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延长油田西区采油厂所辖油田属于低渗特低渗油田,在投产时大多采用压裂,由于油藏的非均质性和开采层系不同,在注水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体现在层内、层间、平面注采矛盾突出;注采调整缺乏充分的依据。通过油水井生产过程监测和动态分析,进行注水井与油井连通层位的对应调参,提高注水效果及注水开发采收率,从注水井和油井两方面入手,在以上研究分析、动态描述、注采调整等措施的基础上,摸索整理出一套适合本区的注采开发思路,最终解决油藏平面、层间与层内矛盾,实现注水开发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胜三区非主力层系进行细化砂体分类,通过实施油井转注和水井重分层等措施,重点以完善注采井网和精细注水工作为主,提高了水驱控制程度,改善单元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3.
张素梅 《内江科技》2006,27(9):134-134
孤东油田七区西54-6注聚区于2002年11月转入后续水驱,综合应用注聚剖面和吸水剖面资料,通过分析注水井各层2的吸水状况、油水井连通关系、油井受效和油层水淹状况,指导了油水井配产配注、调剖、补孔等调整措施,保证了区块转水驱期间产量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内江科技》2016,(2):38-39
草4块沙四3砂层组进入中高含水期后,由于平面、层间矛盾突出,油井含水上升较快,制约了该层系的高速高效开发。为此,进行了综合调整对策研究。结果表明,井网加密调整可以提高储量控制程度,提高注采对应率;水井调剖、分层注水可缓解平面和层间矛盾,实现油水井均衡驱替;水井增注可恢复地层能量,提高油井供液能力;油井压防解堵可改善储层,提高单井产能。调整后,该层系注采对应率提高了6%,水驱控制程度提高了17%,预计采收率提高3.1%。  相似文献   

5.
<正>大王北油田大37块位于车镇凹陷大王北洼陷,储层非均质性严重,目前已进入油田开采的中高含水期,含水上升快,如何有效地稳油控水开采成为该区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大37块的含水上升特点,提出了以下几种策略:(1)加强注采管理;(2)完善注采井网;(3)补孔非主力层;(4)储层改造;(5)调节油井产液剖面和水井吸水剖面;(6)加大分注力度。  相似文献   

6.
彭利 《内江科技》2013,(6):133-134,145
南断块经过长期的注水开发后,目前已进入了高含水开发期,主力砂体水淹严重,注采井网破坏严重,水驱控制程度低。综合分析油藏潜力认为潜31层系有注采调整潜力;潜32层系有细分层系及提液潜力。利用数值模拟并结合油藏特点制定了合理的细分层系及提液的技术政策。南断块细分方案是潜31层系不变,潜32层系细分为潜321+2及潜323-6两个;潜321+2及潜323-6的单井合理排液量为95t/d及65t/d,合理注采比为0.8~0.9。潜32油组的两个层系共部署油井9口,2口水井,老井利用转注2口。成果应用于矿场,单元生产指标变好,单元日产油量及含水稳定。  相似文献   

7.
孤东油田属疏松砂岩油藏,目前稠油热采区已进入多轮次吞吐阶段,开发效果变差,高、低渗透层动用差异大,汽、水窜状况日趋严重,部分井注汽压力低,注汽效果差,汽驱井注汽压力低,汽驱井与对应油井存在汽窜现象,为解决这一矛盾,需对稠油热采井进行调剖封窜,封堵高渗透层和大孔道,改善吸汽剖面,提高注汽效果,增加稠油井产量目前较为成熟的技术就是氮气+泡沫热采调剖技术。该项技术可以大幅提高注入蒸汽的波及系数,有效地降低油层水的相对渗透率,控制水的指进或锥进,提高蒸汽吞吐开采的阶段采收率。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定注水井的注水水驱路径、推进方向、波及范围和水驱路径的变化情况,进一步落实注水井与周围井的注采关系,了解注水井水驱平面发育状况,平衡注采矛盾,合理调整开发方案,应用电位法井间监测技术,在老河口油田选3口井注盐水,并对注液前后地面电位场进行了现场测试,对比目的层变化前后的测试数据,确定视电阻率分布图,从而达到推断注水水驱方向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是针对高含水、高产液、高液面井治理难度大的现状,通过以采定注的方式,在7口注水井上(其井组连通油井的综合含水较高)采取了水井单层与分层调整的方法,合理调整井组注水量的实验。通过措施跟踪,我们从受效油井的能耗、产量、负荷变化等情况作出对比,得出通过以采定注对三高井的治理,可以实现降液不降油,稳油控水及减少无效水循环、节约成本的目的,同时也使油水井的注采关系更为协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对非均质砂岩油藏开发后期的注采渗流理论、注采关联性进行研究,根据油田的现场测试结果,应用多井系统中的现代注采关联性试井分析方法解释处理试井资料,将开发单元各注水井组的注水量化到各单层,求得各单层的合理注采比,从而定性定量地指导注采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11.
西区采油厂是个多层系同时注水开发的油田,由于注水井各单井层数多、间隔远、物性差别大另造成高渗层吸水指数高,受益油井层见水快,而低渗层甚至不吸水,受益油井见不到注水效果,为改善剖面动用状况,提高油层动用程度,实现油田稳产,开展分层解堵试验,探索出一条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崔红红 《内江科技》2010,31(3):68-69
目前,胜坨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综合含水越来越高,针对老油田挖潜难度越来越大,油田的开发矛盾日益突出,注水已成为油田开发补充地层的主要开发方式。为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和注水开发的效果,势必要细分层系完善注采井网,改善水驱动用状况,只有通过配套分层注水工艺来实现。而注水井注采调整工作已成为老油田高效稳产开发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王群 《内江科技》2014,(3):69-69
<正>樊151块是典型滩坝砂低渗透油藏,地层物性差,油水井投产时大多进行压裂改造,裂缝发育,平面矛盾突出,纵向上各小层渗透率级差大,层间差异大,注采调配难度大;注水开发过程中,储层易水锁,致使油井大幅减产,开发效果变差,2013年,我们通过精细注采调配、油井酸化解堵、水井措施增注,实现了区块的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4.
张秀民 《内江科技》2006,27(3):136-136
王102断块是开发15年之久的逆牵引背斜构造油田,已经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本文介绍了王102断块基本概况,分析了断决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下步的重点措施是完善注采井网:完善沙一段注采井网,恢复地层能量,提高油井单产液量;沙二段增加注水井点,改变液流方向。  相似文献   

15.
受海上注水成本高和早期落后开发理念影响,胜利海上埕岛油田经历多年弱注强采后,部分层系出现地层压力快速下降,储层脱气严重导致液量快速下降的新问题,于是提出水井先提高注水量恢复地层压力、油井再提液的高效开发思路。本文提出以油藏出现非达西流为油藏有效注采比上限,首次采用基于示踪剂技术的油藏流线数值模拟参数快速优化方法,节省参数优化时间,研究最佳油井提液层系组合形式,优化适合海上油藏中高含水期的注采参数。  相似文献   

16.
<正>高890块是典型滩坝砂低渗透油藏,地层物性差,油水井投产时进行压裂改造,裂缝发育,注入水延裂缝窜流,导致裂缝方向上水淹严重;受储层物性影响,平面矛盾突出,纵向上各小层渗透率级差大,层间差异大,注采调配难度大,2013年,通过精细注采调配、水井细分层位注水、油水井联动调参、调配,实现了区块的高效开发。1油藏基本概况高890块含油层系沙四上,含油面积3.8 km,地质储量220万吨,平面上非均质性强,纵向上,一砂组物性好,平均孔隙度  相似文献   

17.
太北开发区于80年投入开发,基础井网采用450米井距的反九点法面积注水并网,井网密度3.2口/平方公里,一套层系开采葡Ⅰ组油层;1994年进行一次加密调整,注采井距缩短为225米,采用斜反九点法面积注水井网,井网密度为5.7口/平方公里;2002年由于内部补充的需要,进行注水井钻关,通过对太北开发区钻关过程中油水井的动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找出产量变化规律,对影响产液量下降幅度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根据油井动态变化规律来确定钻关恢复注水原则,从而得出对钻关的认识,为以后钻关提供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8.
陈家庄油田北区属于岩性-构造层状稠油油藏,处于可常规开发油藏的边缘。该区按反九点法面积注采井网常规注水开发,初期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近年来,由于套管损坏井增多,导致水井带病注水;水井出砂严重,层间差异大、层间矛盾突出,导致分层合格率低。针对以上问题,通过对北区进行水驱效果评价,根据研究结果采取防砂或者补孔,从而提高水驱采收率。同时在北区对两口井实施水溶性自扩散剂实验,对应10口油井,日增油11吨,增油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 1.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广利油田已进入注水开发的中后期,由于长期注水冲刷注入水在高渗透层形成了大孔道,造成在油井高含水甚至水淹,不少井因此需要封堵出水层并进行重新射孔,以调整注采层系。封堵炮眼措施工作量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20.
丁玉强  吴斌  崔秀青 《内江科技》2009,30(7):77-77,187
在魏岗复杂断块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后存在以下问题:油层平面及纵向上非均质性严重;平面上注入水方向性强;剩余油分布复杂等。液量置换技术,即通过产液剖面和动静态对应关系分析,在搞清地下液流方向和能量分布状况的基础上,对同一井组中部分高含水井进行关停或注水井控制注水,而对另一部分井进行提液或平面调整,从而达到改善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