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保障制度能有效地改善和调节当前社会的稳定性与和谐性。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仍较落后,城市和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差异较大,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村人口的实际帮助十分有限。政府应尽快推进农村医疗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覆盖面窄、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不完善、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等不足.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支撑,健全农村社会保障的内容,推进农村社会保障相关法律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3.
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始终是我国政府关心的大事,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我国经济的实际状况,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始终没有完善起来,为完善农村保障体系,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资金的供应,管理上,以及加快农村城市化建设等方面都需要多管齐下,最终改善农民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始终是我国政府关心的大事,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我国经济的实际状况,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始终没有完善起来,为完善农村保障体系,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资金的供应,管理上,以及加快农村城市化建设等方面都需要多管齐下,最终改善农民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形成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农民工外出务工,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地区发展,也为城市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有利于缩小城乡经济差距,对促进城市农村共同和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农民工的养老保险问题仍然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一个亟需破解的难题,文章基于我国农民工养老现状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浅析目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桂贤 《科教文汇》2009,(11):211-212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失去了土地,就等于失去了生活的基本来源。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民问题就是土地问题,因此,保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做好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就成了各级政府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我国农民失地情况不容乐观,而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又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区不平衡,二是没有一套完整的保障制度。当然问题存在的原因有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政策执行上有偏差、现行征地制度存在弊端、农村集体土地制度产权不清等。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需要新的立法和政策,既要满足城市住房和非农业用地的合理需求,又要给农民公平的补偿、妥善的安置。本文从我国失地总体情况、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予以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杨枫 《科技创业月刊》2011,24(16):83-8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农村生活水平也相应的有所提高。政府为保障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建立了一整套完备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而保证人民的生活。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局限,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并没有得到完善的实施,仍有无数贫苦农民生活得不尽如人意。笔者针对这一社会问题展开分析,为能真正贯彻和落实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的全面开展寻求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体制方面、立法方面、思想观念方面的原因,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各个方面都还很不完善.这就使得农民的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农民的现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衣原因是中国二元的社会结构.因此.我国需要根据现实情况从立法、体制以及思想观念等方面来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并且从体制上逐步摆脱二元的社会结构.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体化,最终使广大农民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社会组织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陆明远 《学会》2009,(6):3-8,31
中国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变迁为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准备了必要的制度支持。中国城市功能的特殊性、政府在进行城市社会保障和提供社会服务上的缺陷等对社会组织在城市的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同时,中国社会组织基于自身的特点,有能力参与城市社会保障,能够有效地弥补政府在提供社会服务,进行城市社会保障中的不足。在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理顺政府、社区等相关城市社会保障主体与社会组织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制度的形式加以保持。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制度缺陷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聃 《科技创业月刊》2009,22(8):112-113
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是支持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重要经济基础,也是发展好"三农"的重要前提.目前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资金制度虽然初具规模,但仍然在资金的筹集、运行、管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只有在政府和农民这两者之间进行互动性的改进,才能真正发挥社会保障资金应有的作用,让农民受惠,使国家减压,从而促进"三农"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经济角度阐述了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不仅有利于城市的稳定发展和农村的集约化经营,而且对国家的社会保障事业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宏伟  金丽馥 《软科学》2002,16(4):35-40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主要包括农村社会救济、农村社会保险和农村社会福利。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一方面保障了农民的基本生存条件,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但同时也存在相应的问题,在新形势下面临着农村人口城市化老龄化的冲击、家庭结构变化的冲击、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拉大的冲击以及加入世贸组织所带来的冲击。因此,必须增强农民的社会保障意识,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社会保障与家庭保障相结合,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的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3.
《软科学》2015,(6)
基于1998~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PSTR模型研究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整体水平及其个体保障项目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门槛效应和区域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1)农村社会保障整体水平、政府财政救济和新农合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都是非线性的,存在显著的门槛特征。其中,农村社会保障能显著促进居民消费增长,并且在人均水平高于499.080元的地区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更强;政府财政救济项目和新农合保障项目只有在分别跨越门槛值109.489元、323.389元之后,才能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显著的促进和拉动作用。(2)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政府财政救济对居民消费的激励效应相对明显,而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新农合、农村整体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的激励效应相对明显。  相似文献   

14.
杨杰 《科技风》2013,(12):261
本文从社会保障的重要性谈起,解读了农民生存现状,谈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背景,分析了其中的几个细节,阐述了必须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关于农村社会保障的文字论述车载斗量,汗牛充栋,本文无意与同仁竞异,也不欲勉强相同,所谓横看成岭,侧看成峰,每人所见皆是庐山真实之面目。一管之窥,私人浅见,率尔操觚,商榷同仁,祷盼匡误扶正。  相似文献   

15.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限于城镇地区,尽管从1991年开始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地区进行商业性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试点,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地区仍是一个空白.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需要,如何打破城乡就业壁垒,建立统一开放、公平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成为我国社会保障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解决三农问题是关键。破解三农问题,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是一个我们不能够绕开的话题。本文试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作一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城乡差距持续扩大的背景下,从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深入研究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具有紧迫性。本文着手分析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面临的问题,并借鉴国际社会政策领域的新理念,结合我国农村实际,提出农村社会风险管理策略框架。  相似文献   

19.
我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解决三农问题是关键。破解三农问题,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是一个我们不能够绕开的话题。试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作一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20.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目前正在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限于城镇地区,我国农村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不同地区农村集体及农民个人的经济能力差别较大,要建立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及问题,本文在思考后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