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颜咏雪  贺璐 《内江科技》2010,31(4):180-180,181
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现阶段我国的大学生公民意识状态与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加强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迫在眉睫。本文试图从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的原因入手。找出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对策,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人才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2.
钟秀珍 《科教文汇》2011,(18):29-30
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公民素质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公民教育的具体方法与途径决定着公民教育的成效。本文试图针对大学生这个特定群体,从公民知识的教育和在公民行为能力的实践这两方面来论述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具体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3.
公民意识教育关系到国家核心价值观的维护,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强公民意识教育,这是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举措,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应强调加强公民的法制教育,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加强公民的道德教育,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加强公民的信仰教育,树立真正的信仰意识;加强公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领公民自觉追求。  相似文献   

4.
公民意识教育关系到国家核心价值观的维护,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强公民意识教育,这是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举措,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应强调加强公民的法制教育,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加强公民的道德教育,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加强公民的信仰教育,树立真正的信仰意识;加强公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领公民自觉追求。  相似文献   

5.
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化意识,注重公民意识的培养是当前教育面临的一大课题,也是我国近年来极为关注的问题。大学生,作为我国的希望和未来的主人,其素质状况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密切相关。然而,就目前的总体状况而言,我国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水平不高,所以探讨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针对当前高校公民意识教育中的不足,结合大学的实际情况,从高校公民意识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教育两大方面探讨大学生体验式公民意识教育,以期提出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姜东敏 《科教文汇》2013,(1):8-8,14
如何培育大学生公民意识是高等教育乃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课题。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理性思考必须把握住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现实根据、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时代价值、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研究取向。  相似文献   

7.
姜东敏 《科教文汇》2013,(2):8-8,14
如何培育大学生公民意识是高等教育乃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课题。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理性思考必须把握住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现实根据、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时代价值、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研究取向。  相似文献   

8.
谭琳 《科教文汇》2012,(15):12-13
公民教育的存在有着必然性和重要性,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公民教育,可以了解其是跟随人类社会的发展变革而产生和发展的,是人类发展的历史决定了公民教育的身份与地位。当下,公民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教育体系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统一其公民意识形态、规范限制行为、凝聚力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认为,耗散结构理论成功地总结动态系统的演化规律,这一理论为公民教育进社区活动提供了行动指南。公民教育进社区活动作为一个动态系统,开放使其获得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资源,是必要前提;建设示范社区、培养社区公民教育带头人是重要举措;把公民教育导入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优化系统结构和拓宽供给渠道是实现非线性;效大作用的保障;加强舆论宣传,让公民教育价值得到普遍认同是公民教育进社区获得完满成功的不竭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0.
刘莉 《科技通报》2014,(5):239-242
公民教育植入于高职教育之中,是助推其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也是高职教育重要的价值取向。目前高职院校在实施公民教育时,在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空间等方面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缺位现象,影响着公民教育的效果。加强高职院校公民教育的研究,在具体策略选择上,应着眼从构建以公民教育为意蕴的课堂、营造民主的校园管理氛围及搭建公共生活参与平台三个"维度"实现突破,从而更好地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公民品质和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11.
肖甜 《科教文汇》2020,(10):28-31
“四书”揭示了诚的内涵、指向、价值、实现路径。它包括本体论上天道和人道以及知情意行的真诚和一致含义。处于和不同德性、对象交互的关系链中,其具有化己、化人、化物等价值,可以通过存心自省、格物致知等路径实现。它是君子人格的重要构成,也对当代学校公民教育评价有所启示:以公民之诚论证好公民的素养,也明晰不可为,即诚之匮乏、狭隘、功利、无知和规训;强调教育者应拥有诚之伦理示范、真诚评价学生并善于剔除假象;以制度他律和道德自律作为沟通公民之诚教育评价和过程的桥梁,需完善学校公民教育、德育制度体系并培养学生道德自主性、使之行“慎独”之义等。  相似文献   

12.
丁飞悦 《科教文汇》2013,(7):23-23,26
现代社会中,大学被誉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站”。学校教育以一种最直接的方式,有效地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责任感和能力。从伦理学角度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处过程中公民意识缺失所带来挑战的研究,强调中国特色和谐社会构建中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公民科学素质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水平、科学技术传播与普及程度以及社会发展变迁的重要指标,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反映了建国以来这些因素的聚集结果。基于2010-2020年三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数据,构建“年龄—时期—世代”模型,探讨年龄、时期和世代效应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变迁的贡献情况。研究发现,世代效应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提升具有显著作用,教育事业发展使年轻世代为科学素质整体水平快速提升提供增量;《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的实施推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长足发展,产生了显著的时期效应;而个体生命周期中不同阶段的也存在显著影响作用,青少年是科学素质提升的关键期,中老年对科学素质提升产生制约性影响。通过解析公民科学素质发展的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进一步加深对科学素质发展规律的认识,有助于探索新时期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教育应为受教育者提升精神生活水准和改善物质生活条件奠定基础。一个人是否具有适度的公益心和公德心,是衡量其精神生活是否健康和充实的重要标准。晏阳初多年前领导的平民教育活动,为今天人们养成公益心和公德心提供了重要启示。公益心和公德心的养成是涉及面很广的社会系统工程,不仅文化教育者责无旁贷,而且需要互联网等信息平台、政府和公益性社会组织的全力支持。  相似文献   

15.
浅谈科学中心的科学素质教育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对个人和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了解我国公民素质现状的基础上,重点介绍科学中心通过利用丰富的科普资源和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推行全民科普、促进知识的正确理解、强调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及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四个方面上实施科学素质教育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张钟辉 《科教文汇》2014,(4):222-222,228
本文概述了社会公德对生产力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探讨了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宗剑 《科教文汇》2011,(20):17-18
公民素质教育早在全国推广.深圳的中小学也有普及,有的学校做得还非常好。职业学校的公民教育也已经纳入教育范畴,但远没形成体系,中职德育课改始于2008年,在新课程中也体现了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如何把这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是值得我们思考的l'~-J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