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万历初,以首辅张居正为代表的改革集团在平定西南少数民族叛乱之时,又审时度势,及时推行了调处民族矛盾、调适进贡制度、招抚叛乱"降夷"等一系列的民族政策。这些民族政策在短期内改善了西南地区的民族关系,巩固了边疆统治;但长远来看,它已难以适应少数民族的发展趋势,甚而成为激化明末西南地区民族矛盾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初等教育教师质量受到印度政府的高度重视。印度中央政府和各邦政府在教师入职资格、教师招聘、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并通过推行这些政策进行教师质量监控。这些政策实施过程中产生了教师培养培训效果不理想、合同教师大量存在、教师初始分配向城性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于思考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中教师质量监控政策问题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20世纪70年代萨达特推行开放政策,这种现代化政策是对埃及国家发展方向的重新调整;但也面临着国内外的一系列困境,国内人口激增且分布不平衡、现代化需要的人才储备不足、官僚主义与文牍主义、就业压力、贫富悬殊等;外交方面在阿拉伯世界陷于孤立、倒向西方、依赖美援等;所有这些问题都应为发展中国家推行现代化所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难的问题,我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保障政策和措施,廉租住房制度,是这些重要制度之一,它的存在为城镇住房困难的低保家庭提供了住房保障,是一项惠民政策,但在廉租房制度推行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成为制约廉租房发展的瓶颈,因此找到有效的策略来解决这些问题,为廉租房制度持续稳定的推行发展提供保证,是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5.
二战后,美国在日本推行的所有政策都是以民主化和非军事化为基础,从而达到为其远东政策服务的目的。通过这些政策,日本完成了近代化的历史进程。这是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6.
万历初年,张居正改革集团在平定广西、云南、湖南、广东等处少数民族起义的同时,又审时度势,及时推行了调整贡赋制度、招抚起义部族、调处民族矛盾、发展社会经济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民族政策。这些民族政策在短期内改善了民族关系,巩固了边疆统治;但长远来看,它已难以适应少数民族的发展趋势,甚至成为激化明末南方地区民族矛盾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为了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尤其是弱势儿童享有平等的学前教育权利,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政府积极实行学前教育免费政策,强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其免费学前教育政策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以政府为主导,以政策制度为保障,强力推进学前教育免费;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建立免费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分阶段逐步推进免费学前教育;以弱势群体为优先,重点保障免费对象,促进学前教育公平;多种形式相结合,实施免费学前教育。这些政策与经验对于我国制定并推行免费的学前教育政策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威廉二世及其"世界政策"对近代历史产生了不可估量的重大影响。在国际上,他的要求按资本和实力重新瓜分世界,与英国等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愈演愈烈;在国内,他建立沙文主义宣传机构和民族主义组织,煽动国内人民的民族主义情绪,为推行世界政策制造舆论;威廉二世的执政时期实行的政策与他的个性也是息息相关的。他将德国在国际地位上由大陆强国升级为世界强国,改变了俾斯麦的"大陆政策",推行"世界政策",而这也被认为是诱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香港中文教育政策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特区政府以“两文三语”为目标的中文教育政策,是香港总体语言政策的构成部分,文章从推广普通话、推行母语教学、以普通话教授中文及推行简化字等方面对此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10.
汉武帝建立了强大的汉帝国,这与他在位期间推行的一系列文化政策有着重要的关系。主要内容有:一是悉延百端之学,重视儒学,而非独尊儒学;二是兴办教育,大力延揽人才;三是重新定位宗教,确立至上神"太一"。这些文化政策对当世和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该论文是"清政府与台湾的土地开发"课题的系列论文之一.台湾的大规模开发始于清代,清政府的移民政府、民族政策、土地政策和赋税政策对台湾的土地开发均产生深刻的影响.清领台湾之初,大部分土地控制在台湾土著、即所谓的"番族"手里,台湾汉民开发领域的扩大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与番社"争地"的过程.台湾番族根据其汉化程度,有生、熟番之分,在清领台湾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清政府将生番视为化外之人,并将他们划在"界"外,不许民人越界私垦,以启衅端.但清政府的防番战略遏制不了台湾开发的步伐,清中期出现了大面积的界外土地开发,"牡丹社事件"之后,清政府看清日本企图侵略台湾的狼子野心,决定开山抚番,开发台湾东部及深山地带.本文主要论述同光以前,清政府的防番战略举措,它对清前期台湾的土地开发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反恐战争的直接推动下,布什政府推行一项以单极世界为目标,反恐为旗帜,军事强权主义为对外政策手段,单边主义为对外政策主要行为方式的“新帝国战略”。这一战略迎合了美国国内泛滥的“新帝国主义”的要求,表明了其追求全球独霸的意图和决心,但由于这一战略自身存在诸多盲点和缺陷,并受到种种国际国内因素的制约,难以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3.
清代杜诗注疏契合了考镜源流、经世致用的学术背景,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精神寄托。考订史实、校勘异文、阐释诗意等实证主义方法,挖掘出杜诗的时代蕴涵。通过对杜诗实证主义的考辨,可以了解清代诗歌注疏的面貌以及学术取向。  相似文献   

14.
教育机会均等是社会公平最重要的指标。教育机会不均主要是由于教育发展不均衡造成的,所以加大中央对教育的宏观调控力度、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适当采取教育特别扶持政策等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这也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理念和体现教育公平的唯一可行途径。建议中央政府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更加倾斜的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培育和谐社会的教育公平理念,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美国革命以后 ,英国政府从美国革命中吸取教训 ,对其帝国政策进行了调整。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 ,对外贸易变得越来越重要 ,成了英国经济的生命线。英国政府及国内民众的帝国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英国已经对拓殖新的殖民地不感兴趣 ,英国此时强调的是占据贸易商埠及战略基地  相似文献   

16.
同治年间,直隶省教案多发且颇具代表性,总理衙门与驻华公使为维护各自方的利益展开了激烈的较量。在相关约章的签订上,双方各怀心思,互相算计;在对办案官员的惩处上,双方明枪暗箭,激烈交锋。面对驻华公使的武力恫吓,总理衙门采取了论理、防范并举而以和为主的回应措施。总理衙门在与驻华公使“博弈”的过程中,其柔弱外交中悲凉的处境彰明较著。  相似文献   

17.
1935年华北事变后南京政府的对日政策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 ,表现为对日态度的日趋强硬和决心抵抗。南京政府对日政策的转变不是偶然的 :日本的步步进逼、英美对日态度的变化、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制定、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国民党内部的分化以及西南统一于南京政府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 ,促使南京政府由对日妥协退让转向强硬。  相似文献   

18.
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两大活佛,两大系统的关系对近代西藏政局乃至中国的边疆形势都产生了重要影响.1927-1933年,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又完成形式上的全国统一,但国内战乱未息,而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不断升级,英国仍利用“西藏问题”干涉中国内政.在这种形势下,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及强化与达赖、班禅两大系统的政治联系,努力协调两系统的关系,以加强对西藏地区事务的管理、维护领土主权和国家统一.针对达赖、班禅两大系统关系,国民政府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又是如何演变的?这些政策的效果如何,有何影响?本文拟在已有成果基础上,主要依据已公布的国民政府档案,结合相关文献,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民初北京政府根据川藏边情的演变,先后设置了川边经略使、川边镇守使、西康屯垦使等地方长官,并划设川边地区为特别区域,以此来加强对川边的治理。川边地方当局也确实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川边地区一直处于动荡的局面、北京政权式微、四川时局持续混乱等因素的影响,民初川边地区治理并没有取得显著成效,以致人心浮动。  相似文献   

20.
刘长佑于同治初年出任直隶总督,是因为畿辅地区陷于多种"匪乱",清廷期望靠他平乱致治。其任间,只能以在外督军作战为主,驻衙署时间较少,对其他政务的操理受限,不过,创始"练军"之事可算"亮点"。他在被任用的同时,也不免受到疑忌。其最后被革职,直接和表面原因是不能有效镇压"盐民"起义,就深层原因而言,则与湘系群体势力的趋衰态势不无关联。无论如何,其人对于湘、淮要员主政直隶乃至北洋来说是为前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