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抵御冲击、快速恢复、持续增长的“韧性”非常重要。从熊彼特发展理论与有为政府理论视角出发,基于278个城市16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分位数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等多种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创新创业发展与政府赋能对于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创新创业发展显著增强了城市经济韧性,城市经济韧性具有空间溢出效应。这意味着本地城市创新创业发展除了可以增强本地城市经济韧性以外,通过空间溢出还可以增强周边城市的经济韧性。创新创业发展增强城市经济韧性具有空间联动效应和相同趋势;政府赋能对于创新创业发展增强城市经济韧性具有显著调节作用,并且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也会增强周边城市的经济韧性。政府赋能的调节效应同样具有空间联动效应和相同趋势;政府赋能存在门槛效应,政府要以创新创业发展为突破口跨越门槛,才能增强城市经济韧性。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双碳”目标下创新转型及区域协调绿色共享发展的迫切要求,本文分绿色科技研发和绿色成果转化两阶段,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及GML指数测度具有典型创新效应的高技术制造业的绿色创新效率,使用空间自相关性检验与空间计量方法研究高技术制造业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论表明:高技术制造业两阶段绿色创新效率均呈上升走势,成果转化阶段绿色创新效率相对低,存在区域异质性;高技术制造业两阶段绿色创新效率均表现为正向空间溢出效应;7个影响因素分阶段存在正负不同的空间溢出效应。针对结论,从推动产学研联动、促进区域协同、放大环境规制外部正效应、增强区域基础设施连接以扩大绿色技术辐射面等角度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数字创新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及演变,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2014—2020年我国30个省份制造业的面板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基于耦合协调模型对两者的协调水平、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动态演化趋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考察期内各省份数字创新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水平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但不同年份各省份耦合协调度差异显著,整体表现为“高低阶段省份少、中间阶段省份多”的模式,且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集聚效应。基于此,提出推动区域合作互动、鼓励制造企业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打造数字创新路径,强化区域间联系,为促进我国数字创新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协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双碳”目标下创新转型及区域绿色协调共享发展的迫切要求,将绿色创新分为绿色科技研发和绿色成果转化两阶段,以我国30个省份2005—2020年的数据为基础,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及GML指数测度具有典型创新效应的高技术制造业的绿色创新效率,通过空间自相关性检验与空间计量方法研究高技术制造业的区域绿色创新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高技术制造业两阶段绿色创新效率均呈上升走势,成果转化阶段绿色创新效率相对较低;两阶段绿色创新存在区域异质性,其中中部和西部地区的进步空间较大;高技术制造业两阶段绿色创新效率均表现为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基于研究结论,从增强区域基础设施连接以扩大绿色技术辐射面等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产业协同集聚、空间知识溢出与区域创新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毅军  高康 《科学学研究》2020,38(11):1966-1975
沿着“现象-机制-效应”的分析路径,基于2007-2016年我国31个分省面板数据,考察了空间关联视角下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本地效应及溢出效应,并对创新效率空间溢出效应的地理衰减边界进行测算。研究发现:我国的区域创新效率和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集聚均呈现出“中心-外围”的空间格局,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并且区域创新效率具有正向空间外溢效应,能够对周边地区的创新效率提升产生“涓滴效应”,但这种外溢效应具有随地理距离增加而衰减的特征,溢出效应在1000公里内较高,1000公里外则出现衰减;产业协同集聚不仅可以推动本地创新效率提升,通过与研发人员的互动,还能够对周边地区的创新效率产生正溢出效应。文章一方面描述了我国产业协同集聚和区域创新效率的空间特征,另一方面,为实现通过产业协同集聚的空间结构调整来推动区域创新发展提供新的政策方向。  相似文献   

6.
考虑空间效应的高技术企业创新溢出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考虑空间依赖性和异质性的基础上,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对我国2008~2012年28个省级地区的高技术企业创新溢出的空间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创新产出不仅与本地区投入相关,而且与邻近地区的投入显著相关;从长期角度看直接效应、间接效应都十分显著,并且这种溢出效应呈现出MAR外部性。  相似文献   

7.
创新资源集聚与区域协同创新的良性互动是实现京津冀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梳理京津冀地区创新资源集聚与协同创新的基本事实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二者协同赋能京津冀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并利用2014—2020年京津冀三地城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联立方程模型、空间误差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的创新资源集聚程度、协同创新程度与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上均呈现出正向空间集聚特征,创新资源集聚、区域协同创新以及二者的交互效应显著促进了京津冀高质量发展。但同时,创新资源集聚、区域协同创新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制约了京津冀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未来,京津冀应着眼于协同发展的战略要求,全面促进创新要素共建共享,积极做强科技创新支撑平台,拓展协同创新的新空间,协力培育世界一流创新生态,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双碳”目标实现路径方面,仍缺乏系统探究政府与公众联合减碳效应以及区域协同治理机制,因此,从政府与公众联合碳减排的本地效应和溢出效应双重视角出发,基于2004—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观察政府、公众以及政府与公众协同对区域碳排放的直接影响与空间溢出效应,并基于联合减排空间视角检验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公众参与对碳排放的联合管控与治理效应,以促进我国构建减排区域协调机制和地区间共同发展、协同管理的减排联合治理格局。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减碳的政府治理手段存在显著的本地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公众单独治理行为作用有限,政府与公众协同治理可降低本地区碳排放强度,但主要在东部地区作用效应显著;中央政府监管力度的加强有利于提升地方政府与公众的联合减排效应。由此,提出强化政府主导作用、疏通公众参与渠道、加强中央政府监管力度和完善多元低碳治理政策等促进碳减排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培育创新能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是保持区域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社会资本通过增进主体合作、促进知识溢出、营造创新环境塑造区域创新能力。选用2010—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结合经济距离矩阵和空间杜宾模型研究社会资本如何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正效应,并同时存在维度异质性与区域异质性,其中结构维度社会资本具有更加显著的促进效用。空间效应分析发现,邻近地区社会资本的积累同样有利于本地创新能力的提高。区域异质性检验发现,社会资本在经济发达地区具有更加强劲的创新效应,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社会资本对创新能力呈现抑制作用。因此,各地区要重视本地社会资本的积累,积极构建通达的社会网络结构,充分发掘社会资本在提高创新能力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通过探讨区域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优化的耦合协调机制,构建二者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以及空间计量模型,对2008—2017年我国30个省域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优化耦合协调发展程度、时空格局及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域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优化水平,以及两者耦合协调度均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区域间差距不断扩大。各省域两系统耦合协调度均值在0.299~0.654之间,大部分地区仍处于中度耦合协调阶段;整体显现出“东高、中平、西低”的空间格局,以及“高高—低低”集聚的空间关联性。产业结构生态化水平、市场竞争程度、政府科技创新支持、环境规制、区域城镇化率等因素对我国省域两系统耦合协调度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并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特征。据此,基于这些驱动因素的异质性影响,提出了促进区域两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差异化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采用马尔奎斯特指数、耦合协调度指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方法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对2008—2018年中国30个省份创新溢出能力及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关系、时空格局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从时间维度来看,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从空间维度来看,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3)从耦合协...  相似文献   

12.
为揭示数字化水平对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根据动态能力理论和商业模式冰山理论构建了地区数字化水平与动态能力对商业模式创新跨层次影响的理论模型,基于59个城市的415家制造企业样本数据,采用多层线性模型开展实证研究,并选取典型案例对实证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地区数字化水平对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正向影响;吸收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均对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正向影响;吸收能力、适应能力与创新能力均正向调节地区数字化水平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本研究拓展了商业模式冰山理论的应用范畴,丰富了商业模式创新前因的研究成果,并为数字化环境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实践提供了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1-2014年中国省域创新数据,对区域创新时空演进特征进行测度,并对制造业转移、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空间演进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以2007年为分界,东部地区创新产出份额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倒“U”型变动特征,相应的中西部地区的创新产出份额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U”型变动特征,而此期间我国制造业则呈现以2004年为分界先向东部地区转移,后再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转移的时空特征。由制造业区域转移所引起的地区制造业份额的相对变动对区域创新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在创新产出方面的巨大差距。地区制造业专业化和多样化对区域创新的溢出效应显著为正,研发资本投入、地区发展水平、技术市场活跃度对区域创新的影响较为显著。政策启示: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跨区域转移;提高中西部地区的知识吸收能力,以充分利用东部地区制造业转移中的知识溢出。  相似文献   

14.
周璇  陶长琪 《科研管理》2021,42(7):126-136
本文首次提出技术嵌入式创新的概念并将其量化,首先探究技术嵌入式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协调化的驱动机理,继而选择2003—2015年我国分行业的工业企业数据,基于驱动机制下的内外驱动因素,构建水平式知识溢出空间权重矩阵,深入分析水平式知识溢出下技术嵌入式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协调化的空间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人力资源、技术创新战略和经费资源等内部驱动因素和政府支持、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等外部驱动因素是实现技术嵌入式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协调化共生演化系统的推动力和拉动力,两者的相互作用维持系统的动态平衡;全局角度以及局部角度的水平式知识溢出下技术嵌入式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协调化的空间效应均显著为正;产业结构协调化存在行业技术嵌入式创新水平的时空异质性,不同行业间的分布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5.
孙大明  原毅军  郭然 《科研管理》2022,43(5):154-163
    协同创新是影响产业升级的重要因素,本文将生产性服务业纳入协同创新系统中,由空间溢出视角出发,讨论了不同协同创新系统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机理,进而以中国2003—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以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测算各协同创新系统的协同度水平,由此构建面板空间误差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各协同创新系统均对区域产业升级有显著正向影响,“大学-政府-制造业”协同创新的影响系数更大;(2)基于空间溢出的创新要素流动和集聚是带动其他地区产业升级的重要因素,该溢出效应呈距离衰减特征;(3)协同创新对东部地区产业升级推动效应高于中西部地区,环渤海和珠三角已形成都市圈效应,是空间溢出重要途径。本研究对于全面认识我国区域各主体间的协同创新关系,推进产业升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徐换歌  蒋硕亮 《科学学研究》2020,38(12):2161-2170
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逐渐向全国推广,然而在中国独特的治理结构下这种实验主义治理能否转化为治理效能,其空间溢出效果如何,鲜有从实证的角度进行研究。本研究基于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将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设立作为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其政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创新力的提升作用显著,但动态效应显示,这种政策效应有逐年减弱趋势。(2)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效果在东、中、西三个地区呈现差序格局。(3)进一步的空间杜宾效应研究表明,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不仅促进了试点地区的城市创新力的提升,而且对相邻城市创新力提升影响显著。金融发展水平、产业结构都可以有效地促进本地创新水平,且对邻近地区具有溢出效应,而人力资本则对邻近地区创新力提升具有挤出效应。稳健性检验支持上述的结论。基于实证结果,提出推动创新型城市有序扩散,强化政策的空间辐射效应;设计创新型城市政策的梯度发展战略,促进地区间的协同发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双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下,为更好地引导金融避虚向实、服务实体经济创新投入,从国内国际双循环视角分析数字金融对区域创新的影响路径。利用2011-2019年我国31个省份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引入区域金融监管和产业结构升级因素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数字金融及其分指数都能正向促进区域创新,其中使用深度促进程度最大、数字化程度次之、覆盖广度最小;数字金融通过“双循环”促进区域创新,在内循环方面通过促进居民消费和提高信贷水平产生促进效应,在外循环方面通过提高对外直接投资水平、外商直接投资水平和促进国际贸易产生促进效应;在高金融监管强度和高第二产业占比的情况下,数字金融的促进效应更强。最后从加快传统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形成供需协同的区域创新水平发展动力、科技驱动型金融监管创新和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结合四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郑万腾  赵红岩  范宏 《科研管理》2021,42(4):138-146
强化数字金融发展的创新激励效应,是我国在后疫情时期坚持创新赋能业态变革,助力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为此,立足于我国30个省份2011—2018年面板统计数据,采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空间计量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分析等方法,实证考察我国数字金融发展对区域创新的激励效应。结果显示:数字金融及其分解指数(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都能正向激励区域创新,但激励效果存有差异,其中使用深度最为显著,其次是覆盖广度和数字化程度;在异质性方面,数字金融发展对区域创新的激励效应具有一定的创新主体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在空间特征方面,某区域数字金融发展不仅直接激励本土创新,而且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能够间接激励其他区域创新,但这种空间溢出效应的贡献率十分有限;在非线性特征方面,数字金融发展对区域创新的激励效应在劳动者素质、政府支持和产业升级单一门槛的约束下,表现边际递增的态势,而在对外开放单一门槛的约束下,呈现边际递减的趋势;在传导路径方面,数字金融发展能够通过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条路径间接激励区域创新,其中内部因素是主要的传导路径,研发强度在内部因素中起主要作用,而在外部因素中经济发展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