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张鹏  赵动员  梅蕾 《情报科学》2020,38(2):170-176
【目的/意义】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移动社交网络成为人们进行信息传播和交流的主要平台,因此对信息 传播机制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本文从复杂网络和用户属性的角度,对强弱关系连接的信息传 播模式以及影响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时间、网络结构属性、用户异质性、用户影响力等)进行了梳理,同时对信息 传播模型进行了功能及演化分析,总结现有研究的理论贡献以及不足之处。【结果/结论】在此基础上,对移动社交 网络信息传播机制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四个主要方向:研究强弱关系共存网络结构的信息传播机制;关注互动内容 对信息传播的影响;借鉴现代社会物理学理论完善移动社交网络信息传播理论,以及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提高理 论坚韧度。  相似文献   

2.
邢云菲  王晰巍 《情报科学》2022,40(9):176-184
【目的/意义】社交媒体中网络舆情在演化过程中可能出现意见分化、对立或集聚,进而产生网络声讨或网络 对峙的群体极化现象。研究旨在通过梳理国外社交媒体中群体极化的发展脉络与研究主题,为我国相关研究发展 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本文将国外社交媒体群体极化研究分为主题发现阶段、主题发展阶段以及主题成熟阶段, 并深入剖析在各个阶段下的发展脉络。【结果/结论】本文通过对该主题的整理和分析,总结了五项国外社交媒体中 群体极化研究热点,包括群体极化的动力机制、群体情感或观点极化、群体极化的仿真预测、群体极化的影响因素 以及群体极化的管理策略。最后,提出未来可从网络谣言传播中的群体极化、内生极化与外生极化以及群体去极 化等内容展开进一步研究工作。【创新/局限】系统性梳理社交媒体群体极化的国外发展脉络和研究现状,结合信息 管理学科研究主题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刘虹  李煜 《情报科学》2023,(3):119-126+144
【目的/意义】研究国际学术社交网络领域的发展特征、科研合作态势与研究向度,为我国学术社交网络领域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启示。【方法/过程】从国家、学科、作者三个视角对国际学术社交网络领域的研究力量展开研究,综合分析其科研合作态势,提炼目前国际学术社交网络领域的研究向度并总结未来发展趋势。【结果/结论】国际学术社交网络研究呈现围绕多个权利中心聚集的多国家合作、多学科融合特征,中国、美国、英国是该领域研究的重要国家,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与图书馆学是该领域研究的重要学科;科研管理评价、用户采纳、信息推荐是目前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基于学术社交网络交互的学术评价和人才发现将是新兴研究热点。【创新/局限】借助可视化工具,从国家、学科、作者、主题等不同维度系统梳理了国际学术社交网络领域的研究现状并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李欣颖  徐恺英 《情报科学》2022,40(6):185-193
【目的/意义】通过对近 5年我国信息行为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掌握国内研究前沿及发展方向。 【方法/过程】运用文献分析和CiteSpace软件,对近5年我国信息行为研究动态及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分析。【结果/结 论】总结出医疗健康情境、生活情境、工作情境及社交媒体情境四个情境下的研究热点;归纳出扩充及细化研究群 体、注重研究理论与模型、注重研究方法、关注医疗健康领域及关注社交媒体的应用 5个未来研究趋势。【创新/局 限】未来将对国外信息行为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并与国内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5.
章小童 《情报科学》2020,38(1):169-176
【目的/意义】文章对国内网络问答社区相关研究进行了考察,旨在分析其发展现状、热点主题以及未来发 展趋势,以期为该领域的深化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主要使用了文献计量与内容归纳法对383篇期刊文献进 行了分析。【结果/结论】国内网络问答社区相关研究将继续呈指数趋势增长;所调查的期刊文献集中分布在少数学 科领域、核心期刊、核心机构中;国内网络问答社区研究可归纳为3个发展阶段,其研究主题聚焦于6个方面;未来 发展中,机构间、学者间的交互程度将进一步加强,多学科协同将成为促进领域知识体系不断完善的重要因素,知 识服务成为该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新技术应用将驱动网络问答社区向智能化、学习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刘云枫  孙平  葛志远 《情报科学》2020,38(6):151-157
【目的/意义】异构信息网络推荐能充分展示推荐系统中各个对象之间的复杂互动关联,有助于挖掘数据中 隐藏的模式和规律,为个性化推荐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信息集成框架。【方法/过程】在对异构信息网络及其 相关概念进行明晰的基础上,借助Histcite 工具,分析并展示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中2009-2017 年异构信息网络推 荐及其相关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进展及趋势进行了展望。【结果/结论】异构信息网络推荐研究主要分为异构信 息网络相关的初步研究、基于元路径的HIN相关研究以及异构信息网络推荐的深入研究这三个阶段;HIN推荐研 究已在算法探索及应用方面取得很多成果,但依然存在诸多不足。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通过分析在线健康社区成员的互动模式和网络结构,探讨其价值共创行为特征,为社区的持续运营和管理提供建议。【方法/过程】以百度抑郁症吧为研究对象,采取质性和定量混合的研究方法,首先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所爬取的数据进行编码,再利用社交网络分析对各价值网络的网络结构特征和关键用户进行了探究。【结果/结论】结果显示,在在线健康社区中成员以独特的方式进行价值共创,其产生的三种类型的价值互相共存,其中整体网络与社交价值网络相关性最高,知识价值网络和文化价值网络相关性最低;社区成员之间的联系并不密集,并不存在核心-边缘结构;网络中的大多数关键用户角色存在重叠;并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提出了三点针对性建议。【创新/局限】首次从在线社区的整体网络结构和成员之间的交互关系探究在线健康社区价值共创行为。但在数据的选择、收集与研究方法的运用上仍有所不足,未来需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8.
陈培友  侯甜甜 《情报科学》2019,37(5):115-120
【目的/意义】社交网络平台的普及应用使得传统网络舆情升级为社交网络舆情,舆情风险预警难度进一步 增大,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舆情预警新方法对于舆情风险导控而言意义非凡。【方法/过程】在对社交网络舆情自身 特点及其风险预警相关主体进行总结与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包含多主体影响因素的社交网络舆情风险预警体系,并 综合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与灰色模糊评价法构建基于ANP—灰色模糊的社交网络舆情风险预警模型,继而以“重 庆公交坠江事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结果表明:该事件的风险预警等级介于严重和特别严重之间,存在较 大的舆情风险,采用此方法能够实现社交网络舆情风险的有效预警,从而较好地说明了该预警方法的科学性和准 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针对用户在社交网络中以发布状态更新来向好友和联系人们表达他们的信息需求的SMQA 行为,分析在线信息搜寻背景下的SMQA行为。【方法/过程】采用访谈形式对55位参与者进行了深度访谈,首先了 解参与者使用SMQA的频率,随后研究信息需求的类型,使用社交网络进行信息搜寻的主要原因以及选择回答来 自社交网络上朋友的提问的动机。【结果/结论】用户在选择信息搜寻方式时,会将信息需求的特殊性和自己对社交 网络好友的情感因素考虑在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用户信息检索行为呈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及时了解网络用户信息检索行为的研究进展,有助于对该领域进一步研究主题及研究方向的确定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1995-2018年中英文网络用户信息检索行为的相关文献为对象,通过Citespace绘制研究机构及其核心研究者、研究热点与研究主题演化发展的知识图谱,对网络环境下不同场景、不同用户群体的信息检索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和模型研究这四大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结论】结合国内的研究现状,探究未来可能出现的发展趋势,并针对目前国内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为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汪明艳  陈梅 《情报科学》2017,35(5):171-176
【目的/意义】社交媒体网络成为突发事件的主要传播平台,也使得网络舆情影响力得到更大范围的扩散和 传播。【方法/过程】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社交媒体网络舆情传播影响力研究的现状,从研究着力点、研究 方法、衡量因素及评价方法进行评述。然后,对影响社交媒体网络舆情传播的信息生态链、群体情绪研究进行分 析。最后,从加强政府治理舆情治理的可控性角度,对社交媒体网络舆情传播影响力的指标构建情况分析。【结果/ 结论】本文认为,为提高对网络舆情影响力的可控性,应从公众情绪、媒体责任、政府治理加强引导和治理。  相似文献   

12.
张海涛  孙思阳  任亮 《情报科学》2018,36(10):137-142
【目的/意义】虚拟学术社区作为一个新兴的学术交流平台,整合了一般社区的用户互动与网络环境的跨时 空性等双方优势,使得参与交流的各方能够快速吸收知识。针对虚拟学术社区用户知识交流行为网络结构相关研 究较少的情况,深化对其的研究,对于充实其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方法/过程】本文基于对虚 拟学术社区用户知识交流行为的组成要素分析、交流过程分析、机理模型构建,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虚拟学术社 区用户知识交流网络结构与功能作用进行了探究。【结果/结论】本文基于社交关系与知识主题两个角度阐述了知 识交流网络的形成过程;并且具体阐述了虚拟学术社区用户知识交流的网络拓扑结构、网络特征与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3.
周汉杰  王刚 《情报科学》2021,39(12):118-125
【 目的/意义】通过构建区块链社交网络舆情风险管理纾解对策,对于创造良好网络环境,提升网络舆情治理 效能以及应对网络风险复杂局面提供可行性方案。【方法/过程】本研究立足区块链理念与技术,分析社交网络舆情 风险管理概念框架,指明社交网络舆情风险现存问题,进一步探究区块链技术下社交网络舆情治理与纾解机理,建 立社交网络舆情管理系统模型,并从技术推进、多方协作、媒体引导等层面探究防控社交网络舆情风险的密钥。【结 果/结论】区块链技术对社交网络舆情风险治理、提高舆情信息传播质量具有积极作用,为营造健康、安全共享等网 络社交生态系统提供诸多可能性。【创新/局限】本文构建的区块链社交网络舆情管理模型是一个初步的设想,没有 考虑信息存储的上限,下一步研究工作是提升区块链社交网络舆情管理系统的兼容性和数据采集的标准化,为区 块链社交网络舆情管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利用在线社交网络中的舆情信息创造价值的同时,明确网络舆情管理的关键点,抑制负面舆情的传播与扩散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通过分析网络舆情传播过程中涉及的相关利益主体及之间的博弈关系,利用演化博弈理论,提出了一种网络舆情传播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重点分析了博弈模型的平衡点及主体行为稳定策略的均衡条件,并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结论】结果表明,网络舆情传播过程中可能存在三个策略均衡点,并基于仿真实验及分析结果提出政府管控在线社交网络中负面舆情传播的三个关键点及应对策略。本研究进一步拓展了在线社交网络中的舆情传播研究,可为网络舆情的管理与控制提供理论支撑与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高国伟  段佳琪  李永先 《情报科学》2018,36(12):162-167
【目的/意义】大数据意味着大知识,对于大知识的结构和特征研究越发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大知识具有 复杂的超网络结构,是知识的超网络。通过对知识超网络当前研究成果的梳理和综合述评,以进一步明晰当前研 究现状、确定未来研究方向。【方法/过程】以Emerald和CNKI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对国外相关文献进行数量统计分 析,利用Bibexcel、Ucinet软件对国内文献进行分析。并对知识超网络的概念、模型及特征进行描述。【结果/结论】通 过分析探明知识超网络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各方面研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且研究仍不够深入。并提出大知 识超网络及大智慧超网络有望能够成为知识超网络未来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为了探索未来信息集成研究的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本文从文献计量视角出发,全面分析该 领域的发展现状与研究热点。【方法/过程】本文通过检索式在 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获取到 1969-2017年信息集 成领域相关文献 5725篇,通过利用文献计量、信息可视化等方法,借助于 CiteSpace、HistCite、Excel等分析工具,从 发文时序变化、研究主体分布、发文期刊分布以及研究主题演化等方面对信息集成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 与可视化展示。【结果/结论】本文结果揭示了目前信息集成领域研究的发展现状,探索并讨论了该领域的热点趋势 及未来发展方向,可为未来信息集成方面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社交网络舆情监管关乎社会稳定,区块链作为当前一种重要的应用技术,关于区块链社交网 络的信息传播特征和规律研究将有利于对区块链社交应用的舆情监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过程】基于区 块链和信息传播理论,通过爬虫采集区块链社交网络应用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利用Gephi进行数据可视化 并利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在此基础上,对整体网络下的社群进行对比分析,重点讨论了声誉分与用户 度的关系情况。【结果/结论】区块链社交网络为无标度网络;社群间的平均聚类基本一致并且较低;用户发帖量服 从幂律分布;声誉分高的用户在区块链网络中的影响力较大,其在舆情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创 新/局限】基于区块链社交网络应用,本文分析了区块链整体社交网络及区块链社群网络的舆情信息传播特征及规 律,后续将采用动态网络、超网络方法对区块链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特征及规律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谢辉  李广建 《情报科学》2017,35(10):3-6
【目的/意义】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社交网络飞速发展,对传统的推荐技术提出了新挑战。为了开展进一步研 究,厘清种类与方法十分必要。【方法/过程】分析了传统互联网推荐系统、信息物理方法以及机器学习方法三大类 推荐系统。通过研究代表性的论文,比较了常见推荐算法模型的优缺点。【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很难找到一种“万 能的”模型,使移动社交网络的推荐系统在实时性、准确性和多样性等关键特征取得满意的结果。移动社交网络推 荐技术可能取得突破的领域,将是多种模型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19.
张大勇  孙晓晨 《情报科学》2018,36(2):95-100
【目的/意义】研究社交网络用户信息贡献行为,有利于揭示用户线上行为活动规律,并促进社交媒体健康 有序发展。【方法/过程】分析社交网络信息贡献行为的概念、类型和特征;采用网上问卷调查和用户线上行为数据 采集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用户属性、网络信任与用户信息贡献行为的相关性。【结果/结论】性别、年龄、性格、信息质 量、风险安全、声誉地位和感知相似性对用户自我揭露行为和发布、评论与转发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戴明禹 《情报科学》2017,35(12):162-167
【目的/意义】随着网络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时代下企业管理中的信息安全极为 重要,学界对该问题的研究也成果倍出。【方法/过程】本文基于对“大数据”概念的理解,对国内外关于企业管理中 信息安全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探讨,主要从界定与内涵、问题与挑战、评价与模型体系、策略与措施四个方面进行 简要回顾及概述,并尝试地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结果/结论】该成果对于维护大数据企业管理中的信息安全 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