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4 毫秒
1.
四新园地     
《技术创新》2003,(10):9-12
采用浸渍-热分解法制备了一种纳米Ni/Y2O3催化剂,并应用X射线衍射、BET比表面测试分析手段对该催化剂的结构性能进行了表征,采用固定床反应器对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对乙醇的水蒸气重整反应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和稳定性,可作为燃料电池氢源技术中乙醇重整器的候选催化剂。  相似文献   

2.
本文考察了添加不同助剂对Ni/Al2O3催化剂对乙醇水蒸气重整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K助剂可以改进催化剂活性并提高了反应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生物乙醇重整制氢是氢能绿色供应的重要途径,其采用可再生能源为原料,运用成熟、高效的化工工艺,积极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生物乙醇是已被广泛应用的化石燃料替代品,随着纤维素乙醇技术不断进步,生物乙醇生产不再受限于淀粉基原料。目前,生物乙醇重整能够以制氢和生物乙醇已有的产业化成果为基础,实现与现有氢能产业的快速链接。然而,乙醇中碳碳单键的存在对制氢催化剂开发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钯膜反应器生产水平的显著提高又为制氢设备小型化和在线应用创造了机遇。未来,生物乙醇可通过加油站供应,氢气随产随用能够避免储运的安全隐患,生物乙醇重整燃料电池车有望在产业化的过程中实现对燃油车的无缝替代,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
沼气重整生物质燃气合成二甲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生物质厌氧消化制备的沼气,重整生物质空气—水蒸气气化制备的燃气,在超稳NiO MgO固溶体重整催化剂上,调整生物质合成气的化学物质的量之比,并与传统调变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以制备的生物质合成气合成二甲醚的实验,考察了重整过程的促进效果,对系统操作参数进行了优化,对重整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进行了测试和考察.结果表明,引入沼气重整,活化了生物质燃气中过量的CO2 ,制备的生物质合成气x(H2 ) x(CO)比在1 5以上,仅含痕量的CH4和CO2 ;沼气的加入量决定于生物质燃气的组成和生成速率;生物质转化为二甲醚燃料的碳转化率达到70 %以上,合成产物中二甲醚选择性达到69 6% ;与商业镍重整催化剂相比,自制的NiO MgO固溶体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高温活性、还原性和抗积碳性能,连续1 0 0h的寿命测试,未检测到积碳和晶相结构变化;与传统调变方法相比,添加沼气重整工艺简单,系统效率高,合成气组成适合二甲醚合成  相似文献   

5.
催化剂再生系统是连续重整装置反再部分的核心环节。在催化剂再生和循环的过程中需要准确检测催化剂的物位,为控制系统提供可靠参数。放射性物位计就是一种能准确检测设备中催化剂物位的仪表。本文介绍了放射性物位计的工作原理、配置方法和防护事项。同时,结合国产连续重整工艺,介绍了放射性物位计在连续重整中的设置和标定。  相似文献   

6.
重整催化剂的好坏对催化重整反应效果有巨大影响.而催化剂的正确操作以及如何预防催化剂中毒物又是起关键作用.本文我们探讨一下重整催化荆毒物之---磺.  相似文献   

7.
CB-8、CB-11半再生重整催化剂再生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结合半再生重整催化剂CB-8、CB-11组合床工艺的工业应用,对催化剂再生过程进行了论述,并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过程的关键控制点和具体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针对连续重整装置再生系统首次开工出现的催化剂流化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采取一系列整改措施,使再生运转正常.  相似文献   

9.
由水制氢的新型催化剂长期以来,人类一直企盼能够利用太阳能来分解水制造氢气,因为氢气燃烧时只产生水,不产生任何污染物,是未来的理想能源之一。因此,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理想的催化剂,以提高光分解水制氢的效率。尽管现已发现很多有效催化剂,但没有一种属于实际可行、既便宜又稳定的催化剂。现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社奎斯诺大学化学家卡恩和他的学生向电解水催化剂二氧化钛中添加碳,增加其吸收可见光的能力,使催化剂将光分解水制氢的能力提高了8倍,达到8.5%。尽管这一效率仍低于美能源部规定的商业上可行催化剂10%转换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重整催化剂工业制备过程,分析了在制备过程中催化剂粉尘产生的原因,针对其影响因素提出解决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现今,重整催化剂积炭现象日益严重,本文主要从催化剂积炭现象、积炭原因、防止积炭措施及积炭后的处理意见等方面对催化剂积炭做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2.
酸性催化剂对木材的苯酚液化能力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具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本文对此就进行了系统化的研究,酸性催化剂主要采用了浓度为85%的磷酸,浓度为36%的低浓硫酸,浓度为37%的盐酸以及浓度为99.5%的草酸。上述四种均为弱酸性的无机酸。本试验中将对不同温度下木材苯酚液化的现象进行阐述,最终测得结果表明在上述四种催化剂中表现最好的为磷酸与低浓度硫酸。当温度控制在150℃时,能够测得理想的效果,希望在本文的论述下,能够对今后木材苯酚液化能力的提升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发明与创新》2006,(8):F0002-F000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催化剂长岭分公司(原长炼催化剂厂)始建于1970年,现有12套主要生产装置和3套辅助生产装置,具备年产5万吨催化裂化催化剂、3500吨加氢精制催化剂、1500吨吸咐剂、380吨重整剂及化工助剂的生产能力,是中国唯一可以提供催化裂化、加氢、重整和化工剂四大系列的综合型炼油化工催化剂专业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浸渍法制备的V/ZSM-5分子筛催化剂在微波辅助下催化苯直接羟基化制备苯酚的反应。采用XRD,N2物理吸附技术手段考察了催化剂的性质。实验结果表明:500°C煅烧4 h,5 wt%V的负载量制备的催化剂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同时,研究了微波辅助下V/ZSM-5分子筛催化剂在不同的反应时间,催化剂的量,H2O2的量的催化活性。对比常规加热得到苯的转化率19.6%;V/ZSM-5催化剂在微波辅助下得到苯的转化率为32.2%和苯酚的选择性为100%。  相似文献   

15.
本技术主要采用溶剂热法,通过调整助催化剂MoS_2与UiO-66-NH_2八面体微粒的结合方式,合成了三种具有不同形貌的UiO-66-NH_2/MoS_2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及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等方法对三种形貌的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光催化制氢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助催化剂MoS_2的加入,提高了UiO-66-NH_2八面体微粒的光催化制氢活性,且UiO-66-NH_2/MoS_2复合材料的形貌对其光催化性能存在较大影响。其中,以MoS_2纳米片包裹UiO-66-NH_2八面体微粒所得的包覆型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催化制氢性能,产氢速率可达到10.1mmol g~(-1)h~(-1)。UiO-66-NH_2/MoS_2复合材料同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利用性。  相似文献   

16.
<正>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1271195,51172275,51372271,51672029)等项目资助下,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汪卫华研究员研究组、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孙春文研究员课题组及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管鹏飞研究员课题组通过合作,在水分解制氢催化剂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揭示了提高催化剂稳定性的一种新机制,为非贵金属催化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曙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1.0Mt/a重整抽提装置的标定,对装置重整生成油的芳烃含量、辛烷值,C5+液收率、氢产率、苯、甲苯、二甲苯等产品质量、再生系统催化剂的再生性能、装置能耗及设备运行状况进行考察,发现影响装置满负荷运行的瓶颈,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为装置平稳运行、生产优化操作以及产品质量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制备过程中浆液的pH值和焙烧温度以及反应过程中原料的水蒸气比例和反应压力对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催化异丁烯选择氧化生成甲基丙烯醛反应性能的影响。采用SEM和XPS方法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pH=3.0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异丁烯的转化率要明显高于在pH=1.0和pH=6.0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焙烧温度为400℃的催化剂异丁烯的转化率最高,焙烧温度为500℃的催化剂甲基丙烯醛的选择性最高。加水可以提高异丁烯转化率和甲基丙烯醛选择性,而加压可提高异丁烯转化率,但降低甲基丙烯醛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9.
水溶性树脂作为聚合物的交联剂,广泛的应用在油田堵水调剖作业。本试验以苯酚和糠醛为实验原料,对水溶性树脂交联剂的生产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碱金属为催化剂的条件下,以苯酚:糠醛(物质的量)=1:2.3进行反应,在70℃的下持续反应4小时,可以促使苯环上的邻、对位都进行羟甲基化反应,合成水溶性树脂交联剂。  相似文献   

20.
<正>闵恩泽院士于60年代主持开发了制造磷酸硅藻土叠合催化剂的混捏—浸渍新流程,通过中型试验提出了铂重整催化剂的闵恩泽(1924.2.8-2016.3.7),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人、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行者、绿色化学的开拓者,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科学中国人(2007)年度人物最受公众关注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被誉为“中国催化剂之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