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旨在揭示大数据研究中国家和机构间的合作模式和网络结构,发现主要参与国家和机构的主导地位,并利用科学地图来可视化这些合作特征.在了解大数据领域全球论文产出概况的基础上,应用网络特征指标分析大数据研究合作网络的结构特征及演化规律、主要国家与机构在合作网络中的地位及其作用,并通过VOSviewer软件以科学叠加图(overlay map)的形式对结果进行可视化.研究发现:全球大数据研究以国内合作尤其是机构内合作为主,国家和机构间合作的比重较低,随着时间推移,国际合作网络规模不断扩大,并逐渐向多元主导模式转变;中国、美国和英国在国际合作网络中占据核心地位、发挥桥梁作用;中国作者在国际合作网络中的主导性较高,中国科学院、德克萨斯大学和清华大学是最为活跃的参与机构.  相似文献   

2.
以Science Direct为数据来源,以镁合金产业国际合作为案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通过将合作数据分割为若干个"静态瞬间",获得2001到2010年间各年份镁合金产业国际合作网络图。对比合作网络的网络特征参数获得演化特征,2001—2010年间,国际合作网络呈现密集、不均匀的趋势,2004年以后,国际合作网络形成了核心-边缘结构,网络节点实质性增长,国际合作网络密集化,平均路径长度缩短;对优先连接机制和地理邻近性连接机制进行回归分析,基于国际合作的二分变量特征,运用Logit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优先连接机制和地理临近性连接机制均作用于合作网络的形成,但是,优先连接机制的作用显著大于地理临近性机制,优先连接机制是核心-边缘结构形成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创新合作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议题。本文以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40个主要国家2011-2015年的专利国际合作数据为分析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中国在国际创新合作网络中的地位和角色。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在国际创新合作网络中的地位稳步提升,已经居于网络的核心地位,并且处于结构洞的位置,但在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创新合作的开展方面仍然会受到来自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限制;在全球范围内,中国与欧美日创新合作的联系程度要明显高于其他国家或地区,说明“欧美日”三角框架是中国全球创新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全球创新资源的布局也偏向于这三个区域。  相似文献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我国支持基础研究国际合作的重要渠道,新时期应在国际科技合作中发挥引领作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形成了“科学研究—人员交流—人才培养”的国际合作总体布局,合作总体布局不断完善,合作深度广度不断拓展,合作模式不断优化。新形势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要适应全球化趋势和科研范式转变,构建全球化创新网络,拓展国际发展空间,以及应对全球挑战和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因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模式与管理方式亟待创新。世界主要科技强国科学基金都建立了多层次、多样化的国际合作资助体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系统优化、全面升级、梯次推进,加强顶层设计和能力建设,加强重大任务和平台资助布局,拓展国际合作渠道,实施精细化国际科技合作战略。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科技一体化的大环境下,国际科技合作在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通过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加强人才和学术交流,将对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提高科技核心竞争力形成巨大推动作用。本文从高校国际科技合作组织管理角度出发,分析了目前科研人员参与度不高、合作渠道单一、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并提出建立国际科技合作培育基金、拓宽合作渠道、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协同联动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朱桂龙  李兴耀  杨小婉 《科学学研究》2020,38(10):1879-1887
全球创新网络发展中,国际人才是组织知识创新的关键要素,向内重塑组织知识结构,向外提升组织知识创新影响力。本文以人工智能为例,基于USPTO和WOS数据库,分析国际人才对组织知识创造的影响,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刻画科学合作网络与专利合作网络特征,并进一步研究国际人才对组织在知识网络中位势的影响。研究结论显示,国际人才对组织实现科学新知识创造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对组织在知识创新网络的位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从科学和技术合作网络视角验证了国际人才在新知识创造中的重要作用,并打开了国际人才影响创新组织在知识网络位势的黑箱,这对于我国构建全球创新网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米兰  黄鲁成  苗红  吴菲菲 《科研管理》2021,42(10):28-39
为挖掘国际养老新兴技术合作网络的结构拓扑特征、合作模式演化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复杂网络多尺度理论,构建了养老新兴技术合作网络自宏观、中观到微观的多尺度分析方法,包括复杂网络全局分析、合作模式演化分析及演化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宏观层面国际养老科技新兴技术合作网络演化呈现明显的阶段特征和复杂网络特征,随着时间推移,网络规模不断增大,连通性增强,但不同阶段合作网络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中观层面合作网络核心由初期的个人逐渐过渡到产学研主体,低广度-低深度型合作模式的绝对主导位置日益削弱,高广度-高深度型模式迅速提升,不同类型主体间合作模式呈现出不同的演化路径,整体合作深度、广度在持续加深;微观层面合作演化影响因素中,技术创新能力始终无显著影响,而地理邻近性有显著促进作用;技术合作主体类型、合作广度、技术相似性的促进作用逐渐削弱,技术互补性的抑制作用不断增强。最后,结合研究结论,对我国积极参与全球养老科技合作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67852篇科技文献作为数据样本,并以论文通信作者作为主导者,构建国际科研合作主导网络。在此基础上,借助指数随机图模型,综合考虑网络的内生机制与外生机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在网络内生机制层面,互惠效应与传递效应正向影响国际科研合作主导关系的建立;在网络外生属性层面,国家科研实力与收入水平正向影响国际科研合作主导关系的建立,地理邻近性及语言邻近性对科研合作主导关系无影响作用。研究结论可对全面理解国际科研合作的演化进程提供借鉴,对深刻理解国际科研合作的形成机理进行有益补充,也可为科研人员寻求合作伙伴、顺利开展国际合作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在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全球创新格局不断变化的背景下,拓展全球科技创新合作伙伴、建立更为广泛和紧密的全球科技创新合作网络,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方法/过程】本文基于科技论文构建主题词共现矩阵,筛选二阶共现主题词对作为潜在国际科技合作主题对,通过定义主题对的国际合作潜力指数以及主题路径的国际科技合作路径强度指数,判定主题对的国际合作潜力并寻找有效的主题合作路径。【结果/结论】以中俄人工智能领域的SCI论文和CPCI-S论文为分析对象,通过对该领域潜在国际科技合作主题的识别和分析,证实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创新/局限】本文提出一种识别潜在国际科技合作主题的方法,并利用中俄两国论文进行实证研究,但未考虑不同国家研究产出规模差异,未对关键词进行语义分析,需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邬爱其 《科研管理》2008,29(1):87-96
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加深,使得我国地方产业集群日益嵌入全球价值链,集群企业必须创新本地网络和全球网络,以防范本地网络的锁定效应和整合利用两种网络的技术资源。通过对浙江省5个典型产业集群的企业问卷调查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全球化背景下集群企业的国内外技术合作在技术来源、合作对象、合作领域三大方面发生了深刻的演变,开展高层次的国际技术合作将成为我国集群企业持续成长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计量学国际合作网络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采用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的科学引文数据库(SCI-E)中的论文数据,运用信息可视化技术等新兴科学计量学方法,对1978年至2007年中国科学计量学家在Scientometrics上发表的全部论文进行分析,绘制出中国科学计量学科学合作网络知识图谱。图谱显示1996年之后,中国科学计量学界形成了以梁立明为核心的、稳定的国际科学合作网络。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复杂网络多尺度的科研合作模式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亮  罗天  曹吉鸣 《科研管理》2019,40(1):191-198
运用网络科学理论解析科研合作网络的结构特征,借以阐明科研主体的合作模式和行为机制,是当前科研合作关系研究的重要方向。基于复杂网络多尺度理论,研究构建了科研合作模式自宏观、中观到微观的多尺度分析方法,包括全局、模块和模体基本概念、一般方法及科研涵义;进而运用于实际复杂网络领域科学家合作网络中,有效揭示了不同尺度的合作模式和行为机制。研究提供了科研合作系统模式监测、分析和管理的层次化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依据2005年的有关统计资料,对中国大陆31个省区自然资本、人力资本和经济资本进行了存量核算,并借用重力模型和二维组合矩阵方法,分析了三者之间的空间错位。结果发现:(1)我国自然资本与经济资本的空间错位较为复杂;(2)人力资本与经济资本在等级分类表上具有某种正相关性;(3)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存在明显的空间错位。对认识我国社会资本的地域分布格局,并从宏观上指导生产的合理布局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模体的科学家合作网络基元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缪莉莉  韩传峰  刘亮  曹吉鸣 《科学学研究》2012,30(10):1468-1475
基于复杂网络构建科学家合作网络并分析其全局结构特征,是理解科学家间合作机制的重要手段和研究热点。实际上,辨识其局部结构可以进一步增进对合作机制的理解。基于复杂网络局部结构研究的前沿理念和方法——模体,构建并辨析若干大型科学家合作网络的基元特征:模体特性、子图浓度以及子图自下而上的组合机制。研究表明不同领域科学家合作网络的模体与反模体形式具有共性特征,网络的子图相对浓度则因不同领域科学家之间合作强度及网络发展程度差异而具有不同的分布特征。此外,科学家合作网络具有相似的自下而上构建机制。研究提供了基于模体的科学家合作网络结构辨识方法。  相似文献   

15.
韩涛  谭晓 《科学学研究》2013,31(8):1136-1140
 科技资源全球化流动与配置的趋势日益明显,而科学研究国际合作有助于提升国家在全球范围掌控、调配科技资源的能力。基于SCI国际合著论文数据,综合应用文献计量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国际合作整体发展态势、学科领域国际合作倾向、优势和弱势学科国际合作地位差异、高质量成果国际合作依存性等四个角度分析中国2000年至2010年的国际合作特征。结果表明,中国积极、广泛地开展了国际合作研究,中国科研人员国际合作的主导地位也在不断加强。然而,中国的学科领域国际合作呈现出合作率与合作地位的奇异性,而且中国的高质量工作具有较高的国际依存性。  相似文献   

16.
缪亚军  李峰  戚巍 《科学学研究》2013,31(8):1141-1151
 本文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首批“985工程”高校H-index论文中的国际合作论文为样本,从合作论文数量、合作国家、通讯国家及第一国家等方面考察了国际合作的时间与国别特征,主要有如下发现:(1)“211工程”与“985工程”不但极大地促进了国际合作产出,而且改善了国际合作国家结构;(2)国际合作率与国际合作产出均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但两者不一致的表现表明依赖国际合作模式提升论文卓越性的发展方式进入瓶颈期;(3)合作国家符合“80/20”原则,且主要合作国家由G7国家、金砖国家及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三个集团构成;(4)中国对其卓越学术合作产出的控制能力与主导能力亟待加强;(5)在中国各阶段合作网络中,美国是唯一一个有能力在各个阶段充当经纪人角色的国家,且对其他参与国的控制能力与中国相当。文末对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可能的改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张亚峰  李成龙  肖利 《科研管理》2021,42(5):133-142
国际科技合作是促进国内技术创新的重要路径,而国际专利合作申请是国 际科技合作的重要体现。本文选择瑞典的优势产业技术领域,基于 1988年至2017 年瑞典、中国申请及合作申请的 PCT 专利和 EPO 专利,对专利申请及合作趋势 进行分析。剖析了我国企业与瑞典在专利技术创新方面的差距及在专利合作中存 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开展对瑞典科技与经济合作提供参考。尤其是 在中美经贸关系紧张背景下,探讨与关键性小国的合作对我国深化对外科技合作 战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Different approaches have been used to analyse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in science but none can fully explain its rapid growth. Using international co-authorships, we test the hypothesis that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is a self-organising network. Applying tools from network analysis, the paper shows that the growth of international co-authorships can be explained based on the organising principle of preferential attachment, although the attachment mechanism deviates from an ideal power-law. Several explanations for the deviation are explored, including that of the influence of institutional constraints on the mechanism of self-organisation.  相似文献   

19.
赵德成 《科教文汇》2011,(36):74-75
地图是地理学的重要特征,学生掌握分析、应用地图的技巧和方法,是学好地理学科的关键。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善用、巧用地图讲解重难点知识,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教学内容,也可以培养学生读懂地图、分析地图、应用地图的能力,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地理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