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论旅游开发与消除贫困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大量调查研究表明,许多地区旅游资源的分布与贫困人口的分布是高度重叠的,因此,将旅游开发与扶贫有机结合应是消除贫困的最有效途径,本文针对这一观点论述了如下若干问题:其一,我国贫困县的分布与高品位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高度重叠;其二,我国贫困县的分布与这些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均在中西部地区,消除贫困与发展中西部旅游应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三,旅游在扶贫方面的优势是其他任何产业所无可比拟的;其四构建中国PPT旅游(Pro-Poor Tourism,即有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战略以及发展我国PPT旅游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2.
《内江科技》2019,(12):62-63
本文采用了文献、田野调查和访谈等研究方法,调查了黔东南州贫困现状和成因,分析了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禀赋,归纳出黔东南目前较为典型的黎平县"体育+"或"+体育"模式、施秉县景区帮扶模式和台江县政府主导模式三种扶贫模式,并提出了黔东南民族体育旅游扶贫模式动力机制及发展路径,旨在培育更具活力的体育旅游产业,借助黔东南州民族体育旅游发展助推全州扶贫攻坚。  相似文献   

3.
西藏温泉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与开发策略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钟林生  王婧  唐承财 《资源科学》2009,31(11):1848-1855
西藏自治区拥有十分丰富的温泉旅游资源,但当前许多资源点还处于未开发状态,因此研究该区域温泉资源旅游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科学分析了西藏温泉旅游资源的特征,从温泉资源价值、区域环境、区域开发综合条件三方面构建了一个包含25个指标的区域温泉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体系,采取典型样本调查与区域综合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西藏7个行政地区的温泉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进行科学评价与区划,将7个地区分成高、中、低3个潜力区,其中高潜力区包括拉萨市、林芝地区、日喀则地区,中潜力区在昌都地区,低潜力区包括阿里地区、那曲地区、山南地区.最后提出西藏温泉旅游资源的总体开发策略包括加强温泉资源调查、保护旅游资源、择优开发等,并针对不同潜力区给出差异性的旅游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党和国家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任务.抚贫工作要落到实处,贫困农民才能真正脱贫,本文以建始县当阳扶贫攻坚实验区的调研为例,就该地区的现状、发展前景、存在的问题、精准扶贫工作作了一些个人见解,旨在提高扶贫的时效性、有效性,早日改变贫困户、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  相似文献   

5.
杨雅莹 《内江科技》2007,28(8):75-75,94
旅游扶贫是旅游经济产业发展的必然产物.梅州旅游资源丰富且品位高,具有旅游开发的基础.本文分析了梅州旅游开发的基础条件,论证实施旅游扶贫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梅州旅游开发扶贫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贫困问题是当今社会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旅游扶贫是新时期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国家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推进旅游扶贫工作,为特色民族村寨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三都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发展潜力大,但旅游业发展落后,贫困人口仍占很大比例。在新一轮旅游扶贫背景下如何有力地挖掘三都县旅游资源的潜质,加强特色民族村寨旅游资源的开发,选择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开发路径,成为当前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宋增文  钟林生 《资源科学》2009,31(11):1832-1839
研究探险旅游资源-产品转化适宜性,对探险旅游地的科学规划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基础理论演绎和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借鉴国际上自然地区游憩规划与管理领域应用广泛的有效手段-游憩机会谱(ROS),着眼于区域尺度,建立了探险旅游机会谱(ATOS),进而研究了三江源地区探险旅游资源-产品转化适宜性.研究结果表明,探险旅游机会谱可有效用于区域探险旅游资源-产品转化适宜性的研究,"专业级历险探险旅游、较专业级涉险探险旅游、较业余级艰险体验探险旅游、业余级探秘探险旅游"4类探险旅游机会为探险旅游目的地的分区管理和提出探险旅游项目提供了科学根据.之后进行了三江源地区探险旅游机会序列分区,提出了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穿越游、唐古拉山探险游等22项探险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8.
旅游扶贫为中国脱贫攻坚作出了重要贡献.脱贫攻坚过渡期,旅游扶贫在继续发挥使贫困对象获益作用的同时,应积极与新时期乡村振兴融为一体.通过进一步发挥好已有旅游扶贫项目作用,围绕乡村振兴目标强化旅游扶贫项目建设,释放旅游扶贫综合效应以及利用好国家扶持政策等途径,实现脱贫攻坚过渡期旅游扶贫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贫困一直是困扰着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我国更是将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一项首要任务。在脱贫攻坚战中,体育旅游扶贫具有天然独特的地域优势。本文针对南疆体育旅游扶贫进行探讨研究,首先介绍体育旅游扶贫的概况,分析当前南疆体育旅游扶贫的现状,基于实际提出对策及发展战略模式,通过开发多元化的体育旅游项目,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扩大内需、促进就业,发挥体育旅游扶贫的应用价值,从而获得经济利益与自身能力的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体育旅游业的长久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以巴中市为核心区的大巴山,经济十分落后但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分布广泛、类型齐全,“绿色”自然旅游资源奇秀神秘,“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底蕴深厚;在对各旅游区进行定量评价的基础上,对旅游发展的SWOT和重点旅游区的发展构想作了进一步的探讨;提出了旅游开发的思路,即要坚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加强外部市场研究、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加强旅游设施建设、着力打造精品旅游产品。大巴山旅游开发对于实现旅游扶贫和四川省旅游业空间合理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唐承财  钟林生  陈田 《资源科学》2009,31(11):1825-1831
研究旅游资源空间分异特征,有助于构建科学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促进区域旅游与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本文对三江源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空间分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随着海拔的变化,整个区域生态旅游资源与部分单体呈现垂直地带性;②随着经纬度变化,自然与人文类生态旅游资源均表现出水平地带性空间分异;③较多生态旅游资源分布在交通干线与主要河流沿岸;④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沿村镇及其周边地区呈现面状集聚与散点空间分异.基于空间分异特征分析结果,提出该区域旅游资源总体开发模式为空间梯度转移开发,并探讨了3类空间优先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的开发模式,分别为垄断性资源开发的独立景区模式、交通干线沿线资源开发的线路联动模式、城镇周边资源开发的设施依托模式,研究成果可为三江源地区及其它生态敏感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科学利用提供理论指导与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2.
黄泰  卫嫚  席建超 《资源科学》2022,44(9):1932-1948
有效防控欠发达地区旅游脱贫后的返贫风险是稳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议题。本文基于脆弱性评价理论和全面风险管理理论,在构建旅游脱贫后的返贫风险理论框架及评价模型基础上,以大别山天柱山旅游片区为例,实证分析欠发达地区旅游脱贫后的返贫风险及内在驱动防控机制。结果发现:①欠发达旅游脱贫地区脱贫稳定性整体较高,旅游参与型农户相对于非旅游参与型农户具有更高脱贫稳定性和更低返贫风险,但随着旅游参与程度由低到高,脱贫家庭的返贫风险呈现U型变化,即高参与度农户亦会因受旅游业自身脆弱性影响而导致返贫风险反向拉升。②脱贫农户返贫风险影响因素包括内生性和突变性两类,对于不同类型旅游参与型脱贫农户而言,两类因素的作用程度也存在差异性。③健康冲击和人力资本对返贫风险起到关键性影响作用,并通过农户生计多样性和体现人格特质的非认知能力影响返贫风险;返贫风险具有空间异质性,旅游地风险防控能力和资源禀赋越高,农户返贫风险越低。④欠发达旅游地应构建以目标管理、组织层级、风险要素为框架,目标设定、综合管控、常态化治理、制度健全、信息沟通和协同监督为一体的返贫风险多维防控机制。本文可为中国欠发达地区返贫风险防控和乡村振兴提供有益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上游地区减贫转向与高质量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上游地区是中国贫困易发高发的地区。在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背景下,探讨该地区减贫转向特征和高质量发展路径,对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通过梳理流域地区发展研究和国家战略需求,基于发展地理学视角,构建了面向流域减贫与发展的“五位一体”地理资本体系及其空间整合分析框架。在界定黄河上游地区范围的基础上,阐述了该地区的减贫转向与发展问题。研究发现:黄河上游地区贫困发生率持续下降,贫困人口大幅减少,2020年后将实现减贫转向;地理资本指数呈明显上升趋势,上升幅度高于黄河流域(0.078)和全国平均水平(0.067),但仍受城乡居民收入和城市化水平较低,工业企业研发强度、贸易依存度、专利密度和技术市场水平较弱等方面的制约;该地区与黄河流域和全国比较发展差距在缩小,呈现区域收敛趋势,但欠发达的格局没有改变。在减贫转向和区域收敛的背景下,综合集成构建了该地区可持续减贫及由传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路径模式。  相似文献   

14.
珠江三角洲地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与市域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光明  郭焕成 《资源科学》2009,31(8):1430-1437
珠三角在我国区域旅游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研究其旅游资源本身具有基础性研究意义.面对大区域旅游资源评价困难的状况,文章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区域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评价,并系统比较了该区域九城市旅游资源的差异性.前者包括旅游资源的类型效应、强度效应和聚集效应评价.后者包括九城市在旅游资源丰度、配合指数、总体优势度方面的差异以及在各自旅游发展中所起作用的差异.研究发现,对于珠三角这样的大区域,选取上述评价指标对深入把握旅游资源的总体特征和旅游资源的内部差异是恰当的;珠三角九城市旅游资源的数量、组合及其总体优劣势不尽相同,在各自旅游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也存在明显差异,并由此形成不同的旅游发展模式;有必要通过系统整合,以有效推进该区域的旅游资源空间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三江源草地多功能性及其调控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亮  李奇  赵新全 《资源科学》2020,42(1):78-86
三江源区是地球第三极典型代表区域之一,具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物物种及其组成的生态系统,发育和保持着世界上大面积原始的高寒生态系统,是中国和亚洲重要的淡水供给地,也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源头和重点区。生态系统服务、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具有全国乃至全球意义的保护价值。草地是三江源的主要植被类型,由草地管理引起的诸多生态、环境、社会问题,其管理和治理不仅是牧区的问题,也是包括黄河、长江、澜沧江等江河流域的问题。本文综述了三江源草地管理的现状、问题和需求;提出了基于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对草地“生产—生态—生活”多目标需求的多重管理目标及管理框架,建立三江源区域草地进行多重目标管理的调控途径及技术支撑;以期对三江源生态可持续发展、国家公园建设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及后续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范文静  唐承财 《资源科学》2013,35(12):2376-2383
我国许多地质遗产旅游区均以观光旅游为核心产品,产品结构单一,旅游效益较低。产业融合发展是推动地质遗产区旅游产业优化的有效手段。本文以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为例,系统分析了黄河石林遗产资源特点和旅游发展现状;从现代农业、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分析其旅游产业融合基础;最后,提出地质遗产区旅游产业融合理念,并构建了农旅共融、工旅共融、科旅共融、文创旅游共融的发展路径。研究结果可指导黄河石林地质遗产区的旅游业发展,推动地质遗产的科学管理与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7.
澜沧江流域旅游资源空间分异与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域旅游资源形态与特征是流域自然演化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从流域角度分析旅游资源空间分异特征,能够更系统地解析旅游资源的自然特征和变化规律,有助于科学合理地保护与开发旅游资源,促进流域旅游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澜沧江流域旅游资源空间分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在水平地带性方面,随着纬度变化,各类旅游资源主要类型均表现出纬度地带性空间分异;②随着海拔的变化,局部资源单体景观具有垂直地带性分异特征;③旅游资源沿澜沧江干流和支流水系呈带状空间分异;④主体旅游资源主要沿交通干线G214分布;⑤建筑与设施类资源单体围绕城镇集聚分布。基于流域旅游资源空间分异特征,从空间发展、产品开发和区域联动的角度提出了澜沧江流域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结果可为澜沧江及其它流域旅游资源的科学利用和合理开发提供理论指导与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8.
现代畜禽养殖业既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也是农村、农民赖以生存的传统产业。它在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起着关键作用,是破解"三农"困局和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如期、保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因地制宜,依靠科技创新与科技创业来助推精准扶贫,发展贫困地区畜禽特色养殖产业,使产业走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道路,既可带动当地饲料、养殖、加工等产业的发展,又能带动当地贫困农民脱贫致富,已成为当今扶贫产业中新的闪光点。文章阐述了畜禽特色养殖与精准扶贫的关系,分析了科技创新在畜禽特色养殖精准扶贫中的成效,并结合实践提出了畜禽特色养殖助推科技扶贫的相关政策建议,力求为我国科技兴农与精准扶贫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9.
邢春政  唐冰开  钟哲 《情报科学》2020,38(12):116-121
【Purpose/significance】Provide support for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in the three northeastern provinces as well as improvement measures for managers to effectively supervise poverty alleviation funds and prevent poverty alleviation.【Method/process】Taking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in northeast China as the research prob⁃ lem, the index system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inform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in northeast China was established, the weight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es of inform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was defined, and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inform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in 37 poverty-stricken counties in three provinces of Northeast China was tested in practice. 【Result/conclusion】Performance evaluation scores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in Fuyuan county of Liaoning province, Xiuyan county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Helong city of Jilin province are highe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cores for poverty alle⁃ viation in Longjing and Da'an city of Jilin province, Tangyuan county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are lower; Establish the mechanism of repoverty blocking according to the ranking of the five index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