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回顾国内科技期刊研究领域的高被引文献,了解该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以提升其学术影响力并推动中国科技期刊能力建设。【方法】借助CiteSpace可视化应用软件对中国知网中以“科技期刊”为关键词的高被引文献的发表时间、期刊来源、作者和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国内科技期刊研究的高被引文献主要集中在2005—2007年和2011—2014年两个时间段,《编辑学报》与《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是主要刊载期刊,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等为主要研究机构,研究者主要关注期刊编辑、变革与转型、影响力提升与评价体系等议题。【结论】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以实践为主要导向,重点探寻期刊的影响力提升和发展路径。未来研究应加强学术合作和理论探索,以问题意识为驱动,持续关注技术对科技期刊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和总结全媒体时代提升科技期刊品牌影响力策略。【方法】 以优秀的科技期刊为例,结合理论探索,分析全媒体时代如何提升科技期刊的品牌影响力。【结果】全媒体时代,期刊可通过内容提升、借助大众媒体、微信公众号以及组织专业特点鲜明的特色文化活动等措施,提升品牌影响力。【结论】中国科技期刊应根据自身条件,学习精品科技期刊的品牌意识及建设方法,培养期刊的品牌价值,提升期刊品牌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我国科技期刊引证指标数据库的对比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更好地了解我国科技期刊相关引证指标数据库的情况。【方法】对科技期刊引证指标数据库(CSCD-JCR)、《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CJCR)、万方数据的期刊统计分析与评价、维普资讯的中文科技期刊评价报告、中国知网的个刊影响力统计分析数据库这5个科技期刊引证指标数据库进行对比分析,详细分析比较了其引证指标组成及用于评价科技期刊的功能。【结果】由于统计数据源不同,各引证指标数据库的引证指标数据差距较大。【结论】用综合评价指标对期刊排名较单一指标排名能更准确反映期刊的学术水平和行业影响力;基于大型数据库的引证指标能更准确、全面地反映期刊被引用和传播情况,但基于源期刊的CSCD-JCR和CJCR引证指标更具有代表性,能更准确反映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学科地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Scopus数据库新推出的期刊评价指标CiteScore评价江苏省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方法】 对比研究被Scopus数据库收录的江苏省科技期刊2016年和2011年CiteScore、CiteScore百分位数、CiteScore排名的变化,具体分析其中SCI和EI收录期刊的指标变化及“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对江苏省科技期刊发展的促进作用。【结果】 江苏省被Scopus收录的科技期刊种数维持稳定,SCI和EI收录期刊指标占优势地位,“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在此过程中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结论】 建议江苏省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依托学科优势创办更多优质的专业期刊,以期在数量和质量上共同提升江苏省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寻建设国际一流科技期刊的策略和有效办法,为提高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供借鉴。【方法】 以《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英文版)建设为例,从办刊特色、学术质量、出版人才队伍、高水平编委会和审稿专家队伍、期刊评价指标、期刊资源集约化建设、创新、国际合作出版、新媒体业务、学术道德规范十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 采用上述方法,《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英文版)已成为国内材料科学与冶金工程领域的精品科技期刊,在国际材料科学与冶金工程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结论】 当前国内期刊可从上述十个方面考虑,大力提升国内科技期刊品牌形象,有目的、有步骤地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科技期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文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途径。【方法】 利用中国知网及Excel统计分析功能,以石油天然气工程类科技期刊为例,分析该领域综合排名前列的期刊近十年高被引论文特征,结合期刊发展动态探索中文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途径。【结果】 高被引论文数量逐年增长,热点内容论文较短时间内易达到高被引;拥有核心学术力量的研究机构发表的论文、重点基金项目资助的论文被关注度、引用率普遍较高;学术大师与知名专家不仅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被引用率较高,合作者论文被关注度也较高;作者的高被引论文数量与发文数量关系不大,但与研究选题直接有关;热点、重点领域的引文贡献突出。【结论】 提升科技期刊影响力,应以内容建设为核心,重点提高引领学术创新的能力,周密组织策划出版内容,提高期刊论文质量,增强出版内容多样性。同时,倡导编委、审稿专家、编辑、作者、读者等的知识回报与价值体现,并从“快”“推”“宣”三方面提高期刊“三度”,使辐射效应在提升期刊影响力方面的作用得到最佳发挥。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网站建设与科技期刊综合影响力的关系,为优化科技期刊网站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对中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类25种核心期刊网站的调研分析,探讨科技期刊网站建设与科技期刊影响力之间的关系。【结果】 科技期刊网站建设情况与科技期刊影响力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通过调研评估发现科技期刊网站目前存在样式老旧、内容较少、更新速度缓慢等不足,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结论】 科技期刊网站建设应遵循内容需更加丰富、更为切合读者、作者的使用需求,向建设“交叉链接、富数据、开放获取”的富媒体出版方向发展,通过科技期刊网站的建设进一步提升科技期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11—2015年江苏省科技期刊建设的成果与不足,为江苏省科技期刊未来的发展提供建议和规划。【方法】 依据江苏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提供的期刊年检数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提供的科技期刊引证数据等,对江苏省科技期刊的出版发行、人才建设、网络化、学术质量、国际化等方面进行深度剖析,并与其他6个省市进行对比。【结果】 2011—2015年,江苏省科技期刊各方面都保持稳定发展,学术质量持续提高,但是网络化建设水平较低,缺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顶尖期刊。【结论】 江苏省科技期刊应该重视网络平台的建设,并重点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顶尖科技期刊。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利用核心期刊目录以及学术影响力动态评估分值评价科技期刊的发展变化,掌握期刊的发展动态,调整办刊策略。【方法】 通过分析眼耳鼻喉科期刊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的收录情况,评估各期刊在2010—2015年的学术影响力动态评估分值,并评价期刊的发展趋势。【结果】 3种核心期刊目录显示了不同期刊的收录变化,学术影响力评估分值显示了各期刊的发展基础以及发展趋势。【结论】 核心期刊目录的多版纵向变化可以定性评价期刊的“大跨度式”发展变化;学术影响力动态评估分值可以定量评价期刊的“年化式”发展变化。办刊人应当实时了解期刊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办刊方向与办刊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为“影响力计划”)1期实施后的效果进行绩效分析,为今后资助期刊的种类及资金额度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期刊引证报告》的数据指标,对影响力计划1期资助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提升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影响力计划1期实施3年(2013—2015)以来,受资助与未受资助的中国英文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指标均进步明显,而受资助期刊在学术影响力指标的提升上明显快于未受资助期刊。【结论】 受影响力计划1期资助的期刊在学术影响力指标上提升效果明显,同时也起到了对中国英文科技期刊、学术出版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了中国英文科技期刊整体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综述《中国光学》自转型更名后的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办刊经验,旨在为我国科技期刊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从《中国光学》的创办背景出发,详细论述了《中国光学》打造精品期刊的一系列举措,包括吸引资源、充分调动编委及审稿专家的积极性、约请优质稿件、组织专刊、提升编辑水平、数字出版及宣传推广等方面。【结果】 经过初创期的快速发展,《中国光学》于2017年9月先后被EI、ESCI数据库收录。【结论】 坚持提高学术质量,树立精品意识,关注领域前沿,可以保证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科技期刊应该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积极接触国内外知名数据库,采用数字出版和新媒体技术传播期刊,不断提升期刊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针对目前我国区域科技期刊发展存在问题,提出区域科技期刊未来发展对策,以促进我国科技期刊能够满足科技创新需求,并制定与区域科技、产业、学科发展相匹配的科技期刊发展战略。【方法】 在与江苏省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相匹配视角下,分析江苏省科技期刊发展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结果】 通过调整期刊宏观布局,深化集群建设,拓宽办刊国际视野,制定有效政策,重视数字出版与开放获取,提升期刊传播力与影响力,加强期刊复合型人才培养,将江苏省科技期刊打造为国内国际一流期刊。【结论】 针对江苏省科技期刊发展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可以为其他省市甚至全国科技期刊发展提供发展导向和拓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2,(12):1719-1720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建设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整体影响力,推动科技期刊评价体系的完善,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以下简称“文献中心”)于2022年12月9-10日,在线成功举办了“科技期刊学术论坛”暨首届科技期刊评价及影响力提升高级研修班,邀请了来自科技期刊和科技期刊评价数据库等的20余位专家,就科技期刊发展趋势,科技期刊评价的意义、方法、指标,影响力提升策略等进行深入分析与解读。共有来自各期刊编辑部与出版单位的负责人、主编、编辑及相关研究人员2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掌握中国英文科技学术期刊的发展现状与国际影响力情况,为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提供政策参考。【方法】 对中国英文科技学术期刊基本现状进行分布统计分析,基于《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与JCR数据,进行期刊国际影响力的全面计量和多维度比较分析。【结果】 我国英文科技学术期刊发展势头良好,整体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但期刊布局与发展尚不均衡,与出版强国相比还有差距,有较多国际引用来自国内机构。【结论】 国家的英文科技期刊扶持政策已见成效,应持续支持;建议进行学科与地域布局规划,针对两极分化进行统筹调整,建议在国际影响力评价指标中增加“海外机构引用比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提升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和实现中国科技期刊“走出去”的目标提供参考。【方法】 以《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为例,介绍期刊国际化过程中的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结果】 通过人才培养建立一支充满活力、积极进取的团队,不断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连续5年成为亚洲排名第一的口腔医学类期刊。【结论】 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助力期刊国际化之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客观评估与分析我国中英文化学科技期刊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力,并据此提出中国化学科技期刊现阶段发展的建议。【方法】以中国16种SCI收录的化学期刊为样本,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其2011—2020年在JCR、CJCR、CSCD-JCR 3个数据库的定量指标,包括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总被引频次(Total Cites,TC)、自(被)引率或他引率等。【结果】JCR收录期刊的IF、TC与自引率等数据反映出近10年来我国英文化学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中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略有提升。CJCR与CSCD-JCR收录期刊的相应指标反映出近10年来中文科技期刊在国内具有高影响力的优势在减弱,2016—2020年英文化学科技期刊国内影响力明显提升。【结论】建议重视规划中文化学科技期刊的发展、优化现有英文化学科技期刊的结构以及新创办化学二级或交叉领域英文期刊以扩大该学科期刊方阵,促进我国中英文化学科技期刊全面深入的发展以及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力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领军期刊项目的期刊在项目实施前后的发文质量变化,同时与同领域国际知名期刊进行比较,以期从稿源角度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期刊提供借鉴和方向。【方法】通过查询Web of Science数据库,分析22种期刊在项目实施前(2018—2019年)和项目实施后(2020—2021年)2个时间段内的发文规模、发文类型、国际论文比、稿源国数量、论文影响力等指标,并与同领域国际知名期刊进行横向比较。【结果】在“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助力下,我国领军期刊在发文规模、论文影响力方面稳步提升,国际论文比相较于“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实施前有所下降。半数期刊栏目类型比较单一,在内容延伸方面有进步空间。和同领域国际知名期刊相比,我国期刊在发文的质和量方面仍存在差距。【结论】我国科技期刊的稿源建设既需要科技评价体系、期刊扶持政策的支持,也需要期刊自身的努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科技期刊发挥议程设置作用的方法和效果,为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通过文献调研和案例研究的方法,提出科技期刊议程设置的主要路径,并分析其作用。【结果】科技期刊通过专题栏目、封面文章、新媒体传播、会议培训等形式,积极主动发挥议程设置作用,可有效提升期刊的社会影响力和传播力。【结论】期刊共同体和生态圈中的参与者,包括主编、编委、审稿专家、编辑部成员和作者、读者等,应该积极作为,采用多种方式,更好地发挥期刊议程设置作用,从而提升期刊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国际及国内科技期刊COVID-19高影响力论文进行分析对比,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信息搜集、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等手段,对国际科技期刊及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我国科技期刊COVID-19高影响力论文特征进行分析,从多个方面对比差异,作出总结和思考。【结果】以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期刊为代表的我国科技期刊在COVID-19报道中有许多优秀表现,但与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相比,在学术影响力、栏目多样性、国际科技及大众媒体影响力、医学领域优质稿源竞争力等方面尚需进一步提升。【结论】我国优秀科技期刊应对标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不断补齐短板,为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新媒体环境下,科技期刊运用各类媒体手段提高自身传播力,迫切需要构建移动传播平台及其评价方式。【方法】 以《中国媒体移动传播指数报告》指标体系为蓝本,筛选符合科技期刊特点的移动传播评价模型指标。采用德尔菲法,通过问卷调查确定科技期刊移动传播评价模型的指标和权重。选择30名专家,分为两组:一组为期刊编辑组,另一组为期刊宣传、发行或微信平台运营组。【结果】 通过SPSS软件统计发现,两组专家对多数指标的评价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博文数量、App评论数量(安卓)、App评分(安卓)、App Store搜索数量(苹果)、App评论数量(苹果)和App评分(苹果)6项咨询结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比较两组专家对评价模型中6个一级指标及其下属的28个二级指标的意见,确定指标权重,筛选出科技期刊移动传播评价指标。【结论】 筛选期刊移动传播评价指标对于提升科技期刊传播力、扩大科技期刊影响力、创新科技期刊事业发展,以及深化科技期刊机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