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科协论坛》2015,(1):68
<正>12月17日上午,中国科协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中国科协副主席冯长根赴"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馆藏基地进行调研,馆藏基地所在高校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炜、校长胡海岩、副校长赵平陪同调研。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采集工程项目办公室和馆藏基地有关负责人参加调研。调研期间,尚勇分别听取了采集工程首席专家、项目办公室负责人张藜教授关于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科采集工程整体进展情况的汇报和馆藏基地负责人崔宇红教授关于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科采集工程馆藏基地建设情况的汇报,参观了馆藏基地临时展厅,考察了采集资料库藏,充分肯定采集工程的重要意义,并对馆藏基地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尚勇指出,开展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  相似文献   

2.
<正>2009年,"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下文简称"采集工程")由国家科教领导小组正式启动,中国科协牵头,联合中组部、财政部、中国科学院等相关部门共同实施。"采集工程"是一项抢救性工程,旨在通过口述访谈、实物采集、录音录像等方法,把反映老科学家学术成长历程的关键事件、重要节  相似文献   

3.
<正>张藜、罗兴波、张佳静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年1月定价:302元本书汇集了130位我国当代科学家的小传,是"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传记丛书的简要版、大众版。文稿由各采集小组撰写,向公众展示了他们在平均两年的资料采集和研究报告撰写过程中,所获得的对科学家完整而深入的认识。每篇小传除主文外,还设有"相关阅读",选刊部分采集工作中所获得的重要文献和访谈记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我国第一个全方位、形象化、多侧面展现中国现代科学家学术成长历程的门户网站——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网络版(www.mmcs.org.cn)正式上线运行。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网络版现已收录120位中国现代科学家学术成长的数字化成果,包括珍贵史料1073篇、人物报道208篇、影音资料104篇、年表40份、传记107篇,力求系统、准确、全面介绍中国现代科学家的爱国情怀、创新精神和科学贡献。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网络版依托中国科协牵头的"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相关成果创办。据悉,于2010年  相似文献   

5.
简讯     
正"中国科学家"微信公众号上线12月19日,"中国科学家"微信公众号上线暨"恰同学少年"科学家成长足迹展开幕仪式在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馆藏基地举行。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徐延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越,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采集工程首席专家张藜等出席。开幕仪式上,徐延豪宣布即日起"中国科学家"微  相似文献   

6.
正3月30日下午,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赴北京理工大学调研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馆藏基地(以下简称馆藏基地)。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由中国科协、中组部等12部委联合开展,是中国科协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7.
以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管理为例,探讨科技名人档案知识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在分析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的专属性和学科局限性、稀有性和珍藏价值、文献载体的多样性这3个特点基础上,提出借鉴档案知识管理方法对其进行管理的思想。然后,从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的知识采集、知识组织、知识揭示和知识库建设4个方面探讨了对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进行知识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科学中国人》2011,(21):77
(本刊记者王银凤)10月2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翁心植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启动。2009年,中国科协向国务院报送的《老科学家学术成长历史资料亟待抢救》建议受到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亲自批示,并责成中国科协牵头,国务院科教办协助,联合相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同年10月,国务院领导对《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实施方案》给予充分肯定,随后中国科协联合中组部、教育部、科技部等12个部委成立采集工程领导小组,并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中国科协。  相似文献   

9.
正5月8日下午,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以下简称"采集工程")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第八次会议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中国科协荣誉主席、采集工程专委会主任、中科院院士韩启德出席会议并讲话,傅志寰、王礼恒、方新、齐让、徐延豪等专委会委员出席会议。会上,徐延豪代表采集工程领导小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为保存历史资料、搜集宣传素材,同时落实党和国家对科技工作者的关怀,在中国科协的建议推动下,国家于2009年决定实施“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简称“采集工程”),由中国科协会同中组部、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文化部、国资委、解放军总政治部、中科院、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11部委联合实施。2010年采集工程正式启动以来,在中国科协的组织领导下,在各有关单位的协同努力下,在科学家所在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科学家及其亲友的积极配合下,  相似文献   

11.
正2月26日,在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名誉主席韩启德院士带领下,"中国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以下简称"采集工程")研究团队赴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神经所")对体细胞克隆猴研究团队进行口述访谈。访谈由采集工程首席专家、创新院副院长(挂职)张藜教授主持。体细胞克隆猴研究团队介绍了团队结构、人才培养、科研过程和经费管理等方面的具体情况,以及神经所及非人灵长类研究平台在建设机构文化和坚守科学精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9月,当崔国良院士学术成长采集项目获得中国科协批准立项时,崔国良院士因突发大面积脑梗塞并梗塞后出血,已经入院治疗了近三个年头,崔院士本人已完全失去接受采访、进行口述的能力。由于采集工程的重点是对老科学家的学术成长历程进行资料采集、研究和深度挖掘,因此,老科学家一生中在专业  相似文献   

13.
何苾菲  吉星 《今日科苑》2020,(3):54-60,87
沈世钊院士是我国著名结构工程专家。他生逢抗战,童年在颠沛流离中度过;新中国成立初期,他选择科技报国,在哈工大"国内留苏";他科研成就斐然,是中国大跨空间结构新兴学科的开拓者。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的理念。本文依据沈世钊院士在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中的口述资料,以及手稿、照片等珍贵文献,尝试简单回顾其一生经历,展示老一辈杰出人物的学识魅力、人格魅力、精神魅力。  相似文献   

14.
《科学中国人》2011,(20):44-44
10月11日,"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以下简称"采集工程")2010年度第一次结题验收暨2011年度第一次观摩交流会议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  相似文献   

15.
日前,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会议在京召开。工程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院士,专家委员会成员,中科院遗传研究所研究员李振声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主任陈佳洱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胡启恒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王礼恒院士,采集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张勤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6.
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第一批出版的10本传记进行研究,旨在了解中国情境下,老科学家职业使命感的内涵结构与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职业使命感是一种高层次的职业动机,老科学家均具有较高的职业使命感;(2)老科学家的职业使命感是在个体的内省反思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逐渐形成的,受到个人自身因素、组织、家庭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影响,并存在"社会-组织-个人"三个层面的交融关联。研究合理利用了"采集工程"的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了职业使命感的本土化概念,并拓展了职业使命感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7.
2月15—16日,2012年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王春法出席会议并讲话。北京市、天津市、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山东省、湖北省、四川省科协的领导和部门负责同志,教育部科技司、  相似文献   

18.
科技动态     
《金秋科苑》2012,(5):6-7
2月15~16日,2012年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王春法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科技司司长王延觉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副部长罗晖主持。  相似文献   

19.
郑哲敏院士是我国著名应用力学专家。新中国成立之初,他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国参加建设工作。本文依据郑先生向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捐赠的书信、手稿、照片等珍贵文献,并结合他本人及相关人士的回忆资料,尝试更为深入细致地还原这段历史,考察他回国过程中的具体经历及相关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之初,留美中国学者及留学生纷纷归国参与国家建设。在这一过程中,留美科协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根据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搜集到的《留美科协会员名录》,结合前人研究和相关传记资料,对留美科协归国会员的相关情况加以梳理统计,供学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