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了争相讨论的话题,大量农村人口异地转移进入大中城市务工,这对城乡一体化建设和三农问题造成的种种弊端愈见明显,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无疑是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苏中义 《今日科苑》2007,(12):11-1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劳动力基数大,且供给不断增加,到2006年我国农村的劳动年龄人口已达到60012万人。而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由分散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过度;农业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的减少;乡镇企业劳动力吸纳程度的降低;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数量不断减少,致使农村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解决的、不可回避的一道难题。只有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才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3.
蒋政 《内江科技》2000,(2):17-18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是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增加农民货币收入的一个有效途径 第一、我市人多地少,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丰富。全市有农业人口349万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炜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4):135-135,376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劳动力的增长远远超过了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十分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应通过推进城市化进程,改革户籍制度,发展非农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来转变二元经济结构,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业的最大问题莫过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存在和移动是当前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是与二元经济结构密切相关的。近几年,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程度、规模、速度都呈下降趋势。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把人口数量优势变为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找出合理转移及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是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1.选择以大中城市作突破口,快速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由于小城市和小城镇难以实现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人…  相似文献   

6.
曹揆昕  邓寿安 《预测》1992,11(6):27-29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当前,尤其是今后困扰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的难题。安徽省作为一个农业比重较大的省份,农业剩余劳动力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尤为突出,这个矛盾处理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安徽省九十年代经济增长速度和发展基础。因此,对未来安徽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状况和转移进行定量分析,以便于我们能够正确制定经济、社会、人口发展战略,显得至关重要。 1 当前安徽省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规模估算农业劳动力规模与耕地的比例关系,是衡量劳动力不足、相适应或过剩的尺度。据调查,  相似文献   

7.
孙宁 《科教文汇》2014,(24):219-220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关系到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乎农民增收,社会稳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存在的原因,进一步提出了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关系到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乎农民增收,社会稳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存在的原因,进一步提出了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众多的农村劳动力滞留在农业内部是制约城乡经济成长的一个主要因素,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是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为一元结构最主要的深层约束。采取多元化转吸纳策略,加快农业人口非农化和城市化的水平,提高农外转移的稳定程度和集聚程度。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乡经济发育的主体。当前我国西部地区农村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它是关系到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同时它也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从分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入手,并对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进行了研究,从而提出了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一些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1.
彭信芳 《软科学》1998,(4):30-31,34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到本世纪末能不能再增加500亿公斤粮食,上一个新台阶,农村小康能不能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影响着我国农业和社会发展,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原因及转移...  相似文献   

12.
农业是我国第一产业,农村在全国占有面积非常大,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但是受到各种条件的影响,这些剩余劳动力根本无法得到转移,农村劳动力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这给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针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矛盾进行阐述,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南阳市是河南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省辖农业大市,该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存量巨大,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一直呈现较大规模,为了更好的体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的程度,本文通过构建贡献测算模型,来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南阳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多、农业人口比例高、农业在业劳动力隐性过剩,形成了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群体。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一个关系农业、农村、农民的大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能否缓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否稳定推进、农业现代化能否顺利实现的全局性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我区围绕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制订并实施县域经济发展规划,收到了一些实际效果。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出现的剩余劳动力,首先向第一产业转移,而农业本身也要靠工业来武装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农村一些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农民增收缓慢,甚至下降的问题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6.
论新形势下我国农村劳动力全面就业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经济结构进行根本性转换的过程中,为解决农村劳动力失业加剧的问题,应借鉴国际经验,根据中国经济成长的规律性,采取常规农业结构中农业冗员就业拓展,现代农业结构中过剩劳动力消化,经济结构转型中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三阶递进”模式,实现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全面就业。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人口大国,又有近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任务非常艰巨.2004年.我国农村有2.5亿富余劳动力,每年仍然在以一定的数量在递增.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劳动技能,严重影响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难以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由于农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加世贸组织后农贸市场的开放,将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缺乏转岗就业技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难度越来越大.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素质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劳动力过剩问题也随之产生。如何为大批剩余劳动力寻找新的出路?本文以云南禄劝县为例,对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谈几点粗浅看法。一、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关问题分析禄劝县地处滇中高原北部,有耕地39.07万亩;1986年全县总人口40.27万人,其中农业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是未来一段时期黑龙江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因为其不仅关系到全省经济的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所以,应尽快采用控制人口增长、实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等措施来尽量消除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20.
刘晓丽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9X):109-109,125
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是未来一段时期黑龙江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因为其不仅关系到全省经济的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所以,应尽快采用控制人口增长、实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等措施来尽量消除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