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高我国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的战略举措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重新界定了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的概念,论述了农业科技水平与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的关系,据此得出制约我国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的突出因素在于科技水平不高,提出了未来一段时期提高我国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安徽省为例,利用C-D生产函数,对安徽省1985-2004年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得出科技进步是推动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这一结论,进而指出要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不能再以劳动力、耕地和农田水利设施等传统农业投入作为农业增收的主要源泉,而应该充分认识到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物质投入等现代农业投入对农业经济的增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最后就如何增加科技投入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孙海梅 《青海科技》2002,9(6):49-52
针对青海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农业科技进步的现状,提出了以科技进步促进青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4.
蒋永穆 《软科学》2000,14(1):11-13
一我国农业科技工作的战略目标是,以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为强大支柱,把传统农业转变到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为基础的现代持续农业上来,大幅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产品商品率,建立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到2000年,农业科学技术重要领域达到80年代初的世界先进水平,农业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到2020年,农业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根据我国国情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进步模式是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增加农业科技含量、实现农业科技工作战略目标的前提。日本经济学家早见雄次郎和美国经济学…  相似文献   

5.
在剖析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FDI影响农业科技进步的理论基础上,以我国13个省级行政区2000—2013年数据为例,同时运用OLS回归方法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FDI对农业科技进步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FDI是影响农业科技进步的关键因素,农业科研活动科研人员投入量、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结构、规模和效率)、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投入量和农业人力资本水平也都会影响农业科技进步;同时还发现:在不同的分位点下,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FDI对农业科技进步的影响是存在差异的,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FDI的变化对农业科技进步快的地区的影响要高于农业科技进步低的地区;农业科研活动科研人员投入量、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投入量对农业科技进步的影响不受分位点变化的影响,而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结构、规模和效率)、农业人力资本水平对农业科技进步的影响则受分位点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革命推动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科技进步也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以科技进步对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促进和负面影响的论述,为广大体育工作者合理利用科技的力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覃主明 《青海科技》2002,9(1):45-46
测算科技进步对我省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分额,有助于我们从总体上把握农业科技进步贡献潜力,对决策有重要参考价值,也是国际间和国内地区间进行比较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为了掌握“九五”青海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我们按农业部统一规定的方法进行测算。 一、农业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8.
在剖析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FDI影响农业科技进步的理论基础上,以我国13个省级单位2000-2013年数据为例,同时运用OLS回归方法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FDI对农业科技进步的影响。结果发现: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FDI是影响农业科技进步的关键因素,农业科研活动科研人员投入量、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结构、规模和效率)、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投入量和农业人力资本水平也都会影响农业科技进步。同时,还发现:在不同的分位点下,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FDI对农业科技进步的影响是存在差异的,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FDI的变化对农业科技进步快的省级单位的影响要高于农业科技进步低的省份;农业科研活动科研人员投入量、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投入量对农业科技进步的影响不受分位点变化的影响,而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结构、规模和效率)、农业人力资本水平对农业科技进步的影响则受分位点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周井娟 《今日科苑》2007,(22):162-163
技术进步是农业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文章采用C-D生产函数法和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对宁波市以及宁波市下辖各县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作了测算,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测算结果作了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运用索洛余值法测算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区域差异.研究表明,空间滞后模型更适合分析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区域差异;上海、北京、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较高,安徽、内蒙古、湖北、河南等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偏低.基于2020年我国各地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要达到60%以上的发展目标和五大发展理念,提出了提高各地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一带一路”沿线17个省(市)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民间投资、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沿线各省(市)农业科技进步率呈逐年增加趋势且沿海五省农业科技进步水平高于内陆地区。整体而言,民间投资有效促进了农业科技进步但并未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负向效应显著。分地区来看,西北六省和沿海五省的民间投资对农业科技进步的正向作用显著,而东北三省和西南三省影响效果甚微;东北三省和西北六省的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而西南三省和沿海五省负向效果显著;考虑到农业科技进步对民间投资的调节效应时,只有沿海五省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负向效应显著,其它地区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龙芬  李芳 《内江科技》2007,28(12):31-31,49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依靠科技进步可以加快体育运动的发展,实现我国体育的战略目标,本文通过对科技进步与体育发展关系的梳理,提出确立体育科技进步的目标与长期规划,整合现有科技资源,加强运用基础研究,以加快实现我国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依靠科技进步是实现农村第二步战略目标的一条必由之路和根本保证。我县1996年底实施“科教兴县”发展战略以来,经过几年农业资源综合开发,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保证,科技进步为依托,加快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和种植结构,加速形成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区域,乡镇企业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是世界各国的共同之举。我国农业科技发展与世界发展水平还有一段差距。从我国目前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制约因素以及农业科技发展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我国加快农业科技发展的必要性,提出加快农业科技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不同地区间农业科技进步水平和农业碳排放的差异非常明显;要全面研究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需要选择恰当的研究视角;基于多方面原因的限制,从省级行政单位视角来研究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碳排放影响的成果极为少见。为此,在剖析农业科技进步影响农业碳排放的理论基础上,本文设定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运用我国30个省级单位2000-2010年的数据,实证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前提下,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碳排放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农业科技水平越高,农业碳排放越少;农业科技进步水平越低,农业碳排放越多。文章最后就减少农业碳排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全国及地区科技进步基本状况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2003年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的第一部分,从科技经费投入、科技人员结构、科技产出与成果、技术市场、高新技术产业等5个方面对2002年全国科技进步基本状况进行了评估,并根据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将全国31个地区的科技进步总体水平划分成不同类别,概述了2002年我国科技进步的总体状况及其进展。  相似文献   

17.
农业产业化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兴旺发达的必由之路.本文主要分析科技进步在农业产业化中的综合作用问题.  相似文献   

18.
江南 《华夏星火》2011,(1):30-32
2010年8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平代表国务院向全国人大水委会报告粮食安全工作情况时曾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8%,比发达国家低20个百分点左右。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我国企业科技进步——尤其是那种迫切需要被企业立即转化为生产力的科技和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企业,必须用法律作保障。并对企业科技进步法制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企业科技进步在立法和法制建设方面,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刘芳 《中国科技信息》2006,(20):298-299,301
本文从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经济发展对科技进步的需求两个方面,深入分析了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并针对我国的实际进行简单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