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用2003—2012年中国制造业省级面板数据,研究本土市场规模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地区差异。结果显示,在控制了科技人员投入、科技经费投入和制度创新等条件下,本土市场规模显著促进技术创新,这为我国借助巨大的本土市场规模来推动技术创新,进而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持;分地区比较分析表明,本土市场规模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本土市场规模越大,其对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也越大。结合当前东部地区本土市场规模和技术创新能力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的事实,推导出地区间技术创新能力的差异将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2.
在现有相关研究基础上,为更全面、深入分析我国智能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考虑环境因素影响,运用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利用我国86家智能制造上市企业2016—2020年相关数据,对其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分析。结果显示:剔除环境因素及随机噪声后,大部分企业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对比之前都有显著上升,表明大部分智能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都被低估,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对智能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影响较大的因素为企业规模、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和政府补助力度。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完善相关扶持政策、构建智能制造协同创新机制及加大研发投入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研究得出本土市场规模通过多种途径影响技术创新:第一,大的本土市场规模能够降低技术创新成本,激发企业创新动力;第二,大的本土市场规模易于形成竞争性的市场结构,从而利于技术创新;第三,本土市场规模和需求特点制约技术创新类别;第四,本土市场规模直接制约技术创新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环境,进而影响创新效率;最后,本土市场规模制约创新成果的转化,并为创新群的生存提供市场空间。因此,应该采取措施拓展和保护我国本土市场规模,以提高技术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以钻石模型为分析框架,运用跨国面板数据检验工业机器人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高级生产要素的丰富程度、以汽车产业为代表的国内市场需求、以IT软硬件产业为代表的相关支持产业、以工业机器人出口规模为代表的国内市场结构和规模经济、以产业政策为代表的政府行为,都对工业机器人出口技术复杂度具有积极的提升作用。另外,工业机器人出口技术复杂度还具有"惯性"特征,历史上较高的技术复杂度所树立的高端市场品牌,有利于技术复杂度维持在较高水平。要提高中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内涵,必须重视高级生产要素的培育,充分利用需求大国地位依托规模经济作为提升技术内涵的新优势,同时注重制定符合中国实际的工业机器人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5.
以2013—2017年我国智能制造上市企业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首先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交叉效率模型对样本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分析,其次通过Tobit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因素及程度。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智能制造上市企业之间技术创新效率差距较大且整体效率偏低,年平均效率集中在0.35~0.4之间,但随着时间推移,整体呈上升趋势;甄别影响因素发现,企业偿还能力、企业盈利能力、企业营运能力、企业规模和智能制造领域核心产业的市场规模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均有正向影响,其中企业运营能力影响显著,而企业规模影响较小。最后就提高我国智能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出3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DEA模型忽视了外部环境变量和随机干扰项的影响,这可能会导致效率估算值出现偏差。为此,采用三阶段DEA模型,从非管理性因素影响的视角更准确地反映了智能制造企业的创新效率,并通过Tobit模型分析了其内部影响因素,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更准确的依据。结果发现:在剔除环境变量和随机干扰项后,我国智能制造企业创新效率下降了28.44%。从不同所有制结构来看,在智能制造领域,国有企业的创新效率高于私营企业。智能制造企业创新效率主要由规模效率决定,但并非简单依赖于规模经济模式,而是主要通过管理与技术要素来驱动发展。在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中,企业年龄、企业规模、企业盈利能力和政府补贴对智能制造企业创新效率具有积极影响,而企业研发投入对智能制造企业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历史和系统分析,主张应从产业来认知技术创新。产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模式有压力驱动、信息驱动、设计驱动、知识驱动四种形式,还有大企业研发、企业家创新、国家产业技术战略、产业集群创新、专业(行业)技术协同组织模式、行业技术传统等产业技术创新组织基本型。未来推动产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取向就是持续丰富技术创新的组织形式及功能。  相似文献   

8.
通过构建由技术创新、广告强度和市场力量三个方程组成的联立模型,以中国工业37个细分行业2006年数据为样本,从产业层面对市场力量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内生性问题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市场力量与技术创新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市场竞争有利于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而创新能力的增强能够加剧行业竞争程度;广告强度与技术创新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广告支出多的企业倾向于开发新产品,创新能力的提升则会带动广告投入以显示产品差异性;产权结构对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负效应,国有企业更缺乏技术创新动力.且行业规模越大创新活动越频繁.根据市场力量方程的参数估计,我国多数工业行业仍处于"贝恩标准"下的低集中型寡占市场,行业资源有待于进一步优化配置.与单方程回归结果的对比显示,联立方程模型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市场力量与技术创新之间的互动机制,避免实证结论的偏差.  相似文献   

9.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建设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升级的着力点。研究基于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以69个中国城市为例,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探究了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研发能力、数字基础设施、政府规模和市场规模6个条件变量对城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效应。研究结论如下:(1)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研发能力、数字基础设施、政府规模和市场规模均不是城市高数字经济质量和非高数字经济质量产生的必要条件;(2)城市高数字经济质量的驱动路径有3条:网络-资本驱动型、人才-营商环境驱动型和研发-市场驱动型;(3)城市非高数字经济质量驱动路径有2条:网络-市场抑制型和资本-研发抑制型;(4)政府规模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非对称性,即较小的政府规模在配合充足的人力资本和较大的市场规模时有助于驱动城市高数字经济质量的形成,但当政府规模增大时却并不会显著抑制这种趋势。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16,(12)
对于当代我国工业技术发展中,可以应用工业机器人智能实现对于机器装置的自动化控制,有效取代传统手工工作模式。优化设计工业机器人先进伺服系统,有助于提升工业机器人工作性能,在应用中发挥更多作用。本文将介绍工业机器人先进伺服系统技术特点和应用方面的相关内容,分析其技术特点及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20,(14)
目前社会经济发展下,工业制造产业面临极大的机遇与挑战,机电一体化的实现推动了我国智能制造的进一步发展,在此背景下工业机器人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受到更多人的青睐。下面文章就对工业机器人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通过构建中国制造企业技术能力与发展模式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利用面板probit计量模型分析中国智能制造试点企业,探讨了中国制造企业技术能力与智能化发展模式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中国智能制造企业大体可以分为两种发展模式:并行模式与递进模式,其中递进模式,可分为网络递进模式与智能递进模式。在并行模式与递进模式之间,企业随着其技术能力的提高,会更倾向于选择并行模式;在智能递进模式和网络递进模式之间,企业随着其技术基础能力的提高,将倾向于选择智能递进模式,随着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将倾向于选择网络递进模式;政策和融资的支持促进了企业对模式选择的分化;模式选择在企业性质、行业特征、地域分布上显现出一定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机器人相关技术的发展和机器人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时至今日,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领域,在人类社会各个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国在机器人领域起步较晚,但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三个具备工业机器人完整产业链的国家。为了在机器人2.0时代为中国机器人赢得追赶甚至超越的机会,汕头大学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主任范衠埋首人工智能、群体智能、计算智能、设计自动化、机器学习、机器视觉等机器人相关的多领域研究,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与产学研合作,为推动中国机器人从"制造"到"智造"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我国的工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我国智能技术和控制理论等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已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所以,为了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大量的企业开始将机器人与工业生产相结合,将工业机器人运用到工业生产中。因此,本文主要对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展望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正>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政府提出《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并将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部分。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需求旺盛。政策支持和"机器换人"产业发展趋势共同推动着中国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工业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及零  相似文献   

16.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背景下,智能制造成为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主攻方向。然而,关键新材料发展滞后,成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硬约束。如何促进智能制造关键新材料创新突破成为中国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从智能制造关键新材料"高技术不确定性"与"高市场不确定性"的两大特征出发,提出智能制造关键新材料的创新突破需紧扣技术创新与商业化应用两大关键问题,未来需加强智能制造关键新材料创新突破的规律及趋势、技术创新突破路径、商业化应用模式以及战略与政策等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促进技术创新的机制及证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程开明 《科研管理》2010,31(2):26-34
摘要:创新的作用日显突出,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城市相对于乡村的多种优势特征,有利于技术创新的产生;城市化创造的良好环境,能够加速创新扩散。相关分析及因果检验显示:城市化与技术创新高度正相关,城市化构成技术创新水平提高的格兰杰原因;城市规模越大,创新能力越强。创新投入产出模型的时序及面板数据分析发现,城市化对技术创新具有正向促进效应,城市规模、开放程度及地区差异也对创新产出产生显著影响。结论对于合理推进城市化、培育技术创新优势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发展绿色产业成为当前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进一步探求资本市场推动我国绿色产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结合理论分析,通过典型相关分析,在宏观层面检验不同层面资本市场与绿色产业技术创新各个阶段之间的作用机理,发现资本市场具有促进绿色产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其中对绿色产业技术创新的促进成效最为明显的是股票市场的发展;进一步检验发现,股权融资规模与绿色产业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其中中小板市场对绿色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效率最高.因此,需要从提高融资效率、优化融资结构和创新融资模式等3个方面充分调动资本市场对绿色产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功能.  相似文献   

19.
作为全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佛山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重要战略。通过构建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消除投入产出指标间可能存在的强线性关系,采用超效率DEA模型对2016年、2017年佛山五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来佛山创新绩效逐步提升;佛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明显提升,相较而言,顺德需要进一步优化科技投入和产出。  相似文献   

20.
数据已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新引擎和新动力,但中小制造企业如何挖掘数据价值并提升创新绩效,仍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鉴于此,本文选取8家典型中小制造企业,基于扎根理论进行多案例剖析,从数据驱动视角揭示中小制造企业提升创新绩效的过程机理。研究发现:数据驱动中小制造企业提升创新绩效可从非研发技术创新、供应链协同创新、数据化流程创新、精准营销创新、用户参与产品创新和敏捷组织创新6个方面入手;通过数据驱动转型,中小制造企业得以提高创新能力、激活创新活力。根据数据驱动转型带来企业变革的强度和深度,将上述路径归为渐进式提升路径和突破式提升路径。具体地,中小制造企业可以从自身优势入手,通过非研发技术创新、供应链协同创新、数据化流程创新和精准营销创新,实现渐进式提升;通过用户参与产品创新和敏捷组织创新,中小制造企业得以打破既有模式和制度,实现突破式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