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志华 《华章》2008,(18):68-69
课程改革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一项举措.课程改革在教育目的、教育方式等方面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并有效地促进我国教育持续、和谐发展.考试改革、理念的转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是课程改革面临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根据《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从增加选择、全面育人及其对课程教学、考试命题、学校管理的影响等方面提出一些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课程建设是高校教育教学中一项重要基本建设内容,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专业建设的有效途径。课程建设离不开教师专业的成长与进步,教师是实现课程建设的关键因素,课程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呼伦贝尔学院实施的考试改革为课程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契机。通过考试改革进一步推进课程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学院办学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传统体育高职院校中计算机考试模式限制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制约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改变传统的考试方式、树立多样化考试模式是高职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分析体育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的特点和目的,研究了现行高职教育现状,指出传统计算机课程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就体育高职院校如何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对计算机课程考试改革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中小学教育教学带来了许多深刻的变化,考试改革作为评价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势在必行。如何看待考试,怎样改革考试方式,是课改过程中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对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考试模式改革是高职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从考试模式改革的背景,如何进行改革,改革后的效果等几个方面,做了论述和展示。本文作为对实际教改工作的全面系统总结,通过考试模式改革这一切入点,引领高职课程向注重过程、强化技能的方向发展,从而深化了高职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7.
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在深入研究考试功能以及合理设计课程大纲和实施方案的基础上,通过考试观念、内容、形式等方面的改革,充分发挥考试的三大功能,从而实现教育目标。据此,在《市场调查》课程的考试改革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8.
高校课程考试是教育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评价教学得失的一种手段,也是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加强高校课程考试管理,使之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对高校课程考试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进行了梳理,并对改革对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为响应和落实党中央提出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新要求,加强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汽车文化课程在思政育人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教师可以精心设计融入思政教育元素的教学内容,进行多元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更好地将大学生思政教育自然融入课堂;进行教学评价方式改革,增加对学生品质、道德、素质等方面的考核。通过多方面的课程思政改革,使学生在课堂上不知不觉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进而实践文化育人、专业育人的大思政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0.
杨国金 《湖北教育》2004,(23):25-26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既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和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在教育教学改革领域,课堂教学改革是基础,课程改革是核心,评价制度改革则是关键。没有评价制度改革的跟进,新一轮课程改革可能半途而废。纸笔考试作为教育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虽然无法取消,但已是非改不可了。  相似文献   

11.
法律基础课是高职院校思想品德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性质决定了其教学根本任务在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但目前法律基础课教学在供给与需求、教材体系、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必将影响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结合高职实际,从教学内容、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作业布置等方面阐述《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2.
增强德育效果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者直接面对并亟待解决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和基本环节,直接影响着高校德育效果的提高,是高校德育效果的基本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主要是通过更新教学内容、增强实践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和优化教学手段,达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德育课程的设置模式和具体内容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学生个体潜在道德价值观的构建基础。德育课程既是民族文化特色的体现,同时也是民族文化心理的重要体现。我国当前的德育课程内容体系体现出多元化和良好发展的趋势:在内容结构和选择上都有了明显的改进;编排的逻辑思路从个人到社会到国家、从道德到政治到哲学大体符合学生个体社会化和培养社会主义公民的要求,鲜明的政治主流价值意识形态的指导保证了德育教材思想的统一性。但课程在教材编排形式上缺乏变化,在传统文化上不够深入。如何在传统文化上深入和提高德育内容的艺术性,是德育教材需要改进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两课”教育教学实效性提高的问题一直是“两课”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难题。本文从分析“两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认为改革的根本出路首先不在于探讨教学技巧,而在于如何修订教学内容和重构课程体系,因此改革的着眼点应放在课程设置上,建议开设经典选读课程和职业道德、社交礼仪、心理健康等课程。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课程的建设及实施是四川师范大学在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上的积极探索。课程教学内容选取所遵循的原则是:以品德心理学和德育原理为基础,以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重点,以掌握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为目的。在适应学情的基础上形成"讲解分析—案例展示—讨论探究—情境剧演示"的教学模式,并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6.
针对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课程中德育元素,阐述课程思政的含义与作用,论述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课程中德育元素的分类,展示课程中显式与隐式德育元素的挖掘方法与过程。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德育元素有利于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教师的教学活动不仅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也是一个道德观与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过程。本文中,作者根据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和经验,总结了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品德教育的五项重点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法,探讨了“一联系”、“二利用”、“三介绍”德育方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成艳萍 《天津教育》2021,(1):184-185,188
义务教育阶段是开展德育的关键阶段,小学科学课程作为实施德育的重要课程,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精神,端正学生正确价值观,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行和心理素质。本文以政治素养教育、思想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为切入点,分析探讨了小学科学教育中德育导师育人的教学路径,期望对提高小学科学德育效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新加坡的道德教育卓有成效,有“最守规矩的城市之一”的美称,它在道德教育方面确定明确的教育目标,即培养“新加坡人”,开设相应的道德教育课程,构建道德教育的立体网络,注意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良好效果,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当前高校中非德育学科专业课教学活动中出现严重的德育缺失现象,德育问题引起强烈关注.强调专业课教学是德育渗透的载体,是对大学生德育渗透的重要渠道,也是高校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研究在专业课教学活动中实施德育的有效途径,以实现高校全过程德育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