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适应新常态和创新驱动是当前我国企业转型发展的基本要求,如何从组织衰落中实现企业创新发展已成为企业成长的重要战略议题.基于风险决策、风险偏好等理论视角,考察管理者风险规避对组织衰落与组织创新关系的调节机制,分析制度化组织使命对整个调节机制的中介作用,构建了一个被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使用回归分析和区间估计Bootstrap法进行假设检验.研究发现,组织衰落正向影响组织创新,管理者风险规避负向调节组织衰落和组织创新之间的关系,管理者风险规避正向影响制度化组织使命,制度化组织使命对组织衰落与组织创新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制度化组织使命中介了管理者风险规避对组织衰落与组织创新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员工创新行为产生是综合心理影响的结果,作者对员工参与创新的心理过程进行了归纳,从角色认同理论、自我概念理论和行为规划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员工创新心理因素由创新的角色认同("我是")、创新自我效能感("我能")和创新意愿("我愿")三个因素构成.并提出假设,认为它们与员工创新行为正向相关.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利用149家企业中的497位员工数据,分别验证了员工创新角色认同、创新自我效能感及创新意愿三者与创新行为的正向相关关系.最后提出管理方面建议:组织应当在组织文化、领导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促进员工创新角色的形成;同时,培养员工创新的能动性;并且通过必要的激励措施,提高员工的创新意愿.通过三方合力,促进组织中不断涌现出创新行为.  相似文献   

3.
发展中国家受到创新主体规模、行业集中度、竞争对手及其市场分布、创新风险与创新投资回报等因素的影响,仅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有时难以取得较好的创新绩效。首先,从创新主体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出发。探讨了自主创新主体的选择和组织形式。其次,分析了企业级创新主体、行业级创新主体和国家级创新主体的适用性.讨论了内部控制型、契约控制型和管理控制型等三类创新组织模式。最后,分析了创新主体与其他主体性要素的联合。  相似文献   

4.
李巍 《科研管理》2015,36(1):143-151
市场导向与技术导向是战略导向的核心内容,对科技企业持续成长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将组织均衡理论引入战略导向研究,探索"市场—技术"导向均衡对企业产品创新和经营绩效的影响机制。对228家科技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两类战略导向匹配均衡对渐进型产品创新有积极作用,而两类战略导向联合均衡则对突破型产品创新影响显著;渐进型和突破型产品创新分别在匹配均衡和联合均衡与经营绩效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在不同环境动荡性条件下,产品创新与经营绩效关系存在差异性。研究结论对优化科技企业战略导向,推动产品创新并提升经营绩效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5.
基于创新英国的运行与管理,构建国家创新组织的协同创新理论框架,分别从战略协同、知识协同和组织协同3个维度对创新英国的组织管理结构、运行模式和运行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创新英国作为国家型创新组织在创新体系中的协同作用,并结合创新英国运行管理的经验,从管理制度、创新工具和创新平台等角度,为我国创新组织的建设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我国产业创新发展,有效利用外部同质化、相似性、集聚型的开放式创新资源,解释分析产业开放式创新过程中所具有的成本结构性规律而展开研究。为研究分析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产业创新所具有的成本特征,从产业开放式创新概念入手,梳理其边界性、虚关联性、技术性、网络性、知识性和节点性特征,并以此分析归纳产业创新具有的创新引领型、创新参与型和创新静候型三类开放式创新成本。针对上述三类开放式创新成本,从政府公共组织和企业组织入手,分析其各自所具有的治理作用,并针对企业组织应对开放式创新成本提出:构建合理的开发合作网络,平衡创新不同阶段资源要素投入,转变创新理念与机制的治理机制,希望能够以此为提升我国产业创新能力发展提供理论策略支持。  相似文献   

7.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背景下,联合各类科技创新主体、强化协同创新是践行并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处在促进协同创新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需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文章通过文献分析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在梳理协同创新内涵及其组织模式的基础上,以德国四大科研机构之间的项目型、集成型、战略联盟型、平台型和网络型5类代表性组织模式为例,从协同创新目标、合作主体、组织机制、出资方式、政府作用和合作成效等方面分析和总结了不同组织模式的特征、优势和适用情形,为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孙英姿 《科技创业月刊》2021,34(11):136-139
依据社会认知理论以及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探究了组织创新氛围与授权型领导对知识型员工创新行为的跨层次影响路径.提出知识型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组织创新氛围与授权型领导正向影响知识型员工的创新行为,心理契约在组织创新氛围与授权型领导对知识型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路径中起中介作用,且主动性人格正向调节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与创新行为的路径;组织层次与团队层次对知识型员工的创新行为提升产生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9.
孙英姿 《科技创业月刊》2021,34(11):136-139
依据社会认知理论以及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探究了组织创新氛围与授权型领导对知识型员工创新行为的跨层次影响路径.提出知识型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组织创新氛围与授权型领导正向影响知识型员工的创新行为,心理契约在组织创新氛围与授权型领导对知识型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路径中起中介作用,且主动性人格正向调节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与创新行为的路径;组织层次与团队层次对知识型员工的创新行为提升产生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创客空间是为了提高全民的创新创业素质能力,成为新观念、新技术、新产品的源泉。基本类型包括"自己玩"型与"集体玩"型、兴趣型与创业型、综合型与专业型、无配套型与有配套型。创客空间可以办成公益非盈利组织,但商业化却是其发展趋势,应当选择合适的商业模式。创客空间商业模式主要有:工具服务+社交服务+知识服务+创投服务,创客空间+购物中心,创客空间+实验室,创客空间+互联网。创客空间是对开放式创新理论、隐性知识理论、民间创新理论的应用性实践,也是对开放式创新理论、隐性知识理论、民间创新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城市创新系统与山东省“四大创新圈模式”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立柱  隋映辉 《科学学研究》2006,24(Z1):314-319
城市创新系统是一个独特的科技、经济、社会结构的自组织创新体系和相互依赖的战略生态系统。本文利用HCA方法,对山东省城市创新能力进行了系统评价,构建了山东省城市“四大创新圈模式”,这一模式由济南、青岛、烟台和淄博四大城市的创新域、产业链构成。这对于知识经济下制定山东省城市创新发展战略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也是进行宏观调控与管理的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为现实基础,以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创新链接的关键环节"谁负责创新"作为理论着力点,尝试运用数量生态学中的进化博弈模型,对区域经济中传统企业与新兴企业的创新链接机理进行了剖析和研究.结果显示,在区域经济群落中,传统企业与新兴企业的"创新型进化"都具有自我维持的特征;群落中已有的"创新型"企业的占有率、新兴企业对传统企业的依赖程度对传统企业与新兴企业的创新连接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行为中的政府补贴、法制因素对传统企业向"创新型"企业"种群"方向演化具有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创新生态系统是节能环保产业整合创新资源,打造创新优势,提升产业竞争力打破发达国家技术壁垒的重要手段。在分析界定节能环保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从创新生态的视角明晰系统的六大创新组织,三大创新种群和内外部创新环境,构建节能环保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模型,并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分析了节能环保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治理机制,包括监管机制、声誉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需求反馈机制、协同机制和信息披露机制,为系统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加坡是亚洲乃至全球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逐步确立以创新驱动为主要动力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技术、人才、资本、文化等领域出台系列创新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已成功转型为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创新型国家。广东作为中国沿海省份和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可借鉴新加坡经验,更好地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和市场决定性作用,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利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充分调动全社会创新力量,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和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2014~2017年度浙江、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山东六个省市数据信息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区域创新能力的相关研究,从创新资源、创新过程、创新产出三大维度,构建区域创新型经济发展评价分析框架,对比六省市创新型经济表现,并对浙江省的创新型经济表现进行纵向与横向比较。研究发现,高新技术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成果市场价值不高、技术商业化能力匮乏是制约浙江省创新型经济发展的重大瓶颈。最后,本文基于当前数字经济环境,提出适合浙江省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陕西、四川和重庆等西部局部地区经过国家的长期支持和发展,不仅聚集着强大的承担"国家使命"的科技资源,而且吸纳科技成果的高新技术产业与装备制造业及军工产业较为发达,区域内国家创新能力较强.因此,这些地区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应充分利用其国家科技能量首先在本区域释放、国家科技资源布局的区域"根植性"、技术能力的非流动性和技术知识溢出的"空间局限性"等有利条件,通过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化的路径,进一步以思想观念创新为先导,克服为科技而科技、轻科技产业化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盲目靠拢国家创新体系目标的认识误区;以体制制度创新为主导,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和以大力发展地方科技为基础,提升区域吸纳利用国家科技能力等措施,建立完善其区域创新体系,深化西部大开发,带动西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中国创新型城市政策在不同地区实施时间上的差异,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法研究了创新型城市政策试点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和企业间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创新型城市政策显着提高了政策实施城市企业全要素指标;但基于不同的企业样本,创新型城市政策的促进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2)创新城市政策显著降低了政策实施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散化程度,促进了行业资源的优化配置;(3)创新城市政策通过提高市场份额再配置效率的途径促进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本文研究为客观评估中国近年来国家创新政策实施绩效提供了微观依据,同时对于如何有效促进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提升具有一定政策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运用生态位适宜度模型测算我国30个省市2010—2018年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适宜度,采用系统GMM和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实证研究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创新驱动影响。研究表明,我国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生态位适宜度呈现区域不平衡特征。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生态位适宜度越高,越有助于促进产业协同集聚。技术创新在此过程中的中介效应显著。分项来看,创新群落对产业协同集聚负向作用显著,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的效应不显著,创新能力对产业协同集聚具有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冀新  王怡晖 《科学学研究》2019,37(8):1385-1393
以70个创新型产业集群为基础,运用三阶段DEA方法测度产业集群创新效率,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效率的行业差异。结果表明创新型产业集群技术效率调整前规模效率主导,调整后规模因素和技术因素共同主导,产业集群以规模报酬递增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效率前三位依次是:新能源产业(集群数5)、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数19)、新材料产业(集群数9),而节能环保产业(集群数2)技术效率最低。依托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联盟组织、人力资本环境变量协同发展产业体系,可降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资源错配和效率损失。  相似文献   

20.
协同驱动视角下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丹 《软科学》2012,(3):39-42,46
在肯定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对产业转型的重要驱动作用的同时,结合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构建了创新协同的三维模型,并探讨了模型中协同驱动模式从技术创新主导型向制度创新主导型,再向两种创新共同主导型的演进机制和各阶段转型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