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博琴 《科技广场》2007,(10):250-252
佛教旅游是宗教旅游的一大主流,近几年来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分析正定佛教旅游资源的特色及开发现状的基础上,从资源开发、营销策略、活动开展、宣传、政策支持的角度提出建议措施,为最终实现正定佛教旅游的成功开发提供可靠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广东青云岩的自然、人文、文化艺术和人事活动旅游资源丰富,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得出青云岩佛教旅游开发在旅游要素、环境质量、宣传力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应重构市场结构、改善旅游接待设施、提高环境卫生质量、创新宣传促销的建议,以促进青云岩佛教旅游的合理开发。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体验营销角度研究佛教体验旅游开发模式:明确佛教文化体验主题,策划佛教体验旅游项目,在寺内营造氛围渲染体验,利用佛教旅游纪念品加强体验效果,运用各种策略传播寺庙的文化影响。同时,针对佛教体验旅游开发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旅游资源群:概念特征、空间结构、开发潜力研究   总被引:27,自引:5,他引:27  
旅游资源群是指占据一定地理空间同类旅游资源的集合体,是区域旅游资源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它强调从整体出发,研究旅游资源的属性特征,这对于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该文讨论了旅游资源群的概念,分析了旅游资源群的基本特征和空间结构组成及其相互作用机制.认为展开旅游资源群空间结构以及作用机制的研究是对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评价和开发的基础,是旅游资源旅游开发潜力的重要决定因素,进而设计出了旅游资源群空间结构和开发潜力的表征指标体系,最后以全国佛教寺院旅游资源群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民俗文化旅游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内蒙古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内蒙古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对策,以期推动内蒙古民俗文化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旅游资源角度谈内蒙古旅游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文献对旅游业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从旅游资源角度来看,旅游文献在深化旅游资源文化内涵,为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依据的同时,其本身对特定旅游者也具有吸引力,属于一种旅游资源。本文在分析此间关系的基础上,就内蒙古旅游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几点建议,和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7.
张军  胥芝韵 《科技广场》2014,(6):234-239
星子县旅游资源丰富,宗教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佛教和道教共荣,很适合开发宗教旅游。但综观星子县整个旅游开发现状,宗教旅游并没有成为其专项旅游产品,只是作为其文化旅游产品的一个组成部分,尚未得到很好的宣传和开发。本文对星子县宗教旅游资源作了粗略的梳理,对星子县发展宗教旅游进行的SWOT分析,结果表明,星子县在发展宗教旅游的内部条件上优势大于劣势,在影响星子县宗教旅游发展的外部条件方面机遇大于威胁。并进一步分析了星子县发展宗教旅游的可行方式,提出了星子县发展宗教旅游的对策,以期对星子县的宗教旅游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贾铁飞  张振国 《资源科学》2006,28(5):134-139
本文以地处我国农牧交错带生态敏感区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为例,从空间角度分析了旅游开发的生态与环境适宜度问题。文章首先对生态敏感区和生态与环境适宜度的概念进行了讨论与界定,然后根据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活动的影响特点,结合研究区的自然和生态特征,运用TM影像与DEM模型,对研究区地表切割程度、坡度、坡向等进行定量、定性相结合的分析,并运用归一化指数(NDVI)刻画了研究区的植被状况,根据这些指标对研究区进行旅游开发适宜区划分,共划分出3个适宜区和1个次适宜区。在此基础上,就生态与环境适宜度对研究区旅游资源开发与自然环境保护的指导意义进行了讨论:①在旅游资源开发规划中,要认真研究本地区的生态与自然环境特点,以最大限度地不破坏必要的自然过程;②在适宜区域内进行旅游资源开发,也要认真评估生态与环境影响,以最大限度减轻旅游开发对生态与自然环境保护造成的消极影响;③要充分发挥鄂尔多斯市人文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尽量减少旅游资源开发对自然生态条件的依赖。  相似文献   

9.
索生安 《内江科技》2012,(7):156-157
当前,着力于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是河南旅游业在新的历史阶段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分析了河南历史文化资源的特色,基于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对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认识、坚持科学的旅游开发理念、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打造历史文化旅游精品等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以昭君文化旅游资源带动内蒙古旅游业发展,进而促进经济发展的价值。昭君文化是呼和浩特市旅游资源具有鲜明独特性的文化资源,随着文化旅游资源的多样化,面对着日益增长的竞争力,如何发展和创新昭君文化旅游资源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笔者认为,应充分地将昭君文化,与草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相结合,借以草原这一天然的自然环境打造独具内蒙古特色的昭君文化旅游资源,再以昭君文化游作为龙头继而推动内蒙古以及呼和浩特的旅游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内蒙古地质环境存在的问题和矿产资源开发的问题,介绍了内蒙古地质环境的保护与开发矿业资源之间的利害关系,提出了应采取的举措.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内蒙古克什克腾旅游区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对国内现有旅游开发模式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克什克腾旅游区开发模式建议。  相似文献   

13.
葫芦岛市位于辽宁省西部沿海,是东北地区进入关内的重要门户。作为辽宁省最年轻的城市,它既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港口城市,又是一座优秀的旅游城市。葫芦岛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拥有景区景点55处,文物保护单位127处。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形成了众多特色鲜明的景观。但葫芦岛市由于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还处于浅表层次的开发的状况,缺乏旅游精品,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加大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调整开发方式进行深度开发,才有助于其未来旅游业的发展。文章在简要分析了葫芦岛市旅游资源情况和开发现状、问题的基础上,就其今后的旅游资源开发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孟思 《科教文汇》2009,(9):199-199
葫芦岛市位于辽宁省西部沿海,是东北地区进入关内的重要门户。作为辽宁省最年轻的城市,它既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港口城市,又是一座优秀的旅游城市。葫芦岛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拥有景区景点55处,文物保护单位127处。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形成了众多特色鲜明的景观。但葫芦岛市由于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还处于浅表层次的开发的状况,缺乏旅游精品,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加大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调整开发方式进行深度开发,才有助于其未来旅游业的发展。文章在简要分析了葫芦岛市旅游资源情况和开发现状、问题的基础上,就其今后的旅游资源开发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磴口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丰富,地貌类型多样,以沙漠、狼山、黄河为主体,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本文对园区内的地质遗迹进行分类并做综合评价.得出综合定量评价值为80.88分,属二级旅游区.在此基础上建议相关部门在地质遗迹景观和地貌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坚持遵循旅游开发原则,实施相应开发措施,做到既能发挥旅游优势又能保护地质遗迹和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6.
简要论述了江苏省沿海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概况以及相关问题和措施,提出了江苏省沿海旅游开发应注意的问题和几点建议。沿海是江苏省的旅游资源,同时也是江苏省的重要国土资源,我们在开发的同时一定要注重保护,不能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一味的开发而放弃保护,亦不可以为了保护而限制了沿海旅游资源的正常开发,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7.
试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旅游资源开发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限的资源面临着旅游市场迅速扩张的巨大压力。资源开发从人文景观资源转向自然生态资源,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就成为一对难解的矛盾;旅游经济高速增长与僵化陈旧体制并存,开发机制有待转换,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本文试就这些问题,并以章丘市为例来探讨旅游资源的合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且对国内外旅游者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并且面临着发展的良机.近年来,内蒙古旅游业对促进内蒙古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因此,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对促进内蒙古旅游业蓬勃发展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体验经济下的内蒙古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体验经济与旅游的关系,针对内蒙古旅游的现状,提出了如何把握新经济时代的发展模式,将其与内蒙古旅游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深化内涵,开发出符合旅游消费需求特点的、游客参与性强的体验式旅游产品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周菁 《大众科技》2013,(6):313-314,353
遵义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储备都十分丰富完善,但是开发现状却不够完善。其中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目前存在着产品形式单一、资源分散、交通不便等问题;自然旅游资源开发存在宣传力度小、基础设施差、可进入性差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将红色文化与自然旅游资源相结合发展的方式,令其二者优势互补,使遵义旅游业得到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