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就业是人生重要的转折点,也是学生向上流动的渠道之一,但随着毕业生人数的逐年攀升,就业难问题随之而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更为严峻,该问题是否妥善解决关乎到社会稳定和教育公平。从学生、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结合12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调查访谈情况,提出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西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方法及资助体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转为大众化教育,已经成为被社会关注的弱势群体之一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也不断增加,如何正确认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的前提条件。本文在对西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其认定方法和资助体系,以期进一步完善贫困学生资助政策,进而建立一个统一、公平和高效的资助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3.
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有很多因素导致困难学生生活困难。目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较多,通过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构建模糊综合认定指标因素体系,对困难学生的困难程度进行综合评估和定量计算,实现准确、公平的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切实保障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权益。  相似文献   

4.
李洁 《科教文汇》2020,(15):13-14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地增长。“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是党和国家做出的庄严承诺。学生资助工作事关脱贫攻坚,事关教育公平,事关社会公正,一直以来都是一项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的工程。  相似文献   

5.
徐双迪 《科教文汇》2012,(16):184-185
随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的日益增多,如何保证这些学生的求学之路,保障他们的成长成才,也日益受到政府、社会和学校的重视并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更要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思想、人格上摆脱贫困。本文通过感恩教育和三自教育的思考和实践来对这个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无论是感恩教育还是三自教育,只有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内化为自有品格,才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6.
邱晓玲 《内江科技》2014,(1):115-116
<正>随着我国教育体制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高校贫困生数量不断上升,国家对贫困学生的重视,本论文通过对某大学贫困生的调查研究,总结出某大学贫困生的现状和问题,从而可以更好地指导资助工作。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基本教育政策。2007年5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高校奖助学金资助政策对于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实现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高校奖助学金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实现奖助学金政策的初衷。  相似文献   

8.
高校奖助学金资助政策对于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实现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高校奖助学金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实现奖助学金政策的初衷。  相似文献   

9.
潘安 《大众科技》2009,(10):150-152
汶川重灾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当前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点之一。高校里的地震灾区学生的心理、学习和生活状况是关系到高校发展、和谐社会的建设。国家相继出台的资助政策加大了各高校的资助工作的职责。在尊重灾区学生的隐私的同时,资助学生的生活、学习等方面,借此激励灾区学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国家资助灾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之根本落脚点。文章对当前针对灾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保护学生隐私不够、欠公平、主管部门不作为等现象,提出了解决灾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资助的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作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首要环节,是体现国家资助管理政策公开性和透明性的重要机制,是保障经济困难学生切身利益的规范和措施。本文通过分析高校贫困生认定现状、反思存在的问题、从机制化和规范化的角度来提出对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建立公平、规范、科学合理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11.
何永旺 《大众科技》2016,(5):158-159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勤工俭学在我国各个大学兴起以来,它受到了广大贫困学生的欢迎,勤工俭学是高校解决贫困生、特困生经济困难的一项主要途径,它对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以及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通过笔者的勤工俭学经历,结合在勤工俭学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从一名贫困生的角度对贫困生勤工俭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为广大贫困学生参加勤工俭学提供借鉴,同时提醒经济条件较好的同学更应珍惜眼前机会,努力学习。  相似文献   

12.
张兰英 《科教文汇》2011,(26):32-33
随着国家对大学生助学力度的加大,教育部大量专项资金涌入高校,高校也因此面临着如何公平、公正地把钱发放到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手中这样一个难题。本文以河北省某独立学院为样本,在大量文献研究及实地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得出独立学院贫困生现状,并深入探讨了高校在国家助学金评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试图对国家助学金评定中的问题给出对策。  相似文献   

13.
华娟 《科教文汇》2011,(26):174-175
贫困生资助工作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笔者认为,目前在我国高职院校的贫困生资助工作中主要存在着贫困证明可信度不高,助学金评定存在成绩方面的附加条件,贫困生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社会资源尚未充分挖掘等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4.
张宇斐 《科教文汇》2012,(5):157-158
在这个日益发展的时代,我国的高职院校开展的越来越宽泛,教学制度也在如火如荼的进展过程中,但是,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援助一直稍有异议,对于学生家庭困难界定标准有着一些不确定性,所以为了广大学子的求学梦,为了真正帮助到应该帮助的学生,学校应该大力研讨高职院校对于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真实性以及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张宇斐 《科教文汇》2012,(15):157-158
在这个日益发展的时代,我国的高职院校开展的越来越宽泛,教学制度也在如火如荼的进展过程中,但是,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援助一直稍有异议,对于学生家庭困难界定标准有着一些不确定性,所以为了广大学子的求学梦,为了真正帮助到应该帮助的学生,学校应该大力研讨高职院校对于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真实性以及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易娟  尚忠明  赵庆  李枚梅 《科教文汇》2013,(16):203-204
目的:了解地震后汶川县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为震后开展心理援助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应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对汶川县第一中学的1500名在校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地震后汶川县中学生的SCL-90得分整体高于中国青年常模。男生SCL-90得分整体低于女生。不同年级学生的SCL-90总分存在差异(P=0.001)。其中初一年级的SCL-90总分最高,高二年级的SCL-90总分最低。结论:①灾后心理援助必须持续进行,特别关注女性的抑郁、焦虑和恐怖情绪。②灾后心理问题生大大增加,重点是低年级的学生。③学习压力与地震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适当的学习压力或许有助于地震后学生心理状况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我国居民高等教育支付能力及学费政策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刘奕  张帆 《中国软科学》2004,39(2):14-20
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和探索,高等学校成本补偿政策已被普遍接受。由于该政策对家庭收入水平或付费能力不同的学生边际影响不同,它的实施将加剧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均等程度。实证分析表明,高等教育的学费水平已超过大多数居民的承受能力,以此作为制定成本补偿标准的基础,制定有效的贫困生资助体系才是抑制成本补偿负效应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和收费制度的实施,使得家庭经济贫困学生(以下简称“贫困生”)的人数和所占比重逐年增加,他们在学业、就业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政府和高校的重视。高校如何在做好贫困生经济资助的同时,帮助他们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自强自立的品性、提升综合素质,已成为当前各高校需要思考和研究的课题。本文结合东北大学贫困生资助现状,在给予贫困生物质资助的同时,进一步探讨如何提升困难学生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9.
彭婵 《科教文汇》2012,(35):64-65
自制教具有利于启发学生智慧,开拓教师的教学思路.相关教育人士也逐步认识到了自制教具的重要性.本文从介绍全国举办的八届自制教具评选活动情况着手,浅谈中小学自制教具近三十年来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20.
陈秀峰  付锐平 《学会》2011,(12):19-24
慈善组织开展的扶贫济困、安老助孤、帮残助医、支教助学等慈善事业,主要取决于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所提供的社会资源的供给量,因此,资金来源与劝募机制成为发展的主要问题。目前,中国慈善组织募捐存在着一系列的制约瓶颈,主要表现在公众的现代慈善意识淡薄、法律制度环境的不完善以及慈善组织自身建设和监督的缺失这三个方面。因此,需要从这几方面入手,完善中国慈善组织的募捐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