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生态观的技术创新范式已为学界所认可,而跨国公司全球研发战略及研发本地化则有利于区域创新生态的形成、转型与升级。对外资企业在华研发网络布局进行调研;借助质化研究及扎根理论分析,通过数据的三级编码提炼出在华外资研发生态网络特征、生态嵌入及其与自主创新生态依存共生、协同演进的核心范畴;揭示了外资研发克服约束条件实现产业生态、商业生态和文化生态嵌入的路径;构建外资研发生态与区域自主创新生态的共演模型,刻画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双重子系统”协同演化的内在规律。提出有助于研发机构网络管理及政府生态创新政策优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祝影  孙锐  翟峰 《科研管理》2016,37(12):28-36
本文突破外资研发投入直接影响自主创新产出的研究范式,提出外资研发投入直接影响内资创新投入而间接影响内资创新产出的外资研发溢出路径,构建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两阶段模型及其联合分析的理论框架,从资本和劳动两种创新要素的维度,考察外资企业研发投入对内资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差异。基于中国11个高技术产业2004-201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外资研发对自主创新既有抑制作用又有促进作用,外资研发资本投入会抑制内资企业创新产出,外资研发劳动投入会促进内资企业的创新产出。  相似文献   

3.
本文突破外资研发投入直接影响自主创新产出的研究范式,提出外资研发投入直接影响内资创新投入而间接影响内资创新产出的外资研发溢出路径,构建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两阶段模型及其联合分析的理论框架,从资本和劳动两种创新要素的维度,考察外资企业研发投入对内资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差异。基于中国11个高技术产业2004-2012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外资研发对自主创新既有抑制作用又有促进作用,外资研发资本投入会抑制内资企业创新产出,外资研发劳动投入会促进内资企业创新产出。  相似文献   

4.
   政府研发补贴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是政府激励区域创新的两种重要措施,现有研究主要从研发投入和产出角度来评估这两种政府研发激励的实施效果,而较少从创新效率细分的角度去解读。为此,本文以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7—2017年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随机前沿模型实证分析了前述两种研发激励措施对分别以专利和新产品销售收入为产出所对应的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和商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政府研发补贴对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正向影响,而对区域商业创新效率产生负向影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具有负向影响。此外,在不同发展驱动方式下,政府研发补贴对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均为正且无显著差异。但相比于投资驱动地区,政府研发补贴对创新驱动地区的商业创新效率的抑制作用更明显。同时,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在创新驱动地区相对实施效果更明显,相对于投资驱动地区,创新驱动地区增强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区域商业创新效率的正向影响。本研究为政府相关决策者在甄选资助对象以及政策实施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区域创新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企业作为区域创新活动的重要主体之一,不同体制企业对区域创新效率溢出效应的影响值得关注。理论上各地区之间的区域创新会彼此影响,产生溢出效应,通过全局空间自相关检验和局域空间自相关检验,我国区域创新效率呈现出显著的区域依赖特征,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将空间效应纳入实证研究,分析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对区域创新效率溢出效应的影响,发现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均能够显著的、正向的影响区域创新效率溢出,即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均能够促进临近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并且国有企业相比外资企业的影响效果更加明显;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滞后期1年对区域创新效率溢出没有显著的影响,在滞后期2~3年对区域创新效率溢出呈现出较为显著的负向影响。最后得出:国有企业是技术扩散的中心,从区域创新效率溢出效应角度来说,国有企业是高效的。  相似文献   

6.
新型研发机构作为广东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进一步促进新型研发机构“树标提质”,对新型研发机构开展竞争力研究,通过对其相关指标进行量化,建立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测算方法,对比2015、2016年新型研发机构综合竞争力评价值的最高值、平均值、中位数值,发现新型研发机构整体保持较为健康、稳定的发展,新型研发机构之间的发展差异在逐渐缩小,并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论证该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以供相关部门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2006年在津外资研发机构科技活动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外资企业在华研发的行为正在快速发展。从地区分布的情况来看,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和天津等地区吸引了绝大部分的外资企业研发机构。与北京、上海相比,天津外资研发机构的发展起步稍迟,规模较小,但是发展迅速,前景良好。当前,外资企业在天津设立的研发机构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既有共同之处,也有自己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跨国公司研发机构与本土互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跨国公司研发机构是地方创新体系联入跨国公司全球技术网络的关键节点,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资源。跨国公司研发机构与本土互动是双方反复博弈的结果,建立互动关系是一种双赢策略。跨国公司研发机构与本土互动的效果是由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性质、地方创新主体的技术水平及其与跨国公司研发机构之间的技术落差、地方研发人员的素质和丰富程度、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地理接近程度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与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天骄 《软科学》2008,22(5):111-114
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对东道国区域创新体系的开放性、演化路径、分异程度及其在全球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显著影响。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的发展将加大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差异和分化,并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区域创新体系的结构和功能。针对这些挑战,提出了我国区域创新政策的调整思路。  相似文献   

10.
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东西部各省份大中型外资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由分析得知:技术创新总量因子和技术创新效率因子是影响东西部外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差异的主要因素;外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上海,东部外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强,西部较弱,进而对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采用我国1998—2008年30个省级行政区域本土大中型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以新产品销售收入作为测度企业产品创新绩效的指标,应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外资研发对我国本土企业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效果及其区域差异。结果显示:外资研发对我国本土企业产品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效应与外资研发在我国东、中、西部的区域分布格局一致,呈现出明显的"东高西低"梯度特征。针对实证研究结论,为促进我国本土企业从外资研发中获得更多技术溢出、提升我国本土企业的产品创新绩效,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采用我国1998--2008年30个省级行政区域本土大中型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以新产品销售收入作为测度企业产品创新绩效的指标,应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外资研发对我国本土企业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效果及其区域差异。结果显示:外资研发对我国本土企业产品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效应与外资研发在我国东、中、西部的区域分布格局一致,呈现出明显的“东高西低”梯度特征。针对实证研究结论,为促进我国本土企业从外资研发中获得更多技术溢出、提升我国本土企业的产品创新绩效,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研发创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与此同时,为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所制定的环境保护政策是否会对外资企业研发创新造成影响。文本利用2004~2007年企业层面微观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全面系统地评估了环境约束对外资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与外资企业研发创新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其对外资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性,同时具有持续性;此外,研究还发现环境规制对不同行业类型外资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以江苏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为研究对象,从行业角度出发,分析企业研发机构的建设和投入情况;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行业视角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创新效率评价体系,并结合静态和动态DEA模型对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的创新效率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5.
外资在华研发不仅通过技术转让、人才流动等方面使中国经济发展收益,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研发活动的知识溢出效应有可能促使中国创新系统全面改善。本文架构了一个促进中国创新系统受益于外资研发的政策体系框架,并探讨了政策的实施重点,旨在推动外资在华研发活动以提升国家创新系统的运行成效。  相似文献   

16.
沈能  彭慧  姚炯 《科学学研究》2019,37(6):1091-1101
全球化浪潮加速了创新的国际化进程,给各国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首先将区域技术异质性和非期望产出纳入创新效率测算模型,并建立空间收敛模型考察国际研发(国际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等渠道)溢出对创新效率的空间收敛效应,把握国际研发溢出的地理空间变化规律。研究发现,考虑空间效应情形下,国际研发溢出显著促进了我国创新效率的区域收敛,尤其是提高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创新效率,但是不同的国际研发渠道对区域创新效率收敛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存在差异。国际研发溢出效应随着地理距离的扩大而逐步衰减,扩散效应和回流效应的交叉波动是造成我国东中西部国际研发技术溢出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北京地区转制研发机构和外资研发机构数量、科技活动人员大体相当,但在投入产出方面这两类机构却存在较大差异:在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方面,外资研发机构的人员劳务费的支出高于转制研发机构,而在固定资产购建方面则正好相反;在科技成果产出方面,外资研发机构在专利申请尤其是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上要多于转制研发机构,而科技论文和科技著作的产出,转制研发机构则远远高于外资研发机构。两类机构科技投入产出的差异对于促进转制研发机构健康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外资研发机构本地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华外资研发机构数量持续增加,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而我国从政府层面对外资研发机构的考评一直以来是越多越好,并从政策上给予优惠和支持,对微观层次的外资研发机构本地绩效到底如何并不关注.而事实上,在华外资研发机构规模不一、质量不等,不同机构对我国的效应影响并不相同.从基本概况、研发投入、研发产出、溢出程度四个方面,构建了三层次多指标的外资研发机构本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共计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31个三级指标,从微观层面综合考虑了影响外资研发机构本地绩效的各种因素,试图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外资研发机构的在华绩效情况.  相似文献   

19.
孙玉涛  臧帆 《科研管理》2017,38(3):52-60
企业选择区域内或区域间合作是其"开放式创新"战略的重要内容。本文系统阐述了企业区域内和区域间研发合作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以及技术多元化的调节作用,并运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和电动汽车行业上市公司数据对理论假设进行验证。研究结果发现:企业区域内和区域间研发合作对于创新绩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区域内合作更有利于创新规模,区域间合作更有利于创新质量;技术多元化对于主效应均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活跃,科教最为发达,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带动作用,国务院要求将长三角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创新体系.优良的科教资源,众多的外资企业以及研发机构为此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两省一市的行政格局会阻碍创新活动的有效进行,因此需要进行跨行政区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以跨行政区的区域创新体系理论对长三角地区创新体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上海的核心作用,苏浙两省和上海的互动,跨行政区的政府行为,跨行政区的产学研合作和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支撑作用.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鼓励创新文化、政策环境,加强跨行政区的公共合作,设立跨行政区的创新服务平台,大力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