有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4.
面向科学复杂性的科学学方法创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科学是一个复杂系统,科学复杂性是科学学所面对的一个挑战.为此,需要加强科学学方法的创新.借助复杂网络文献的可视化图谱,在阐述科学复杂性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学思维方式的变革,探讨了从微观到宏观的科学计量学方法创新思路,并应用蚁群觅食模型对微观到宏观的知识计量方法进行了简要论述,论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只有与科学知识本身和科学家所用的方法相结合,科学史研究的目标才能实现。这种结合应该是批判性的,带有历史学家独特的认识判断,而独立于当前科学家的认识判断。这些结论同样应该来自于对历史的一般功能,以及当科学成为我们研究对象时,历史如何发挥这些功能的思考。科学史应该将科学严肃地看成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以及一种认识实践。  相似文献   

16.
周伟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12):11-12
比较了国内外较为著名的几个科技创新城市的特点,提出了创建研究型合肥科学城的新思路,即把从常规的利用科技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模式转变为建立长效的研究基地形态的科学城,为合肥乃至安徽在中部崛起中提供一个面向未来的科学研究和技术交流的中心。研究型科学城的建成,必将给合肥乃至安徽在中部形成吸引人才、积聚人才的品牌效应,也为中部的经济腾飞带来强劲的动力。  相似文献   

17.
关于《科学学研究》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522 articles issued in Studies of Science of Science from 1992 to 1999 with the bibliometrical method is made so as to reveal some of its specific properties in carrying articles and its current situation.  相似文献   

18.
关于"软科学"与"硬科学"界定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西方学者认为“软科学”与“硬科学”的本质区别是其发展水平不同,公众调查的结果也支持了这一观点。我国“软科学”概念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有了相对稳定的描述,主要强调的是其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研究方法的综合性,以及研究成果的决策支持作用,这与西方学才和公众理解的“软科学”概念实质上是一致的。运用图形面积比例(FGA)方法,可以界定“软科学”与“硬科学”,也可用于分支学科的硬度测量。  相似文献   

19.
思维科学与认知科学的汇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我国科学家钱学森院士在继承、发展恩格斯提出的思维科学的基础上创建了现代思维科学。几乎同时西方心理学家赫伯特A.西蒙(Herbert A.Simon)也创立了认知科学。这两门科学都是以内部宇宙——即装有词汇和想象力的人类的思想宇宙为研究对象。东西方两位著名科学家将研究的目光聚焦在同一目标上,并随着科学的发展呈现出汇流的趋向。  相似文献   

20.
从情报科学到知识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知津  陈芳芳 《情报科学》2007,25(9):1281-1286,1292
本文描述了情报科学向知识科学发展的过程,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情报科学和知识科学的本质与特征,以及情报科学与知识科学的关系,并对知识科学的发展做了展望,从而揭示了知识科学是情报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