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由于20世纪中国文学现象本身的丰富复杂性和学者们在研究文学现代性时所依据的参照系的不同,造成了文学现代性研究中一定程度的“混乱”。以世界文学和中国古典文学作为文学现代性研究的参照系,各有其合理性和不足,因此,必须把普遍性和特殊性结合起来,在世界化和民族化的双重视角下审视20世纪中国文学,才可能为文学现代性研究确立较为合理的参照系。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是中国现代化的总体思路,它需要民族化的总体自觉意识作为推动力。20世纪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宣传和科学运用,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相继形成,极大地改变了中国面貌。由于民族化自觉意识不强,时代主题转换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和实践中的种种困境。新时期先进化建设有利于培养明主体的民族化自觉意识和促进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中国化。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中国文坛半数以上的作家都可以归入“乡土文学”作家的行列,他们的作品几乎构成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主流,因此“乡土文学”可说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主流和基本面貌。在新的世纪里,中国“乡土文学”有何基本走向?结合历史与现实的分析,笔者认为中国“乡土文学”有三个基本走向,即民族化、独立化和跨文化跨地域的倾向。  相似文献   

4.
中西哲学理念、宗教信仰、审美特性的不同使油画必然融入本土性、民族化特征。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中国油画的民族化和本土化具有广义性。油画在中国必将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走出一条油画民族化、本土化的光明大道。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中国作曲家将小提琴表演艺术与中华民族元素相结合,成功走出了西洋乐器中国化的道路,让小提琴成为中国百姓熟悉的乐器,创作出了大量中国人民喜爱的作品。20世纪中国小提琴音乐作品中的民族元素主要体现在小提琴作品的题材民族化、风格民族化、演奏技巧民族化三方面。  相似文献   

6.
当下的《20世纪中国文学》的课堂教学内容存在很大遗憾:由于两岸政治的长期对峙,致使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重要一翼的台湾文学在《20世纪中国文学》的课程教学中严重缺失。为此,我们急切呼吁台湾文学进入《20世纪中国文学》课程教学体系——台湾文学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一脉;吸纳台湾文学是拒斥文学台独的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是在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和中外文学的碰撞、交汇的背景下建构的,它的逻辑基点也直接受到了其背景的影响。总的看来,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建构的逻辑基点就是“文学是人学”的文学观念,而这一观念又是与关于人的知识分不开的。正是在这一逻辑基点上,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形成了自己家族叙事及关于家族话语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国门大开,外来化蜂涌而入,对本民族化冲击很大,民族化产生危机。《白鹿源》在此背景下产生,着重对开放年代的传统化重新审视。作陈忠实将传统化中的主要部分三泰化“关学”的典型特征赋予了主人公白嘉以及作为中国传统化符号的朱先生。《白鹿原》表达了作对传统化的留恋与希冀,传统化的精髓一定会世代延续下去。  相似文献   

9.
简略的提示二十世纪对于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中国文学来说,是一个崭新的世纪。这个世纪在文学领域发生的最重大的历史事变,是中国文学由兹开始并最终完成了从古典向现代的最后转变。促使这种转变的发生和最后完成,自然有各种各样的内部的和外部的诸多原因,这种转变的发生和最后完成无疑也有各种各样或隐或显的迹象和表现,但是,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历史事实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变是从追求文学的通俗化开始的;并且在整个这个动荡不安的文学世纪中,通俗化以及与之相关的大众化和民族化始终是推动中国文学向更为深广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
民族性概念是阐释20世纪中国文学的关键词之一,在不同的知识背景和历史语境中,它的意义指向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这种概念的歧义已经影响到学界对中国文学发展的阐释立场,因此,厘清民族性话语使用的历史语境和具体指向,对中国文学的健康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19—20世纪之交,中国文论界开始了文学理论的新探索。从1917年文学革命到新时期,本世纪的文学理论有7种主要观点,如文学与艺术、政治;民族化与文学艺术的现代化等。展望21世纪,将会出现有中国特色的有网络文学特点的多样化的文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从新世纪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现代性与传统性的统一,以及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等方面来看,新世纪的文化建设将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它的发展仍是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3.
对“中华高等教育改革”国际学术研讨会内容进行了全面地综述。内容包括:中华传统文化与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高等教育的全球化、国际化与本土化;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市场化。  相似文献   

14.
张欧 《煤炭高等教育》2009,27(2):115-117
吴冠中是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在半个多世纪的艺术实践中,他一直在探索融会中西,追求油画的民族化和国画的现代化。他的作品既具有西方绘画的深厚功力,更具有中国绘画的意境与神韵。他的创作实践既为21世纪的中国画坛提供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也为当下专业划分过于狭窄的美术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钢琴是西洋乐器,围绕钢琴的作品大都是外国作品,从20世纪以来世界音乐逐渐走向多元化、民族化,我国的民族音乐也逐渐与国际接轨,在大力弘扬民族音乐的今天,我们可喜地看到大量的、优秀的中国钢琴作品不断问世。它们在艺林里宛若一朵清新高远、丰姿卓绝的“雪莲花”,淋漓尽致地展示了中国钢琴音乐的“神韵”,传承了中国民族音乐的精神。  相似文献   

16.
略论中国油画的民族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油画要走的道路,我们必须理清思路,调整状态,研究民族的哲学与文化,用具有民族精神、现代意识的艺术作品来构建中国油画体系.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上世纪的著名电影导演费穆运用长镜头拍摄方法,开创了电影艺术表现民族风格的先河。费穆的长镜头的美学源于深厚东方文化底蕴,结合中国文化神似写意的表现手法,以长镜头"静"、"缓"和"平面化"的独特视听效果来深层次地刻画电影的主题,走出了中国电影民族化的全新之路。  相似文献   

18.
教育国家化趋势产生和发展于19世纪的欧洲。随后,其影响波及世界。日本紧跟这一进步趋势,迅速实现现代化。在目前的全球性教育改革中,发达国家试图通过进一步完善教育国家化来维持他们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发展中国家则试图通过实现教育国家化来完成社会的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