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变大学课程范式,意味着大学课程不再是"框架"和"计划"而是实践活动,课程与课堂教学不可分;大学课程不再是单纯的制度性知识而是实践主体的实践活动,课程与具体的师生不可分;大学课程不再是单一的制度设计而是相关课程主体权力博弈下的结果,课程与具体的高校不可分;大学课程是基于理想、价值、利益共同体的构建过程,强调师生对自由的追求及实现。伴随我国大学建设与发展的现实需要,转变大学课程范式则表明课程主体、主体关系、实践活动应该成为思考大学课程改革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人学视域中大学课程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学是育人的场所,而课程是大学"育人"、"成人"的核心和关键,因此,从人学的视角来检视大学课程就是一种应然之举。从人学视角来观照,我国大学课程存在的最根本的问题是缺"人"或少"人",基于大学造就"人"的考量,需要重构一种新的大学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3.
工科本科院校的大学数学课程由"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值计算方法"、"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等课程组成,其中"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是大学数学课程的龙头课程。大学数学课程是工科院校培养各类专业人才的重要基础课程,做好该系列课程建设至关重要。大连交通大学理学院数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目前有教师33人,承担着全校各专业数学系列课程的教学任务。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加强课程建设上,确立了"打造精品,追求卓越"的指导思想,大学数学课程建设,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上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4.
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教学是对基础阶段大学英语学习的补充和完善。网络ESP课程教学是对教育部提出的"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一个成功创新,是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达到"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5.
关于大学课程设置的三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改革是大学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大学课程设置的逻辑起点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大学课程设置的知识模块不是封闭的"金字塔"形状,应该是开放的"知识树"状态,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应坚持技术知识本位、知识能力本位和做人本位的有机统一;大学课程设置门数每个专业控制在50~60门课程之间、总学分控制在150~160之间、每个学分控制在15学时左右,选修课程、通识课程、实践课程分别控制在占课程总教学时数的1/3为宜。  相似文献   

6.
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已经形成了"大学计算机"课程核心价值就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应该以计算思维为导向进行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的共识。但怎样培养计算思维,大学计算机课程究竟讲授什么内容才是培养计算思维,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对计算思维的需求究竟是什么?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计算技术与计算系统的发展阐述了"核心"的计算思维,给出了大学计算机所面对的知识空间,进而通过分析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未来对计算思维能力的需求,给出了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的一个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正>大学课程研究、教学研究是近年来高等教育学科一个崭新的、生机无限的增长点。王一军博士的新著《当代大学课程秩序论——在"高深学问"与"个人知识"之间》,对大学课程哲学原理进行大胆探索,是这一生长点上萌生的新芽。专著立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生存方式数字化、社会组织学习化的时代背景,围绕大学课程研究中的知识问题.引入"个人知识"概念作为研究主题,把大学  相似文献   

8.
大学科研成果是一种潜在而宝贵的课程资源,可通过一定途径转化为现实课程.应用非参数检验方法中的χ2独立性检验方法,对全国51所大学科研成果和课程数量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大学科研成果与课程数量呈中等程度的正相关,大学科研成果对课程建设有促进作用,然而科研成果向课程转化的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需要通过提高意识、建立相应激励与管理机制和提升大学教师的科研成果"课程化"的专业能力等方法,加速科研成果的"课程化".  相似文献   

9.
大学的课程思想与建设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是大学的灵魂,也是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核心内容.大学在课程建设中必须以高水平的课程思想引领课程建设.大学在根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之后,既要通过课程"菜单"的开放递增实现"量"的丰富性,又要加强每门课程的建设体现"质"的规定性.在建设过程中,需要突破原有的建设思路,围绕课程建设这一核心从外围提供良好的改革环境、在内部进行一体化的课程要素建设,同时通过完善教学评价机制,使课程建设的过程同时成为教师教学发展的机制、平台.  相似文献   

10.
为推动大学数学的"课程思政"工作的有效开展,通过分析大学数学课程的特殊性,提出大学数学类课程应该以提升数学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挖掘"课程思政"内容纳入数学课程教学作为开展数学"课程思政"的着力点。通过总结大学数学"课程思政"的思考与实践,举例说明了可以通过对课堂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的例题和习题以及包括数学史、数学家身平的数学文化的挖掘,为大学数学类课程的"课程思政"提供充足的教学素材。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时代改变了传统的大学生活模式,同时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优化现有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2.
课程设置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创新教学模式的前提。本文立足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国际化要求,从课程设置角度探索"卓越工程师"班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提出了在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下完善卓越工程师班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方案,以求真正实现培养面向世界的卓越工程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MOOC平台是一种开放学习平台,为了提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将MOOC教学模式引入课程的教学中。主要分析了MOOC教学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优势特点及对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影响,并具体讨论了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应用MOOC教学的设计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4.
《莆田学院学报》2019,(1):103-108
创新创业通识课程的模式改革是应用型大学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基础性环节。通过对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通识课程现状和存在问题的梳理分析,归纳提出创新创业通识课程的逻辑特性。针对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通识课程特性特点和目标要求,探索从课程顶层设计、课程模块改革、"双师型"队伍建设、多元评价机制和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建构适应新时代的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通识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15.
大学英语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立德树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理应成为实施"课程思政"的主要阵地。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出发,梳理其与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理论的渊源,探讨系统功能语言学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可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然后以大学英语课程一个具体的单元为例展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着重论述教学目标、教学材料以及教学步骤三个核心要素的内容和思路,旨在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课程整合是当今世界各国大学课程改革的焦点。国外大学课程整合改革的做法可归结为跨学科课程模式、通识教育模式和"课题中心"模式。国外课程整合改革为我国大学提供的启示是,在改革过程中,要全面理解课程整合的内涵,要遵循课程整合的原则,要实施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以增强机构间的联系,其最终目的是实现课程的实质整合。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我校学生入学前所掌握计算机知识和近几年"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面临着全新的形势和任务.对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行分类分层次教学改革是实施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本文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阐述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类分层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高校     
国家开放大学启动微课程学习近日,国家开放大学"5分钟课程网"正式启用,3600多个"5分钟课程"同时上线。网络核心课程、微课程以及MOOCs(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等学习方式方兴未艾,学习也进入微时代。"5分钟课程"是时长为5至10分钟的微型课程,以视频为主。学校计划到2013年底,通过现有资源改造、自建、合作等方式建  相似文献   

19.
打造"金课体系"是当前大学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是创建一流本科教育的重要基石。我们以基础课程、通识课程以及专业课程为横坐标,以初阶课程、中阶课程、高阶课程为纵坐标,构建具有系统性、挑战度与可选择性的大学"金课体系"。就价值选择而言,大学课程改革包括技术取向、实践取向、沟通取向以及解放取向等四种旨趣,即不同的课程改革理念不仅是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时代路标,而且是打造中国"金课体系"的制度遵循。如此一来,高校即可借助课程系数杠杆以及系列的制度安排,开创广大师生乐教好学、教学相长的高等教育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目前,大学课程教学似乎什么都不缺,但唯独缺了一份"真",少了一份"实"。课程目标迟迟未能实现,固然与观念落后、课程开发能力偏弱有关,但是,现实中课程改革屡屡搁浅的更大的原因在于课程实践中人的缺失。归根结底,大学课程改革最终应该是"人"的改革,不仅是理念的更新,更是每一位大学人必须走出舒适区,实现从旧我向新我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