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年来,辽宁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存在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比重较低、技术引进方式和结构不合理、引进关键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不强、对知识产权保护重视不足、消化吸收缺乏内在动力等问题,需要从改善科技创新体系、构建再创新长效机制、优化再创新政策环境、建立再创新投入机制及推进多元化再创新模式等方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增强广东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模式。广东对外开放水平高、高技术产业密集、产品出口导向明显、技术引进效果好,但也存在技术引进的自主性差、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引进结构和方式落后等问题。文章分析了广东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现状特点与存在问题,提出了广东中长期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战略目标、重点领域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运用DEA方法对我国区域27个省市高技术产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对比分析2009-2011年度和2010-2012年度效率值,发现我国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两阶段效率都有所提高,系统总效率从0.373提高到0.430,提高了15.3%,但是区域间效率差异明显,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福建省各类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和人员访谈,分析福建企业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提升福建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是我国提出的三种自主创新模式之一,它也是日、韩等国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成功途径。而我国技术的引进却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因此,探讨如何有效地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重点分析总结了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中的成功经验,以期能为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提供一条可资借鉴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我国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基本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剖析,以及日本、韩国和我国部分地区相关措施的分析,提出了我国提高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7.
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的重要途径,日本、韩国也曾借用过这个模式走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本文分析了当前山东省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成绩、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借鉴日韩的经验,分别从政府宏观管理、法律法规、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提升山东省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技术发展基础、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环境支持五个方面构建产业技术引进再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熵值法改进的灰局势决策模型,对福建省机械装备产业、轻工纺织产业、信息产业和光电子产业近七年引进技术再创新能力进行系统评价,分析比较各产业能力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是缩小国家或地区间发展差距,实现后发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文章概述了云南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现状,结合日本、韩国及我国广东省、浙江省等国内外情况提出值得云南省借鉴的若干经验。  相似文献   

10.
在对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本理论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现阶段我国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现状及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了解决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问题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1.
借鉴C-D型生产函数,采用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指标衡量技术创新水平,构建包括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四个变量的双对数模型,利用2010—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基于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维度研究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都促进了中国创新投入数量的增加和创新产出质量的提高;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创新投入的数量和创新产出的质量产生较为明显的积极影响;进口贸易对中国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的数量和质量均没有显著的影响,但对西部地区创新产出的质量起到明显的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对外直接投资母国技术进步效应的微观机理,然后运用1987—200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数据研究OFDI对国内技术创新的研发投入和产出水平的影响,用协整的方法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引进外资和进出口贸易与国内研发费用支出、专利授权数量之间的均衡关系。本文发现我国目前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技术创新活动有正面影响,但效果并不显著;进出口贸易对国内技术创新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技术扩散已成为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外商直接投资与进口贸易是国际技术扩散的重要路径。本文利用山东省各地区的1992-2007年的面板数据,对外商直接投资及进口贸易等技术扩散路径与我省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关系及影响程度进行实证研究,以得出可供参考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为找到制约采矿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更快的提高创新能力,以大中型企业为对象进行研究,用德尔菲法和专家调查法构建企业技术创新效益指标体系和技术创新影响因素体系。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发现技术改造经费的投入、R&D经费投入、技术引进经费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联度较大,因此提高创新能力应加大技术改造投入。用GM(1,1)单因子模型判断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状况总体良好并对影响因素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5.
邹亮 《科技广场》2011,(8):101-104
本文实证分析了包括FDI、进出口和公共R&D等国内外不同技术溢出渠道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专利创新和新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自身的研发投入是产业创新的基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公共研发是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关键因素;通过出口学习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是提升产业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经之路;FDI流入和技术引进没有给产业带来模仿创新和技术泄露。  相似文献   

16.
实现由技术引进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转变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44,自引:1,他引:44  
先进技术是实现现代化必不可缺少的投入品,它的来源不外乎技术引进,或者技术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应处理好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的关系。应通过科学的选择,有针对性地引进技术,对消化、吸收后的技术进行创新,最终实现从引进技术为主到自主创新的转变。在技术引进的诸环节中,创新是实现技术引进良性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对发达国家技术赶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05—2014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西藏和港澳台除外)的面板数据,对环境规制条件下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进口和出口贸易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从区域角度来看,环境规制条件下的FDI、OFDI、进出口贸易对全国、东部和中部的绿色技术创新存在正向影响,对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从影响程度来看,这一影响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因此,为提高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各区域应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投资与公司绩效: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公司将大量资金投入信息技术,研究人员和企业界对于信息技术投资价值问题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已有的研究表明,信息技术投资并没有导致公司绩效的提高,存在所谓的信息技术投资"生产率悖论"问题。针对中国企业的信息技术投资与公司绩效关系进行研究,搜集了200多家上市公司1999年到2004年的财务数据。以生产理论为基础,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投入资源,构造研究面板模型,利用广义最小二乘法对回归方程进行估计。研究表明,公司的信息技术投资,对主营收入、净利润等绩效指标具有积极的影响,信息技术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对产出具有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伍江 《软科学》2007,21(6):58-61
我国允许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是以市场换技术。实证研究表明: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国内企业技术溢出效应不显著。通过对溢出理论评述,从技术采用方和技术溢出方解释技术溢出效应不显著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基于Coe-Helpman的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模型,将国际研发投入、跨国技术转移、FDI、OFDI和进口贸易等5条渠道的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均纳入该模型,用动态GMM检验各渠道技术溢出与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动态性来看,滞后一期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对当期的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提升作用,技术的循环累积效应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明显。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比国内研发资本更好地促进了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除了OFDI研发资本技术溢出没有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其他渠道均促进了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其中FDI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最为显著。最后本文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