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技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资源,是科技企业的灵魂所在,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技术获取方式在企业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选择何种获取方式会受到企业规模、生命周期、地域等因素的制约,进而对研发投入绩效产生影响。文中联系资源基础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以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深入考察技术获取方式对企业绩效的调节机制。通过收集证监会两个行业共236家企业2012—2016年度的年报数据和问卷调研数据,设计技术自主化程度指标来定量界定不同技术获取方式,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的方法。结果表明: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增加研发投入有利于提高企业绩效;技术获取方式起到调节作用,会影响到研发投入的产出效率。因此,从提高企业要素生产率的角度而言,科技企业应当重视技术获取方式的选择对研发投入绩效的影响,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选择匹配性的技术获取方式类型。  相似文献   

2.
黄建军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12):137-140
本文以优化竞争优势为目标,为企业建立了一个技术战略选择的基本框架。结论是,以成本优势为目标的企业。应该选择引进、模仿技术战略;而以差异性优势为目标的企业,最好是选择自主研发技术战略。最后,以广东格兰仕为例,对企业技术战略与竞争优势的整合加以进一步地说明。  相似文献   

3.
合作创新的伙伴选择:一个综合评价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选择合适的创新伙伴是许多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文章从刨新伙伴初选、评价指标确立、评价信息荻取、评价方法选择等几个方面提出一个尝试性的综合评价体系,以此来评价创新伙伴的选择,可给我国企业从事相关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臧树伟  李平 《科学学研究》2016,34(1):122-131
后发企业选择以何种方式、何种时机进入市场将在很大程度决定着其市场进入的成败以及能否更好地实施后续追赶计划,作为当前创新领域和战略领域研究的前沿和热点,破坏性创新为后发企业的市场进入战略选择提供了一条新路径。本文以破坏性创新理论为基础,借助小米公司在智能手机市场的成功案例对"后发企业市场进入时机选择"这一问题进行探索性研究,研究发现:在市场时机选择方面,庞大的市场需求以及层级分明的市场竞争是后发企业能够成功进入市场的前提条件;在技术时机选择方面,成熟的技术、较低的技术获取成本和技术获取难度对于后发企业的市场进入起着重要作用;在产业时机选择方面,新型产业价值链的形成以及成熟的产业环境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后发企业市场进入的成败;在政策时机选择方面,产业政策扶持和融资政策扶持则为后发企业的市场进入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运用技术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了联盟企业如何通过技术跳跃来获取持续竞争优势,这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其次,从核心竞争力理论出发,对联盟企业选择率先创新战略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这一命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技术创新不仅能使联盟企业获取持久的竞争优势,而且还能赢得超额利润,从而达到实现联盟企业生存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以国际市场营销理论和企业战略理论为基础,对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市场选择时应当考虑的因素和方法、企业战略选择等问题的理论进行了探讨。在综合以上理论的基础上,考虑解决具体问题的需要,建立了国际市场拓展战略选择模型,并研究了模型的3种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7.
企业的技术发展:战略与行为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的技术战略必须通过企业的技术行为表现出来,而依据企业的外部环境要素分析来确定行为导向对技术战略的成功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应将技术行为导向和技术战略乃至企业战略进行有效整合,以获取技术发展的长期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8.
技术获取方式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技术获取方式是企业技术战略的重要组分,对企业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以陕西省的178家企业为研究对象,结合陕西省企业发展和所处技术环境的实际情况,针对外部技术获取模式和内部技术获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提出了假设,并对内部技术获取在外部技术获取和企业绩效的关系上扮演的是调节作用还是中介作用做了检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外部技术获取还是内部技术获取都对于企业绩效有较显著的正面影响;内部技术获取对于外部技术获取和企业绩效间的关系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但存在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企业成长的技术战略选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省贵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5):67-69,73
本文在介绍技术战略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技术对企业成长的影响,提出技术通过对企业投入要素产生作用,进而对产业结构、制度环境产生影响,由此拓展了企业的成长空间和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文章还对基于企业成长的技术战略选择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企业管理界,多元化经营作为企业经营战略的一种选择,从它诞生那一天开始,就引发了诸多争论。我国企业尤其是已具备相当规模的大企业,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选择上,较多地采用了多元化经营的扩张战略,甚至于已发展成为我国大企业的主流扩张方式。实践结果表明,由于缺乏理想的经营思路,多元化已经成为一些企业未来增长的隐患。因此,试图通过重新认识多元化经营理念,探讨多元化经营与战略选择的内在规律性。  相似文献   

11.
技术差距优势是外商在华企业专属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外商实现在华投资发展的前提基础。基于这一认识,从转移技术结构、转移技术价值和企业特征三个维度,建立了外商在华投资技术转移价值分析框架,并通过对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的调查,依据框架实证分析了外商在华直接投资转移技术价值以及与企业特征的变动关系。  相似文献   

12.
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综合模糊评价及其应用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单红梅 《科研管理》2002,23(6):120-124
章针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构建出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应用模糊数学中综合判断方法,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进行整体的分析和综合评判,并运用“最大隶速度”原则,评价出企业技术绩效的优劣。  相似文献   

13.
 企业的技术溢出通常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从滞后性的角度,探讨了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问题。通过行业面板数据模型,就跨国公司技术溢出对我国企业专利产出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效应会在不同的时间阶段呈现不同的特点,其中跨国公司的技术示范效应是一个逐渐递减的过程,而竞争效应则是一个先增后减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谢荷锋 《预测》2001,20(5):64-66,78
企业技术行为的基本激励来源于参与技术剩余的市场分配。本文首先讨论了在不同的市场结构条件下技术导入所产生的技术剩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在技术导入成本信息不完全的条件下,企业间技术导入博弈均衡及各种可能的相关后果。  相似文献   

15.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基于CTI的技术转移成功经验评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基于技术竞争情报(CTI)的技术转移这一全新的视角,本文考察了美国、日本、韩国、芬兰和德国的潜在成功经验。认为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进行产业革命、创新发展中与有效实施基于CTI的技术转移手段和方法是分不开的,并提出了我国在提升企业竞争力、引导产业升级和促进区域创新发展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信息能力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信息能力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种技能,它的提高有助于企业获取竞争优势。本文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来探讨企业信息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并提出了几点培育企业信息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张军  吴贵生 《科学学研究》2005,23(5):635-640
技术规则经营是21世纪企业成长战略的最新发展动态,其核心内容是技术创新、标准拟制和市场“锁定”。企业技术规则经营的典型策略通常包括“赢家通吃市场”、合作与兼并、发起标准战。针对美国著名企业或企业集群(联盟)的具体策略,提出了构建中国企业技术规则经营战略的系统建议。  相似文献   

18.
企业技术能力与技术管理能力的耦合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企业技术能力和技术管理能力的耦合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运用协同学理论构建了技术能力和技术管理能力的耦合度模型,具体包括功效函数、耦合度函数、耦合度指标体系和耦合协调度函数.最后,运用该模型对G集团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G集团的技术能力和技术管理能力处于中度耦合、中度协调耦合状态.  相似文献   

19.
赖红波  丁伟  程建新 《科研管理》2013,34(11):124-130
在本土企业升级行为与升级路径遇到“瓶颈”的背景下,本研究提出了网络关系升级的概念,构建了基于网络关系为调节变量的企业产品、技术和品牌升级行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模型;同时,针对200多家企业搜集了186份有效问卷,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关系在企业产品、技术和品牌升级与企业绩效关系中发挥调节效应,即网络关系升级能增强企业的产品、技术和品牌升级行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技术型企业从两个途径获得技术创新知识,一是通过企业内部过程进行知识的积累和创造;二是通过企业外部过程,与市场进行知识交换、建立技术战略联盟分享和传递知识。技术战略联盟间在知识转移过程中获得经济收益,但同时联盟企业之间的独立性、知识的特殊性不得不让企业考虑知识产权的自我保护问题。本研究通过文献讨论、问卷开发与调查和统计建模过程,结果发现:技术战略联盟之间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竞合"关系,无论企业与竞争对手还是与非营利性组织形成技术战略联盟,知识转移和交换均可以使企业提升创新绩效。并且,企业在与技术战略联盟进行合作过程中,可以采用技术成果的法律保护、竞争性保护措施以及在企业内进行知识产权管理实践,维护企业的核心能力,促进企业的创新效果。这种技术成果的保护过程在企业与竞争市场形成技术战略联盟的知识转移过程中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