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各省(市)R D投入强度的变化趋势,总结各地区不同水平不同阶段的变化特征,探索其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采用趋势外推法预测2030年各省(市)R D投入强度,为我国研发投入的增长、预判创新型国家建设水平提供借鉴。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有2/3的地区R D投入强度滞后于当前工业化程度;R D投入强度低于1%和超过2.15%的地区符合“国际R D强度增长一般规律”,但在1%-2.15%之间的大部分地区未出现快速增长;若各省(市)继续加大研发投入,预计2030年有2/5的地区R D投入强度将超过2.8%,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和世界科技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孔骁  冯锋 《科学学研究》2018,36(5):839-846
采用2009-2015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从经济贡献率的视角对我国企业R&D活动的主体地位进行了再检验,并基于动态门槛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企业及政府两大R&D投入主体对区域经济的非线性差异性影响。研究认为,以R&D投入的经济绩效为评价标准,我国企业主体地位尚未真正建立;处于不同科技水平的地区,不同R&D主体的经济绩效存在差异:科技发展水平低于第一门槛时,政府R&D投入更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科技发展水平超过第一门槛时,企业才能显著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科技水平超过第二门槛时,政府和企业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效应趋于一致。我国现有研发活动中,政府和企业超过70%的R&D投入份额位于第二门槛之上,因此引导企业向中等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的R&D投入,同时增大政府对科技落后地区R&D活动的扶持和补贴应成为我国科技政策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3.
我国政府R&D投入、市场竞争与自主创新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中国制造业行业企业层面的面板数据,对我国政府R&D投入、市场竞争和企业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显示:(1)市场竞争与我国企业自主创新之间存在倒U字形关系:(2)我国政府科技R&D投入政策可以显著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但当市场竞争水平超过倒U字形顶部的临界值时,政府科技R&D投入政策在促进企业创新中的作用将不断下降,随着补贴强度加大,下降速度也越快.(3)在任意市场竞争程度下,我国政府科技R&D投入政策总能够促进我国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R&D投入一直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带来了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从R&D投入强度,即R&D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入手,分析了从1995年到2007年的变化特征,结合发达国家R&D投入强度的普遍规律,拟合出我国R&D投入强度Logistic增长曲线模型,建立起我国R&D投入规律的基本判断,并对我国R&D投入提出相应的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5.
以我国31个区域2011-2013年 R&D 投入强度和区域专利申请密度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对 R&D 投入强度与区域专利申请密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低 R&D 投入区域中,R&D 投入强度与区域专利申请密度呈现出负相关;在中 R&D 投入区域中,R&D 投入强度与区域专利申请密度呈现出非显著正相关;在高 R&D 投入区域中,R&D 投入强度与区域专利申请密度呈现显著正相关。在制定 R&D 政策的同时需要考虑不同区域的异质性特征,并且 R&D 投入强度必须达到一定水平,才能够有效地激励专利申请的产出效率。  相似文献   

6.
R&D投入强度是反映一国(地区)的科技实力、创新能力,乃至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指标.《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北京地区R&D/GDP到2015年达5.5%以上.那么,如何确保北京市实现以上目标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详细分析了北京地区R&D经费投入结构及贡献情况,发现北京地区具有“高政府,低企业”的R&D投入强度贡献特征以及企业贡献率下降趋势,进而提出了提高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增强企业R&D投入强度贡献率、保持国外R&D资金投入优势并扩大其他R&D资金投入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R&D(科研和开发)是技术创新的源头,所以R&D的投入应是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持续地进行技术创新的基本保证.1998年我国R&D投入占GDP的比例只有0.69%,与发达国家2%、3%的水平有相当的差距.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平均只有1.27%,远低于发达国家5%、10%的水平,而投入的绝对值更无法比拟.从R&D经费的来源来看,我国主要靠政府投入,约占50%,企业只占23%左右;在发达国家,企业投入只占40%-60%.  相似文献   

8.
基于GM(1,1)模型的我国R&D投入强度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R&D投入一直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带来了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从R&D投入强度,即R&D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入手,构建了我国R&D投入强度的GM(1,1)模型,提出了提高我国R&D投入强度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全社会R&D强度变化趋势、问题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谭文华 《科研管理》2007,28(1):140-146
近年来福建省全社会R&D强度有较大增长,其变化轨迹与国际R&D强度变化一般规律---“S型”增长模式的第一阶段(缓慢增长阶段)基本相似,但与其他沿海发达省市及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存在一定甚至较大差距,且R&D投入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极不相适应。分析了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提出了福建省R&D强度应按“强S型”增长模式实施强力投入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地区R&D溢出与本地区经济增长和邻区经济问可能的相互作用,基于MRW(1992)的模型,加入空间变量,利用1997-2004年中国31省市自治区的数据,就研发投入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估计,实证结果显示:省域R&D投入存在空间依赖性,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来自邻近地区的研发投入每增加1%,本地区经济平均增长约0.24%;来自邻近地区的企业研发投入每增加1%,本地区经济平均增长约0.4%;来自邻近地区的高校及研发机构的研发投入每增加1%,本地区经济平均增长约0.05%.邻近地区的研发活动对本地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研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资本化核算的最新研究成果,遵循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8(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SNA2008)的框架体系和核算要求,在合理估计各地区基础投入(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的当期投资的基础上,利用BEA方法估算得到2009—2016年中国31个省份不同活动类型的R&D资本存量。结果表明:各省份R&D资本存量都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基础投入和试验发展资本存量也呈现增长趋势;基础投入和试验发展资本存量在东、中、西、东北四大区域有明显差异,且差异表现不一;基础投入和试验发展资本存量都基本由东部地区贡献,但中西部地区的试验发展资本存量占全国的比重已有上升趋势,中西部地区开始逐步转变经济发展理念,重视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本文试图弥补不同活动类型的R&D资本存量基础数据的不足,可适当补充和完善现有R&D资本化核算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利用我国2005-2007年30万家工业企业数据,对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分布特征进行描述性统计得到:我国仅10%左右的企业有研发活动,在从事研发活动的企业中49.25%的企业研发活动不稳定;年销售收入大于3亿元的特大型企业,其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也只有0.52%;研发投入产业分布具有明显重型化工业结构特征、地区分布不均衡;政府引导企业研发投入的特征明显;大规模、寿命期长的企业从事研发活动的比例高、研发投入总量大,但研发投入强度反而更低;研发投入集中度较高,约1/4的研发投入集中在有研发投资活动的3%的企业里,研发投资还没有成为一般企业的自主行为.对企业研发强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得到:第一,企业规模、年龄等内部因素显著正向影响研发投入总量,但显著负向影响研发投资强度,企业规模与“研发投资/总资产”表示的研发投入强度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企业利润显著正向影响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研发投资强度,但对国有企业影响不显著;第二,地区财政的科技支持、银行信贷资金支持显著提高了不同经济类型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但对国有企业的作用大大超过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国本土企业的创新投入存在两难: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规模大、强度高,主要来源于财政和信贷支持,企业缺乏内生的激励与资金来源;私营企业创新投入有内生激励,但缺乏政府财政支持、尤其信贷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3.
朱志红  高洁  徐平  邱书香 《科研管理》2020,41(10):145-155
以中国沪深两市112家石油石化上市公司2012-2016年数据为样本,就企业研发投入对公司成长性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发资金投入对石油石化上市公司成长性存在显著性的正向影响,其正向影响存在滞后性,滞后期为三年且影响程度在滞后二期达到最大值;研发人员投入对石油石化上市公司成长性存在正向影响,但不显著;公司规模和资本结构等亦对公司成长性存在显著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强化研发管理、增加长期持续性研发投入和完善创新人才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1998-2012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系统广义矩估计法,从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实证分析了信贷扩张与研发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表明:从全国的总体来看,信贷扩张和研发投入对经济总量增长均起到了促进作用,但研发投入的作用强于信贷扩张;研发投入对经济质量提升同样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信贷扩张则相反。此外,二者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区域差异,对东部推动作用最强,中西部的推动作用较弱。“新常态”下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既需要信贷扩张形成的资本要素,更需要研发投入形成的创新要素。  相似文献   

15.
   政府研发补贴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是政府激励区域创新的两种重要措施,现有研究主要从研发投入和产出角度来评估这两种政府研发激励的实施效果,而较少从创新效率细分的角度去解读。为此,本文以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7—2017年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随机前沿模型实证分析了前述两种研发激励措施对分别以专利和新产品销售收入为产出所对应的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和商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政府研发补贴对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正向影响,而对区域商业创新效率产生负向影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具有负向影响。此外,在不同发展驱动方式下,政府研发补贴对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均为正且无显著差异。但相比于投资驱动地区,政府研发补贴对创新驱动地区的商业创新效率的抑制作用更明显。同时,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在创新驱动地区相对实施效果更明显,相对于投资驱动地区,创新驱动地区增强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区域商业创新效率的正向影响。本研究为政府相关决策者在甄选资助对象以及政策实施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仍是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从技术引进投入、来源地、消化吸收投入及R&D投入强度等方面,对我国制造业引进消化再创新现状进行纵向分析.从技术引进投入和消化吸收投入等方面,分别对重点产业和重点区域的现状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我国制造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政府科技资金支持与引导不足、重点区域技术引进集中于三资企业、二次创新的投入能力较弱和高技术产业技术引进投入比例偏低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利用101个国家和地区18076个非金融企业2005~2014年的面板数据,主要将中国与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印度6个国家企业的研发投入规模与强度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得到:第一,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主导全球研发,中国顶级企业研发投资规模与之相比差距较大,经济增长缺乏引领全世界技术创新的核心企业的支撑,且依靠能源、原材料消耗和固定资产投资推动;第二,与发达国家企业研发投入的行业分布特征比较发现:中国能源行业企业的研发投入规模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差距较小,反映了国家对绿色经济增长模式的重视;中国信息科技行业企业的研发强度在本国所有行业的企业中较高,但企业研发投入规模过小,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产业链的延伸;中国企业在医疗保健、消费者非必需消费品行业的研发投入规模和强度与发达国家差异较大,主要受人均收入水平决定的经济复杂度制约,这将影响中国产品品质与质量的升级;第三,与发达国家企业研发投入的年龄分布特征和规模分布特征比较发现,中国高龄企业、小型企业研发投资规模过低,新创企业、大型企业研发投资强度高。  相似文献   

18.
黄苹 《科研管理》2015,36(11):64-70
为获取各创新要素投入对技术创新效率的贡献,本文区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分别估算我国各地区不同活动类型技术创新要素投入的单效率,结果显示:基础研究的各创新要素投入单效率高于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要素投入单效率,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RD经费效率高于RD科技人员效率,试验发展的RD科技人员单效率高于经费单效率,科技论文和专利作为要素投入的单效率很低,新产品开发经费效率较低,各创新要素投入单效率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我国创新要素单效率区域差异较大,各省份具有不同创新要素效率优势,各地区在加大创新要素投入的同时,更应提高RD经费和科技人力产出效率,扭转科技论文"数量论"和专利"供给导向"。  相似文献   

19.
企业规模与R&D投入关系研究——基于企业盈利能力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世界银行对中国企业投资环境的调查数据,使用Lowess修匀的非参数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了企业规模与R&D投入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小企业盈利能力的稳定性较低,抑制了其R&D投入的频度,使企业R&D投入强度与企业规模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就存在R&D投资的企业而言,小企业R&D投入强度并不低,R&D投入强度与企业规模之间呈现倾斜的“V”型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