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作为科研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利工作直接影响高校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基于2000—2011年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信息分析系统(PIAS)数据库中的上海市63所高校专利数据进行统计研究,通过上海高校专利申请趋势、专利申请类型、专利技术领域分布、专利合作能力等指标分析上海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并针对上海高校专利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0年至2012年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信息分析系统(PIAS)数据库中的上海市63所高校的专利数据,从授权发明专利的数量、专利权人、技术领域以及合作申请状况等不同维度研究上海高校技术创新的现状,从而找出存在的问题,并为上海高校技术发明能力的提升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校专利情报对比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01-2007年间北京、上海、广东三个地区高等学校专利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从专利申请数量、申请结构、年成长率、技术生长率、技术成熟系数、技术衰老系数、新技术特征系数等指标对三个地区高校的专利发展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为各省市高校的专利技术发展提供了情报支持.也为政府制定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作为技术创新能力标志之一的专利不再仅以申请量或者授权量的多少来衡量,更为看重的是有效专利的数量和质量。本研究基于2000-2012年间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中上海地区63所高校的有效发明专利数据,从有效专利的数量、维持时间、技术领域分布、合作申请、许可与转让等维度进行分析,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上海高校技术发明能力提升的特点,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试论高校专利的可持续性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符颖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3):92-93,101
高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高校专利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挑战。本文通过分析影响高校专利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高校应从四个方面入手实现专利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高校专利信息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省高校专利现状进行统计分析,指出了我省高校专利现状的成因,并提出了促进我省高校专利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校专利状况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1985年我国实施专利制度以来我国高校专利申请、授权情况,指出高校专利工作由弱到强,逐步发展;发明专利的申请、授权已经成为高校专利工作重点.分析了高校有效专利情况,并和国内有效专利进行了比较,认为高校发明专利保护工作已成为高校专利保护、维持之重点;分析了高校专利转化状况,提出了高校专利技术转化概念,高校专利传统意义的许可、转让只是高校专利技术转化的一部分,高校专利技术转化是高校科技创新的主要组成,是一项系统化、社会化工程.  相似文献   

8.
地方高校专利工作发展现状及采取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江苏地方高校专利工作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了地方高校专利工作的制约因素,并对如何改进地方高校的专利工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高校合作网络与合作技术研发领域的持续互动和演变对实现资源共享和技术持续创新有重要意义。以江苏省"211工程"高校为研究对象,利用其专利合作数据和复杂网络分析方法研究高校技术研发领域和专利合作网络的共同演化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高校专利合作网络的演化带动了其技术研发领域的发展;技术研发领域的发展也促进了高校专利合作网络结构的演化,且技术研发领域的差异使得不同类型高校的专利合作网络演化过程不同;高校产学研专利合作的技术领域变化受到国家政策调整的影响;高校技术研发领域的发展在高校优势学科的形成过程中具有牵引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专利法实施30年来,我国不断完善和发展专利制度及知识产权教育,高校作为国家科研的重要基地,其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稳定增长。然而,高校专利的申请量所占比重、授权量比重、有效专利量比重和专利转化率仍然较低,暴露出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发展中专利教育相对薄弱,对于高校师生专利意识的培养还有待加强,为高校师生学习专利法、了解审查过程、掌握专利文献检索、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以及与专利行业交流学习建立渠道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1.
天津市高等院校科研活动专利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999—2002年天津市高校专利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指出了天津市高校专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充分释放上海市高校申请专利的潜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翔实的数据分析了上海高校在上海地区和全国高校中的地位,研究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充分释放上海高校申请专利潜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考察我国直辖市"双一流"高校的专利合作网络演化,为提升直辖市的科技创新合作效率,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城市创新综合竞争力,为技术创新主体选择技术合作伙伴、探究地区间、高校间知识流动提供经验、启示。本文运用合作强度Salton指数、专利引用、绝对合作频次等,以Patentics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为工具,获取直辖市"双一流"高校合作专利数据,构建高校间的专利合作矩阵,采用合作网络可视化分析,梳理直辖市"双一流"高校专利合作网络,揭示网络环境下高校科技创新和知识流动的特征及趋势,给出提升高校专利合作的建议。结果表明:直辖市"双一流"高校校际专利合作的强同城倾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是京沪两地的专利合作核心高校。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专利申请量居前三,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专利被引量居前,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为专利合作的核心高校,对知识流动影响深刻。不足之处在于专利只能部分反映高校间的技术创新合作,合作申请只是技术合作的一部分,还包括科技论文合作和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14.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上海市高校专利合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上海市7所"211"高校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绘制7所高校与企业以及其它高校之间的产学研专利合作可视化网络,并且重点研究专利合作的宏观特征、微观特征和合作模式。研究表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处于专利合作网络重要位置,4所高校应该互相合作,以提升专利质量的方式推动上海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15.
基于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的2012—2016年长三角地带的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共71所高校与企业合作申请的发明专利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专利合作网络空间分布特点与网络结构特征。研究发现,四省之间专利合作关系的合作程度存在着较大差异,表现出空间分布不均衡的特点:江苏省在校企专利合作总数、进入社会网络的高校数量以及高校与企业的合作频次方面都居于首位,上海市次之,浙江省位居第三,安徽省最低。并且"985/211"类型的高校比普通高校的校企合作数量多,理工科/综合类高校比师范院校、财经院校的校企合作数量多。  相似文献   

16.
高校专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校的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近几年来持续创出新高,这既与国家对专利工作的重视有关,也与高校自身在科研力量方面的优势相关。文章从分析目前高校专利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专利评价体系是对专利进行分级管理、推进专利转化、提升高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熵权理论,从专利技术性、法律性和申请人主体三个维度筛选评价指标,选取了适用于中国高校专利状况的15项专利质量评价指标进行研究,提出熵权法权重计算模型,并对17所高校在2011、2015、2019年提交的专利申请进行了实证研究。文章分析了专利质量指标权重演化,并基于时间轴和院校间横向得分对比,得出高校整体专利质量的提升及目标高校专利呈现分化等结论。构建的评价体系可为高校专利分级管理、知识产权运营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思路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企业专利培育、试点和示范工作的优化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市企业专利培育、试点和示范工作是促进企业专利工作的一项政策措施,旨在推动企业创新,提升企业对专利制度的应用能力,提高企业的专利管理水平。为了进一步优化企业专利培育、试点和示范工作的相关政策,对上海市专利培育、试点和示范企业以及具体政策实施单位进行实证调研,分析了目前上海市企业专利培育、试点和示范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高校专利技术转化现状分析及其市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目前我国高校专利技术转化现状,指出了制约其市场化的诸多因素。并借鉴国外政府辅助推进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立足于市场、建立转化平台的运行机制和加强政府引导,推动高校知识产权商业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为了促进高校的专利评价能力,更好地服务高校专利工作的推进,建立一种基于组合评价的 专利竞争力评价模型,对高校专利竞争力进行客观评价与认识。【方法/过程】将主成分分析法与熵权法结合,利用 模糊Borda法进行组合评价,并以福建省19所本科高校为例,进行专利竞争力评价分析。【结果/结论】为高校专利 竞争力的评价提供了新思路。评价结果表明,福建省高校专利竞争力整体差距较大,多数高校没有平衡好专利数 量、专利质量与价值的关系,缺乏合理规划。根据评价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