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透析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链演化规律的基础上,以耗散结构和协同学为理论依据分析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链演进的动力机制,构建了基于耗散理论和协同学的产业链演化模型来判断其演化规律,最后从四个维度出发构制了全球产业链背景下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链的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2.
姚海琳  张翠虹 《资源科学》2018,40(3):567-579
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能有效缓解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的双重约束。为促进产业发展,中国政府制定一系列产业政策,并根据产业发展特点和需求不断修正和调整政策重点,政策处于持续发展和演进过程中。深入研究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演进特征,对于准确把握其阶段性重点和发展趋势、探究政策演进的内在逻辑、促进政策体系的优化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共词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以1978—2016年中国中央政府颁发的172份政策文本为分析对象,根据高频词聚类结果,从政策主题、利用对象、产业链环节、政策措施四个维度刻画不同阶段的政策特征,探寻政策演进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从政策发展历程分析,中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政策体系经历了探索起步、初步形成、快速发展和战略深化四个阶段。②从政策演进规律分析,政策主题由宏观向具体转变、利用对象由工业废弃物向生产和生活废弃物转变、产业链环节由回收环节向全产业链转变、政策措施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③从政策演进动因分析,外部宏观环境和产业自身特点共同作用影响着中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政策的演进历程。论文最后提出完善中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政策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结合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探讨不同阶段产业集群驱动机制及其状态演化,建立集群规模横向扩张和网络层次高端化二个维度协同演进模型,以此分析其对产业集群演进轨迹的影响,并通过实例检验了模型.研究发现,集群网络联系柔性化和网络层次高端化的协同演进是实现集群跃迁促进集群持续发展的关键.最后,提出了启示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行业主导设计能够带来市场格局的巨大变迁以及技术主导企业的优势地位.为技术主导企业带来巨大收益.本文利用A-U扩展模型分析主导设计演进过程,在此基础上通过实例分析各国政府在多行业主导设计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说明在不同演进阶段政府的行为能够促进行业主导设计的形成,并以我国电信产业为例,说明了政府在移动通信主导设计从3G标准向4G标准演进过程中的角色和地位.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3G技术演进和发展趋势,对WCDMA可支持的集团业务及数据业务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联通3G集团业务发展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产业链的分工结构及其知识整合路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比较了规模化产业链、专业化产业集群以及模块化产业链知识整合的内容和途径。从知识整合的视角,分析了产业链分工演进的不同阶段对制度需求的差异,认为模块化产业链在对第三方强制履约效率、产业进入自由、知识产权保护、关联产业支持等几个方面对制度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价值链变革的动力机制,包括突破性创新,寻求互补性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收集涉及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并购的146起并购事件,以行业内外的并购活动为视角分析了我国移动通信产业价值链演进过程,根据行业成熟度和并购活动特征划分为2G/2.5G导入期,2G/2.5G成熟期和3G期,分析了三个阶段的并购特征和变革机理,最后给出了我国移动通信价值链的下一步变革方向.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15,(22)
TD-LTE全称为Time Division Long Time Evolution(分时长期演进),被各大媒体称为4G网络,实际上目前已投入商用的TD-LTE技术还未达到4G标准要求,只是介于3G与4G之间的一种过度技术。本文对影响TD-LTE网络覆盖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基于移动互联网对于网络优化的影响,从移动互联网评估体系着手,对移动互联网模型进行了分析和探索,从模型的核心感知"时延和速率"两个元素分析,思考"端到端"优化转型为无线、TCP/IP和应用3个层次优化分析法,通过DT/CQT、KPI、投诉和用户行为数据等4个大数据来源,采用5个环节分析定位法,初步完成了移动互联网模型分析和建立,并尝试了优化体系转型。  相似文献   

10.
基于SOA的下一代电信业务运营支撑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OA(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是未来电信业务支撑系统技术架构的演进方向。本文首先回顾了电信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发展历程,然后结合当前电信3G发展背景分析了业务支撑系统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提出通过引入SOA理念,以标准化、松耦合方式提高了系统应用层面的功能重用性,提高流程编排灵活性,缩短为满足新功能的软件开发周期,构建业务敏捷的业务支撑系统,以应对不断变化的3G市场环境和用户需求,最后对SOA在电信业务支撑系统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煤炭矿区产业链延伸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了煤炭矿区产业链延伸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促进因素和阻碍因素两方面对煤炭矿区产业链延伸的影响作用进行分析,建立了双因素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对煤炭矿区内外部需要采取的措施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界定了科技中介和科技产业集聚的概念和范围,建立描述性模型来分析两系统互动机理,并以一个理想互动关系模式为模板,采用控制理论方法,建立动态优化调节模型,以此提出互动发展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城市矿产"是工业及城镇化过程产生的电子、金属、橡胶、塑料等废弃资源。从社会化大循环背景出发,研究我国"城市矿产"产业上、中、下游生态链的网络结构,从供应、回收、处理、市场4个环节分析其产业脆弱性结构以其影响因素,提炼产业系统脆弱性因子;根据产业集聚过程的内、外动因,从管理水平、企业规模、技术水平等8个方面构建三级产业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分析各项指标及权重,寻找影响系统稳定的关键因子并进行客观评价;最后提出"微观调节、中观协调、宏观调控"的系统性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4.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与金融的有效结合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升产业创新活力的必要条件,是推动自主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企业、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力支撑。首先进行辽宁战略新兴产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科技金融"创新的必要性分析;其次研究了国内外"科技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现状;再次深入研究了基于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的辽宁省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动态科技金融创新支持模式;最后构建辽宁省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多维度科技金融创新服务平台,这将对辽宁省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SD的集群供应链系统集成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在产业集群环境下供应链系统的集成效应,并从系统动力学角度,通过运用因果反馈环图,定性地分析了产业集群环境下供应链系统集成效应与人力、技术、资金和市场4个重要方面的交互关系。为完善和利用其中的有利因素以及克服制约因素,进一步发挥供应链集成效应,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区域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是区域装备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环节提升的基础.从区域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动因入手,结合全球价值链理论,分析区域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过程,总结影响区域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以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韧性理论、产业链理论研究现状的回顾,论述将产业链韧性引入人工智能产业链韧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人工智能产业链韧性模型,并从产业链分布、识别扰动因素、产业链韧性评估与测度方面构建人工智能产业链韧性的研究框架,最后总结人工智能产业链韧性评估的重要研究方向。其中,人工智能产业链韧性指标体系构建、基于关键指标体系和韧性曲线的产业韧性测度是人工智能产业链韧性评估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了科学直观地评价服务外包产业集群的竞争力,首先在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帕—吉GEM"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产业链要素"C",构建了C-GEM模型及其指标体系,然后对2007年以来无锡市服务外包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变化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9.
知识溢出是形成产业集群的主要因素之一,知识溢出机理仍然是一个"黑箱"。针对高技术产业集群内的知识溢出,首先分析影响知识溢出各环节的因素,然后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因素作用结构反馈模型,揭示知识溢出的机理,得出在知识溢出过程中有六大反馈回路。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企业集群成长与创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汪少华  佳蕾 《科研管理》2003,24(1):129-133
集群成长模式作为浙江经济发展主流模式取得了很大成功,并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在对浙江集群成长模式和支撑其可持续成长的“三位一体”复合创新系统和由分步创新逐步走向协同创新的创新模式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指出集群成长模式及其绩效既受制于集群参与主体的“创业文化”、“信用网络”、“商业环境”等人文条件,又依赖于集群内部完整创新链(研究开发-柔性专业化生产-市场开拓)的形成。一般说来,通过价值链-市场化渐次繁演出来的、具有历史渊源型产业,具有地方性自然经济和人文经济特征的企业集群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