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二册"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实验,让每个学生亲自动手去模拟制作DNA的分子结构,这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认识DNA分子结构的特点.在准备这次实验时,我们发现该实验在实验方法操作上存在需要探讨的地方.下面是笔者对这个实验的几点看法及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物教学》2019,(10):60-62
通过师生充分的课前准备和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制作、评价、修正完善、创意模型展示等活动。将抽象的DNA分子结构形象化,并将具有真实感和立体感的实物模型以简单、科学的形式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生物科学研究中,模型方法被广泛运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成功就是一个范例。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是以形象化的具体模型,能使研究对象直观化,既可以促进研究,又可以简略地描述研究成果,又便于理解和传播。在中学生物学教材中,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作为生物技术性设计和制作的第一案例。本教学设计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参与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实践活动,深刻体验到合作过程中出现的多种影响合作的要素,并从中总结出促进良好的经验,学会小组合作,体验团队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生物教材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四章第二节“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中安排了学生实验——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该实验目的是通过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5.
在进行高中生物学教学时应充分利用模拟实验和构建模型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建构思维和建构能力。建立模型技能的达成主要是通过以下的过程来实现的:案例制作DN A双螺旋结构模型1教材分析本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DNA结构”的感性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材首先介绍了“实验原理”。从制作DNA模型前应该考虑的问题、制作过程做了详细阐述。教材接着说明了制作的“目的要求”。要求通过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的理解和认识。教材第三部分列出了实验所需要的“材料用具”。解释了用什么代表磷酸、什么代表糖、什么…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二册“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实验,让每个学生亲自动手去模拟制作DNA的分子结构,这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认识DNA分子结构的特点。在准备这次实验时,我们发现该实验在实验方法操作上存在需要探讨的地方。下面是笔者对这个实验的几点看法及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教材分析
  “DNA分子的结构”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必修2中《遗传与进化》第3章第2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之后,继续从分子水平上进一步阐明遗传的本质。 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学习“DNA分子的复制”和“基因表达”等内容的基础。本节课教材没有直接讲述DNA分子的结构特点,而是以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的研究历程为主线,通过学生动手尝试建构模型,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理解。在构建模型的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积极参与讨论交流,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自我创造”中获取DNA分子结构的特点和DNA分子的特性等知识。本节教学需要2学时完成,本节课为第1课时。  相似文献   

8.
以DNA分子结构模型的科学探究史为背景,通过创设连续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逐步构建DNA双螺旋结构物理模型,在建立物理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概念模型;让学生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领悟模型方法的本质内涵,获得DNA分子结构的生物学概念。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提出"要让学生领悟生物科学理论或模型的科学美"。在生物学习中,模型是非常吸引学生的感性材料。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教学实践中尝试通过构建物理模型进行课堂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DNA分子结构”一节的教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DNA分子结构的一节教学中,辅助教学的工具有:一个DNA分子片段的平面图、脱氧核苷酸三构件连接模式图、一个DNA分子片段的空间模型图.教材在这部分给了一个资料和课外读物,且安排了一个实验(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这节课看似一节简单的课,却给学生和教师留下了较大的创新思维空间,笔者就此谈一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二册中的实验十二是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本实验中有两副图片展示的是DNA分子的结构模型,但是,此模型存在错误。因为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中相邻碱基对之间夹角是36°,所以,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中10对碱基对正好螺旋一圈,是360°。但教材中的图片展示的DNA双  相似文献   

12.
DNA是生物体的主要遗传物质,DNA结构的阐明标志着分子生物学的到来,它的双螺旋结构具有特殊的美感.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制作DNA模型,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DNA模型的制备方法有多种,但是有的并不简单,成本也高,难以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现介绍一种简易的可在课堂中完成的DNA模型的制作方法,此模型还可用于DNA复制等过程的模拟.  相似文献   

13.
模型建构是教材中探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模型方法也是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以"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为例,尝试运用"5E"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并对模型建构进行了简单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4.
利用NCBI平台和DNA分子杂交模型制作软件excel,开展"DNA分子杂交方法鉴定人猿亲缘关系"的模拟实验,从而让高中生掌握通过手机进行模型制作等相关生物学探究性实验的方法。实践证明该实验具有可行性,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能让学生对DNA分子杂交方法鉴定物种亲缘关系有一个整体认识。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物教学》2017,(18):43-45
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引导学生构建DNA分子的概念模型、物理模型及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学生在不断的"体验—质疑—解惑"的过程中,理解DNA分子结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6.
"DNA分子的结构"一节的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节课以"DNA分子结构"的发现科学史为主线,创设情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在不断"建构--修正--建构--修正"模型的过程中,沿着科学家的探索足迹,尝试像科学家一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化认识,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入、不断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正>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2.能力目标: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进行遗传信息多样性原因的探究。3.情感目标:认同合作探究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体验科学探索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二、教学重难点1.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一、趣味性教学   1.通过比喻、类比和直观性增强教学趣味性.   生物学中有不少的知识点很抽象,不容易理解,在教学中可以进行适当比喻和类比,利用学生熟知的事物作比较以帮助理解和记忆,以增强课堂趣味.比如在学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时,将学校围墙类比作细胞膜,通过对围墙的保护作用和控制作用的认识来理解细胞膜的作用;在学习DNA结构时,让学生亲手拆卸和组装"DNA分子结构模型",增强直观教学,从而真切体会到DN^分子由很多脱氧核苷酸分子按一定顺序联结而成.……  相似文献   

19.
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结合模型构建的方法设计"DNA分子的结构"一节教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20.
高中生物第五章关于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一节中提到:“作为遗传物质分子结构必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那么,如何正确理解DNA分子结构的稳定性呢?DNA分子结构的稳定性是指DNA分子双螺旋空间结构的稳定性。与这种稳定性有关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1、DNA分子由二条脱氧核着酸长链组成,两条长链互相盘旋成粗细均匀、螺距相等的规则双螺旋空间结构。正象二根稻草搓成绳子后,其牢度(稳定性)大大提高一样,不难理解,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就是其稳定性原因之2、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中间为碱基对,碱基与碱基之间形成氨键。氢键的力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