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丽君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2):173-179
标准存量是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之一。介绍标准类别和标准机构,分析各国国家层面上的标准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成果,研究基于生产函数法测算标准存量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理论模型,分析测算我国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投入、劳动投入的方法。将发明专利和国家标准作为测算我国技术发展水平和技术扩散程度的指标,使用永续盘存法测算专利和标准的有效存量,并根据我国1985—2017年数据分析资本、劳动、专利和标准等要素的年增长率及其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变化。实证分析显示,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增长方式属于资本驱动,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年下降,需要研究新的要素驱动模式。建议通过鼓励创新和制定标准相关政策,提高创新驱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将文化资本作为重要投入要素引入经济增长模型,构造了扩展的MRW模型分析框架。在测算我国31个省份2004~2009年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存量基础上,研究各资本投入要素在稳态经济运行和实际经济运行情形下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经济还未达到稳定增长阶段,现阶段经济增长仍为物质资本推动型,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的作用有限;当经济增长达到稳态时,我国经济增长的粗放模式将得到调整,物质资本的贡献大幅下降,而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1-2017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根据我国标准体系的构成和标准研制贡献指数构建地区的标准化水平,通过纳入技术创新要素和标准化要素构建增广的索洛模型,分析包括标准化在内的各投入要素对各省区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各要素对各省区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现区域差异性,这意味着不同的区域需要实施不同的要素驱动政策。技术创新的要素年均增长率和要素贡献率在东中西部各区域都稳居第一位,意味着我国的创新驱动战略在中观层面发挥了显著影响。资本和劳动要素的年均增长率限制了二者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区域经济增长中标准化与自主创新的贡献度是相关的,表明标准化对经济增长的要素贡献率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从知识资本的角度,分析不同年度标准的异质性,用永续盘存法测算1995—2017年我国国家标准有效存量。基于标准存量和知识存量的溢出效应以及人员投入,建立溢出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显示,RD资本存量、发明专利存量对年度新增知识存在正的溢出效应,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的增长对年增知识的影响是正向的,标准存量对年度新增知识存在负的溢出效应。建议通过增加研发经费、鼓励制定专利、鼓励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措施推动新知识的生产。通过解决标准老化缺失滞后问题,推动标准存量对新知识产生正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5.
以专利为代表的我国知识资本高速增长,是否具备支撑经济长期增长的潜力,是否能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成为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也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中关于知识生产函数的设定,测算了1996年-2014年我国30个省份以专利为代表的知识资本生产函数,认为目前我国知识资本存量的内生积累效应仍不明显,尚不具备突破经济增长约束、推动经济长期增长的能力。进一步地,本文采用参数回归和半参数回归方法,分时间区间测算了不同增速水平下知识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随着专利制度的逐步完善,专利存量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将逐渐凸显;在知识积累的过程中,当知识资本增速过高,超过了技术转化和市场接受的范围,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限;而以发明专利为代表的高质量知识资本增加,则表现出对经济增长的明显促进作用。因此,本文建议我国专利制度和相关科技创新政策,应加强专利的审查和监督,提高专利质量;弱化政策追求专利数量的干预,确立市场配置地位;突出专利成果转化的重要性,形成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  相似文献   

6.
在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基础上引入知识存量要素,用DEA和SFA方法分别对2006—2010年我国20家上市生物制药企业的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并系统分析生物制药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DEA和SFA两种方法对生物制药企业技术效率测算结果一致;技术知识存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提高新药和专利数、扩大国有股权比例、提高科研机构合作水平和扩宽融资渠道对提高企业的技术效率有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基于我国2005—2014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各省区市的直接RD和间接RD对省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范围来看,RD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投入要素中仅次于资本的最重要因素,而且直接RD和间接RD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当;从分地区的情况看,直接RD和间接RD的东部地区驱动作用最大,且在东中西部呈梯度下降的趋势,劳动力要素对中部地区驱动作用最强,资本要素对西部地区驱动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8.
选取影响皖江城市带经济增长的2个基本因素: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并通过建立生产函数模型,对产出、资本和劳动进行回归分析,得出资本对产出的弹性系数为0.59,劳动对产出的弹性系数为0.41,进而得到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对产出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81.88%、10.12%和8.00%。此结果表明,皖江城市带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资本投入的推动,而劳动投入和技术进步对经济的拉动处于次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知识溢出对于省域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采用C-D形式的知识生产函数,运用空间计量德宾模型,基于全国31个省份高技术产业的空间面板数据,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知识溢出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RD资本存量和知识存量对知识产出都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RD人员投入对知识生产的影响不显著;就外部溢出而言,其他地区RD人员投入对知识产出的贡献最大,其次是RD资本存量,知识存量具有显著负效应,针对研究结果对省域创新行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构建以研发资本存量作为创新投入变量建立省级区域技术创新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我国30个省级区域2004—2015年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算与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考虑研发资本存量后,可以显著考察到前期的研发资本投入对当期的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又以湖北省为例进行技术创新效率分析,发现湖北省技术创新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为纯技术效率低、创新投入资源未充分利用和创新产出不足。  相似文献   

11.
从广义的创新概念出发,根据经济增长的共协理论方法,把国内生产总值分解为劳动报酬、资本收益和共协利益,建立劳动报酬函数、资本收益函数和共协利益函数,并利用DEA方法测算要素配置效率,从而推导出创新等因素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率的测算公式,为"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提供理论基础和测算方法。建立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模型,对创新、投资等因素的贡献率进行分析;并测算和分析中国1978—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等边际收益率的演化趋势,论证"投资单边驱动"的不可持续性,进而提出和论述"创新驱动—投资互动"战略,使中国经济进入创新驱动的、结构升级的新型经济状态。  相似文献   

12.
传统经济增长核算方法忽视了行业间的相互影响,实际上部门行业之间往往彼此关联,甚至相互依存。鉴于此,本文基于全要素生产率(TFP)溢出效应的视角,利用1997—2015年部门行业数据,测度了中国东中西区域以及30省市、自治区七大部门的要素投入(资本与劳动)和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以及部门间TFP的溢出贡献。研究发现:东部工业在部门TFP溢出的贡献下基于效率驱动,其他行业均基于要素驱动;部门间溢出效应呈现东中西差异,东部溢出最大,中西部次之;各省市增长动力差异明显,应针对性的制定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  相似文献   

13.
基于Solow改进的C-D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劳动的投入和技术进步的推广应用是一国的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Solow改进的C—D生产函数模型用简便实用的形式描述了资本、劳动的投入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本文基于Solow改进的C—D生产函数模型模拟并分析了近二十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情况,指出了我国经济仍依赖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提出我国应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选择合理的经济增长路径。  相似文献   

14.
采用2001—2017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基于标准体系构建代表地区知识扩散和吸收能力的标准化水平评价指数,并将其纳入改进的知识生产函数,分析包括标准化在内的各要素对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产出形式(如地区生产总值)相比,创新产出更加依赖于知识存量,同时受到区域知识扩散和吸收能力的影响;知识存量和区域标准化水平对创新产出存在溢出效应,规模报酬递减;在创新知识产出过程中,研发资本、研发人员、知识存量、标准化水平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最后建议我国各地区基于不同的投入要素结构制定不同的创新激励政策,提高研发资本和研发人员对创新产出的贡献、知识存量对创新产出的规模报酬、区域对创新产出的消化和吸收能力以及标准化水平对创新产出的规模报酬。  相似文献   

15.
从新角度对R&D与专利产出的关系进行研究.与以往用专利数量表示专利产出不同,以专利生产总值衡量专利产出.运用要素分析方法对专利生产中R&D投入要素的贡献进行测算和分析,得出我国专利制度生产规模报酬递减、R&D支出经费的贡献额是R&D人员全时当量贡献额的3倍以上等结论.为了准确测度专利生产总值,运用包含产业结构和制度因素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索罗余值法测度对其进行测度.  相似文献   

16.
针对生产函数模型中测算资本投入指标值的固定资产存量难以确定,并且传统生产函数模型未考虑资本、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时滞与延迟效应等问题,从动态而非静态的角度,构建时滞灰色生产函数,并利用灰色关联度确定时滞阶数。在对生产函数指标值进行准确衡量的基础上,采用该方法对我国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量,经实证分析说明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袁伟彦  方柳莉  罗明 《资源科学》2022,44(7):1422-1434
中国平衡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关键在工业。本文引入时变参数C-D生产函数修正LMDI分解法和Tapio脱钩模型,实证分析2004—2019年中国工业及其分行业的碳排放驱动因素与脱钩动态。结果发现:①除了能源强度下降持续促进碳减排外,各个年度能源消费碳强度、工业行业结构、技术进步、资本存量和劳动投入的碳排放影响方向和强度均不稳定;样本期间能源强度下降的累积碳减排作用最强、能源消费碳强度的作用次之,资本存量扩张的碳增排作用最强、劳动投入的作用次之。资本存量对工业碳排放的分阶段累积影响具有明显的先促增后促减再促增的“U”型变化趋势,劳动投入的影响变化正好相反。②得益于能源强度、能源消费碳强度和劳动投入碳减排作用增强,碳排放与工业增长正从弱脱钩向强脱钩变化,采矿业和电热燃水业由连接或负脱钩向强脱钩改善,制造业由弱脱钩向强脱钩改进。因此,强化制度设计与政策调控,引导工业投资调整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并放大技术进步的碳减排作用,有利于在推动工业增长的同时减少碳排放,实现中国经济增长与“双碳”目标协同。  相似文献   

18.
专利等知识产权是温州区域经济良性发展的“助推剂”和“航向标”.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证明:专利要素比资本和劳动力对温州GDP增长的影响小.目前,温州模式的本质特征依旧是:主要依靠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带动经济的增长.产学研相结合、专利与标准相结合、产业集群与知识产权发展相结合以及技术提升品牌建设与先进生产模式相结合,是温州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9.
科技进步贡献率实际上就是指生产率增长(或者说广义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本文分析了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计算科技进步贡献率的问题,研究了“欧洲竞争力、创新和无形投资”专项研究计划中引入无形资本投入测算生产率增长的新方法,分析了我国应用该方法测算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局限性,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研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资本化核算的最新研究成果,遵循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8(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SNA2008)的框架体系和核算要求,在合理估计各地区基础投入(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的当期投资的基础上,利用BEA方法估算得到2009—2016年中国31个省份不同活动类型的R&D资本存量。结果表明:各省份R&D资本存量都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基础投入和试验发展资本存量也呈现增长趋势;基础投入和试验发展资本存量在东、中、西、东北四大区域有明显差异,且差异表现不一;基础投入和试验发展资本存量都基本由东部地区贡献,但中西部地区的试验发展资本存量占全国的比重已有上升趋势,中西部地区开始逐步转变经济发展理念,重视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本文试图弥补不同活动类型的R&D资本存量基础数据的不足,可适当补充和完善现有R&D资本化核算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