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炜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4):135-135,376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劳动力的增长远远超过了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十分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应通过推进城市化进程,改革户籍制度,发展非农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来转变二元经济结构,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2.
严中  贾芳 《内江科技》2009,30(5):4-4
近年来,资阳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大批的农民从农业中转移出来。但由于农村劳动力受本身素质、社会保障、经济制约等方面的影响,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程缓慢。为了促进资阳市经济的增长,必须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本文对资阳市的剩余劳动力进行了客观的分析,积极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加入WTO后,中国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日显突出,如何合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转移,成为理论界研究和讨论的一个热门课题。从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入手,阐明其产生转移的动力机制,进一步简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程及其对城市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最后分析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障碍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配套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加入WTO后,中国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日显突出,如何合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转移,成为理论界研究和讨论的一个热门课题。从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入手,阐明其产生转移的动力机制,进一步简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程及其对城市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最后分析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障碍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配套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农业是我国第一产业,农村在全国占有面积非常大,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但是受到各种条件的影响,这些剩余劳动力根本无法得到转移,农村劳动力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这给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针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矛盾进行阐述,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论述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成人教育,对提高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作用和意义,同时提出了通过农村成人教育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与技能提高的创新措施.  相似文献   

7.
劳动力是重要的生产要素资源,充足的劳动力是保证社会化大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但是过多的劳动力沉淀在农村,不仅是对劳动力资源的浪费,而且还会阻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影响农业的规模经营、现代化进程和非农产业的发展.本文利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从内部和外部阐述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原因的基础上,对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趋势和流向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劳动力是重要的生产要素资源,充足的劳动力是保证社会化大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但是过多的劳动力沉淀在农村,不仅是对劳动力资源的浪费,而且还会阻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影响农业的规模经营、现代化进程和非农产业的发展。本文利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从内部和外部阐述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原因的基础上,对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趋势和流向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数理统计、回归模型等分析方法,在对1800多个农户调查的基础上,从微观角度看,分析了山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选择的状况及影响因素,并得出了如下研究结论: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使农村异地就业劳动力供给减少是客观经济现象。劳动者的家庭身份是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把农村劳动力从家庭的羁绊中解放出来是增加农村异地就业劳动力供给不可忽视的问题。通过发展农村要素市场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异地就业是大有文章可做的。通过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入城市生活的期望值对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异地就业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文章就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界定提出了独自的看法,对本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影响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障碍因子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文化创新与劳动力资源综合开发、营造国民待遇新制度体系、实施就业经济工程、国际劳务市场一体化、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创新金融支持系统等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宏观战略与行动方案,为各级政府及部门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赵德昭  许和连 《科学学研究》2012,30(9):1342-1353
用FDI产业梯度转移和农业技术进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已是当前加快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系统构建了包含FDI、农业技术进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内的"合力模型"的理论分析框架,采用1996-2009年中国28个省级单位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全国层面的研究表明,FDI形成的"拉力"和农业技术进步形成的"推力"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分地区层面的研究表明,东部地区FDI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拉力"要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但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推力"要明显低于中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东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2.
曹揆昕  邓寿安 《预测》1992,11(6):27-29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当前,尤其是今后困扰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的难题。安徽省作为一个农业比重较大的省份,农业剩余劳动力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尤为突出,这个矛盾处理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安徽省九十年代经济增长速度和发展基础。因此,对未来安徽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状况和转移进行定量分析,以便于我们能够正确制定经济、社会、人口发展战略,显得至关重要。 1 当前安徽省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规模估算农业劳动力规模与耕地的比例关系,是衡量劳动力不足、相适应或过剩的尺度。据调查,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战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入WTO后,由于贸易自由化的影响,中国农产品直接面对国际市场,竞争力下降,形成对农业劳动力的挤出效应,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剩余。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基础上,提出剩余劳动力产生和转移的“推”“拉”效应,分析加入WTO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特点,指出转移的途径一是要拓展就业领域,二是拓展就业空间。最后讨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农村工业化战略中云南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工业化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本文通过对云南农村工业化相关因素的分析研究,得出了云南农村工业化仍然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客观现实,从而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为此珏须通过发展特色经济、城乡工业互动和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等方式来提升云南农村工业化的水平,解决当前云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突出矛盾。  相似文献   

15.
外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析——以浙江绍兴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芳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10):125-126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以绍兴市外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绍兴地区转移为例,分析跨地区转移的基本现状及社会经济因素,从经济学分析外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绍兴转移的存在问题和主要制约因素,提出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地区有序流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金崇芳 《资源科学》2012,34(7):1369-1374
从资源经济学角度来看, 人力资源的质量, 即人力资本, 是影响劳动力效率的重要因素。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之一, 为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本文采取耕地劳动比例法对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进行了估算, 并对陕西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力资本质量现状进行了简单地实证研究。分析显示, 陕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人力资本方面目前主要存在如下问题:①陕西地区存在着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且总体数量呈增长趋势;②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力资本质量较低;③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力资本结构明显不尽合理。因此, 改变陕西乃至全国经济过去多年形成的城乡发展不均衡局面, 全面提高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力资本的教育投资, 既是体现社会公平、和谐发展的一项主要内容, 同时更是实现陕西及全国未来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大策。促进陕西经济的发展必须从加强农村教育入手, 积极通过公共政策有效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健康水平、受教育程度及劳动技能, 充分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社会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17.
赵路 《未来与发展》2012,35(7):95-98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较大,面对经济结构转型下的巨大就业压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愈加突出。国外研究者从多角度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途径以及各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践。针对我国国情,国内学者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制约因素、制度缺陷等方面展开了研究。新时期,我国必须顺应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发展的规律,从宏观和微观层面进行科学的统筹规划,加速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相似文献   

18.
浅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山东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文章结合山东省省情。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选择城乡同时吸纳的模式,注重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进行户籍制度改革以及提高农民素质应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选  相似文献   

19.
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劳动力转移是解决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目前,地域广阔的新疆存在着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已成为新世纪新疆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一大障碍。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既是新疆发展经济的优势,同时又是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运用劳动-耕地比例法估算了从1978年到2008年的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并且预测了剩余劳动力数量的变化趋势,文章指出,强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的根本出路,而加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应建立合理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